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型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2447发布日期:2018-12-07 22:04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型偏光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麻点、低成本的反射型偏光片。



背景技术:

触摸屏是进入21世纪开启智能时代以来普及性相当高的一类产品,其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触摸屏作为一种成熟、便捷的输入设备,它是当今社会最简单、最受欢迎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生活、生产以崭新的面貌,是现代人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技术也十分成熟,因此,作为生产触摸屏的厂家,生产效率、成本、良率成为了其占据市场的核心竞争因素。LCD显示屏是触摸屏的重要组成部分,LCD显示模组中的显示屏部分一般由上偏光片、上玻璃板、液晶层、下玻璃板、下偏光片依次组成。

传统的偏光片主要由中间能产生偏振光线的聚乙烯醇(PVA)膜,再在两面复合上透明三醋酸纤维膜(TAC)保护膜组成,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还开发了反射型偏光片、半透射型偏光片、透射型偏光片等,反射型偏光片通过选择性反射背光系统的光,使其不被LCD的下偏光片所吸收,使LCD全视角的部分光得以重新利用;由此,使轴向亮度增加约60%以上,在液晶显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反射型偏光片通过在偏光片的表层设置扩散层,所述扩散层的基板表面有具有遮瑕功能的扩散粒子,扩散粒子通过UV固化于基板表层;扩散粒子一般为PMMA材质,因UV胶与扩散粒子材质的差异在扩散粒子与UV胶交接处的出光同时有折射光与反射光,因此在扩散粒子与UV胶交接处的轮廓表现出麻点影响显示屏的视觉品味,但是,随着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品味的增加或者应用环境对液晶显示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反射型偏光片带来的麻点问题是不能被接受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型偏光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反射型偏光片扩散层表面的扩散粒子与基体接触表面出现反射,从而导致在扩散粒子的表面出现麻点,影响显示器的视觉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射型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偏光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扩散层、第一TAC层、多层薄膜层、第二TAC层、第二扩散层,其中:

所述第一扩散层包括第一扩散层基体以及若干个第一扩散粒子,所述若干个第一扩散粒子均为半球形并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扩散层基体上表面,若干个第一扩散粒子与第一扩散层基体是相同材质一体成型的;

所述第二扩散层包括第二扩散层基体以及若干个第二扩散粒子;所述若干个第二扩散粒子均为半球形并且均匀分布在第二扩散层基体下表面,若干个第二扩散粒子与第二扩散层基体是相同材质一体成型的。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扩散层的之上还有一层保护膜。

进一步的,在所述保护膜之上还设置有第一PSA层,第一PSA层的上表面具有第一离型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扩散层之下还设置第二PSA层,第二PSA层的下表面具有第二离型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型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二离型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剥离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剥离部和第二剥离部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材质均为紫外光固化胶。

上述反射型偏光片,通过将扩散层的基板与扩散粒子设计成同一种材料并一体成型,避免了在扩散粒子和基板之间出现接触面轮廓,从而从根本上避免了光在扩散粒子和基板接触面上的反射现象,消除了“麻点”,从而提升了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并且该种扩散层的制备工艺能够实现基体和扩散粒子的一体化成型,无需额外的工艺在基板上涂布扩散粒子,有效的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偏光片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反射型偏光片的扩散层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第二扩散粒子;2-第二扩散层基体;3-第二TAC层;4-多层薄膜层;5-第一TAC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双面带PSA的偏光片的截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LCD显示模组的截面图。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型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型偏光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扩散层、第一TAC层5、多层薄膜层4、第二TAC层3、第二扩散层,其中:

所述第一扩散层包括第一扩散层基体以及若干个第一扩散粒子,所述若干个第一扩散粒子均为半球形并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扩散层基体上表面,若干个第一扩散粒子与第一扩散层基体是相同材质一体成型的;

所述第二扩散层包括第二扩散层基体2以及若干个第二扩散粒子1;所述若干个第二扩散粒子1均为半球形并且均匀分布在第二扩散层基体2下表面,若干个第二扩散粒子1与第二扩散层基体2是相同材质一体成型的;

所述第一扩散层、第二扩散层材质均为紫外光固化胶。

作为本实施例的替代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扩散层的之上还有一层保护膜,用于保护偏光片。

作为本实施例的替代技术方案,在所述保护膜之上还设置有第一PSA层,第一PSA层的上表面具有第一离型膜,通过设置第一PSA层能够实现偏光片与显示屏的快速贴合,提高贴合效率,所述第二扩散层之下还设置第二PSA层,第二PSA层的下表面具有第二离型膜,通过设置第二PSA层能够实现偏光片与背光源或者与显示屏的快速贴合,提高了工装的工作效率。所述第一离型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剥离部,所述第二离型膜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剥离部;所述第一剥离部和第二剥离部相对应设置,这种设置能够便于离型膜的剥离,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