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5735发布日期:2018-09-11 22:1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FTTH(光纤到户)的大力发展、宽带中国的战略实施和物联网规模的迅速壮大,中国的FTTH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FTTH在国外发展的情况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阿联酋发展最好,日韩紧跟其后,北美次之,欧洲则相对滞后。在光纤到户的部署上,亚太地区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FTTH的部署和发展速度也受到了全球的瞩目,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目前中国的FTTH和4G网络,已在中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从统计数据看,中国的宽带用户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到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的固定宽带用户已达到3.06亿户。

光分路器分纤盒作为FTTH光纤到户“最后一公里”不可或缺的电信接入设备,一般用在光通信城域网中的住宅小区附近,具有分歧、分光和配线的功能,主要用于主干缆的分歧、分光和皮线光缆的引出入户,要求光分路器分纤盒具有较多的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可架空、抱杆或挂壁安装。目前,现有入户分纤盒的熔接和分光配线功能布局不合理,走线路由十分凌乱,不能满足用户开通FTTH时,使用快接或预连接做到快速即插即用的使用要求。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包括盒盖、盒底、熔接盘固定支架、熔接盘、端部光缆固定模块和连接组件;所述盒盖与所述盒底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所述盒底与所述盒盖构成的密闭空间内装有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所述熔接盘;所述熔接盘固定在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上;所述端部光缆固定模块用于实现对接入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内光缆的固定,所述端部光缆固定模块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盒底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端部光缆固定模块上的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盒底的卡接槽、插块以及对应设置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端部光缆固定模块的一端面上;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槽口设置在所述端部光缆固定模块上,所述第二槽口设置在所述盒底上,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对应连接形成非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横截面尺寸和所述插块横截面尺寸相配,所述插块可插入所述连接孔内。

较佳的,所述端部光缆固定模块的端面设有光缆进出孔,所述的光缆进出孔包括用于分歧光缆安装的分歧光缆进出孔、用于直通光缆安装的直通光缆进出孔以及若干用于安装皮线光缆的皮线光缆出线孔,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和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并排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上;其中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位于中间位置,分歧光缆进出孔分别置于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的两侧。

较佳的,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的横截面为扁长孔,所述扁长孔横截面的两端为圆孔,在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的外端设有直通光缆进出管。

较佳的,所述直通光缆进出管包括直通密封圈、直通孔压板;所述直通密封圈和所述直通孔压板均对应设置两个通孔,所述直通密封圈和所述直通孔压板上对应设置的所述通孔相对构成所述直通光缆的进出管道;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在靠近所述密闭空间的一端设置延伸部;所述直通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直通孔压板之间。

较佳的,所述直通孔压板设置为由对称的两部分相对构成的分体式结构,所述直通孔压板的每一部分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的内表面相对应,所述直通孔压板的每一部分相互对接面设有用于穿过光缆的密封件半圆凹槽,对应的所述半圆凹槽形成所述直通孔压板上的所述通孔。

较佳的,所述直通孔压板的两部分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延伸部上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螺纹孔,所述直通孔压板设有一金属压板,通过螺钉依次穿过所述金属压板、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固定。

较佳的,所述密闭空间内对应于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和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强芯固定装置和光缆固定装置,所述光缆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端部光缆固定模块和所述加强芯固定装置之间。

较佳的,所述端部光缆固定模块的端面设有光缆进出孔,所述的光缆进出孔包括若干光纤预连接件,所述光纤预连接件包括预连接接头和密封套,所述预连接接头设有连接端口,用于连接光纤接头,所述连接端口具有插芯孔,所述插芯孔的中心设有光纤通孔,所述连接端口与水平方向具有倾斜角度,所述密封套安装在所述光纤接头外侧,所述预连接接头与所述密封套通过卡槽或螺纹连接。

较佳的,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密闭空间中部,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包括光纤储存部和连接部,所述光纤储存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盒底之间,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熔接盘连接,所述光纤储存部设置光纤挡纤耳用于光纤的盘存和固定。

较佳的,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还包括适配器固定模块,所述适配器固定模块紧挨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两侧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盒底内,所述适配器固定模块用于安装适配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可根据不同客户的使用需要,来进行不同功能模块的切换安装,可实现普通光缆、皮线光缆或预连接光缆的安装;2,通过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槽、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插块的双重卡接作用,实现所述连接组件对所述盒底和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或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实施例一的外部视图;

图2为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实施例一的分解视图;

图3为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实施例一的结构视图;

图4为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实施例二的结构视图;

图5为所述连接组件的连接视图;

图6为所述连接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盒盖;2-盒底;3-熔接盘固定支架;4-熔接盘;5-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6-锁扣;7-适配器固定模块;8-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9-连接组件;11-直通光缆;12-分歧光缆;13-皮线光缆;14-加强芯;21-加强芯固定装置;22-光缆固定装置;31-光纤储存部;32-连接部;33-光分路器;51-分歧光缆进出孔;52-直通光缆进出孔;53-皮线光缆出线孔;54-光纤预连接件;91-卡接部;92-卡接槽;93-第一槽口;94-第二槽口;95-插块;211-固定螺钉;212-固定板;213-固定柱;521-直通密封圈;522-直通孔压板;523-通孔;524-固定孔;525-金属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实施例一的外部视图;所述分纤盒包括盒盖1、盒底2、熔接盘固定支架3、熔接盘4、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所述盒盖1与所述盒底2的上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盒盖1与所述盒底2的两侧对称设置若干锁扣6,所述锁扣6实现所述盒盖1与所述盒底2两侧端面的固定密封;通过所述转轴和所述锁扣6保证所述分纤盒外壳整体的密封固定;在所述盒底2与所述盒盖1构成的密闭空间内装有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3、所述熔接盘4。所述盒盖1、所述盒底2和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接触位置处设有壳体密封条,用于保证所述密闭空间的密封性。

如图2、图3所示,图2为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实施例一的分解视图;图3为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实施例一的结构视图。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3固定在所述密闭空间中部,用于所述熔接盘4的安装和固定,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3包括光纤储存部31和连接部32,所述熔接盘4通过所述连接部32和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3连接;所述光纤储存部31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2和所述盒底2之间,保证所述盒底2和所述熔接盘4之间形成一定的储存空间,所述光纤储存部31设置在所述储存空间内。所述光纤储存部31上设有光纤挡纤耳,用于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内光纤的盘存和固定,所述光纤储存部31还设置有光分路器33。

所述分纤盒还包括适配器固定模块7,所述适配器固定模块7紧挨所述熔接盘固定支架3左右布置,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盒底2内左右两侧上;所述适配器固定模块7通过更换成不同类型适配器插框,能满足不同数量的适配器安装,设置在所述适配器固定模块7上所述适配器与所述光分路器33连接。必要时,所述适配器固定模块7还替换为固定绕线魔术贴,用于所述光分路器33尾纤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纤盒外壳仅采用所述锁扣6和所述转轴的连接方式,并未采用螺钉连接,便于所述分纤盒外壳的安装拆卸。值得指出的是,如有防盗需要,所述分纤盒外壳端部还可以增加防盗螺钉,能实现防盗和紧固的作用。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直通光缆11和分歧光缆12各自独立分开、走纤路由清晰、方便后期维护和扩容。根据安装场景的需求,所述盒底2通过更换不同安装配件,可满足架空、挂壁或抱杆安装。

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的下端设有光缆进出孔,所述的光缆进出孔包括用于所述分歧光缆12安装的分歧光缆进出孔51、用于所述直通光缆11安装的直通光缆进出孔52以及若干用于安装皮线光缆13的皮线光缆出线孔53,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51和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并排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上;其中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位于中间位置,分歧光缆进出孔51分别置于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的左右两侧,便于所述直通光缆11和所述分歧光缆12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内时的独立分开、走纤路由清晰;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适合Ф8~Ф12mm的直通光缆11进出安装,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51适合Ф8~Ф12mm的分歧光缆12进出安装。所述皮线光缆进出孔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的上端。

所述皮线光缆出线孔53内设置皮线光缆固定件和皮线光缆密封圈以安装固定所述皮线光缆。所述皮线光缆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皮线光缆的位置,所述皮线光缆密封圈用以保证所述皮线光缆固定件和所述皮线光缆连接位置的密封效果。所述密闭空间内设有光分适配器固定架,所述光分适配器固定架上设置有适配器,所述适配器与设置在所述密闭空间内的光分路器33连接。皮线光缆13的一端从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的所述皮线光缆出线孔53进出,另一端通过所述适配器与所述光分路器33连接。

较佳的,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51内均装有分歧光缆进出管;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的横截面为扁长孔,所述扁长孔横截面的两端为圆孔,在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的外端设有直通光缆进出管。

所述直通光缆进出管包括直通密封圈521、直通孔压板522。所述直通密封圈521和所述直通孔压板522均对应设置两个通孔523,所述直通密封圈521和所述直通孔压板522上对应设置的所述通孔523相对构成所述直通光缆11的进出管道;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在靠近所述密闭空间的一端设置延伸部,所述延伸部限制所述直通光缆进出管的位置,避免所述直通光缆进出管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内部。

所述直通密封圈521设置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直通孔压板522之间;所述直通密封圈52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直通光缆11穿过所述直通密封圈521上设置的所述通孔523保证所述直通光缆11与所述直通密封圈521相对位置的固定及密封效果;所述直通孔压板522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即所述直通孔压板522由对称的两部分相对构成,所述直通孔压板522的每一部分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的内表面相对应(吻合),所述直通孔压板522的每一部分相互对接面设有用于穿过光缆的密封件半圆凹槽,对应的所述半圆凹槽形成所述直通孔压板522上的所述通孔523;所述直通孔压板522的分体式设置便于所述直通孔压板522和所述直通光缆11的安装,避免安装过程中所述直通光缆11穿过所述通孔523与通孔523内壁相对运动造成的摩擦损坏,降低安装的困难度;同时将所述直通孔压板522放入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内时,由于所述直通孔压板522的外侧形状分别与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的内表面相对应,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内表面对所述直通孔压板522各部分产生限制作用,保证所述直通孔压板522的整体结构完整,实现对所述直通光缆11的固定作用。

所述直通孔压板522的两部分均设置有固定孔524,所述延伸部上与所述固定孔52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螺纹孔,所述直通孔压板522外侧(靠近下端处)还设有一金属压板525,通过螺钉依次穿过所述金属压板525所述固定孔524并与所述螺纹孔扭紧固定,实现所述直通孔压板522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直通孔压板522和所述延伸部的共同挤压作用下,实现对所述直通密封圈521位置的固定;同时由于所述金属压板525的设置,实现所述直通孔压板522两部分之间的稳定连接,增加所述直通孔压板522的整体稳定性,保证所述的直通光缆进出管良好的密封性。

在所述直通光缆11进出安装时,如果所述直通光缆11直径较小,还可以在所述直通光缆11上缠绕密封胶以增大其直径,使其跟所述直通密封圈521的所述通孔523相匹配。所述直通孔压板522能预先对进出的所述直通光缆11进行固定,避免了因所述直通光缆11的弯曲、扭转而影响所述直通密封圈521的密封效果。

所述的分歧光缆进出管的中部设有外凸缘,所述外凸缘上设置有外螺纹和扭紧部,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51内设置内螺纹和限位部;所述分歧光缆进出管的上端穿入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的分歧光缆进出孔51,并通过旋转所述扭紧部实现所述外凸缘和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51的螺纹连接以实现所述的分歧光缆进出管和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的安装连接。所述的分歧光缆进出管还包括分歧密封圈和分歧垫片,所述分歧垫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分歧密封圈两端;通过所述外凸缘和所述限位部对所述分歧垫片的限制连接,实现所述分歧密封圈在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51内的位置限制,以保证所述分歧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在所述密闭空间内,对应于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上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51和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的位置处设置有加强芯固定装置21和光缆固定装置22,所述光缆固定装置22设置在靠近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51和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位置处,所述光缆固定装置22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和所述加强芯固定装置21之间。所述光缆固定装置22用于固定从所述分歧光缆进出孔51和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伸入的所述分歧光缆12和所述直通光缆11的端头,所述加强芯固定装置21用于固定所述分歧光缆12和所述直通光缆11内剥离处的加强芯14。通过所述直通光缆进出管和所述光缆固定装置22对所述直通光缆11的双重固定效果,加强所述直通光缆11在接入所述分纤盒后所述直通光缆11和所述分纤盒的连接效果。

所述加强芯固定装置21包括固定螺钉211、固定板212、固定柱213,所述固定柱213固定在所述盒底2上,所述固定板212通过所述固定螺钉211可拆卸式的固定在所述固定柱213上,通过钮旋所述固定螺钉211以实现所述加强芯14在所述固定板212和所述固定柱213之间的位置夹持固定;所述固定板212设置为弧形或带有倾斜翼边的板状,优选设置为带有倾斜翼边的板状便于对所述加强芯14平整夹持设置;所述固定柱213宽度小于所述固定板212平整段长度,保证所述固定柱213和所述固定板212对所述加强芯14的平整夹持,同时便于所述固定板212位置的固定和调节。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二中用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替换实施例一中的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

如图4所示,图4为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实施例二的结构视图;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相较于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将所述皮线光缆出线孔53更换为光纤预连接件54。所述光纤预连接件54包括预连接接头、密封套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的外表面设有卡槽,可以使用专用扳手在卡槽固定,转动连接螺母进行拧紧,其内表面设有螺纹,用于连接预连接接头。所述预连接接头包括螺纹连接端和光纤连接端,两端之间设有定位环。其中螺纹连接端具有外螺纹,能够与所述连接螺母的内螺纹连接。光纤连接端外表面设有卡槽,用于与所述密封套连接,所述光纤连接端设有连接端口,可以直接安装预连接光纤接头或光纤快速连接器,即插即用。所述光纤连接端外部还装有密封圈,可以与所述密封套的内壁贴合,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密封套尾部设有密封帽,所述密封帽与所述密封套的主体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帽内安装有弹性密封件。所述密封套具有防尘、防水的作用,提高预连接接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述密封套主体和所述定位环上设有定位标志,当两者的定位标志的位置对应时,说明所述密封套安装到位。

光纤连接端设有连接端口,内壁设有弹性卡扣,用于固定光纤接头。光纤接头插入连接端口时,所述弹性卡扣被压缩,光纤接头插入到固定位置,所述弹性卡恢复与光纤接头的凹槽作用,固定光纤接头。所述连接端口具有插芯孔,用于连接光纤接头的插芯。所述插芯孔端面涂有抗反射涂层,使光纤的光信号衰减更低,使用寿命更长。所述插芯孔的中心设有光纤通孔,用于安装光纤,所述插芯孔的深度的为6.55-6.59mm,内径范围为1.25-1.255mm,所述光纤通孔的直径范围为0.1252-0.1256mm,所述插芯孔与所述光纤通孔的同心度不大于0.5μm。所述插芯孔与光纤接头的插芯光纤连接无机械触点,连接方便,所述插芯孔设计标准,精度高,可以减少光信号衰减。

所述光纤预连接件54使用时,所述连接螺母安装在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上,所述预连接接头与所述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光纤插入所述光纤通孔。将所述预连接接头与所述密封套分离,拧开所述密封帽。将光缆穿过所述密封帽和所述密封套,将预连接光纤接头或光纤快速连接器插入连接端口,插芯进入插芯孔,确认所述弹性卡扣固定。将所述密封套与所述预连接接头卡槽连接,所述密封套与所述定位环接触,两者表面的定位标志位置对应,确认连接到位。此时密封圈与密封套内壁接触,起到密封作用。将密封帽拧紧,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预连接件具有防水、防尘的功能,增加光纤连接稳定性。光纤预连接件54产品结构简单、标准,各部件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拆装方便,并且具有固定指标,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快速查询。

实施例三

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包括连接组件9,所述盒盖1和所述盒底2通过所述连接组件9实现与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或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5、图6所示,图5为所述连接组件的连接视图,图6为所述连接组件的分解视图;所述连接组件9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和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上的卡接部91、设置在所述盒底2的卡接槽92、对应设置的第一槽口93和第二槽口94、插块95。所述卡接部91仅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和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的一端面上。

所述卡接部91和所述卡接槽9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槽口9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和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上;所述第二槽口94设置在所述盒底2上,所述第一槽口93和所述第二槽口94对应连接形成非贯穿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横截面尺寸和所述插块95横截面尺寸相配,所述连接孔深度尺寸等于或大于所述插块95的长度尺寸,保证所述插块95插入所述连接孔时,所述盒底2和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或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之间的连接位置平整,避免影响对所述盒底2和所述盒体的密封关合。

具体安装时,将所述卡接部91从所述卡接槽92端口位置插入,由于所述卡接部91仅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和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的一端面上,便于所述卡接部91和所述卡接槽92的顺利卡接;调整所述第一槽口93和所述第二槽口94的对应位置形成完整的所述连接孔并将所述插块95插入所述连接孔内,完成所述盒底2和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或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的连接。

通过所述卡接部91和所述卡接槽92、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插块95的双重卡接作用,实现所述连接组件9对所述盒底2和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或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的连接;同时由于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插块95的卡接设定,避免空气或水等外界物质直接通过所述卡接部91和所述卡接槽92之间的缝隙进入所述密封空间内,增强所述端部多模块式光分路器分纤盒的密封效果。

通过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和所述第二端部光缆固定模块8的可替代更换可根据不同客户的使用需要,来进行不同功能模块的切换安装,可实现普通光缆、皮线光缆13或预连接光缆的安装。

实施例四

1、直通光缆11固定与光分路器尾纤的熔接

根据所述直通光缆11需要盘绕的长度,用光缆开剥刀把所述直通光缆11中间的外皮剥掉,内部露出带松套管的所述直通光纤;根据所述光缆固定支架与所述加强芯固定装置21之间的距离,把光缆加强芯14端部留出35mm长左右,然后把剩余的部分剪断。

先把所述直通密封圈521用美工刀沿双孔外侧斜切开,再用密封胶带增大所述直通光缆11的直径,然后把所述直通光缆11从切口处卡入直通密封圈521的通孔523内,并在所述直通密封圈521的后面放上所述直通孔压板522,并一起穿入所述直通光缆进出孔52内,最后用所述光缆固定装置22固定好所述直通光缆11,在内部用所述加强芯固定装置21固定好所述光缆加强芯14,即可完成所述直通光缆11的固定。

从所述直通光缆11的松套管中拿出使用的一根,从开剥光缆的一端剪断,然后从所述熔接盘4的一个入口引入到所述熔接盘4内,并在所述熔接盘4内盘绕好。先把光分路器33固定在相应卡槽内,再把输入端的尾纤引入到所述熔接盘4的另一入口内,并在所述熔接盘4内进行盘绕预存。最后,用熔接机把所述光分路器33引入的尾纤跟所述直通光缆11引入光纤进行熔接,再把所述热熔管移到光纤熔接点处,加热收缩后即可固定到热熔管卡槽内。

2、光缆分歧熔接

所述分歧光缆12的固定和熔接跟所述直通光缆11的不同之处是所述分歧光缆12的外皮开剥是从所述分歧光缆12的一头开剥,所述直通光缆11的外皮开剥是从所述直通光缆11的中间部位开剥。先把

3、皮线光缆13的安装和固定

所述皮线光缆13从所述第一端部光缆固定模块5端部的所述皮线光缆出线孔53引入的;先把所述皮线光缆13密封圈从方孔部位纵剖开,然后把所述皮线光缆13卡入皮线光缆13密封圈内,再一起用皮线光缆13固定件固定好,最后用手一起压入所述皮线光缆出线孔53内,即可固定和密封好所述皮线光缆13。然后用光纤快速连接器做好连接头,最后插在所述适配器上即可实现光纤的通路。最后合上所述盒盖1,扣上所述锁扣6,即可完成整个分纤盒的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