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6805发布日期:2018-11-14 01:1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已经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01和led灯条02,led灯条02与导光板01的侧边03相对设置。导光板01包括镂空部04,镂空部04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等电子元器件。由于镂空部04的存在,led灯条02提供的光线难以到达镂空部04背面的区域05中,使得区域05中亮度较暗,导光板01的亮度不均匀,从而降低了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侧入式光源;导光板包括镂空部、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镂空部沿导光板的厚度方向贯穿导光板;第一侧边为导光板的入光侧;镂空部和第二侧边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导光板包括多条第一导光槽,第一导光槽从导光板的外边缘朝向镂空部延伸,且第一导光槽延伸经过第一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根据导光板的光学特性,光线在导光板的外边缘处较为集中,导光板的外边缘亮度更高一些。在导光板中设置了有聚光作用的第一导光槽,可以引导导光板的外边缘处聚集的光线沿着第一导光槽传输。由于第一导光槽延伸经过第一区,因而可以增加第一区的亮度,提升导光板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区域a的一种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cc’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3中cc’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区域a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区域a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区域a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沿图3中cc’线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区域a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剖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区域a的一种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cc’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0和侧入式光源20;导光板10包括镂空部11、相对的第一侧边12和第二侧边13,镂空部11沿导光板10的厚度方向贯穿导光板10;第一侧边12为导光板10的入光侧;镂空部11和第二侧边13之间的区域为第一区30;导光板10包括多条第一导光槽40,第一导光槽40从导光板10的外边缘朝向镂空部11延伸,且第一导光槽40延伸经过第一区30。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光源为侧入式光源20,侧入式光源20发出的光线从第一侧边12进入导光板10本体中。光线在导光板中发生多次折射、反射等光学作用,至少部分光线向第二侧边13传输。

由于导光板中设置有镂空部11,朝向第二侧边13传输的光线的光路受到干扰,传输至第一区30中的光线较少,第一区30相对于其他区域的亮度较暗。具体的,第一区30位于镂空部11背离侧入式光源20的一侧,第一区30位于镂空部11和第二侧边13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导光板内部的光路繁复,镂空部11周边的区域均有可能存在亮度不均的问题。为了避免对于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第一区30没有严格的边界、形状和大小。第一区30位于镂空部11和第二侧边13之间的区域即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区30的形状、大小仅作示例性的说明,不应造成对于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在导光板10中设置了多条第一导光槽40,可选的,第一导光槽40可以在制作导光板10的工艺中注塑形成。

第一导光槽40从导光板10的外边缘朝向镂空部11延伸。其中,导光板10的外边缘是指导光板10本体外围的边缘,导光板10本体中如果存在其余的边缘也都应位于外边缘所围绕而成的区域之中。例如导光板10中虽然设置了镂空部11,但是镂空部11的边缘仍位于导光板10的外边缘所围绕而成的区域之中。

根据导光板10的光学特性,光线在导光板10的外边缘处较为集中,导光板10的外边缘亮度更高一些。在导光板10中设置了有聚光作用的第一导光槽40,可以引导导光板10的外边缘处聚集的光线沿着第一导光槽40传输。由于第一导光槽40延伸经过第一区30,因而可以增加第一区30的亮度,提升导光板10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导光板内部的光路繁复,第一区中的亮度也不是均一的,存在第一区中的某些区域相对较亮、另一些区域相对较暗的现象。并且,导光板的外边缘的形状和镂空部的形状会影响第一区中的亮度分布情况。因此,第一导光槽具体的长度、相对位置需要根据显示面板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导光槽可以延伸至第一区中亮度较暗的区域,对于第一区中亮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可以不设置导光槽。

下面,本发明在此对于导光槽的具体设置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第一导光槽40从导光板10的边缘延伸至镂空部11的边缘,即为,导光板10的外边缘处聚集的光线可以沿着第一导光槽40传输至镂空部11的边缘处。

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考图2和图6,图6是图2中区域a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第一导光槽40从导光板10的外边缘朝向镂空部11延伸、不与镂空部11的边缘相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槽40可以聚集导光板10的外边缘处的光线,将导光板10的外边缘处的光线朝向镂空部11引导后,光线在导光板10本体中可以发生折射反射作用,因而无需延伸至镂空部11的边缘即可以增加第一区30的亮度,提升背光模组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7,图7是图2中区域a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一条第一导光槽40包括至少两段子槽体41,相邻的两段子槽体41之间是非连续的,相邻的两段子槽体41之间包括导光板10本体。本实施例中,仅以一条第一导光槽40包三段子槽体为例进行说明,三段子槽体分别为子槽体41a、子槽体41b和子槽体41c。子槽体41a、子槽体41b之间是由导光板本体隔开的,二者不相接;子槽体41b和子槽体41c之间由导光板本体隔开的,二者也不相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区中,设置子槽体41可以提升子槽体41所在位置的亮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第一区中的亮度分布情况设置子槽体41的位置,具体的,对于第一区中亮度较暗的区域可以设置子槽体41,对于第一区中亮度较亮的区域可以不设置子槽体,以避免第一导光槽40整条设置造成第一区中亮度不均。从而提升第一区的亮度均一性,并且提升背光模组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图8是图2中区域a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槽40为曲线段形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光槽40可以为直线段形状、也可以为曲线段形状。或者,可选的,多条第一导光槽的形状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可选的,多条第一导光槽的形状可以互不相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导光板内部的光路繁复,第一区中的亮度也不是均一的,存在第一区中的某些区域相对较亮、另一些区域相对较暗的现象。并且,导光板的外边缘的形状和镂空部的形状会影响第一区中的亮度分布情况。因此,第一导光槽具体的长度、相对位置、形状、排布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背光模组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图3和图4,多条第一导光槽40的数量为m,依次为第1第一导光槽401、……、第a第一导光槽40a、……、第m第一导光槽40m,且第a第一导光槽40a的深度最大;第1第一导光槽401至第a第一导光槽40a的深度依次增加,第a第一导光槽40a至第m第一导光槽40m的深度依次减小;其中,m、a均为正整数,且1<a<m。

可选的,第一导光槽40的深度为d,0.45μm≤d≤2.5μm。即为,第一导光槽的深度最小值为0.45μm、最大至为2.5μm。第一导光槽的深度不宜过小,小于0.45μm时聚光能力较差,大于2.5μm时聚光能力过强、容易形成明显的亮纹,降低背光模组的品质。

本实施例中,多条第一导光槽40的深度为渐变的。具体的,第a第一导光槽40a的深度是最大的,第a第一导光槽40a的两侧的第一导光槽的深度递减。由于第一导光槽的深度越深,聚集光线的能力越强,因此,第a第一导光槽40a的亮度较大,第a第一导光槽40a至第1第一导光槽401的亮度逐渐减小,第a第一导光槽40a至第m第一导光槽40m的亮度逐渐减小,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导光板本体中没有设置第一导光槽的区域和设置了多条第一导光槽的区域在衔接处的亮度渐变较为自然,从而避免由于设置了第一导光槽而出现的亮度突变。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进一步提升背光模组亮度的均一性。

请继续参考图2、图3和图4,若m为奇数,若m为偶数,或者例如,m=41,则a=21,即为第21第一导光槽的深度最大。例如,m=40,则a=20或者a=21,即为第20第一导光槽的深度最大,或者第21第一导光槽的深度最大。本实施例中,设置位于中间的第一导光槽的深度最大,使多条第一导光槽由两边向中间深度逐渐增加、相应的亮度逐渐增大,从而使多条第一导光槽所在的区域和导光板的其他区域亮度衔接自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5,图5是沿图3中cc’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多条第一导光槽40的深度可以是相同。由于第一导光槽40的深度相同,聚集光线的能力基本相同,从而使多条第一导光槽所在的区域亮度较为均一,提升第一区中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可选的,请参考图3,至少存在两条第一导光槽40的延伸方向相同。可选的,至少存在两条第一导光槽40沿第一方向y延伸。本实施例中,至少存在两条第一导光槽40的延伸方向相同,或者多条第一导光槽40的延伸方向均相同,可选的,多条第一导光槽40均沿第一方向y延伸。可以使第一导光槽40之间的间距均匀,从而使第一导光槽40所在的区域亮度分布均匀,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除此之外,多条第一导光槽40互相平行设置,设计简单,并且制作工艺的难度较低,可以提升背光模组制作效率。

可选的,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例如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多条第一导光槽40位于导光板的出光面s1。其中,导光板的出光面s1是指,背光模组应用于显示装置中时,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相对设置,从导光板的出光面s1出射的光线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本实施例中,将多条第一导光槽40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s1,有利于提升导光板的出光面s1在相应位置处的亮度,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相邻的两个第一导光槽40之间的导光板10本体为第一凸起条42;第一凸起条42的第一横截面的顶角α为锐角;其中第一横截面垂直于第一凸起条42的延伸方向。可选的,请参考图9,图9是沿图3中cc’线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条42的第一横截面的顶角α为圆角。顶角α可以为尖角形状,例如锐角。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顶角α的设置方式,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9,所示意的第一凸起条42的截面即为垂直于第一凸起条42的延伸方向的第一横截面。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0,图10是图2中区域a的又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0包括多条第二导光槽50,第二导光槽50从导光板的外边缘朝向镂空部11延伸,且至少一条第二导光槽50延伸经过第一区30。第二导光槽50的延伸方向和第一导光槽40的延伸方向相交。

根据导光板的光学特性,光线在导光板的外边缘处较为集中,导光板的外边缘亮度更高一些。在导光板中设置了有聚光作用的第一导光槽,可以引导导光板的外边缘处聚集的光线沿着第一导光槽传输。由于第一导光槽延伸经过第一区,因而可以增加第一区的亮度,提升导光板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除了设置第一导光槽之外,导光板10还包括多条第二导光槽50,第二导光槽50从导光板的外边缘朝向镂空部11延伸,且至少一条第二导光槽50延伸经过第一区30。通过设置第二导光槽50,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导光板10的外边缘处聚集的光线沿着第二导光槽50传输,增加第二导光槽50所在的区域的亮度,提升导光板10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另外,第一导光槽10和第二导光槽50的延伸方向相交,因此,相交的导光槽共用作用、进一步提升聚光能力,在导光槽相交的区域,可以有效的提升亮度,满足不同背光模组的需求可以,并且此第一导光槽和第二导光槽有不同的延伸方向,可以扩大所要改善的导光板10上较暗区域的的面积,从而使得光线的变化过程比较平缓,从而进一步提升导光板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本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槽40沿第一方向y延伸,第二导光槽50沿第二方向y2延伸。可以使第二导光槽50之间的间距均匀,从而使第二导光槽50所在的区域亮度分布均匀,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除此之外,多条第一导光槽50互相平行设置,设计简单,并且制作工艺的难度较低,可以提升背光模组制作效率。

可选的,第二导光槽的形状可以为直线段形状、或者曲线段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工艺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光槽50的形状、深度等具体设置方式可以参照第一导光槽40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中进一步设置了第二导光槽50,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导光板10的外边缘处聚集的光线沿着第二导光槽50传输,增加第二导光槽50所在的区域的亮度,提升导光板10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并且,至少一条第一导光槽40和至少一条第二导光槽50相交,相交的导光槽共用作用、进一步提升聚光能力,在导光槽相交的区域,可以有效的提升亮度,满足不同背光模组的需求。

可选的,在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例如请参考图2,第一区30中导光板的网点密度大于其他区域中导光板的网点密度。本实施例中,增加第一区30中导光板的网点密度,可以提升第一区中的导光板的亮度,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导光板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可选的,在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例如请参考图2,镂空部11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需要说明的是,镂空部1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背光模组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置,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镂空部11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本发明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导光板内部的光路繁复,第一区中的亮度也不是均一的,存在第一区中的某些区域相对较亮、另一些区域相对较暗的现象。并且,导光板的外边缘的形状和镂空部的形状会影响第一区中的亮度分布情况。因此,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对于第一导光槽的说明是示例性的,不应造成对于本发明的限制。第一导光槽具体的长度、相对位置、形状、排布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背光模组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可选的,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面板1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可选的,在显示面板100中与镂空部11对应的位置可以设置镂空部或者透明部。

可选的,显示面板100中相应的设置有面板镂空部101。面板镂空部101和镂空部11是贯通的,可以将电子元件例如摄像头集成在面板镂空部101和镂空部11中,从而使光线可以从面板镂空部101和镂空部11中传输,满足电子元件例如摄像头的工作需求。

或者,可选的,显示面板100中可以设置透明部101,透明部101中的膜层结构均为光透过率较高的材料。例如,透明部101中不设置驱动电路、彩膜、黑矩阵等具有遮光、滤光作用的结构。因此,可以将摄像头等电子元件设置在镂空部11中,透明部101对于摄像头等电子元件的工作性能影响较小,从而使光线可以从面板镂空部101和透明部101中传输,满足电子元件例如摄像头的工作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根据导光板的光学特性,光线在导光板的外边缘处较为集中,导光板的外边缘亮度更高一些。在导光板中设置了有聚光作用的第一导光槽,可以引导导光板的外边缘处聚集的光线沿着第一导光槽传输。由于第一导光槽延伸经过第一区,因而可以增加第一区的亮度,提升导光板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