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63203发布日期:2019-11-06 01:5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使用固体摄像元件(ccd、cmos等)的摄像装置的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使用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广泛普及。作为这样的摄像装置,例如有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广播用摄像机/电影摄像机、监视摄像机、车载摄像机等各种摄像机。随着构成固体摄像元件的受光元件的高集成化,所有摄像装置均不断高功能化和小型化,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系统中也要求进一步的高性能化和小型化。

作为摄像光学系统,一直以来广泛使用变焦透镜。在变焦透镜中,除了高性能化和小型化以外,还要求广角化、高变倍化。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由正-负-正-负-正五个透镜组构成的变焦透镜。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由正-负-正-正-负-正六个透镜组构成的变焦透镜。这样的所谓正先行型的变焦透镜易于实现高变倍化,另外,变倍时使各透镜组移动时的移动量、移动方向的自由度高。因此,容易实现期望的变倍比且抑制像差的变动,容易实现在整个变焦范围内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透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8-17921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7-151240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变焦透镜从第一透镜组至第四透镜组的合成屈光力小,合成焦距表示负值。在该变焦透镜中,广角端的半视角为41度,实现了广角化,但广角端中通过第五透镜组的周边光线的高度高。因此,因为摄像机安装部以及透镜安装部的内径限制,产生周边光束的暗角,难以确保丰富的周边光量。另外,由于最终透镜组、即第五透镜组的直径变大,因而也难以实现该变焦透镜的径向的小型化。进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变焦透镜的变倍比为4倍左右,为了实现高变倍化,需要增加变焦时的各透镜组的移动量。另外,为了实现良好的成像性能,需要增加用于像差校正的构成透镜个数。由此,若想实现高变倍化,则会产生光学总长变长、更加不易确保周边光量这一问题。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变焦透镜实现了12倍左右的高变倍比。但是,在该变焦透镜中,也由于从第一透镜组至第五透镜组的合成屈光力弱,因此,通过最终透镜组、即第六透镜组的周边光束的高度高,从而周边光量的确保以及径向的小型化变困难。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周边光量丰富且具有高光学性能、高变倍比,而且小型的变焦透镜以及具有该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以及第六透镜组,并且,变焦时相邻的透镜组的光轴上的间隔变化,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10≤f34w/|f5|≤0.75……(1)

-0.5≤fw/f5iw≤0.2……(2)

其中,

f34w:广角端的所述第三透镜组和所述第四透镜组的合成焦距;

f5:所述第五透镜组的焦距;

fw: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

f5iw:从广角端的所述第五透镜组至该变焦透镜中配置于最靠像侧的透镜组为止的合成焦距。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涉及的变焦透镜、和在该变焦透镜的像侧将通过该变焦透镜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周边光量丰富且具有高光学性能、高变倍比,而且小型的变焦透镜以及具有该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第一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5是实施例1的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8是实施例2的第一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9是实施例2的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图12是实施例3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第一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14是实施例3的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15是实施例3的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1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图17是实施例4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18是实施例4的第一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19是实施例4的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20是实施例4的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2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图22是实施例5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23是实施例5的第一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24是实施例5的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25是实施例5的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2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图27是实施例6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28是实施例6的第一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29是实施例6的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30是实施例6的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3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图32是实施例7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33是实施例7的第一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34是实施例7的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35是实施例7的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3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

图37是实施例8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38是实施例8的第一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39是实施例8的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处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图40是实施例8的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以及歪曲像差图。

符号说明

g1…第一透镜组

g2…第二透镜组

g3…第三透镜组

g4…第四透镜组

g5…第五透镜组

g5a…第五a透镜组

g5b…第五b透镜组

g6…第六透镜组

g7…第七透镜组

s…孔径光阑

ip…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涉及的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说明的该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是本发明涉及的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的一个方式,本发明涉及的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并不限定于以下的方式。

1.变焦透镜

1-1.构成

首先,对本发明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以及第六透镜组,并且,变焦时相邻的透镜组在光轴上的间隔变化。

该变焦透镜采用上述构成,通过变焦时使相邻的透镜组的间隔变化来进行变倍。该变焦透镜具备至少六个透镜组,因此,变焦时各透镜组的移动量、移动方向的自由度高。因此,通过采用上述构成,容易实现高变倍比,并且抑制整个变焦范围中的像差的变动,因而能够获得高性能的变焦透镜。

(1)第一透镜组

第一透镜组只要具有正屈光力,则其具体的透镜构成并无特别限定。例如,通过采用包含两个正透镜的构成,而对第一透镜组配置强的正屈光力,从而容易获得实现高变倍比且望远端的光学总长短的变焦透镜。另外,通过采用包含至少一个负透镜的构成,容易校正球面像差,因而较为理想。

(2)第二透镜组

第二透镜组只要具有负屈光力,则其具体的透镜构成并无特别限定。例如,通过采用包含两个以上的负透镜的构成,而对第二透镜组配置强的负屈光力,从而容易获得实现高变倍比且望远端的光学总长短的变焦透镜。

另外,优选第二透镜组中配置于最靠像侧的透镜的至少一个面为非球面。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良好地校正广角侧的彗形像差与望远侧的球面像差的平衡。

(3)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

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只要分别具有正屈光力,则其具体的透镜构成并无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例如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中至少任一个透镜组在其最靠物体侧具有正透镜。通过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中至少任一个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配置正透镜,容易利用直径小的透镜构成配置于第三透镜组以后的透镜组,从而容易实现该变焦透镜的径向的小型化。与此同时,通过采用该构成,容易使出瞳位置靠近像面侧,从而容易确保周边光量。从得到该效果方面出发,优选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两个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分别配置有正透镜。另外,该正透镜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但从得到上述效果方面出发,更优选在物体侧具有凸面。另外,从像差校正方面出发,优选各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负透镜。

(4)第五透镜组

第五透镜组只要具有负屈光力,则其具体的透镜构成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为例如从物体侧起依次为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a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或负屈光力的第五b透镜组。此时,通过将第五a透镜组构成为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将第五a透镜组作为防抖组来使用。即,在因为手抖等使该变焦透镜发生振动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五a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校正伴随振动产生的图像抖动。

在该变焦透镜中,第三透镜组及第四透镜组均具有正屈光力,因此,在第三透镜组及第四透镜组中会聚后的光束射入第五a透镜组。因此,能够由直径小的透镜构成第五a透镜组。因此,通过将第五a透镜组作为防抖组,容易实现防抖组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进而,也能够实现用于使防抖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由此,能够实现变焦透镜单元整体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优选第五透镜组具有至少两个正透镜。通过在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中配置至少两个正透镜,能够实现配置于相比第五透镜组更靠近像侧的透镜组的小径化,从而更容易确保周边光量。从获得该效果方面出发,优选在该第五透镜组的像侧配置正透镜,更优选在第五透镜组的最靠像侧配置正透镜。在第五透镜组由上述第五a透镜组和上述第五b透镜组构成的情况下,优选例如第五a透镜组和第五b透镜组分别具有一个正透镜,从得到上述效果方面出发,更优选在第五b透镜组的最靠像侧配置正透镜。

(5)第六透镜组

第六透镜组的屈光力既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但优选满足后述的条件式(2)和条件式(5)。在第六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第六透镜组产生正的歪曲像差而消除第二透镜组中产生的负的歪曲像差。从该观点出发,更优选第六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

(6)其他透镜组

该变焦透镜也可以在第六透镜组的像侧具备第七透镜组等其他透镜组。即,该变焦透镜并不限定于正-负-正-正-负-正或者正-负-正-正-负-负的六组结构,也可以是在第六透镜组的像侧具备一个以上的具有正屈光力或者负屈光力的透镜组。

但是,当构成该变焦透镜的透镜组的数量增加时,难以实现该变焦透镜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另外,当构成该变焦透镜的透镜组的数量增加时,用于在变焦时移动各透镜组的变焦机构变得复杂,变焦透镜单元整体也容易大型化。这些观点出发,构成该变焦透镜的透镜组的数量优选为6~8,优选为6或7。

另外,从确保周边光量并且良好地校正歪曲像差的观点出发,优选配置于第六透镜组的像侧的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

(7)孔径光阑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中,优选例如在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或像面侧、或者第三透镜组内配置孔径光阑,尤其优选在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配置孔径光阑。当在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配置孔径光阑时,容易缩小广角端的第一透镜组的有效直径,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周边光量的确保和滤镜直径的小径化。

1-2.动作

(1)变焦

在该变焦透镜中,如上所述,通过使各透镜组间的光轴上的间隔变化来进行变倍。只要在变焦时各透镜组间的光轴上的间隔变化即可,既可以是全部透镜组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也可以是一部分透镜组在光轴方向上固定。各透镜组的移动量、移动方向只要能够实现所期望的变倍比,便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例如如下那样设定。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第三透镜组、第四透镜组、第五透镜组以及第六透镜组,优选以相比广角端的光轴上的位置而言在望远端位于物体侧的方式使这些透镜组在光轴上移动。通过如此使各透镜组移动,容易实现广角端的光学总长方向的小型化。另外,通过缩短广角端的光学总长,容易确保广角端的周边光量。此外,变焦时的第一透镜组、第三透镜组、第四透镜组、第五透镜组以及第六透镜组的移动轨迹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暂时向像侧或者物体侧移动后朝向相反方向移动。即,也可以以在像侧或者物体侧描绘凸形轨迹的方式移动。另外,还可以以描绘s字状或倒s字状的轨迹的方式移动。即,各透镜组(第一透镜组、第三透镜组、第四透镜组、第五透镜组以及第六透镜组)的移动轨迹,只要是各透镜组的位置相比广角端而在望远端位于物体侧,便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以任何方式移动。

为了实现该变焦透镜的高变倍化,并且在整个变焦范围中抑制像差变动,优选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使第二透镜组朝向像侧移动至规定的中间焦距位置,然后使第二透镜组从规定的中间焦距位置朝向望远端移动至物体侧。这样,通过使第二透镜组朝向像侧从广角端移动至规定的中间焦距位置,可以在广角侧的变焦范围中增强从第三透镜组至最终透镜组为止的合成变倍比。也就是说,在广角侧的变焦范围中,可以在抑制第三透镜组以后的透镜组的移动量的同时,从广角端变倍至规定的中间焦距位置。而且,通过使第二透镜组从规定的中间焦距位置朝向物体侧移动,能够在适当地保持第二透镜组的变倍作用的同时进行变倍。因而,难以对各透镜组产生过分的变倍负担,从而能够抑制像差变动且实现高变倍化。

进而,在变焦时,也可以在使第二透镜组从上述规定的中间焦距位置朝向望远端向物体侧移动之后,再次向像侧移动。即,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也可以使第二透镜组朝向像侧从广角端移动至第一中间焦距位置,朝向物体侧从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移动至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并且再次朝向像侧从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朝向望远端移动。通过使第二透镜组在广角端与望远端之间以这样的s字状地移动,能够抑制望远端的该变焦透镜的光学总长,从而容易实现高变倍比,并且实现该变焦透镜的小型化。

此外,在将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设为fw、将望远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设为ft、将上述第一中间焦距位置处的焦距设为fm1、将上述第二中间焦距位置处的焦距设为fm2时,优选满足以下的关系。

fw<fm1≤(fw×ft)1/2

(fw×ft)1/2<fm2<ft

另外,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优选使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以使第三透镜组与第四透镜组之间在光轴上的间隔变窄的方式移动。在广角端,通过扩大第三透镜组与第四透镜组之间在光轴上的间隔,能够利用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更有效地使从第二透镜组射出的发散光会聚,因而能够将第三透镜组以后的透镜组的有效直径抑制得较小,从而容易确保周边光量。

进而,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优选以使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在光轴上的间隔变大、第二透镜组与第三透镜组之间在光轴上的间隔变小、第四透镜组与第五透镜组之间在光轴上的间隔变大、第五透镜组与第六透镜组之间在光轴上的间隔变小的方式使各透镜组移动。通过在变焦时使各透镜组这样移动,难以对各组的变倍作用产生负担,从而能够同时实现高倍率化和高性能化。

进而,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优选使第四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沿同一轨迹移动。通过使第四透镜组和第六透镜组沿同一轨迹移动,能够将第四透镜组与第六透镜组设为一体结构。在变焦透镜中,通常将镜筒设为双重或者多重的嵌套结构,并在使销卡合在设置于内筒或者外筒的侧面上的凸轮槽的状态下,使内筒或者外筒旋转,从而使各透镜组的位置变化。通过将第四透镜组与第六透镜组设为一体结构,能够实现该凸轮结构的简单化,容易实现镜筒的小型化。进而,通过将第四透镜组与第六透镜组设为一体结构,能够将变焦时会发生的第四透镜组与第六透镜组的相对偏心抑制得较小,因而能够抑制因为制造误差导致光学性能变差。此外,沿同一轨迹移动是指:第四透镜组与第六透镜组之间在光轴上的间隔在变焦时不变化,在任意变焦位置处均为相同的间隔。

(2)聚焦

在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中,优选在从无限远物体向接近物体聚焦时使第二透镜组在光轴上移动。通过将配置有强的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设为聚焦组,能够减少聚焦时的第二透镜组的移动量,从而容易实现光学总长的小型化。

1-3.条件式

该变焦透镜优选采用上述构成,且满足以下说明的条件式中的至少一个以上。

1-3-1.条件式(1)

0.10≤f34w/|f5|≤0.75……(1)

其中,

f34w:从广角端的第三透镜组至第四透镜组为止的合成焦距,

f5:第五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式(1)是用于规定广角端的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的合成焦距与第五透镜组的焦距之比的条件式。通过满足条件式(1),容易在广角端也确保周边光量,并且能够获得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

与此相对,当条件式(1)的数值成为下限值以下时,虽然容易在广角端确保周边光量,但是,难以良好地校正第三透镜组至第五透镜组中发生的各像差、尤其是望远端的球面像差。另外,该情况下,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后焦距变短。因此,在将该变焦透镜应用于单反相机用的可更换镜头的情况下,难以确保适当的后焦距。当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时,从第三透镜组至第五透镜组的正的合成屈光力变弱,因此,不易使出瞳位置靠近像面侧,从而难以确保周边光量。

从得到上述效果方面出发,条件式(1)的上限值优选为0.70,更优选为0.65,进而优选为0.60。另外,条件式(1)的下限值优选为0.15,更优选为0.20。

1-3-2.条件式(2)

-0.5≤fw/f5iw≤0.2……(2)

其中,

fw: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

f5iw:从广角端的第五透镜组至该变焦透镜中配置于最靠像侧的透镜组为止的合成焦距。

条件式(2)是用于规定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与从广角端的第五透镜组至最靠像侧透镜组为止的合成焦距之比的条件式。通过满足条件式(2),能够实现该变焦透镜的总长方向的小型化,且能够实现在广角端也良好地校正了像面弯曲的变焦透镜。

与此相对,当条件式(2)的数值成为下限值以下时,该变焦透镜的长焦倾向变强。即,望远比变得过小。该情况下,能够抑制变焦时的各透镜组的移动量,因此,从实现总长方向的小型化方面来说较为理想。但是,由于在广角端处发生大的过矫的像面弯曲,因此,为了像差校正而需要大量的透镜。当条件式(2)的数值成为上限值以上时,长焦倾向减弱,因此变焦时的各透镜组的移动量增加,难以实现总长方向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在广角端处发生大的欠矫的像面弯曲,因此,为了像差校正而需要大量的透镜。

从得到上述效果方面出发,条件式(2)的上限值优选为0.1,更优选为0.0。另外,条件式(2)的下限值优选为-0.40,更优选为-0.35,进而优选为-0.30。

1-3-3.条件式(3)

2.5≤f1/fw≤9.0……(3)

其中,

f1:第一镜组的焦距,

fw: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

条件式(3)是用于规定第一透镜组的焦距与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之比的条件式。通过满足条件式(3),能够实现该变焦透镜的小型化,且能够实现广角化(例如,半视角为40度以上)。

与此相对,当条件式(3)的数值成为下限值以下时,由于第一透镜组的屈光力强,因此,能够缩小变焦时的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有利于实现该变焦透镜的总长方向的小型化。但是,难以在广角端中实现规定的视角。在广角端实现规定的视角需要增强第二透镜组的负的屈光力,该情况下,像面弯曲的校正变困难。另一方面,当条件式(3)的数值成为上限值以上时,由于第一透镜组的屈光力弱,因此,为了实现高变倍比而变焦时的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变大。另外,由于光圈孔径以及第三透镜组以后的透镜组也大径化,因而难以实现该变焦透镜的小型化。

从得到上述效果方面出发,条件式(3)的上限值优选为8.0,更优选为7.0,进而优选为6.0。另外,条件式(3)的下限值优选为3.5,更优选为4.0,进一步优选为4.5。

1-3-4.条件式(4)

4.0≤t3w/y≤8.0……(4)

其中,

t3w:从广角端的第三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面至成像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y:广角端的最大像高。

通过满足条件式(4),能够抑制整个变焦范围中的像差变动,且能够实现该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广角化和高变倍化。与此相对,当条件式(4)的数值成为下限值以下时,容易实现广角化,但难以抑制变焦时的像差变动,且难以实现高变倍化。另一方面,当条件式(4)的数值成为上限值以上时,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光学总长变长,因此难以确保周边光量。

从得到上述效果方面出发,条件式(4)的上限值优选为7.0,更优选为6.5,进一步优选为6.0。另外,条件式(4)的下限值优选为4.3,更优选为4.5。

1-3-5.条件式(5)

-0.10≤f345w/f6iw≤0.70……(5)

其中,

f345w:从广角端的第三透镜组至第五透镜组为止的合成焦距,

f6iw:从广角端的第六透镜组至该变焦透镜中配置于最靠像侧的透镜组为止的合成焦距。

条件式(5)是用于规定从广角端的第三透镜组至第五透镜组为止的合成焦距与从第六透镜组至该变焦透镜中配置于最靠像侧的透镜组为止的合成焦距之比的条件式。通过满足条件式(5),在广角端也容易确保周边光量。这里,通常在变焦透镜的广角端实现了广角化的情况下,难以校正歪曲像差。为了在广角端良好地校正歪曲像差,需要通过使配置于第三透镜组以后的透镜组产生正的歪曲像差,来消除第二透镜组中产生的负的歪曲像差。尤其是,在该变焦透镜中配置于更靠像侧的第六透镜组以后的透镜组,与其他透镜组相比较,最容易发生正的歪曲像差。因此,通过设为满足条件式(5)的范围内,从第三透镜组至第五透镜组为止的合成屈光力与第六透镜组以后的透镜组的合成屈光力之比变得适当,在广角端也能够良好地校正歪曲像差,从而能够获得在整个变焦范围内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

与此相对,当条件式(5)的数值成为下限值以下时,第三透镜组以后的透镜组中的正的歪曲像差的产生量变小,从而难以在广角端良好地校正该变焦透镜的歪曲像差。另一方面,当条件式(5)的数值成为上限值以上时,从第三透镜组至第五透镜组为止的正的合成屈光力变弱,难以使出瞳位置靠近像面侧,从而难以确保周边光量。

从得到上述效果方面出发,条件式(5)的上限值优选为0.65,更优选为0.60,进一步优选为0.55。另外,条件式(5)的下限值优选为0.0,更优选为0.10。

1-3-6.条件式(6)

0.04≤|f2|/ft≤0.21……(6)

其中,

f2: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ft:望远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

条件式(6)是用于规定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与望远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之比的条件式。通过满足条件式(6),能够获得良好的光学性能,并且能够确保规定的变倍比。

与此相对,当条件式(6)的数值成为下限值以下时,第二透镜组的负屈光力变得过强而超出适当的范围,从而难以校正歪曲像差及像面弯曲。另一方面,当条件式(6)的数值成为上限值以上时,难以实现规定的变倍比。为了获得规定的变倍比,需要减弱第一透镜组的屈光力,伴随于此,变焦时的第一透镜组的移动量增大,因而难以缩短该变焦透镜的总长。

从得到上述效果方面出发,条件式(6)的上限值优选为0.20,更优选为0.19。另外,条件式(6)的下限值优选为0.06,更优选为0.07。

1-3-7.条件式(7)

-6.0≤cr2r/fw≤-0.9……(7)

其中,

cr2r:第二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fw: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

条件式(7)是用于规定第二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与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之比的条件式。通过满足条件式(7),能够在整个变焦范围内平衡地校正球面像差和彗形像差。

当条件式(7)的数值成为下限值以下时,难以在变焦范围的广角侧校正彗形像差。当条件式(7)的数值成为上限值以上时,难以在变焦范围的望远侧校正球面像差。

条件式(7)的上限值优选为-1.0,更优选为-1.1,进一步优选为-1.2。另外,条件式(7)的下限值优选为-5.5,更优选为-5.0。

1-3-8.条件式(8)

1.45≤bfw/y……(8)

其中,

bfw: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后焦距,

y:广角端的最大像高。

条件式(8)是用于规定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后焦距与该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最大像高之比的条件式。通过满足条件式(7),能够确保单反相机用的可更换镜头所要求的适当的后焦距。在不满足该条件式(8)的情况下,难以将该变焦透镜应用于单反相机用的可更换镜头。但是,在将该变焦透镜用作微单相机等不具备的反射镜盒的各种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系统的情况下,从实现广角端的总长方向的小型化方面出发较为理想。

1-3-9.条件式(9)

1.0≤(ft/fw)/fnom≤5.0……(9)

其中,

ft:望远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

fw: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焦距,

fnom=(fnot×fnow)1/2

fnot:望远端的该变焦透镜的f值,

fnow:广角端的该变焦透镜的f值。

条件式(9)是用于规定该变焦透镜的变倍比与中间焦距位置处的f值之比的条件式。通过满足条件式(9),容易实现广角化和高变倍化,并且容易获得周边光量丰富且具有高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

与此相对,当条件式(9)的数值成为下限值以下时,由于变倍比小、或者f值暗淡,因此,总长的小型化容易,不论本发明如何都能够容易地确保周边光量。另一方面,当条件式(9)的数值成为上限值以上时,由于变倍比高、或者f值明亮,因而总长易于大型化。因此,难以确保充分的周边光量。

2.摄像装置

接着,对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涉及的变焦透镜、和在该变焦透镜的像面侧将通过该变焦透镜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这里,摄像元件等并无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的固体摄像元件等。本发明涉及的摄像装置适用于数码相机、摄像机等使用了这些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另外,该摄像装置既可以是透镜固定于框体上的透镜固定式的摄像装置,当然也可以是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等透镜可更换式的摄像装置。尤其是,本发明涉及的变焦透镜能够确保适于可更换镜头系统的后焦距。因此,适用于具备光学式取景器、相位差传感器、以及在这些部件中将光分支的反射镜等的单反相机等摄像装置。

接着,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变焦透镜的光学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g5、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组g6。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相邻地配置在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通过使各透镜组间的光轴上的间隔如后述那样变化而进行变焦。

以下,对各透镜组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一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和双凸透镜l2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4、双凹透镜l5、双凸透镜l6、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7。负弯月透镜l4和负弯月透镜l7都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三透镜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8、和由双凸透镜l9和双凹透镜l1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1、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2和双凸透镜l13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1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a透镜组g5a、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b透镜组g5b构成。第五a透镜组g5a构成为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因为手抖等导致该变焦透镜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使第五a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校正像位置,从而能够校正伴随振动产生的图像抖动。

第五a透镜组g5a由从物体侧起依次胶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14和双凹透镜l15而成的胶合透镜构成。第五b透镜组g5b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16、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17。

第六透镜组g6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8、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9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2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先朝向像侧移动后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四透镜组g4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五透镜组g5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六透镜组g6朝向物体侧移动。在变焦时,第四透镜组g4与第六透镜组g6沿同一轨迹移动。

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通过第二透镜组g2朝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

此外,图1所示的“ip”为成像面,具体而言表示ccd传感器、cmos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面、或者卤化银胶片的胶片面等。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也可以在成像面ip的物体侧具备玻璃盖板等不具有实质的屈光力的平行平板等。关于这些点,在其他实施例示出的各透镜剖视图中也是同样的,因而以下省略说明。

(2)数值实施例

接着,对于适用该变焦透镜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表1表示该变焦透镜的面数据。在表1中,“面编号”表示从物体侧数的透镜面的顺序,“r”表示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表示透镜面光轴上的间隔,“nd”表示相对于d线(波长λ=587.6nm)的折射率,“abv”表示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另外,面编号的下一列中显示的“asph”表示该透镜面为非球面,“stop”表示孔径光阑。进而,在透镜面的光轴上的间隔的列表示为“d(0)”、“d(5)”等,意味着该透镜面的光轴上的间隔为变焦时变化的可变间隔。此外,各表中的长度的单位全部是“mm”,视角的单位全部是“°”。另外,曲率半径的“0”、“∞(无限大)”表示平面。

表2是该变焦透镜的规格表。该规格表中示出无限远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焦距“f”、f值“fno”、半视角“ω”、像高“y”。其中,表2中从左侧起依次示出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各自的值。此外,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fm1”、“fm2”。

表3中示出无限远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在表3中,从左侧起依次示出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各自的值。此外,表中“inf”表示“∞(无限大)”。

表4中示出向拍摄距离(摄像距离)为1m的接近物体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4中示出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各自的值。此外,表中“inf”表示“∞(无限大)”。

表5示出构成该变焦透镜的各透镜组的焦距。

表6是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该非球面系数是以下式定义各非球面形状时的值。另外,表49中示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进而,表51中示出为了求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所需的各变量的值。

x(y)=cy2/[1+{1-(1+k)·c2y2}1/2]+a4·y4+a6·y6+a8·y8+a10·y10+a12·y12

其中,在表6中,“e-a”表示“×10-a”。另外,在上述式中,“x”为从光轴方向的基准面起的位移量、“c”为面顶点处的曲率(c=1/r、“r”为透镜面的曲率半径)、“y”为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距离光轴的高度、“k”为圆锥系数、“an”为n次的非球面系数。

这些表所涉及的事项在其他实施例所示的各表中也是同样的,因而以下省略说明。

[表1]

[表2]

[表3]

可变间隔[无限远对焦时]

[表4]

可变间隔[拍摄距离1m对焦时]

[表5]

[表6]

非球面系数

另外,图2~图5分别示出该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像差图。各图所示的纵像差图,朝向图面从左侧起依次分别为球面像差(mm)、像散(mm)、歪曲像差(%)。在表示球面像差的图中,纵轴为与开放f值的比率,横轴为散焦,实线表示d线(波长587.56nm)的球面像差,虚线表示g线(波长435.84nm)的球面像差。在表示像散的图中,纵轴为半视角,横轴为散焦,实线表示相对于d线的弧矢像面(ds),虚线表示相对于d线的子午像面(dm)。在表示歪曲像差的图中,纵轴为半视角,横轴为%,表示歪曲像差。这些纵像差图所涉及的事项与在其他实施例中所示的纵像差图中也是相同的,因而以下省略说明。

【实施例2】

(1)变焦透镜的光学构成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g5、以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组g6。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相邻地配置在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通过使各透镜组间的光轴上的间隔如后述那样变化而进行变焦。

以下,对各透镜组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一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和双凸透镜l2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凹透镜l4、双凹透镜l5、双凸透镜l6、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7。双凹透镜l4和负弯月透镜l7都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三透镜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8、和由双凸透镜l9和双凹透镜l1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1、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2和双凸透镜l13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1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a透镜组g5a、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b透镜组g5b构成。第五a透镜组g5a构成为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因为手抖等导致该变焦透镜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使第五a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校正像位置,从而能够校正伴随振动产生的图像抖动。

第五a透镜组g5a由从物体侧起依次胶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14和双凹透镜l15而成的胶合透镜构成。第五b透镜组g5b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凹透镜l16、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17。

第六透镜组g6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8、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9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2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先朝向像侧移动后朝向物体侧移动,进而再次朝向像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四透镜组g4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五透镜组g5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六透镜组g6朝向物体侧移动。在变焦时,第四透镜组g4与第六透镜组g6沿同一轨迹移动。

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通过第二透镜组g2朝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

(2)数值实施例

接着,对于适用该变焦透镜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表7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面数据,表8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规格表。表9中示出无限远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10中示出朝向拍摄距离(摄像距离)为1m的接近物体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11示出构成该变焦透镜的各透镜组的焦距。表12是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另外,表49中示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进而,表51中示出为了求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所需的各变量的值。另外,图7~图10中分别示出该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像差图。

[表7]

[表8]

[表9]

可变间隔[无限远对焦时]

[表10]

可变间隔[拍摄距离1m对焦时]

[表11]

[表12]

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3】

(1)变焦透镜的光学构成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g5、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组g6。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相邻地配置在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

以下,对各透镜组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一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和双凸透镜l2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凹透镜l4、双凹透镜l5、双凸透镜l6、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7。双凹透镜l4和负弯月透镜l7都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三透镜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8、和由双凸透镜l9和双凹透镜l1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1、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2和双凸透镜l13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1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a透镜组g5a、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b透镜组g5b构成。第五a透镜组g5a构成为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因为手抖等导致该变焦透镜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使第五a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校正像位置,从而能够校正伴随振动产生的图像抖动。

第五a透镜组g5a由从物体侧起依次胶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14和双凹透镜l15而成的胶合透镜构成。第五b透镜组g5b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6、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17。

第六透镜组g6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8、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9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2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先朝向像侧移动后朝向物体侧移动,进而再次朝向像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四透镜组g4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五透镜组g5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六透镜组g6朝向物体侧移动。在变焦时,第四透镜组g4与第六透镜组g6沿同一轨迹移动。

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通过第二透镜组g2朝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

(2)数值实施例

接着,对于适用该变焦透镜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表13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面数据,表14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规格表。表15中示出无限远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16中示出朝向拍摄距离(摄像距离)为1m的接近物体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17示出构成该变焦透镜的各透镜组的焦距。表18是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另外,表49中示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进而,表51中示出为了求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所需的各变量的值。另外,图12~图15中分别示出该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像差图。

[表13]

[表14]

[表15]

可变间隔[无限远对焦时]

[表16]

可变间隔[拍摄距离1m对焦时]

[表17]

[表18]

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4】

(1)变焦透镜的光学构成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g5、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组g6。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相邻地配置在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

以下,对各透镜组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一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和双凸透镜l2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凹透镜l4、双凹透镜l5、双凸透镜l6、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7。双凹透镜l4和负弯月透镜l7都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三透镜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8、和由双凸透镜l9和双凹透镜l1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1、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2和双凸透镜l13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1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a透镜组g5a、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b透镜组g5b构成。第五a透镜组g5a构成为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因为手抖等导致该变焦透镜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使第五a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校正像位置,从而能够校正伴随振动产生的图像抖动。

第五a透镜组g5a由从物体侧起依次胶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14和双凹透镜l15而成的胶合透镜构成。第五b透镜组g5b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凹透镜l16、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17。

第六透镜组g6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8、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9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2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先朝向像侧移动后朝向物体侧移动,进而再次朝向像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四透镜组g4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五透镜组g5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六透镜组g6朝向物体侧移动。在变焦时,第四透镜组g4与第六透镜组g6沿同一轨迹移动。

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通过第二透镜组g2朝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

(2)数值实施例

接着,对于适用该变焦透镜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表19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面数据,表20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规格表。表21中示出无限远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22中示出朝向拍摄距离(摄像距离)为1m的接近物体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23示出构成该变焦透镜的各透镜组的焦距。表24是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另外,表49中示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进而,表51中示出为了求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所需的各变量的值。另外,图17~图20中分别示出该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像差图。

[表19]

[表20]

[表21]

可变间隔[无限远对焦时]

[表22]

可变间隔[拍摄距离1m对焦时]

[表23]

[表24]

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5】

(1)变焦透镜的光学构成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g5、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组g6。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相邻地配置在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

以下,对各透镜组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一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和双凸透镜l2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凹透镜l4、双凹透镜l5、双凸透镜l6、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7。双凹透镜l4和负弯月透镜l7都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三透镜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8、和由双凸透镜l9和双凹透镜l1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1、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2和双凸透镜l13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1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a透镜组g5a、和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b透镜组g5b构成。第五a透镜组g5a构成为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因为手抖等导致该变焦透镜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使第五a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校正像位置,从而能够校正伴随振动产生的图像抖动。

第五a透镜组g5a由从物体侧起依次胶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14和双凹透镜l15而成的胶合透镜构成。第五b透镜组g5b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凹透镜l16、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17。

第六透镜组g6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8、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9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2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先朝向像侧移动后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四透镜组g4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五透镜组g5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六透镜组g6朝向物体侧移动。在变焦时,第四透镜组g4与第六透镜组g6沿同一轨迹移动。

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通过第二透镜组g2朝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

(2)数值实施例

接着,对于适用该变焦透镜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表25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面数据,表26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规格表。表27中示出无限远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28中示出朝向拍摄距离(摄像距离)为1m的接近物体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29示出构成该变焦透镜的各透镜组的焦距。表30是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另外,表50中示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进而,表52中示出为了求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所需的各变量的值。另外,图22~图25中分别示出该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像差图。

[表25]

[表26]

[表27]

可变间隔[无限远对焦时]

[表28]

可变间隔[拍摄距离1m对焦时]

[表29]

[表30]

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6】

(1)变焦透镜的光学构成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g5、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组g6、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七透镜组g7。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相邻地配置在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

以下,对各透镜组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一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和双凸透镜l2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4、双凹透镜l5、双凸透镜l6、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7。负弯月透镜l4和负弯月透镜l7都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三透镜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8、和由双凸透镜l9和双凹透镜l1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1、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2和双凸透镜l13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1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a透镜组g5a、和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b透镜组g5b构成。第五a透镜组g5a构成为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因为手抖等导致该变焦透镜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使第五a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校正像位置,从而能够校正伴随振动产生的图像抖动。

第五a透镜组g5a由从物体侧起依次胶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14和双凹透镜l15而成的胶合透镜构成。第五b透镜组g5b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16、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17。

第六透镜组g6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8、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9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2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七透镜组g7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先朝向像侧移动后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四透镜组g4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五透镜组g5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六透镜组g6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七透镜组g7固定在光轴上。在变焦时,第四透镜组g4与第六透镜组g6沿同一轨迹移动。

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通过第二透镜组g2朝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

(2)数值实施例

接着,对于适用该变焦透镜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表31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面数据,表32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规格表。表33中示出无限远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34中示出朝向拍摄距离(摄像距离)为1m的接近物体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35示出构成该变焦透镜的各透镜组的焦距。表36是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另外,表50中示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进而,表52中示出为了求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所需的各变量的值。另外,图27~图30中分别示出该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像差图。

[表31]

[表32]

[表33]

可变间隔[无限远对焦时]

[表34]

可变间隔[拍摄距离1m对焦时]

[表35]

[表36]

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7】

(1)变焦透镜的光学构成

图3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g5、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组g6、以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七透镜组g7。孔径光阑s与第三透镜组g3相邻地配置在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

以下,对各透镜组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一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和双凸透镜l2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4、双凹透镜l5、双凸透镜l6、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7。负弯月透镜l4和负弯月透镜l7都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三透镜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8、和由双凸透镜l9和双凹透镜l1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1、和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2和双凸透镜l13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1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a透镜组g5a、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b透镜组g5b构成。第五a透镜组g5a构成为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因为手抖等导致该变焦透镜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使第五a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校正像位置,从而能够校正伴随振动产生的图像抖动。

第五a透镜组g5a由从物体侧起依次胶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14和双凹透镜l15而成的胶合透镜构成。第五b透镜组g5b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凹透镜l16、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17。

第六透镜组g6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8、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9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20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七透镜组g7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先朝向像侧移动后朝向物体侧移动,再次朝向像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四透镜组g4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五透镜组g5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六透镜组g6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七透镜组g7朝向物体侧移动。在变焦时,第四透镜组g4与第六透镜组g6沿同一轨迹移动。

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通过第二透镜组g2朝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

(2)数值实施例

接着,对于适用该变焦透镜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表37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面数据,表38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规格表。表39中示出无限远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40中示出朝向拍摄距离(摄像距离)为1m的接近物体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41示出构成该变焦透镜的各透镜组的焦距。表42是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另外,表50中示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进而,表52中示出为了求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所需的各变量的值。另外,图32~图35中分别示出该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像差图。

[表37]

[表38]

[表39]

可变间隔[无限远对焦时]

[表40]

可变间隔[拍摄距离1m对焦时]

[表41]

[表42]

【实施例8】

(1)变焦透镜的光学构成

图3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剖视图。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g5、以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六透镜组g6。孔径光阑与第三透镜组g3的物体侧相邻而配置。

以下,对各透镜组的构成进行说明。第一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2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3。

第二透镜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4、由双凹透镜l5和双凸透镜l6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透镜l7。负弯月透镜l4是在物体侧面粘贴成型为非球面形状的复合树脂膜而成的复合树脂型非球面透镜。负弯月透镜l7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三透镜组g3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8、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9。双凸透镜l8是两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第四透镜组g4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透镜l10和双凸透镜l11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和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12。正弯月透镜l12是在物体侧面粘贴成型为非球面形状的复合树脂膜而成的复合树脂型非球面透镜。

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a透镜组g5a、和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b透镜组g5b构成。第五a透镜组g5a构成为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在因为手抖等导致该变焦透镜发生振动的情况下,使第五a透镜组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而校正像位置,从而能够校正伴随振动产生的图像抖动。

第五a透镜组g5a由从物体侧起依次胶合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透镜l13和双凹透镜l14而成的胶合透镜构成。第五b透镜组g5b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凹透镜l15、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透镜l16。

第六透镜组g6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双凸透镜l17、和由双凹透镜l18和双凸透镜l19胶合而成的胶合透镜。双凸透镜l17是像侧面为非球面形状的玻璃模制型非球面透镜。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先朝向像侧移动后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四透镜组g4朝向物体侧移动,第五透镜组g5朝向物体侧移动,第六透镜组g6朝向物体侧移动。在变焦时,第四透镜组g4与第六透镜组g6沿同一轨迹移动。

从无限远物体朝向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通过第二透镜组g2朝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

(2)数值实施例

接着,对于适用该变焦透镜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表43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面数据,表44中示出该变焦透镜的规格表。表45中示出无限远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46中示出朝向拍摄距离(摄像距离)为1m的接近物体对焦时该变焦透镜的光轴上的可变间隔。表47示出构成该变焦透镜的各透镜组的焦距。表48是各非球面的非球面系数。另外,表50中示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进而,表52中示出为了求出条件式(1)~条件式(9)的值所需的各变量的值。另外,图37~图40中分别示出该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第一中间焦距位置、第二中间焦距位置、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像差图。

[表43]

[表44]

[表45]

可变间隔[无限远对焦时]

[表46]

可变间隔[拍摄距离1m对焦时]

[表47]

[表48]

非球面系数

[表49]

[表50]

[表51]

[表5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周边光量丰富且具有高光学性能、并且变倍比高的变焦透镜以及具有该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该变焦透镜适用于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等采用了可更换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的可更换镜头。该变焦透镜实现了例如半视角为40度左右的广视角,并且在广角端中也具有规定的后焦距,因此,尤其适于单反相机的可更换镜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