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3326发布日期:2018-12-08 06:49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切片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

背景技术

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是一种切割加工摄像头内使用的光学镜片的一种工艺流程,摄像头光学镜片是一种用于安装在摄像头内的镜片,是摄像头使用必不可少的部件,其具有较强的透光率和折光率,同时也具有较好的保护能力,保护摄像头在时常使用中内部不会进入灰尘也不会影响摄像头的正常拍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但现有的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

当前的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没有初检与中间步骤,在各个步骤加工生产中可能会使镜片出现气泡、裂纹等现象,没有及时检查继续加工就是等于浪费时间与精力,并且镜片的周边没有打印logo进行防伪,不能够保护自己品牌不会被当做参照物被人复制,同时也不能够在购买时确定镜片的所属地,不具备防伪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镜片材料选取;

s2、初次切割:将选取的镜片材料放置在玻璃切割机上固定住,然后根据摄像头大小对玻璃切割机进行设置参数,所设置的参数应稍大于摄像头镜片槽原有尺寸,避免后期打磨缩小体积导致镜片不适用摄像头尺寸;

s3、初次打磨减厚:将切割后的镜片材料放置在玻璃打磨机上进行固定,设置打磨机参数,启动打磨机对镜片材料进行打磨减厚,厚度大小取决于摄像头的镜片槽厚度尺寸;

s4、初次超声波粗洗:经过s1-s3的步骤后镜片略有成型,将成型后的镜片放入到超声波水洗箱内,超声波水箱内采用纯净水,然后按照水500清洗剂1的比例添加清洗剂,并且保持水温为50-70度;

s5、初次漂洗:将粗洗后的镜片放入到纯净水箱内进行漂洗,洗清s4步骤中粘附的清洁剂,并且纯净水箱内的水温保持在50-70度;

s6、初次干燥:将漂洗后的镜片放置在烘干箱内,烘干箱内放置镜片的台面上应设有转盘,保证镜片在烘干向内受热均匀,避免产生温差导致破碎的现象,烘干箱的温度保持30-50度;

s7、初检:经过s1-s6的步骤后镜片可能会产生某种损坏的现象,为了避免将损坏的镜片进行继续加工,此时需要对当前的镜片进行初次检查,主要检查范围是外观、裂纹、气泡等;

s8、再次切割防形:将检查合格后的镜片放置在切割机上进行固定,设置精准参数,参数取决于摄像头的镜片槽尺寸,切割时进行多次确认,避免参数设置有误;

s9、周边磨砂:利用磨砂机将镜片的周边进行磨砂,采用高精度磨砂机,磨砂后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将镜片安装在摄像头内时手持镜片周边的磨砂位置,不会产生易滑现象;

s10、中检:经过s8-s9的步骤后镜片依然会产生损坏的现象,同样为了避免将损坏的镜片进行继续加工,浪费精力和时间,此时需要人们对当前的镜片进行再次检查,此次检查需要在s7的基础上再增加检查尺寸,防止尺寸不合适摄像头的镜片槽尺寸;

s11、logo打印:将镜片放置在丝网应刷机上固定,丝网印刷机的图文为生产厂商的logo,然后利用丝网印刷机将logo打印在镜片的周边位置,能够起到防伪作用;

s12、再次超声波粗洗:将现有的镜片再次放置到超声波水箱内,同样按照纯净水500与清洗剂1的比例对镜片进行清洗,水温保持在50-70度;

s13、再次漂洗:将s12清洗后的镜片放置在超声波水箱内,超声波水箱采用纯净水50-70度的水温,镜片在将s12步骤中粘附的清洁剂进行洗退;

s14、再次干燥:将漂洗后的镜片放置在烘干箱内,烘干箱内放置镜片的台面上应设有转盘,保证镜片在烘干向内受热均匀,避免产生温差导致破碎的现象,烘干箱的温度保持30-50度;

s15、镀膜:将镜片放置在镀膜机内进行镀膜,采用高清的透明膜,镀膜后能够增加镜片的硬度,同时在遇到剐蹭时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s16、品质检验:最后将完成后的镜片进行检验,此次检验需要检验镜片的气泡、裂纹、透明度以及外观,检验完成后即可将镜片进行打包输送。

所述步骤s1中镜片材料为蓝宝石玻璃,主要成分为氧化铝,蓝宝石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有着优质的抗磨损能力。

所述步骤s2中初次切割的尺寸为大于摄像头镜片槽原有尺寸的5mm-10mm的区间内,避免过多浪费材料,也避免过少经过后期步骤体积缩小不适用于摄像头镜片槽的尺寸。

所述s4和s12中采用的清洗剂配方为烷基磺酸钠、脂肪醇醚硫酸钠、泡沫剂、增溶剂、水,避免了普通清洗剂的色素以及防腐剂对镜片产生影响。

所述s14步骤中的烘干箱温度设为40度。

所述s5步骤中的的水温保持设为60度。

所述s8步骤中的切割机采用水切割机。

所述s15步骤中的镀膜采用高温镀膜,膜的厚度为0.1mm-0.3mm

所述s9步骤中包括镜片抛光,使用抛光机对镜片进行抛光。

所述s16步骤中包括抽取镜片样品安装在摄像头的镜片槽内,进行实拍检测,检测镜片的折光和透光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工艺中增加中检和logo打印,中检能够检测经过s1-s10的步骤后镜片可能会产生某种损坏的现象,为了避免将损坏的镜片进行继续加工,此时需要对当前的镜片进行初次检查,主要检查范围是外观、裂纹、气泡等,并且能够确保镜片的尺寸是否合适,印刷上logo能够起到较好的防伪作用,防止生产镜片被别人当做参照物进行复制,同时能够方便购买者辨识镜片的所属地,具有较高的防伪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镜片材料选取;

s2、初次切割:将选取的镜片材料放置在玻璃切割机上固定住,然后根据摄像头大小对玻璃切割机进行设置参数,所设置的参数应稍大于摄像头镜片槽原有尺寸,避免后期打磨缩小体积导致镜片不适用摄像头尺寸;

s3、初次打磨减厚:将切割后的镜片材料放置在玻璃打磨机上进行固定,设置打磨机参数,启动打磨机对镜片材料进行打磨减厚,厚度大小取决于摄像头的镜片槽厚度尺寸;

s4、初次超声波粗洗:经过s1-s3的步骤后镜片略有成型,将成型后的镜片放入到超声波水洗箱内,超声波水箱内采用纯净水,然后按照水500清洗剂1的比例添加清洗剂,并且保持水温为50-70度;

s5、初次漂洗:将粗洗后的镜片放入到纯净水箱内进行漂洗,洗清s4步骤中粘附的清洁剂,并且纯净水箱内的水温保持在50-70度;

s6、初次干燥:将漂洗后的镜片放置在烘干箱内,烘干箱内放置镜片的台面上应设有转盘,保证镜片在烘干向内受热均匀,避免产生温差导致破碎的现象,烘干箱的温度保持30-50度;

s7、初检:经过s1-s6的步骤后镜片可能会产生某种损坏的现象,为了避免将损坏的镜片进行继续加工,此时需要对当前的镜片进行初次检查,主要检查范围是外观、裂纹、气泡等;

s8、再次切割防形:将检查合格后的镜片放置在切割机上进行固定,设置精准参数,参数取决于摄像头的镜片槽尺寸,切割时进行多次确认,避免参数设置有误;

s9、周边磨砂:利用磨砂机将镜片的周边进行磨砂,采用高精度磨砂机,磨砂后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将镜片安装在摄像头内时手持镜片周边的磨砂位置,不会产生易滑现象;

s10、中检:经过s8-s9的步骤后镜片依然会产生损坏的现象,同样为了避免将损坏的镜片进行继续加工,浪费精力和时间,此时需要人们对当前的镜片进行再次检查,此次检查需要在s7的基础上再增加检查尺寸,防止尺寸不合适摄像头的镜片槽尺寸;

s11、logo打印:将镜片放置在丝网应刷机上固定,丝网印刷机的图文为生产厂商的logo,然后利用丝网印刷机将logo打印在镜片的周边位置,能够起到防伪作用;

s12、再次超声波粗洗:将现有的镜片再次放置到超声波水箱内,同样按照纯净水500与清洗剂1的比例对镜片进行清洗,水温保持在50-70度;

s13、再次漂洗:将s12清洗后的镜片放置在超声波水箱内,超声波水箱采用纯净水50-70度的水温,镜片在将s12步骤中粘附的清洁剂进行洗退;

s14、再次干燥:将漂洗后的镜片放置在烘干箱内,烘干箱内放置镜片的台面上应设有转盘,保证镜片在烘干向内受热均匀,避免产生温差导致破碎的现象,烘干箱的温度保持30-50度;

s15、镀膜:将镜片放置在镀膜机内进行镀膜,采用高清的透明膜,镀膜后能够增加镜片的硬度,同时在遇到剐蹭时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s16、品质检验:最后将完成后的镜片进行检验,此次检验需要检验镜片的气泡、裂纹、透明度以及外观,检验完成后即可将镜片进行打包输送。

其中,所述步骤s1中镜片材料为蓝宝石玻璃,主要成分为氧化铝,蓝宝石玻璃具有较高的硬度,有着优质的抗磨损能力。

所述步骤s2中初次切割的尺寸为大于摄像头镜片槽原有尺寸的5mm-10mm的区间内,避免过多浪费材料,也避免过少经过后期步骤体积缩小不适用于摄像头镜片槽的尺寸。

所述s4和s12中采用的清洗剂配方为烷基磺酸钠、脂肪醇醚硫酸钠、泡沫剂、增溶剂、水,避免了普通清洗剂的色素以及防腐剂对镜片产生影响。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摄像头光学镜片切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镜片材料选取;

s2、初次切割:将选取的镜片材料放置在玻璃切割机上固定住,然后根据摄像头大小对玻璃切割机进行设置参数,所设置的参数应稍大于摄像头镜片槽原有尺寸,避免后期打磨缩小体积导致镜片不适用摄像头尺寸;

s3、初次打磨减厚:将切割后的镜片材料放置在玻璃打磨机上进行固定,设置打磨机参数,启动打磨机对镜片材料进行打磨减厚,厚度大小取决于摄像头的镜片槽厚度尺寸;

s4、初次超声波粗洗:经过s1-s3的步骤后镜片略有成型,将成型后的镜片放入到超声波水洗箱内,超声波水箱内采用纯净水,然后按照水500清洗剂1的比例添加清洗剂,并且保持水温为50-70度;

s5、初次漂洗:将粗洗后的镜片放入到纯净水箱内进行漂洗,洗清s4步骤中粘附的清洁剂,并且纯净水箱内的水温保持在50-70度;

s6、初次干燥:将漂洗后的镜片放置在烘干箱内,烘干箱内放置镜片的台面上应设有转盘,保证镜片在烘干向内受热均匀,避免产生温差导致破碎的现象,烘干箱的温度保持30-50度;

s7、初检:经过s1-s6的步骤后镜片可能会产生某种损坏的现象,为了避免将损坏的镜片进行继续加工,此时需要对当前的镜片进行初次检查,主要检查范围是外观、裂纹、气泡等;

s8、再次切割防形:将检查合格后的镜片放置在切割机上进行固定,设置精准参数,参数取决于摄像头的镜片槽尺寸,切割时进行多次确认,避免参数设置有误;

s9、周边磨砂:利用磨砂机将镜片的周边进行磨砂,采用高精度磨砂机,磨砂后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将镜片安装在摄像头内时手持镜片周边的磨砂位置,不会产生易滑现象;

s10、中检:经过s8-s9的步骤后镜片依然会产生损坏的现象,同样为了避免将损坏的镜片进行继续加工,浪费精力和时间,此时需要人们对当前的镜片进行再次检查,此次检查需要在s7的基础上再增加检查尺寸,防止尺寸不合适摄像头的镜片槽尺寸;

s11、logo打印:将镜片放置在丝网应刷机上固定,丝网印刷机的图文为生产厂商的logo,然后利用丝网印刷机将logo打印在镜片的周边位置,能够起到防伪作用;

s12、再次超声波粗洗:将现有的镜片再次放置到超声波水箱内,同样按照纯净水500与清洗剂1的比例对镜片进行清洗,水温保持在50-70度;

s13、再次漂洗:将s12清洗后的镜片放置在超声波水箱内,超声波水箱采用纯净水50-70度的水温,镜片在将s12步骤中粘附的清洁剂进行洗退;

s14、再次干燥:将漂洗后的镜片放置在烘干箱内,烘干箱内放置镜片的台面上应设有转盘,保证镜片在烘干向内受热均匀,避免产生温差导致破碎的现象,烘干箱的温度保持30-50度;

s15、镀膜:将镜片放置在镀膜机内进行镀膜,采用高清的透明膜,镀膜后能够增加镜片的硬度,同时在遇到剐蹭时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

s16、品质检验:最后将完成后的镜片进行检验,此次检验需要检验镜片的气泡、裂纹、透明度以及外观,检验完成后即可将镜片进行打包输送。

其中,所述s14步骤中的烘干箱温度设为40度。

其中,所述s5步骤中的的水温保持设为60度。

其中,所述s15步骤中的镀膜采用高温镀膜,膜的厚度为0.1mm-0.3mm。

其中,所述s9步骤中包括镜片抛光,使用抛光机对镜片进行抛光。

其中,所述s16步骤中包括抽取镜片样品安装在摄像头的镜片槽内,进行实拍检测,检测镜片的折光和透光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