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三维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5969发布日期:2018-09-11 22:1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三维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要进行三维建模时,人们为了尽可能展现一个物品各个角度的外观信息,往往将物品放在一个可旋转的平台上,使相机能够从各个角度捕捉物品的外观信息。常用的旋转装置往往体积大、重量大,往往固定设置在一个地方使用,转移运输比较麻烦。而一些可以移动的拍摄台,通常有其他搭配其使用的辅助设备,在转移前需要拆卸,在转移到使用场地后要重新搭建,增加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物品拍摄,携带方便,拆装迅速,操作方便的便携式三维扫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三维扫描装置,包括底座、封板、转轴、旋转盘、旋转杆、蜗轮A、蜗轮B、蜗杆A、蜗杆B、齿轮变速箱、转动杆、固定块、握杆;所述底座两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封板,所述封板能以所述转轴为旋转轴进行转动,所述封板的长度等于所述底座的长度,所述封板的宽度为所述底座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底座为中空的,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中放置有与其形状相符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侧面紧贴所述底座,所述旋转盘的上部与所述底座的上部处在同一平面;所述旋转盘的下部的中间设有旋转杆;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蜗杆A,所述旋转杆的末端设有蜗轮A,所述蜗轮A与所述蜗杆A的前端相互啮合;所述底座内部设有齿轮变速箱,所述蜗杆A的末端与所述齿轮变速箱的输出杆相连;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蜗杆B,所述齿轮变速箱的输入杆与所述蜗杆B的前端相连;所述底座内部设有蜗轮B,所述蜗杆B的末端与所述蜗轮B相互啮合;所述蜗轮B与转动杆相连;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转动杆穿过所述圆形通孔,所述转动杆的上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固定块的形状为正八边形柱体;所述握杆的形状为L形,所述握杆的头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固定块的形状相符,所述握杆的头部的凹槽可以套在固定块上。

所述蜗杆A和所述蜗杆B穿过限定环,所述蜗杆A、蜗杆B与所述限定环转动活动连接,所述限定环与所述底座的内部的底部固定相连。

所述封板朝向底座的一面上设有空槽,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空槽,当所述封板展开时,将固定杆的两端放入所述封板和所述底座的上部的空槽内,可以固定住所述封板。

所述底座的上部设有相机槽,所述相机槽上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数量为二,所述固定带制作材料为弹性材料,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与所述相机槽的两侧相连。

所述相机槽的底部设有缓冲垫。

所述握杆和所述固定杆在不使用时,可以放置在所述相机槽内。

所述底座的底部的四角设有吸盘。

所述封板的朝外一面上设有锁定环,所述锁定环数量为二,当所述封板盖在所述底座上时,可用锁具穿过所述锁定环将所述封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可以自行实现旋转扫描的功能,只需要人力转动握杆即可带动旋转盘转动,使用要求不高,使用方便。拆卸组装的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轻便有利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封板,3-转轴,4-锁定环,5-旋转盘,6-旋转杆,7-蜗轮A,8-蜗轮B,9-蜗杆A,10-蜗杆B,11-齿轮变速箱,12-转动杆,13-固定块,14-握杆,15-固定杆,16-相机槽,17-固定带,18-吸盘,19-限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三维扫描装置,包括底座1、封板2、转轴3、旋转盘5、旋转杆6、蜗轮A7、蜗轮B8、蜗杆A9、蜗杆B10、齿轮变速箱11、转动杆12、固定块13、握杆14;底座1两端设有转轴3,转轴3上设有封板2,封板2能以转轴3为旋转轴3进行转动,封板2的长度等于底座1的长度,封板2的宽度为底座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底座1为中空的,底座1的上部设有圆形开口,圆形开口中放置有与其形状相符的旋转盘5,旋转盘5的侧面紧贴底座1,旋转盘5的上部与底座1的上部处在同一平面;旋转盘5的下部的中间设有旋转杆6;底座1的内部设有蜗杆A9,旋转杆6的末端设有蜗轮A7,蜗轮A7与蜗杆A9的前端相互啮合;底座1内部设有齿轮变速箱11,蜗杆A9的末端与齿轮变速箱11的输出杆相连;底座1的内部设有蜗杆B10,齿轮变速箱11的输入杆与蜗杆B10的前端相连;底座1内部设有蜗轮B8,蜗杆B10的末端与蜗轮B8相互啮合;蜗轮B8与转动杆12相连;底座1的上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设有圆形通孔,转动杆12穿过圆形通孔,转动杆12的上端设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位于圆形凹槽内,固定块13的形状为正八边形柱体;握杆14的形状为L形,握杆14的头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与固定块13的形状相符,握杆14的头部的凹槽可以套在固定块13上。

蜗杆A9和蜗杆B10穿过限定环19,蜗杆A9、蜗杆B10与限定环19转动活动连接,限定环19与底座1的内部的底部固定相连。

封板2朝向底座1的一面上设有空槽,底座1的上部设有空槽,当封板2展开时,将固定杆15的两端放入封板2和底座1的上部的空槽内,可以固定住封板2。

底座1的上部设有相机槽16,相机槽16上设有固定带17,固定带17的数量为二,固定带17制作材料为弹性材料,固定带17的两端与相机槽16的两侧相连。

相机槽16的底部设有缓冲垫。

握杆14和固定杆15在不使用时,可以放置在相机槽16内。

底座1的底部的四角设有吸盘18。

封板2的朝外一面上设有锁定环4,锁定环4数量为二,当封板2盖在底座1上时,可用锁具穿过锁定环4将封板2固定。

本实例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如下:

使用时,将底座1放置在平整桌面上,用力下压使吸盘18抓牢桌面,防止使用时底座1发生滑动。将封板2展开,取出放置在相机槽16内的两个固定杆15,分别将两个固定杆15的两端插入两个封板2和底座1对应的空槽内,固定住封板2。将相机槽16内的握杆14取出,将其套上固定块13。将相机放进相机槽16内,用相机槽16的固定带17拉开,将相机放入,相机的镜头朝向旋转盘5,松开固定带17后固定带17在弹力的作用下收紧,将相机固定住。将待拍照物品放到旋转盘5上,用手转动握杆14带动旋转盘5转动,从而带动物品转动,开始拍照。

停止使用时,收回物品,拉开固定带17拿下相机,取下固定杆15和握杆14放入相机槽16中,合上封板2,用锁穿过锁定环4锁上,将封板2固定。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