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1858发布日期:2019-01-29 16:56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纤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光纤连接器通常需要通过注胶、固化、去胶定型,再在光纤研磨机上经过粗磨、中磨、细磨、抛光等多道研磨工序,才能使光纤端面符合光学性能要求,处理过程繁琐、耗时耗材、效率低、设备投入大、不环保,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v槽固定座,所述v槽固定座的右端插接有陶瓷插芯,所述v槽固定座的左端扣合有v槽压紧盖板,所述v槽固定座和v槽压紧盖板的外侧套接有锁紧套管;

所述v槽固定座包括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左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半圆柱体,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的上表面横向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左端延伸出第一半圆柱体,且矩形凹槽的右端延伸至圆柱体的左侧壁;

所述v槽压紧盖板包括第二半圆柱体,且第二半圆柱体与第一半圆柱体相匹配,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下表面中部横向固定装配有矩形插块,所述矩形插块插接于矩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圆柱体的右侧面中部开设有插芯固定孔,所述插芯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的左侧面中部开设有穿纤孔,且穿纤孔的右端贯穿陶瓷插芯的右侧面中部。

优选的,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底端左侧横向开设有第一皮缆固定槽,所述第一皮缆固定槽的左端延伸出第一半圆柱体,且第一皮缆固定槽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半圆柱体的中部,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底端右侧横向开设有第一光纤固定v槽,所述第一光纤固定v槽的左端与第一皮缆固定槽相连通,且第一光纤固定v槽的右端贯穿圆柱体与穿纤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缆固定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矩形插块的下表面左侧横向开设有与第一皮缆固定槽相匹配的第二皮缆固定槽,所述第二皮缆固定槽的左端延伸出矩形插块,且第二皮缆固定槽的右端延伸至矩形插块的中部,所述矩形插块的下表面右侧横向开设有与第一光纤固定v槽相匹配的第二光纤固定v槽,所述第二光纤固定v槽的左端与第二皮缆固定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光纤固定v槽的右端贯穿圆柱体与穿纤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皮缆固定槽的横截面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的操作方法包括:

s1:光纤的预处理,利用剥线钳去除光纤的涂覆层;

s2:光纤端面处理,利用高温电弧熔端法或激光切割光纤法处理光纤端面;

s3:插芯组装,将陶瓷插芯压入v槽固定座1的插芯固定孔内;

s4:穿纤固定,将已处理端面的光纤穿过陶瓷插芯的穿纤孔,用限位t帽定位光纤露头,盖上v槽压紧盖板,上推锁紧套管,锁紧光纤和皮缆,完成光纤和陶瓷插芯的组装;

s5:组装连接头,在组装好的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基础上,依次将金属结构件、弹簧、塑料结构件等散件组装完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光纤和皮缆进行夹持固定,通过高温电弧熔端法或激光切割光纤法处理光纤端面,省去注胶、固化、去胶定型、研磨等繁琐工序,达到并超越研磨处理端面的光学性能,本设备投入小、成本轻、操作简单、产能高、节能环保、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v槽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v槽固定座、11圆柱体、12插芯固定孔、13第一半圆柱体、14矩形凹槽、15第一皮缆固定槽、16第一光纤固定v槽、2陶瓷插芯、21穿纤孔、3v槽压紧盖板、31第二半圆柱体、32矩形插块、33第二光纤固定v槽、34第二皮缆固定槽、4锁紧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包括v槽固定座1,v槽固定座1的右端插接有陶瓷插芯2,v槽固定座1的左端扣合有v槽压紧盖板3,v槽固定座1和v槽压紧盖板3的外侧套接有锁紧套管4;

v槽固定座1包括圆柱体11,圆柱体11的左端固定装配有第一半圆柱体13,第一半圆柱体13的上表面横向开设有矩形凹槽14,矩形凹槽14的左端延伸出第一半圆柱体13,且矩形凹槽14的右端延伸至圆柱体11的左侧壁;

v槽压紧盖板3包括第二半圆柱体31,且第二半圆柱体31与第一半圆柱体13相匹配,第二半圆柱体31的下表面中部横向固定装配有矩形插块32,矩形插块32插接于矩形凹槽14内。

v槽固定座1和v槽压紧盖板3的左端之间插接有待连接的光纤端头,通过锁紧套管4对v槽固定座1和v槽压紧盖板3进行锁紧固定,使得v槽固定座1和v槽压紧盖板3夹持固定光纤端头。

如图3所示,第一半圆柱体13为半个圆柱体形状,圆柱体11为圆柱形状,圆柱体11的外侧面均匀开设有v形槽,方便固定。

矩形插块32插接于矩形凹槽14,实现v槽压紧盖板3与第一半圆柱体13的扣合。

具体而言,所述圆柱体11的右侧面中部开设有插芯固定孔12,所述插芯固定孔12的内部插接有陶瓷插芯2,陶瓷插芯2的左侧面中部开设有穿纤孔21,且穿纤孔21的右端贯穿陶瓷插芯2的右侧面中部,穿纤孔21用于穿过光纤,实现对光纤位置的限定。

具体而言,矩形凹槽14的内壁底端左侧横向开设有第一皮缆固定槽15,且第一皮缆固定槽15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第一皮缆固定槽15的左端延伸出第一半圆柱体13,且第一皮缆固定槽15的右端延伸至第一半圆柱体13的中部,矩形凹槽14的内壁底端右侧横向开设有第一光纤固定v槽16,第一光纤固定v槽16的左端与第一皮缆固定槽15相连通,且第一光纤固定v槽16的右端贯穿圆柱体11与穿纤孔21相连通。

具体而言,矩形插块32的下表面左侧横向开设有与第一皮缆固定槽15相匹配的第二皮缆固定槽34,且第二皮缆固定槽34的横截面为矩形,第二皮缆固定槽34的左端延伸出矩形插块32,且第二皮缆固定槽34的右端延伸至矩形插块32的中部,矩形插块32的下表面右侧横向开设有与第一光纤固定v槽16相匹配的第二光纤固定v槽33,第二光纤固定v槽33的左端与第二皮缆固定槽34相连通,第二光纤固定v槽33的右端贯穿圆柱体11与穿纤孔21相连通。

第一光纤固定v槽16和第二光纤固定v槽33拼接成光纤固定v槽,如图1所示,拼接而成的光纤固定v槽用于光纤的通过,使得光纤进入到穿纤孔21内。

第一皮缆固定槽15和第二皮缆固定槽34拼接为皮缆固定槽,用于光纤皮缆的夹持固定,第一皮缆固定槽15的半圆形横截面的半径为a,本装置根据需要加工光纤的半径进行铸造,满足第一皮缆固定槽15的半圆形横截面的半径等于光纤半径,第二皮缆固定槽34的矩形横截面的厚度为b,满足a>b,使得v槽固定座1和v槽压紧盖板3被锁紧套管4固定后,光纤皮缆被夹持在第一皮缆固定槽15和第二皮缆固定槽34之间。

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的操作方法包括:

第一步,光纤的预处理,利用剥线钳去除光纤的涂覆层;

第二步,光纤端面处理,利用高温电弧熔端法或激光切割光纤法处理光纤端面;

第三步,插芯组装,将陶瓷插芯2压入v槽固定座1的插芯固定孔12内;

第四部,穿纤固定,将已处理端面的光纤穿过陶瓷插芯2的穿纤孔21,用限位t帽定位光纤露头,盖上v槽压紧盖板3,上推锁紧套管4,锁紧光纤和皮缆,完成光纤和陶瓷插芯2的组装;

第五部,组装连接头,在组装好的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的基础上,依次将金属结构件、弹簧、塑料结构件等散件组装完好。

工作原理:将陶瓷插芯2压入v槽固定座1的插芯固定孔12内,将已处理端面的光纤从左至右穿过陶瓷插芯2的穿纤孔21,用限位t帽定位光纤露头,把光纤的皮缆放入到第一皮缆固定槽15内,盖上v槽压紧盖板3,皮缆位于第一皮缆固定槽15和第二皮缆固定槽34之间,位于v槽固定座1内的光纤处于第一光纤固定v槽16和第二光纤固定v槽33之间,上推锁紧套管4,锁紧光纤和皮缆,完成光纤连接器端子结构的组装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