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39741发布日期:2019-02-22 21:0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反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角反射器。



背景技术:

基于可见光、红外光的遥感成像系统在某些地域和恶劣天气下信号衰减严重,无法感知伤员信息。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合成孔径雷达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具有良好的穿透力和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的能力,然而因人体的散射截面积rcs(radarcrosssection)可能远小于环境的rcs,导致系统无法发现伤员信息。雷达角反射器(cornerreflector)是通过金属板材组成的三维刚性后向反射器,可反射雷达的无线电磁电波,可广泛应用于遇险救生以及雷达定标和针对敌方雷达探测的无源干扰对抗等领域。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四象限组合角反射器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7728286a],包括角反射器和支座,角反射器设于支座上,角反射器包括底板、长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长侧板、左侧板及右侧板相互正交垂直从而形成四象限组合角反射器装置。该四象限组合角反射器装置存在以下问题:采用刚性结构的底板、长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重量大,不能折叠和收缩,导致其体积大,不利于随行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有利于随行携带的角反射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角反射器,包括主骨架、若干沿主骨架环形阵列分布的副骨架、设于主骨架与副骨架之间的柔性反射布一和设于两相邻副骨架之间的柔性反射布二。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架的一端设有铰接座,若干所述副骨架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上,所述副骨架的外部设有捆绑结构,所述的副骨架与铰接座之间设有当捆绑结构解开后用于使副骨架自动展开的驱动结构。

本角反射器中,柔性反射布一呈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与主骨架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副骨架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和铰接座固定连接;柔性反射布二呈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与两相邻的副骨架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和铰接座固定连接。柔性反射布一与柔性反射布二的表面涂覆有具有良好电磁波反射性能的金属涂层。在角反射器未打开时,各副骨架绕铰接点摆动至与主骨架相贴靠的状态,此时副骨架与主骨架大致平行,通过捆绑结构将各副骨架和主骨架绑在一起。当需要打开时,解开捆绑结构,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使各副骨架摆动至展开状态。当角反射器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副骨架与主骨架垂直,此时柔性反射布一被张紧,柔性反射布二被张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张紧状态的柔性反射布一对各副骨架具有限位作用,可保证副骨架与主骨架垂直。为了降低自身重量,主骨架和副骨架可采用质量较轻的材料制成,例如选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铰接座上具有若干与副骨架数量相等且沿主骨架轴向延伸的卡槽,所述的卡槽与副骨架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卡槽的一端具有限位挡板,所述的副骨架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与之对应的卡槽内,当角反射器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副骨架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抵靠在限位挡板上。

卡槽的宽度略大于副骨架的外径,对副骨架的转动起导向限位作用,同时设置有限位挡板,可对处于展开状态的副骨架进行限位,防止副骨架相对于主骨架的摆角过大,同时也能防止柔性反射布一被拉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柔性反射布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套设在铰接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作用在限位挡板上,其另一端作用在副骨架上。

为了实现铰接,在卡槽的一侧设置定位孔一,卡槽的另一侧设有与定位孔一相对的定位孔二,在副骨架上一体成型有可伸入定位孔一内的转轴一和可伸入定位孔二内的转轴二,转轴一与转轴二同轴设置,转轴一与转轴二一同构成了副骨架的铰接轴。铰接座由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塑形,方便转轴一进入到定位孔一内,也方便转轴二进入定位孔二内。每个副骨架处至少设有一个扭簧。为了保证副骨架自动展开的弹力够用,在每个副骨架处设置两个扭簧,一个扭簧套设在转轴一上,另一个扭簧套设在转轴二上。扭簧的扭力作用在副骨架上,始终使副骨架绕着铰接轴具有向远离主骨架旋转的趋势。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副骨架为4个。此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两相邻副骨架之间的夹角为90°,柔性反射布一为4个,柔性反射布二为4个。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主骨架内具有一端封堵的轴孔一,所述的轴孔一内穿设有延伸杆一,所述轴孔一的内端设有作用在延伸杆一上的弹出结构一,所述的延伸杆一与主骨架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一。轴孔一靠近铰接座的一端封堵,延伸杆一的长度小于轴孔一的深度。当延伸杆一缩入轴孔一内时,弹出结构一被压缩,此时锁紧结构一限制了延伸杆一的轴向运动,有效降低了角反射器收拢后的轴向长度。当解锁锁紧结构时,弹出结构一的弹力作用在延伸杆一上,使延伸杆一伸出。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延伸杆一内具有内端封堵的轴孔二,所述的轴孔二内穿设有延伸杆二,所述轴孔二的内端设有作用在延伸杆二上的弹出结构二,所述的延伸杆二与延伸杆一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二。在可伸出轴孔一的延伸杆一的基础上增加可伸出轴孔二的延伸杆二,当延伸杆二缩入轴孔二、延伸杆一缩入轴孔一内时,有效降低了角反射器收拢后的轴向长度,便于携带。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锁紧结构二包括设于延伸杆二上且径向延伸的凹孔一、设于凹孔一内端的复位弹簧一和设于凹孔一内的限位柱一,所述复位弹簧一的外端抵靠在限位柱一的内端上,所述的延伸杆一上具有与凹孔一同轴设置的径向通孔一,所述的径向通孔一内设有限位柱二,所述限位柱二的内端设有弹性复位套一。

弹性复位套一的内端抵靠在径向通孔一内端的环形台阶上,其外端抵靠在限位柱二上,限位柱二上具有伸入弹性复位套一内的顶推部,该顶推部的外径小于等于限位柱一的外径。当角反射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杆二缩入轴孔二内,此时在复位弹簧一的作用下限位柱一伸入到径向通孔一内,实现延伸杆二的轴向限位。需要解锁时,按压限位柱二,弹性复位套一收缩,通过限位柱二的顶压使限位柱一缩回凹孔一内,限位柱一脱离径向通孔一,此时延伸杆二可在轴孔二内轴向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锁紧结构一包括上述的限位柱二、设于主骨架上的与径向通孔二同轴设置的径向通孔二和设于径向通孔二内的按钮一,所述的限位柱二在弹性复位套一的作用下伸入径向通孔二内实现延伸杆一的轴向定位。

按钮一可在径向通孔二内轴向运动,但两者之间设置了限位,可防止按钮一从径向通孔二内脱出。当角反射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杆一缩入轴孔一内,此时在弹性复位套一的作用下限位柱二伸入径向通孔二内,实现延伸杆一的轴向限位。当需要解锁时,按下按钮一使按钮一轴向向内运动,推动限位柱二向内运动,限位柱二从径向通孔二内脱出,同时限位柱二挤压限位柱一,在限位柱二完全缩回径向通孔一时,限位柱一完全缩回到凹孔一内,此时延伸杆一和延伸杆二可同时轴向运动,达到解锁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轴孔一的外端处设有弧形凹孔一,所述限位柱二的外端具有与该弧形凹孔一配合设置的弧形头端部一;所述轴孔二的外端处设有弧形凹孔二,所述限位柱一的外端具有与该弧形凹孔二配合设置的弧形头端部二。

当角反射器处于展开状态时,在弹性复位套一的弹力作用下弧形头端部一卡入弧形凹孔一内,防止延伸杆一从主骨架内脱出;在复位弹簧一的作用下弧形头端部二卡入弧形凹孔二内,防止延伸杆二从副骨架内脱出。角反射器由展开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时,轴向用力按压延伸杆一和延伸杆二,由于为弧形接触,弧形头端部一从弧形凹孔一内脱出,弧形头端部二从弧形凹孔二内脱出。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弹出结构一包括压缩弹簧一。压缩弹簧一的内端作用在轴孔一的底部,压缩弹簧一的外端作用在延伸杆一的内端上。为了使压缩弹簧一具有更大的压缩量,可以选用内端大、外端小的塔簧作为压缩弹簧一。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弹出结构二包括压缩弹簧二。压缩弹簧二的内端作用在轴孔二的底部,压缩弹簧二的外端作用在延伸杆二的内端上。为了使压缩弹簧二具有更大的压缩量,可以选用内端大、外端小的塔簧作为压缩弹簧二。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副骨架内具有一端封堵的轴孔三,所述的轴孔三内穿设有延伸杆三,所述轴孔三的内端设有作用在延伸杆三上的弹出结构三,所述的延伸杆三与副骨架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三。轴孔三靠近铰接座的一端封堵,延伸杆三的长度小于轴孔三的深度。当延伸杆三缩入轴孔三内时,弹出结构三被压缩,此时锁紧结构三限制了延伸杆三的轴向运动,有效降低了角反射器收拢后的轴向长度。当解锁锁紧结构时,弹出结构三的弹力作用在延伸杆三上,使延伸杆三伸出。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延伸杆三内具有内端封堵的轴孔四,所述的轴孔四内穿设有延伸杆四,所述轴孔四的内端设有作用在延伸杆四上的弹出结构四,所述的延伸杆四与延伸杆三之间设有锁紧结构四。在可伸出轴孔三的延伸杆三的基础上增加可伸出轴孔四的延伸杆四,当延伸杆四缩入轴孔四、延伸杆三缩入轴孔三内时,有效降低了角反射器收拢后的轴向长度,便于携带。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锁紧结构四包括设于延伸杆四上且径向延伸的凹孔二、设于凹孔二内端的复位弹簧二和设于凹孔二内的限位柱三,所述复位弹簧二的外端抵靠在限位柱三的内端上,所述的延伸杆三上具有与凹孔二同轴设置的径向通孔三,所述的径向通孔三内设有限位柱四,所述限位柱四的内端设有弹性复位套二。

弹性复位套二的内端抵靠在径向通孔三内端的环形台阶上,其外端抵靠在限位柱四上,限位柱四上具有伸入弹性复位套二内的顶推部,该顶推部的外径小于等于限位柱三的外径。当角反射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杆四缩入轴孔四内,此时在复位弹簧二的作用下限位柱三伸入到径向通孔三内,实现延伸杆四的轴向限位。需要解锁时,按压限位柱四,弹性复位套二收缩,通过限位柱四的顶压使限位柱三缩回凹孔二内,限位柱三脱离径向通孔三,此时延伸杆四可在轴孔四内轴向运动。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锁紧结构三包括上述的限位柱四、设于副骨架上的与径向通孔三同轴设置的径向通孔四和设于径向通孔四内的按钮二,所述的限位柱四在弹性复位套二的作用下伸入径向通孔四内实现延伸杆三的轴向定位。

按钮二可在径向通孔四内轴向运动,但两者之间设置了限位,可防止按钮二从径向通孔四内脱出。当角反射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杆三缩入轴孔三内,此时在弹性复位套二的作用下限位柱四伸入径向通孔四内,实现延伸杆三的轴向限位。当需要解锁时,按下按钮二使按钮二轴向向内运动,推动限位柱四向内运动,限位柱四从径向通孔四内脱出,同时限位柱四挤压限位柱三,在限位柱四完全缩回径向通孔三时,限位柱三完全缩回到凹孔二内,此时延伸杆三和延伸杆四可同时轴向运动,达到解锁状态。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轴孔三的外端处设有弧形凹孔三,所述限位柱四的外端具有与该弧形凹孔三配合设置的弧形头端部三;所述轴孔四的外端处设有弧形凹孔四,所述限位柱三的外端具有与该弧形凹孔四配合设置的弧形头端部四。

当角反射器处于展开状态时,在弹性复位套二的弹力作用下弧形头端部三卡入弧形凹孔三内,防止延伸杆三从副骨架内脱出;在复位弹簧二的作用下弧形头端部四卡入弧形凹孔四内,防止延伸杆四从副骨架内脱出。角反射器由展开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时,轴向用力按压延伸杆三和延伸杆四,由于为弧形接触,弧形头端部三从弧形凹孔三内脱出,弧形头端部四从弧形凹孔四内脱出。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弹出结构三包括压缩弹簧三。压缩弹簧三的内端作用在轴孔三的底部,压缩弹簧三的外端作用在延伸杆三的内端上。为了使压缩弹簧三具有更大的压缩量,可以选用内端大、外端小的塔簧作为压缩弹簧三。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弹出结构四包括压缩弹簧四。压缩弹簧四的内端作用在轴孔四的底部,压缩弹簧四的外端作用在延伸杆四的内端上。为了使压缩弹簧四具有更大的压缩量,可以选用内端大、外端小的塔簧作为压缩弹簧四。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捆绑结构包括一侧设有若干防退齿的扎带和设于扎带一端的卡座,所述的卡座内具有供扎带穿过的通槽,所述的通槽内设有与防退齿配合的止退凸起,所述的卡座上设有解锁结构。

在使用时,扎带的自由端插入到通槽内,围成一个用于捆绑若干副骨架的套圈,拉动扎带可使套圈的周长变小,从而实现将若干副骨架捆绑到一起。可在需要展开角反射器时,解锁掉解锁结构,使若干副骨架自动摆动到展开状态,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解锁结构包括设于卡座上的与通槽导通的开槽,所述开槽的宽度小于通槽的宽度,所述扎带的宽度小于开槽的宽度,所述扎带的两侧设有沿扎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宽度大于开槽的宽度。在正常捆绑状态下,限位凸起位于通槽内起到限制扎带从开槽脱出的目的,当需要解锁时,进一步拉动扎带,使限位凸起从通槽的一端脱出,随后向外拉动扎带,使扎带从开槽内脱出,扎带与卡座分离,解锁结构失去捆绑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角反射器中,所述的按钮二位于扎带与副骨架接触的一侧,所述的副骨架上设有与按钮二贴靠设置的捆绑台,所述的捆绑台上设有定位面和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定位面至副骨架的距离大于按钮二的外端面至副骨架的最大距离,所述的导向面由定位面延伸至按钮的外端面处。

捆绑台位于按钮二远离铰接座的一侧。当角反射器处于折叠状态时,扎带的捆绑位置位于若干捆绑台的定位面上,此时限位凸起位于通槽内。当需要解锁时,沿着角反射器轴向拉动扎带,使扎带由定位面运动至导向面上,随着对扎带的继续拉动(或者利用扭簧的弹力使扎带沿着导向面运动),扎带运动到若干按钮二的外端面上,进一步拉动扎带,使套圈的周长变小,将若干按钮二压入径向通孔四内,延伸杆三和延伸杆四弹出。当按钮二完全进入径向通孔四内时,限位凸起刚好从通槽内脱出,此时向外拉动扎带,使扎带从开槽内脱出,各副骨架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展开,将柔性反射布二张开。当各副骨架完全展开到位后,再手动按下主骨架上的按钮一,使延伸杆一和延伸杆二弹出,将柔性反射布一张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角反射器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扎带将若干副骨架捆绑到一起,需要展开时仅需沿角反射器的轴向拉动扎带,将副骨架内的延伸杆三和延伸杆四弹出的同时可将扎带解锁,实现了副骨架的展开,操作非常方便;角反射器的重量轻,收拢时体积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中角反射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中角反射器展开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中主骨架收缩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中主骨架伸出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副骨架收缩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图6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中捆绑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中捆绑结构的俯视图。

图10-1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中捆绑结构的工作状态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中,1、主骨架;2、副骨架;3、柔性反射布一;4、柔性反射布二;5、铰接座;6、卡槽;7、限位挡板;8、轴孔一;9、延伸杆一;10、轴孔二;11、延伸杆二;12、凹孔一;13、复位弹簧一;14、限位柱一;15、限位柱二;16、弹性复位套一;17、按钮一;18、弧形凹孔一;19、弧形凹孔二;20、压缩弹簧一;21、压缩弹簧二;22、延伸杆三;23、延伸杆四;24、凹孔二;25、复位弹簧二;26、限位柱三;27、限位柱四;28、弹性复位套二;29、按钮二;30、弧形凹孔三;31、弧形凹孔四;32、压缩弹簧三;33、压缩弹簧四;34、防退齿;35、扎带;36、卡座;37、通槽;38、止退凸起;39、开槽;40、限位凸起;41、捆绑台;42、定位面;43、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角反射器,包括主骨架1、若干沿主骨架1环形阵列分布的副骨架2、设于主骨架1与副骨架2之间的柔性反射布一3和设于两相邻副骨架2之间的柔性反射布二4。如图2所示,主骨架1的一端设有铰接座5,若干副骨架2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5上,副骨架2的外部设有捆绑结构,副骨架2与铰接座5之间设有当捆绑结构解开后用于使副骨架2自动展开的驱动结构。

本角反射器中,柔性反射布一3呈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与主骨架1远离铰接座5的一端、副骨架2远离铰接座5的一端和铰接座5固定连接;柔性反射布二4呈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与两相邻的副骨架2远离铰接座5的一端和铰接座5固定连接。柔性反射布一3与柔性反射布二4的表面涂覆有具有良好电磁波反射性能的金属涂层。在角反射器未打开时,各副骨架2绕铰接点摆动至与主骨架1相贴靠的状态,此时副骨架2与主骨架1大致平行,通过捆绑结构将各副骨架2和主骨架1绑在一起。当需要打开时,解开捆绑结构,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使各副骨架2摆动至展开状态。当角反射器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副骨架2与主骨架1垂直,此时柔性反射布一3被张紧,柔性反射布二4被张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张紧状态的柔性反射布一3对各副骨架2具有限位作用,可保证副骨架2与主骨架1垂直。为了降低自身重量,主骨架1和副骨架2可采用质量较轻的材料制成,例如选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副骨架2为4个。此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两相邻副骨架2之间的夹角为90°,柔性反射布一3为4个,柔性反射布二4为4个。

如图2所示,铰接座5上具有若干与副骨架2数量相等且沿主骨架1轴向延伸的卡槽6,卡槽6与副骨架2一一对应设置且卡槽6的一端具有限位挡板7,副骨架2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与之对应的卡槽6内,当角反射器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副骨架2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抵靠在限位挡板7上。卡槽6的宽度略大于副骨架2的外径,对副骨架2的转动起导向限位作用,同时设置有限位挡板7,可对处于展开状态的副骨架2进行限位,防止副骨架2相对于主骨架1的摆角过大,同时也能防止柔性反射布一3被拉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柔性反射布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包括套设在铰接轴上的扭簧,扭簧的一端作用在限位挡板7上,其另一端作用在副骨架2上。

为了实现铰接,在卡槽6的一侧设置定位孔一,卡槽6的另一侧设有与定位孔一相对的定位孔二,在副骨架2上一体成型有可伸入定位孔一内的转轴一和可伸入定位孔二内的转轴二,转轴一与转轴二同轴设置,转轴一与转轴二一同构成了副骨架2的铰接轴。铰接座5由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塑形,方便转轴一进入到定位孔一内,也方便转轴二进入定位孔二内。每个副骨架2处至少设有一个扭簧。为了保证副骨架2自动展开的弹力够用,在每个副骨架2处设置两个扭簧,一个扭簧套设在转轴一上,另一个扭簧套设在转轴二上。扭簧的扭力作用在副骨架2上,始终使副骨架2绕着铰接轴具有向远离主骨架1旋转的趋势。

如图3和图4所示,主骨架1内具有一端封堵的轴孔一8,轴孔一8内穿设有延伸杆一9,轴孔一8的内端设有作用在延伸杆一9上的弹出结构一,延伸杆一9与主骨架1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一。轴孔一8靠近铰接座5的一端封堵,延伸杆一9的长度小于轴孔一8的深度。当延伸杆一9缩入轴孔一8内时,弹出结构一被压缩,此时锁紧结构一限制了延伸杆一9的轴向运动,有效降低了角反射器收拢后的轴向长度。当解锁锁紧结构时,弹出结构一的弹力作用在延伸杆一9上,使延伸杆一9伸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延伸杆一9内具有内端封堵的轴孔二10,轴孔二10内穿设有延伸杆二11,轴孔二10的内端设有作用在延伸杆二11上的弹出结构二,延伸杆二11与延伸杆一9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二。在可伸出轴孔一8的延伸杆一9的基础上增加可伸出轴孔二10的延伸杆二11,当延伸杆二11缩入轴孔二10、延伸杆一9缩入轴孔一8内时,有效降低了角反射器收拢后的轴向长度,便于携带。

如图5所示,锁紧结构二包括设于延伸杆二11上且径向延伸的凹孔一12、设于凹孔一12内端的复位弹簧一13和设于凹孔一12内的限位柱一14,复位弹簧一13的外端抵靠在限位柱一14的内端上,延伸杆一9上具有与凹孔一12同轴设置的径向通孔一,径向通孔一内设有限位柱二15,限位柱二15的内端设有弹性复位套一16。

弹性复位套一16的内端抵靠在径向通孔一内端的环形台阶上,其外端抵靠在限位柱二15上,限位柱二15上具有伸入弹性复位套一16内的顶推部,该顶推部的外径小于等于限位柱一14的外径。当角反射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杆二11缩入轴孔二10内,此时在复位弹簧一13的作用下限位柱一14伸入到径向通孔一内,实现延伸杆二11的轴向限位。需要解锁时,按压限位柱二15,弹性复位套一16收缩,通过限位柱二15的顶压使限位柱一14缩回凹孔一12内,限位柱一14脱离径向通孔一,此时延伸杆二11可在轴孔二10内轴向运动。

如图5所示,锁紧结构一包括上述的限位柱二15、设于主骨架1上的与径向通孔二同轴设置的径向通孔二和设于径向通孔二内的按钮一17,限位柱二15在弹性复位套一16的作用下伸入径向通孔二内实现延伸杆一9的轴向定位。

按钮一17可在径向通孔二内轴向运动,但两者之间设置了限位,可防止按钮一17从径向通孔二内脱出。当角反射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杆一9缩入轴孔一8内,此时在弹性复位套一16的作用下限位柱二15伸入径向通孔二内,实现延伸杆一9的轴向限位。当需要解锁时,按下按钮一17使按钮一17轴向向内运动,推动限位柱二15向内运动,限位柱二15从径向通孔二内脱出,同时限位柱二15挤压限位柱一14,在限位柱二15完全缩回径向通孔一时,限位柱一14完全缩回到凹孔一12内,此时延伸杆一9和延伸杆二11可同时轴向运动,达到解锁状态。

如图3所示,轴孔一8的外端处设有弧形凹孔一18,所述限位柱二15的外端具有与该弧形凹孔一18配合设置的弧形头端部一;所述轴孔二10的外端处设有弧形凹孔二19,所述限位柱一14的外端具有与该弧形凹孔二19配合设置的弧形头端部二。

当角反射器处于展开状态时,在弹性复位套一16的弹力作用下弧形头端部一卡入弧形凹孔一18内,防止延伸杆一9从主骨架1内脱出;在复位弹簧一13的作用下弧形头端部二卡入弧形凹孔二19内,防止延伸杆二11从副骨架2内脱出。角反射器由展开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时,轴向用力按压延伸杆一9和延伸杆二11,由于为弧形接触,弧形头端部一从弧形凹孔一18内脱出,弧形头端部二从弧形凹孔二19内脱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弹出结构一包括压缩弹簧一20。压缩弹簧一20的内端作用在轴孔一8的底部,压缩弹簧一20的外端作用在延伸杆一9的内端上。为了使压缩弹簧一20具有更大的压缩量,可以选用内端大、外端小的塔簧作为压缩弹簧一20。

如图3和图4所示,弹出结构二包括压缩弹簧二21。压缩弹簧二21的内端作用在轴孔二10的底部,压缩弹簧二21的外端作用在延伸杆二11的内端上。为了使压缩弹簧二21具有更大的压缩量,可以选用内端大、外端小的塔簧作为压缩弹簧二21。

如图6所示,副骨架2内具有一端封堵的轴孔三,轴孔三内穿设有延伸杆三22,轴孔三的内端设有作用在延伸杆三22上的弹出结构三,延伸杆三22与副骨架2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三。轴孔三靠近铰接座5的一端封堵,延伸杆三22的长度小于轴孔三的深度。当延伸杆三22缩入轴孔三内时,弹出结构三被压缩,此时锁紧结构三限制了延伸杆三22的轴向运动,有效降低了角反射器收拢后的轴向长度。当解锁锁紧结构时,弹出结构三的弹力作用在延伸杆三22上,使延伸杆三22伸出。

如图6所示,延伸杆三22内具有内端封堵的轴孔四,轴孔四内穿设有延伸杆四23,轴孔四的内端设有作用在延伸杆四23上的弹出结构四,延伸杆四23与延伸杆三22之间设有锁紧结构四。在可伸出轴孔三的延伸杆三22的基础上增加可伸出轴孔四的延伸杆四23,当延伸杆四23缩入轴孔四、延伸杆三22缩入轴孔三内时,有效降低了角反射器收拢后的轴向长度,便于携带。

如图7所示,锁紧结构四包括设于延伸杆四23上且径向延伸的凹孔二24、设于凹孔二24内端的复位弹簧二25和设于凹孔二24内的限位柱三26,复位弹簧二25的外端抵靠在限位柱三26的内端上,延伸杆三22上具有与凹孔二24同轴设置的径向通孔三,径向通孔三内设有限位柱四27,限位柱四27的内端设有弹性复位套二28。

弹性复位套二28的内端抵靠在径向通孔三内端的环形台阶上,其外端抵靠在限位柱四27上,限位柱四27上具有伸入弹性复位套二28内的顶推部,该顶推部的外径小于等于限位柱三26的外径。当角反射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杆四23缩入轴孔四内,此时在复位弹簧二25的作用下限位柱三26伸入到径向通孔三内,实现延伸杆四23的轴向限位。需要解锁时,按压限位柱四27,弹性复位套二28收缩,通过限位柱四27的顶压使限位柱三26缩回凹孔二24内,限位柱三26脱离径向通孔三,此时延伸杆四23可在轴孔四内轴向运动。

如图7所示,锁紧结构三包括上述的限位柱四27、设于副骨架2上的与径向通孔三同轴设置的径向通孔四和设于径向通孔四内的按钮二29,限位柱四27在弹性复位套二28的作用下伸入径向通孔四内实现延伸杆三22的轴向定位。

按钮二29可在径向通孔四内轴向运动,但两者之间设置了限位,可防止按钮二29从径向通孔四内脱出。当角反射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延伸杆三22缩入轴孔三内,此时在弹性复位套二28的作用下限位柱四27伸入径向通孔四内,实现延伸杆三22的轴向限位。当需要解锁时,按下按钮二29使按钮二29轴向向内运动,推动限位柱四27向内运动,限位柱四27从径向通孔四内脱出,同时限位柱四27挤压限位柱三26,在限位柱四27完全缩回径向通孔三时,限位柱三26完全缩回到凹孔二24内,此时延伸杆三22和延伸杆四23可同时轴向运动,达到解锁状态。

如图6所示,轴孔三的外端处设有弧形凹孔三30,限位柱四27的外端具有与该弧形凹孔三30配合设置的弧形头端部三;轴孔四的外端处设有弧形凹孔四31,限位柱三26的外端具有与该弧形凹孔四31配合设置的弧形头端部四。

当角反射器处于展开状态时,在弹性复位套二28的弹力作用下弧形头端部三卡入弧形凹孔三30内,防止延伸杆三22从副骨架2内脱出;在复位弹簧二25的作用下弧形头端部四卡入弧形凹孔四31内,防止延伸杆四23从副骨架2内脱出。角反射器由展开状态向收缩状态转变时,轴向用力按压延伸杆三22和延伸杆四23,由于为弧形接触,弧形头端部三从弧形凹孔三30内脱出,弧形头端部四从弧形凹孔四31内脱出。

如图6所示,弹出结构三包括压缩弹簧三32。压缩弹簧三32的内端作用在轴孔三的底部,压缩弹簧三32的外端作用在延伸杆三22的内端上。为了使压缩弹簧三32具有更大的压缩量,可以选用内端大、外端小的塔簧作为压缩弹簧三32。

如图6所示,弹出结构四包括压缩弹簧四33。压缩弹簧四33的内端作用在轴孔四的底部,压缩弹簧四33的外端作用在延伸杆四23的内端上。为了使压缩弹簧四33具有更大的压缩量,可以选用内端大、外端小的塔簧作为压缩弹簧四33。

如图8所示,捆绑结构包括一侧设有若干防退齿34的扎带35和设于扎带35一端的卡座36,卡座36内具有供扎带35穿过的通槽37,通槽37内设有与防退齿34配合的止退凸起38,卡座36上设有解锁结构。在使用时,扎带35的自由端插入到通槽37内,围成一个用于捆绑若干副骨架2的套圈,拉动扎带35可使套圈的周长变小,从而实现将若干副骨架2捆绑到一起。可在需要展开角反射器时,解锁掉解锁结构,使若干副骨架2自动摆动到展开状态,操作方便。

如图8和图9所示,解锁结构包括设于卡座36上的与通槽37导通的开槽39,开槽39的宽度小于通槽37的宽度,扎带35的宽度小于开槽39的宽度,扎带35的两侧设有沿扎带35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40,限位凸起40的宽度大于开槽39的宽度。在正常捆绑状态下,限位凸起40位于通槽37内起到限制扎带35从开槽39脱出的目的,当需要解锁时,进一步拉动扎带35,使限位凸起40从通槽37的一端脱出,随后向外拉动扎带35,使扎带35从开槽39内脱出,扎带35与卡座36分离,解锁结构失去捆绑作用。

如图10-12所示,按钮二29位于扎带35与副骨架2接触的一侧,副骨架2上设有与按钮二29贴靠设置的捆绑台41,捆绑台41上设有定位面42和倾斜的导向面43,定位面42至副骨架2的距离大于按钮二29的外端面至副骨架2的最大距离,导向面43由定位面42延伸至按钮的外端面处。

捆绑台41位于按钮二29远离铰接座5的一侧。当角反射器处于折叠状态时,如图10所示,扎带35的捆绑位置位于若干捆绑台41的定位面42上,此时限位凸起40位于通槽37内。当需要解锁时,沿着角反射器轴向拉动扎带35,如图11所示,使扎带35由定位面42运动至导向面43上,随着对扎带35的继续拉动(或者利用扭簧的弹力使扎带35沿着导向面43运动),扎带35运动到若干按钮二29的外端面上,进一步拉动扎带35,使套圈的周长变小,如图12所示,将若干按钮二29压入径向通孔四内,延伸杆三22和延伸杆四23弹出。当按钮二29完全进入径向通孔四内时,限位凸起40刚好从通槽37内脱出,此时向外拉动扎带35,使扎带35从开槽39内脱出,各副骨架2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展开,将柔性反射布二4张开。当各副骨架2完全展开到位后,再手动按下主骨架1上的按钮一17,使延伸杆一9和延伸杆二11弹出,将柔性反射布一3张开。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在使用时,将两个角反射器组合到一起使用,具体的,如图14所示,铰接座5为2个且相互贴靠设置,其设置方式可选用焊接等固连方式,两个铰接座5对称设置。在每个铰接座5上均设有1个主骨架1,两个主骨架1对称设置,在每个铰接座5上铰接有由若干沿主骨架1环形阵列分布的副骨架2构成的副骨架组,两个副骨架组对称设置。副骨架2和与之对应设置的主骨架1之间设有柔性反射布一3,同一副骨架组中两相邻的副骨架2之间设有柔性反射布二。其展开状态如图13和图14所示,展开后大致呈八边形,具有24个反射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