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6810发布日期:2018-11-14 01:1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消费者不仅关注电子装置的功能,还对电子装置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技术中,前置摄像头等电子组件会占用电子装置的显示面的空间,从而影响了屏占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其中,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屏,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固定于所述导光板边缘的背光源,所述导光板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用于透过摄像头的拍摄光线,所述导光板具有被所述背光源直射的亮光区,以及被所述透光部遮挡所述背光源直射的暗光区,所述显示屏包括堆叠于所述导光板的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包括主体部和增亮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导光板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亮光区,所述增亮部在所述导光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暗光区相对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屏组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定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显示屏一侧,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透光部正对,并经所述透光部获取拍摄光线。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导光板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摄像头正对,以增大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屏占比,并通过所述下偏光片的增亮部对所述导光板的暗光区进行光线补强,使得所述显示屏获得背光均匀的光线,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导光板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导光板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导光板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导光板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屏组件100,所述显示屏组件100包括背光模组10和显示屏20,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导光板11和固定于所述导光板11边缘的背光源12。所述导光板11设有透光部111,所述透光部11用于透过摄像头30的拍摄光线。所述导光板11具有被所述背光源直射的亮光区112,以及被所述透光部11遮挡所述背光源直射的暗光区113。所述显示屏20包括堆叠于所述导光板11的下偏光片21,所述下偏光片21包括主体部211和增亮部212。所述主体部211在所述导光板11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亮光区112,所述增亮部212在所述导光板11的正投影与所述暗光区113相对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屏组件100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所述显示屏20接收所述导光板11的背光,以实现显示。

通过所述导光板11设有透光部111,所述透光部111与摄像头30正对,以增大所述显示屏20的显示区屏占比,并通过所述下偏光片21的增亮部212对所述导光板11的暗光区113进行光线补强,使得所述显示屏20获得背光均匀的光线,提高显示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11包括朝向所述显示屏20的第一面114和相对所述第一面114设置的第二面115。所述透光部111由所述第一面114延伸至所述第二面115。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反射膜13。所述反射膜13贴合于所述第二面115。所述反射膜13对应所述透光部111设有镂空部131。所述镂空部131透过所述摄像头30的拍摄光线。所述反射膜13对传导至所述第二面115的光线反射,并经所述第一面114透射至所述显示屏20内。所述导光板11还包括第一侧面116和相对所述第一侧面116设置第二侧面117。所述背光源12邻近所述第一侧面116,并朝向所述第一侧面116发光。所述背光源12位条形光源。所述背光源12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所述第一侧面116。所述背光源12包括侧基板121和固定于所述侧基板121的多个led灯珠122构成。所述背光源12照射方向大致平行所述第一面114,且沿大致垂直所述第一侧面116入射至所述导光板10内。由于所述透光部111的光线折射率不同于所述导光板11内部折射率,所述背光源12的光线由所述第一侧面116传导至所述透光部111,并在所述透光部111处改变传导方向,使得所述透光部111远离所述第一侧面116一侧无法获得所述背光源12的直射光线,即在所述透光部111远离所述第一侧面116处形成所述暗光区11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部111可以沿垂直所述导光板11方向透过光线至所述摄像头30。利用所述导光板111上开设所述透光部111,使得所述摄像头30和所述导光板11可以相堆叠,减小所述摄像头30与所述导光板11的排布面积,增大了所述显示屏20的显示区屏占比。所述摄像头30透过景物拍摄光线。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30还可以用受话器替换。所述摄像头30还可以用红外传感器替换。所述摄像头30还可以用光传感器替换。

所述显示屏20与所述导光板11大致重叠。所述下偏光片21位于所述显示屏20邻近所述导光板11一侧。所述导光板11的第一面114与所述下偏光片21之间可以通过粘胶211粘接。所述导光板11的光线经所述下偏光片21入射至所述显示屏20内。所述主体部211对所述亮光区112的光线偏振。所述增亮部212对所述暗光区113的光线进行偏振,并利用光线高透率,使得透过所述增亮部212的光线亮度增加。所述下偏光片21覆盖所述导光板11。所述下偏光片21大致平行所述导光板11。

进一步地,所述下偏光片21设有与所述透光部111正对的第一通孔21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213贯穿所述下偏光片21。所述第一通孔213可以透过拍摄光线至所述摄像头30。所述第一通孔213的孔径与所述透光部111的直径大致相同。所述第一通孔213位于所述主体部211与所述增亮部212相连接处。所述第一通孔213为圆形孔。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213还可以是方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部111为与所述第一通孔213连通的过孔,所述摄像头30穿过所述透光部111,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13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部111内填充空气,使得所述透光部111内光线折射率不同于所述导光板11内部光线折射率。所述透光部111内侧壁附设有挡光部117。所述挡光部117阻止所述导光板11内的光线射入所述透光部111内,阻止所述导光板11内光线传导至所述摄像头30内。所述透光部111的内径与所述第一通孔213的孔径大致相同。利用所述透光部111供所述摄像头30穿过,以方便所述显示屏组件100与所述摄像头30组装,减小所述显示屏组件100与所述摄像头30的整体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20还包括依次堆叠于所述下偏光片21背离所述导光板11一侧的下透光基板22、液晶层23、上透光基板24、像素层25和上偏光片26,所述下透光基板22、液晶层23、上透光基板24依次覆盖所述第一通孔21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透光基板22和所述上透光基板24共同封装所述液晶层23。所述下透光基板22、液晶层23和上透光基板24均可以透过拍摄可见光线。所述下透光基板22覆盖所述第一通孔213,以实现对所述第一通孔213远离所述摄像头30的开口进行密封,实现安全防护,并利用所述液晶层23可透过拍摄可见光至所述摄像头30,实现可以辅助所述摄像头30进行拍摄,增强拍摄效果。所述上透光基板24和所述下透光基板22夹持所述液晶层23,对所述液晶层23进行安全防护,使得所述液晶层23结构完整。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层25和所述上偏光片26对应所述第一通孔213分别设有第二通孔251和第三通孔261。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孔251的孔径与所述第一通孔213的孔径大致相同。所述第三通孔261与所述第二通孔251相连通。所述像素层25由多个像素单元构成。利用所述第二通孔251透过所述摄像头30的拍摄可见光,防止拍摄可见光被所述像素层25过滤。利用所述第三通孔261透过所述摄像头30的拍摄可见光,防止拍摄可见光被所述上偏光片26偏振。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透明薄膜替换所述第二通孔251和所述第三通孔261。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20还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上偏光片26背离所述像素层25一侧的触控层27和透光盖板28,所述触控层27和所述透光盖板28依次覆盖所述第三通孔261。所述触控层27可以集成于所述透光盖板28内。所述触控层27和所述透光盖板28可透过所述摄像头30的拍摄可见光至所述第三通孔261,并经所述第三通孔261传导至所述摄像头30。所述透光盖板28和所述触控层27可以对所述摄像头30进行安全防护。所述触控层27还可以在对应所述第三通孔261触发触控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211在所述导光板11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亮光区112和所述暗光区113,所述增亮部212贴合于所述主体部211朝向所述导光板11一侧。所述增亮部212与所述主体部211堆叠。所述暗光区112的光线先入射至所述增亮部212后再入射至所述主体部211,最终使得所述下偏光片21对应所述暗光区113处出射的光线亮度增强。所述增亮部212可以是贴合于所述主体部211的膜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211在所述导光板11的正投影与所述亮光区112相重合,所述增亮部212与所述主体部211相平排。所述增亮部212与所述主体部211一体设置。所述增亮部212与所述主体部211相嵌合。所述暗光区113入射至所述增亮部212,并经所述增亮部212透射出所述下偏光片21。所述增亮部212由靠近所述第一通孔213处至远离所述第一通孔213处厚度逐渐增加,所述增亮部212对光线亮度增强的程度逐渐减小,以适应所述暗光区113远离所述透光部111光线亮度增强。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20具有显示区29,所述透光部111在所述显示屏2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区29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20还具有非显示区210,所述非显示区210与所述显示区29相连接。所述显示屏20在所述非显示区210内设置驱动芯片和封装结构。所述非显示区210于所述显示区29并排。利用所述透光部111在所述显示屏20的正投影位所述显示区29内,使得所述非显示区210可以窄化,以减小所述非显示区210的占比,进一步增大所述显示区29的屏占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1具有第一短边14和相对所述第一短边14设置的第二短边15,所述透光部111邻近所述第一短边14,所述背光源12邻近所述第二短边15。所述第一侧面116设置于所述第二短边15。所述第二侧面117设置于所述第一短边14。所述透光部111至所述第一短边14的距离小于所述至所述第二短边15的距离。所述导光板11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短边14和所述第二短边15的第一长边16和相对所述第一长边16的第二长边17。所述透光部111还邻近所述第一长边16,即所述透光部111至所述第一长边16的距离小于至所述第二长边17的距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111邻近所述第一短边14,所述背光源12邻近所述第一短边14。所述透光部111至所述第二短边15之间形成所述暗光区113。所述第一侧面116设置于所述第一短边1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1具有第一长边16和相对所述第一长边设置的第二长边17,所述透光部111邻近所述第一长边16,所述背光源12邻近所述第二长边17。所述第一侧面116设置于所述第二长边17。所述第二侧面117设置于所述第一长边16。所述透光部111至所述第一长边16的距离小于所述至所述第二长边17的距离。所述导光板11还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长边16和所述第二长边17的第一短边14和相对所述第一短边14的第二短边15。所述透光部111还邻近所述第一短边14,即所述透光部111至所述第一短边14的距离小于至所述第二短边15的距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111邻近所述第一长边16,所述背光源12邻近所述第一长边16。所述透光部111至所述第二长边17之间形成所述暗光区113。所述第一侧面116设置于所述第一长边16。

进一步地,所述偏光片21还包括两层保护膜214,所述主体部211和所述增亮部212夹持于两层所述保护膜21之间。所述保护膜214对所述主体部211和所述增亮部212进行安全防护。两层所述保护膜214可以分别为离型膜(releasefilm)和防护膜(protectivefilm)。所述主体部211可以为pva层。所述增亮部212可以为apcf层。两层所述保护膜214分别贴合于所述主体部211和所述增亮部212。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所述电子设备200包括所述显示屏组件100。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包括摄像头30,所述摄像头30固定于所述导光板11背离所述显示屏20一侧,所述摄像头30与所述透光部111正对,并经所述透光部111获取拍摄光线。所述摄像头30穿过所述透光部111并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13。所述摄像头30可以是前置摄像头。所述摄像头30可以是双摄像头。

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包括背盖40和主板50,所述背盖40与显示屏20相盖合,所述导光板11朝向所述背盖40,所述摄像头30和所述主板50位于所述导光板11和所述背盖40之间。

通过所述导光板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与摄像头正对,以增大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屏占比,并通过所述下偏光片的增亮部对所述导光板的暗光区进行光线补强,使得所述显示屏获得背光均匀的光线,提高显示效果。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