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弹片连接的眼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047发布日期:2018-12-07 22:0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弹片连接的眼镜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通过弹片连接的眼镜架。



背景技术:

眼镜架是眼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支撑眼镜片的作用,外观漂亮的眼镜架还可起到美观的作用,一副常规的眼镜架通常由镜框、鼻托、连接桩头和镜腿等主要部分构成,除上述部件外,还有脚套、托叶螺丝、铰链螺丝等;眼镜架的构造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由于零部件多,装配的时候基本都是需要通过人工装配,难以实现自动化,所以造成眼镜架生产成本高。

目前主流眼镜架中所采用的材质主要有金属、塑料或树脂、天然材料等,金属由于弹性好、重量轻、可塑性强以及成型工艺和装配方式多样化,受高端主流眼镜架青睐,但是目前的金属眼镜架存在以下不足:眼镜架在眼镜戴久了后,镜架上的紧固螺丝可能会有松动的迹象,会导致镜架戴着非常的不稳定、不舒服;金属架中的固定外张角也容易变形,还有固定镜腿的倾斜角度也会由于外力的作用变形;镜腿和镜框连接时,与头发接触到的连接件的卡钩或铰接夹缝容易夹扯头发,另外如果眼镜架采用焊接成形或连接固定的时候,还会容易出现脱焊现象,这样不仅对镜架的使用寿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对配镜者的视力埋下了潜在的祸根,因为戴着变形的眼镜架,会让近视眼们的眼睛非常容易疲劳。

眼镜从诞生演变至今,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视力矫正必需品,也是一种个人的时尚装饰配置,有的更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人们会越来越注重眼镜款式的奇特新颖性和佩戴的舒适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购买力提升,愿意花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产品或服务,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和乐趣,如果能实现DIY式装配的话,更能让一些消费者体验到自行装配的乐趣,所以要在接近饱和的传统眼镜架市场里成功转型,外观款式、连接固定方式和佩戴的舒适度是要突破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所述的不足,以及适应市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款眼镜架,尤指一种外观款式新颖、佩戴舒适度高并能实现自行组装乐趣的通过弹片连接的眼镜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弹片连接的眼镜架,所述的眼镜架包括镜框和镜腿,所述的镜框和镜腿通过铰链连接结构连接成眼镜架,所述的铰链连接结构包括连接A端、连接B端和弹片,所述的连接A端为薄片状,外边缘开设有缺口式凹槽,凹槽下方开设有小通孔;所述连接B端为薄片状,外边缘连接处设置成带缺口的半包围式弯钩,半包围式弯钩后面设置有带斜度的斜口插槽;所述的弹片为薄片状,中间开设有通槽。

所述的连接A端为薄片状的连接桩头,连接B端为薄片状的镜腿与镜框连接桩头连接的连接部分。

所述的连接B端为薄片状的连接桩头,连接A端为薄片状的镜腿与镜框连接桩头连接的连接部分。

所述的连接A端上小通孔后方设置有大通孔,大通孔的尺寸大于连接B端与弹片组装后的总厚度和宽度,使得连接A端通过弹片与连接B端连接时,连接B端与弹片能整体穿过大通孔实现镜腿的180度张开。

当连接A端为镜框两端的连接桩头,连接B端为镜腿与镜框连接桩头连接的连接部分时,连接A端与镜框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连接B端与镜腿耳挂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当连接B端为连接桩头,连接A端为镜腿与镜框连接桩头连接的连接部分时,连接B端与镜框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连接A端与镜腿耳挂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

所述的小通孔为方形孔,宽度略大于半包围式弯钩的厚度,长度略长于半包围式弯钩的弯钩长度。

所述弹片为长方形片状,采用高弹不锈钢或钛合金,弹片外边缘设置成圆弧过渡,弹片长度略大于斜口插槽底端到弯钩外边缘的竖直长度,弹片中部开设有长方形通槽,使得连接时半包围式弯钩能穿过通槽。

一种通过弹片连接的眼镜架的装配方法,先将弹片一端插在连接B端的斜口插槽上,使半包围式弯钩通过弹片之通槽成十字交叉,再用另一连接A端抵压弹片,使其小通孔扣住半包围式弯钩,形成十字交叉之弹簧铰链机构。

所述连接B端中的半包围式弯钩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所述连接A端中的凹槽和小通孔的数量与连接B端中的半包围式弯钩数量相同,连接位置分别相对应;所述弹片中的通槽数量与连接B端中的半包围式弯钩数量相同,连接位置分别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弹不锈钢或钛合金作为镜腿、镜框和弹片的材质,均具有一定的硬度、柔软性、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重量轻、有光泽和色泽好等等,具备一副好的镜架应有的稳定、安全、可靠、对皮肤无害的材料,且重量轻、结实且不变形;其次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方式简单易行,很适合喜欢自己动手组装的佩戴者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式,由于弹片的存在使得整个眼镜架具备很好的弹性,佩戴起来很舒适,整副眼镜架可以不存在一颗螺丝钉,避免组装的繁琐及使用久后的松动,并且镜框两侧的连接桩头与镜腿连接部分连接时,不会存在夹扯头发的情况,保证了佩戴的舒适度;最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镜框和镜腿的铰链连接结构由连接桩头、弹片、镜脚三个组件组装连接,形成三组杠杆原理之动力臂和阻力臂,使收合时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达到有弹簧铰链功能的镜框,无需螺丝、铆钉、焊接、弹簧,佩戴舒适、组装维修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镜框和镜腿连接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镜框连接桩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镜腿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镜框、镜腿和弹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连接桩头与弹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镜框,2-镜腿,3-弹片,31-通槽,4-连接桩头,5-凹槽,6-小通孔,7-半包围式弯钩,8-斜口插槽,9-大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连接A端为连接桩头,连接B端为镜腿连接部分。

如图1-5所示,一种通过弹片3连接的眼镜架,所述的眼镜架包括镜框1和镜腿2,所述的镜框1和镜腿2通过铰链连接结构连接成眼镜架,所述的铰链连接结构包括连接A端、连接B端和弹片3,其中所述的连接A端为薄片状的连接桩头4,连接B端为薄片状的镜腿2与镜框1连接桩头4连接的连接部分,所述的连接A端为薄片状,外边缘开设有缺口式凹槽5,凹槽5下方开设有小通孔6;所述连接B端为薄片状,外边缘连接处设置成带缺口的半包围式弯钩7,半包围式弯钩7后面设置有带斜度的斜口插槽8;所述的弹片3为薄片状,中间开设有通槽31。

所述的镜框1可以是全框可以是半框,只需要有连接桩头4的那部分是金属的即可,金属可以采用高弹不锈钢,也可以采用钛合金之类质量轻,稳定性高弹性好的金属,当连接A端为镜框1两端的连接桩头4时,连接A端与镜框1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其中分体式可以采用连接桩头4焊接或螺接在镜框1左右两端,一体式结构可以是镜框1和连接桩头4一体冲压弯曲成型,不需要增多多余的连接件的一体化结构,连接桩头4的外边缘开设有缺口式凹槽5,凹槽5的口正对镜腿2连接端,凹槽5下方开设有小通孔6,小通孔6为方形孔,宽度略大于半包围式弯钩7的厚度,长度略长于半包围式弯钩7的弯钩长度,小通孔6的开口方向是垂直脸部,更具体的是小通孔6的内侧是佩戴者脸部,外侧是远离佩戴者脸部。

当连接B端为镜腿2与镜框1连接桩头4连接的连接部分时,连接B端与镜腿2耳挂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外边缘连接处设置成带缺口的半包围式弯钩7,半包围式弯钩7后面设置有带斜度的斜口插槽8,斜口插槽8的开口方向正对镜框1。

所述的弹片3为长方形薄片状,中间开设有通槽31,外边缘设置成圆弧过渡,不会对佩戴者的皮肤带来割刺感,弹片3采用高弹不锈钢或钛合金,不仅质量轻,而且有很好的弹性。

装配时,先将弹片一端插在连接B端的斜口插槽8上,使半包围式弯钩7通过弹片3之通槽成十字交叉,再用另一连接A端抵压弹片3,使其小通孔6扣住半包围式弯钩7,形成十字交叉之弹簧铰链机构。

更具体的是,首先,将弹片3一端插在连接B端的斜口插槽8上,连接B端半包围式弯钩7从弹片3的通槽31内穿过,由于弹片3为长方形片状,长度略大于斜口插槽8底端到弯钩外边缘的竖直长度,使得弹片3长出来的延伸部分能与镜框1的连接桩头4连接,且弹片3中部开设有长方形通槽31,使得连接时半包围式弯钩7能穿过通槽31;镜框1的连接桩头4与镜腿2的连接部分连接时,使得弹片3的另外一端装配在半包围式弯钩7的缺口处,连接B端的半包围式弯钩7将弹片3抵在连接A端的外侧面,即远离佩戴者脸部的那面,半包围式弯钩7的缺口夹住连接桩头4的凹槽5,然后弯钩穿过连接桩头4的小通孔6并卡钩住小通孔6内部边缘形成十字交叉之弹簧铰链机构,镜腿可以往里收合和往外张开;如果在连接桩头4上小通孔6后方再开设有大通孔9,大通孔9的尺寸大于连接B端与弹片3组装后的总厚度和宽度,当连接A端通过弹片3与连接B端连接时,使得镜腿2张开时的连接部分(即连接B端与弹片)可以整体穿过大通孔9实现镜腿的180度张开。

实施例二:连接B端为连接桩头,连接A端为镜腿连接部分。

如图5-7中,一种通过弹片3连接的眼镜架,所述的眼镜架包括镜框1和镜腿2,所述的镜框1和镜腿2通过铰链连接结构连接成眼镜架,所述的铰链连接结构包括连接A端、连接B端和弹片3,其中所述的连接B端为薄片状的连接桩头4,连接A端为薄片状的镜腿2与镜框1桩头连接的连接部分,所述的连接A端为薄片状,外边缘开设有缺口式凹槽5,凹槽5下方开设有小通孔6;所述连接B端为薄片状,外边缘连接处设置成带缺口的半包围式弯钩7,半包围式弯钩7后面设置有带斜度的斜口插槽8;所述的弹片3为薄片状,中间开设有通槽31。

当连接B端为连接桩头4时,连接B端与镜框1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所述的镜框1两端为薄片状的连接桩头4,连接桩头4的连接边缘设置成带缺口的半包围式弯钩7,半包围式弯钩7后方设置有带斜度的斜口插槽8;当连接A端为镜腿2与镜框1连接桩头4连接的连接部分时,连接A端与镜腿2耳挂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所述的镜腿2与镜框1相连的连接部分为薄片状,连接部分的外边缘开设有缺口式凹槽5,凹槽5下方开设有小通孔6;所述的弹片3为薄片状,中间开设有通槽31;将弹片3一端插在斜口插槽8上,镜框1的连接桩头4从弹片3的通槽31内穿过,使得弹片3的另外一端装配在半包围式弯钩7的缺口处,镜腿2的连接部分将弹片3抵在镜腿2的外侧面,半包围式弯钩7的缺口夹住镜腿2连接部分的凹槽5,然后弯钩穿过镜腿2连接部分的小通孔6并卡钩住小通孔6内部边缘构成可以往里收合和往外张开的铰接结构。将作为镜框1两端连接桩头4的连接A端和作为镜腿2连接部分的连接B端呈十字交叉相扣状,

装配时,先将弹片一端插在连接B端的斜口插槽8上,使半包围式弯钩7通过弹片3之通槽成十字交叉,再用另一连接A端抵压弹片3,使其小通孔6扣住半包围式弯钩7,形成十字交叉之弹簧铰链机构。

更具体的是,首先,将弹片3一端插在连接B端的斜口插槽8上,连接B端半包围式弯钩7从弹片3的通槽31内穿过,使得弹片3的另外一端装配在半包围式弯钩7的缺口处,由于弹片3为长方形片状,长度略大于斜口插槽8底端到弯钩外边缘的竖直长度,使得弹片3长出来的延伸部分能与镜腿2的连接部分连接,且弹片3中部开设有长方形通槽31,使得连接时半包围式弯钩7能穿过通槽31;镜框1的连接桩头4与镜腿2的连接部分连接时,连接B端的半包围式弯钩7将弹片3抵在连接A端的外侧面,即远离佩戴者脸部的那面,半包围式弯钩7的缺口夹住连接桩头4的凹槽5,然后弯钩穿过连接桩头4的小通孔6并卡钩住小通孔6内部边缘构成十字交叉之弹簧铰链机构,镜腿可以往里收合和往外张开。如果在镜腿2连接部分小通孔6下方设置有大通孔9,大通孔9的尺寸大于连接B端与弹片3组装后的总厚度和宽度,当连接A端通过弹片3与连接B端连接时,使得镜腿2张开时的连接部分(即连接B端与弹片)可以整体穿过大通孔9实现镜腿的180度张开。

从以上两个实施例可以看出,实现连接件功能的铰链连接结构中,只要有连接A端、连接B端和弹片3就能完成镜腿2和镜框1的连接,连接A端可以设置成连接桩头4和也可以设置成镜腿2连接部分,连接B端也相应地可以设置成镜腿2连接部分和连接桩头4;即如果设置有半包围式弯钩7结构和斜口插槽8结构的连接B端作为镜腿2的末端连接部分时,设置有凹槽5结构和小通孔6结构的连接A端就要作为连接桩头4;当设置有半包围式弯钩7结构和斜口插槽8结构的连接B端作为连接桩头4时,设置有凹槽5结构和小通孔6结构的连接A端即要作为镜腿2的末端连接部分,连接时,将连接A端和连接B端呈十字交叉相扣状,弹片3一端插在斜口插槽8内,另外一端内卡在半包围式弯钩7内,即半包围式弯钩7穿过弹片3通槽31,使得半包围式弯钩7的弯钩底端呈十字交叉卡在凹槽5上弯钩体钩住小通孔6,将弹片3抵在连接桩头4的外侧面就可以完成连接;这种连接结构设计简单,易于装配,重要的还可以实现弹性佩戴,复合不同脸型大小的人佩戴,而且不易发生变形和松动。

为了更加铰链连接结构的稳固性,连接B端中的半包围式弯钩7数量为一个或两个;连接A端中的凹槽5和小通孔6的数量与连接B端中的半包围式弯钩7数量相同,连接位置分别相对应,所述弹片3中的通槽31数量与连接B端中的半包围式弯钩7数量相同,连接位置分别相对应,当半包围式弯钩7为一个时,如上所述的连接方式,当半包围式弯钩7的数量是两个时,凹槽5和小通孔6的的数量也是两个,而弹片3上也要相应开设两个通槽31,半包围式弯钩7、凹槽5和小通孔6和通槽31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即当连接B端中的半包围式弯钩7数量为两个时,连接时,将连接A端和连接B端呈十字交叉相扣状,将弹片3一端插在斜口插槽8内,两个半包围式弯钩7能分别穿过弹片3中的两个通槽31,使得两个半包围式弯钩7弯钩底端分别呈十字交叉卡在连接A端的两个凹槽5上,两个弯钩体分别能钩住连接A端的两个小通孔6,实现稳固连接,两个半包围式弯钩7就像两牙铰链,更不容易摆动。

最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镜框和镜腿的铰链连接结构由连接桩头、弹片、镜脚三个组件组装连接,形成三组杠杆原理之动力臂和阻力臂,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桩头4和镜腿2的连接时,是以弹片3为桥接,同时连接桩头4和镜腿2连接部分呈十字扣接成铰链连接结构,其中弹片3斜插起到杠杆原理形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压迫铰链连接结构产生弹簧效果,使收合时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达到有弹簧铰链功能的镜框,无需螺丝、铆钉、焊接、弹簧,佩戴舒适、组装维修容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