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接头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3968发布日期:2019-03-22 21:1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缆接头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接头盒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缆接头盒。



背景技术:

光缆接头盒是将两根或多根光缆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保护部件的接续部分,是光缆线路工程建设中必须采用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器材之一;光缆接头盒是通俗的叫法,学名叫光缆接续盒,又称光缆接续包、光缆接头包和炮筒,属于机械压力密封接头系统,是相邻光缆间提供光学、密封和机械强度连续性的接续保护装置。光缆接头盒主要用于各种结构光缆的架空、管道、直埋等敷设方式之直通和分支连接,光缆接头盒的质量直接影响光缆线路的质量和光缆线路的使用寿命。

在通信光缆接头盒的铺设施工过程中,密封性能是最重要的,其中密封条是关键。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条有两种:一种是注塑成型的密封条,一种是没有成型的硅铜胶泥。两种密封条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第一种成型的密封条安装方便,容易拆装,但密封性能往往达不到要求而且容易老化;第二种密封条密封性能很好,但是在重新拆装光缆接头盒的过程中硅铜胶泥会强力粘在光缆接头盒的壳体上很难拆下,没有办法重复使用,需要用新的光缆接头盒重新封装,造成运营成本浪费。

因此,在保证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性能前提下,如何延缓密封条老化及提高密封条的可重复使用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缆接头盒,能有效减缓光缆接头盒中密封条的老化并保证光缆接头盒密封性能不受破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光缆接头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扣合在一起,所述下盒体内部安装有光纤熔接盘,所述下盒体的盒体外沿上设置有带密封橡胶圈的总光缆输入管和分光缆输出管,所述上盒体于总光缆输入管和分光缆输出管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呈圆弧状的管道开口,所述总光缆输入管和分光缆输出管分别穿过管道开口,所述上盒体内部沿盒体外沿呈矩形设置有第一上密封槽,所述第一上密封槽被管道开口截断,所述上盒体于第一上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润滑道,所述第一润滑道与管道开口之间密封,所述上盒体的盒体外沿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第一润滑道接通,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有储存有润滑液的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出口与第一润滑道相通,所述上盒体的底部沿第一上密封槽外缘上还竖直设置有横截面为U形的卡扣条,所述卡扣条上开设有通孔、且被所述管道开口截断;

所述下盒体的盒体外沿上设置有第一下密封槽,所述第一下密封槽与第一上密封槽相对安装构成用于容纳密封条的第一密封腔,所述下盒体的盒体外沿的底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扣在通孔中。

在储液瓶中储存有润滑液,润滑液可以是润滑油或是硅油,润滑液通过储液瓶的出口流入第一润滑道中,由于第一润滑道与第一上密封槽一体成型,第一上密封槽和第一下密封槽合在一起形成的第一密封腔内安装有密封条,使得第一密封腔内的密封条被第一润滑道内的润滑液包裹润滑,被润滑液包裹的密封条与外界环境隔绝,从而能够有效减缓密封条的老化速度,并且润滑液还能有效增强密封条的密封性能,同时对于粘连性强的密封条而言,也会因为润滑液的隔离作用不与光缆接头盒的盒体粘连,使使用过的光缆接头盒和密封条都能重复使用,减少成本。

进一步,所述上盒体内部沿第一上密封槽外还设置有第二上密封槽,所述第二上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润滑道,所述下盒体的盒体外沿于第一下密封槽外侧还设置有第二下密封槽,所述第二上密封槽与第二下密封槽合在一起构成用于容纳密封条的第二密封腔,所述第二润滑道与螺纹孔相通。

第二密封腔内也安装有密封条,并且第二密封腔内的密封条也受润滑液的润滑保护,进一步强化本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性能,从而保证本光缆接头盒在户外或是埋在地下使用时的密封性能不受影响和破坏,仍然能够满足需求。

进一步,所述下盒体的盒体外沿底部设置有第三下密封槽,所述卡扣条在U 形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上密封槽,所述第三上密封槽与第三下密封槽合在一起构成用于容纳密封条的第三密封腔。

第三密封腔设置在下盒体的盒体外沿底部,第三密封腔内也安装有密封条,进一步降低雨水进入光缆接头盒内部的可能性,同时避免第二密封腔内的密封条受到雨水侵蚀,造成密封条表面的润滑液快速流失而导致容易被氧化。

进一步,所述储液瓶包括瓶体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出液管和瓶体一体成型,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瓶体内部相通,另一端与螺纹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出液管与螺纹孔相连的一端沿径向设置有开口。因为采用的润滑液为润滑油或是硅油,但润滑油或是硅油的流动性有限,出液管端口上的开口是为增大出液管的出液量,保证密封条能一直被润滑。

进一步,所述管道开口的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密封涂层。橡胶密封涂层使管道开口与总光缆输入管和分光缆输出管的外表面紧密贴合,防止雨水进入光缆接头盒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上壳体上设置润滑道和安装储存有润滑液的储液瓶,使密封腔内的密封条能够长时间受到润滑液的持续润滑并与外界环境隔离,能有效减缓密封条的老化速度,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长期保持稳定;同时,同时对于粘连性强的密封条而言,也会在润滑液的隔离作用下不与光缆接头盒的盒体粘连,使使用过的光缆接头盒和密封条都能重复使用,减少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上设置有三个用于容纳安装密封条的密封腔,各密封腔之间依次密封保护,既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也使得光纤熔接盘所处的区域密封性最好,有效保证了光纤熔接盘中光纤接头所处环境的稳定性,能减少维修次数,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接头盒的上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上密封槽和第二上密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接头盒的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接头盒的储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盒体1、管道开口11、第一上密封槽12、第一润滑道13、螺纹孔14、储液瓶15、瓶体151、出液管152、开口153、卡扣条16、通孔17、第二上密封槽18、第二润滑道19、下盒体2、第一下密封槽21、卡块22、第二下密封槽23、第三下密封槽24、光纤熔接盘3、总光缆输入管4、分光缆输出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缆接头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 2,上盒体1和下盒体2扣合在一起,下盒体2内部固定安装有光纤熔接盘3,下盒体2的盒体外沿上设置有带密封橡胶圈的总光缆输入管4和分光缆输出管5,总光缆输入管4和分光缆输出管5均与下盒体2一体成型,上盒体1于总光缆输入管4和分光缆输出管5对应位置均设置有顶部呈圆弧状的管道开口11,管道开口11的内表面粘接有橡胶密封涂层,总光缆输入管4和分光缆输出管5分别穿过管道开口11并与橡胶密封涂层紧密贴合,上盒体1内部沿盒体外沿呈矩形设置有第一上密封槽12,第一上密封槽12被管道开口11截断,上盒体1于第一上密封槽12内设置有第一润滑道13,第一润滑道13的宽度小于第一上密封槽12的宽度,第一润滑道13不与管道开口11连通,上盒体1盒体外沿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4,螺纹孔14与第一润滑道13接通,螺纹孔14内螺接有储存有润滑液的储液瓶15,储液瓶15包括瓶体151和出液管152,瓶体151内储存的润滑液可以是润滑油或是硅油,出液管152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出液管152和瓶体151一体成型,出液管152的一端与瓶体151内部相通,另一端与螺纹孔14 相连通,出液管152与螺纹孔14相连的一端沿径向设置有开口153,开口153 与第一润滑道13相通,上盒体1的盒体外沿还设置有横截面为U形的卡扣条16,卡扣条16与上盒体1的盒体外沿一体成型,卡扣条16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7;下盒体2的盒体外沿上设置有第一下密封槽21,第一下密封槽21与第一上密封槽12合在一起构成用于容纳密封条的第一密封腔,下盒体2的盒体外沿的底部内侧面上设置有卡块22,卡块22与下盒体2的盒体外沿一体成型,卡块22卡扣在通孔17中,使上盒体1和下盒体2固定扣合在一起。

同时,上盒体1内部沿第一上密封槽12外还设置有第二上密封槽18,第二上密封槽18内设置有第二润滑道19,第二润滑道19的宽度小于第二上密封槽 18的宽度,下盒体2的盒体外沿于第一下密封槽21外侧也设置有第二下密封槽 23,第二上密封槽18与第二下密封槽23合在一起构成用于容纳密封条的第二密封腔,第二润滑道19也与螺纹孔14相通;并且,下盒体2的盒体外沿底部还设置有第三下密封槽24,第三下密封槽24与下盒体2的盒体外沿一体成型,卡扣条16在U形底部与第三下密封槽24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上密封槽,第三上密封槽与第三下密封槽24合在一起构成用于容纳密封条的第三密封腔;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第三密封腔内均安装有密封条用于本光缆接头盒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总光缆从总光缆输入管4中穿入,分光缆从分光缆输出管5穿入,总光缆和分光缆在光纤熔接盘3上溶接并固定安装好,然后在第一下密封槽21、第二下密封槽23和第三下密封槽24内均安装上刷过润滑油或是硅油的密封条,再将上盒体1扣在下盒体2上,使第一上密封槽12、第二上密封槽18和第三上密封槽分别依次与第一下密封槽21、第二下密封槽23和第三下密封槽24对应贴合,从而将各密封槽内的密封条固定,将卡块22卡扣进卡扣条16的通孔17内部从而完成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扣合固定,最后在两个螺纹孔14内螺接上装有润滑油或是硅油的储液瓶15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