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7504发布日期:2019-03-02 03:1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照补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补光灯。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中,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人们在使用手机时不再局限于通话功能,更多的人喜欢使用手机进行拍照或直播。在光线不理想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会使用补光灯来补充拍摄时的光源,以加强拍摄效果。

现有手机补光灯中,通常都是夹持于手机之上,用户手持手机进行拍摄的同时,补光灯发光,以给手机的拍摄补充光源。而如果需要将手机放置于桌面的同时进行补光,则需要额外的支架,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目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补光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补光灯,用于给电子产品拍摄时补充光源,其包括本体及灯板。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连接。第一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位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且第一支撑部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及所述第三支撑部配合形成支撑结构,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优选地,多功能补光灯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设置于本体靠近第一支撑部的一侧,并与本体形成滑动配合,以夹持电子产品。

优选地,本体内设置有滑动件,所述夹具在所述滑动件上滑动,以与所述本体配合,夹持电子产品。

优选地,滑动件包括滑动槽及挡板,所述夹具在所述滑动槽上相对所述本体滑动,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滑动槽一端。

优选地,夹具包括夹板、滑板及滑块,所述夹板设置于所述滑板一端,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板相对两侧,与所述滑动槽接触,且可在滑动槽上滑动,滑块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弹簧。

优选地,多功能补光灯还包括备用支架,所述本体上设有支架槽,所述备用支架与所述本体转动连接,且可收容于所述支架槽内。

优选地,多功能补光灯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中;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电路板,外接口及电池,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灯板、外接口及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灯板提供电源,所述外接口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以给电池充电或给灯板提供电源。

优选地,第二支撑部为直板,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为45°-125°,所述第三支撑部为卷曲状;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部上。

优选地,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

优选地,多功能补光灯还包括夹具及备用支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滑动件,所述夹具与所述滑动件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固定盖、连接板及灯罩,所述灯罩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形成后形成第三支撑部,所述连接板与第一壳体连接后形成第二支撑部;所述固定盖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形成容纳槽,以收纳所述夹具;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灯罩上;

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支架槽,所述备用支架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且可收容于所述支架槽内。

与现有设计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补光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本体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之间的配合,可以多种形式支撑多功能补光灯,使得多功能补光灯不光能够夹持住手机,在手机拍摄时补充光源,还可以当作手机支架,将手机连同多功能补光灯一同放置于桌面上,在手机拍摄时补充光源。同时,在不需要使用手机拍摄的时候,还可以利用三个支撑部之间的配合,当作照明设备使用。

2、通过第二壳体上的容纳槽,可使多功能补光灯在不夹持手机时,夹具收纳与容纳槽中。

3、通过在夹具上的滑块与第一壳体上的滑动槽之间相对滑动,以使夹具可以与本体配合,夹持手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补光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第一壳体上设置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E是夹具与第一壳体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A是第二壳体机构示意图。

图3B是固定盖结构示意图。

图3C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后灯罩所处位置示意图。

图3D是备用支架与第二壳体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E是图3D的局部放大图。

图4A是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工件组件与第一壳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A是多功能补光灯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多功能补光灯不使用备用夹具时的第一种支撑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C是多功能补光灯不适用备用夹具时的第二种支撑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多功能补光灯;20、本体;30、夹具;40、备用支架;50、供电组件;201、第一壳体;203、第二壳体;21、第一支撑部;22、第二支撑部;23、第三支撑部;2011、滑动槽;2012、滑动件;2013、挡板;2014、固定件;301、夹板;303、滑板;305、滑块;2031、固定盖;231、容纳槽;2033、连接板;2035、灯罩;2032、垫片;2034、支架槽;2036、旋转槽;401、旋转轴;501、电路板;503、外接口;505、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补光灯10包括本体20、夹具30、备用支架40及供电组件50。本体20用于支撑多功能补光灯10,使多功能补光灯10可以放置于桌面上。夹具30与本体20配合,用以夹持手机等电子产品。备用支架40与本体20转动连接,可以与本体20配合,以多种方式支撑多功能补光灯10。供电组件50设置于本体20内,用于给多功能补光灯10提供电源。

请参阅图2A-2B,本体20上设有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及第三支撑部23。第一支撑部21通过第二支撑部22连接第三支撑部23,第一支撑部21及第三支撑部23分别位于形成的本体20两侧,且第一支撑部21可分别与第二支撑部22及第三支撑部23配合,以支撑多功能补光灯10放置于桌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包括第一壳体201及第二壳体203,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3连接形成具有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及第三支撑部23的本体。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20可以为一体成型。

可以理解,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3可以通过扣合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还可以利用粘合等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只要保证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3连接后,能够形成第一支撑部21、第二支撑部22及第三支撑部23,且第一支撑部21可分别与第二支撑部22及第三支撑部23配合以支撑多功能补光灯10即可。

优选地,第二支撑部22为直板状,第一支撑部21为与第二支撑部22呈夹角设置,且夹角的角度C在45°-125°之间,第三支撑部23为卷曲状。利用本体20的三个组成部分,可使支撑多功能补光灯10放置于桌面上。

请参阅图2C-2E,第一壳体201靠近形成本体20后的第一支撑部21的一侧上设有一开口,开口两侧设有滑动件2012,夹具30设置于本体20靠近第一支撑部21一侧,且可在滑动件2012上相对第一壳体201滑动,在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3连接后,夹具30通过开口与第二壳体203配合,以夹持手机。

可以理解,本多功能补光灯10除了给手机在拍摄时补光外,也可以给iPad等其他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产品,在拍摄时补充光源。在本实施例中,仅以手机为实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滑动件2012包括滑动槽2011及挡板2013,夹具30在滑动槽2011上滑动,挡板2013设置于滑动槽2011一端,用以限制夹具30在滑动槽2011上向挡板2013一端滑动的最远距离。夹具30包括夹板301、滑板303及滑块305,夹板301设置于滑板303一端,滑块305设置于滑板303的相对两侧。滑块305与滑动槽2011接触,且滑块305可在滑动槽2011上滑动。滑块305带动滑板303一同滑动,滑板303带动夹板301滑动,在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3连接后,夹板301通过第一壳体201上的开口与第二壳体203配合,夹持手机。

可以理解,第一壳体201上的开口与夹板301的尺寸适配。即,夹板301可以在滑板303的带动下,穿过该开口,而不与第一壳体201之间发生干涉。

在滑块305与挡板2013之间设置有弹簧(图未示),放置于滑动槽2011上。通过外力使滑块305在滑动槽2011上向挡板2013方向滑动时,滑块305与挡板2013将处于两者之间的弹簧压缩,且夹板301在滑板303的带动下也向与滑块305滑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与第一壳体201之间产生间隙。将手机等电子产品放入夹板301与第一壳体201之间的间隙中,停止对滑块305施加外力。由于弹簧在之前被压缩,此时弹簧会给滑块305一个远离挡板2013方向的力,带动滑块305在滑动槽2011上向远离挡板2013的方向上滑动。从而带动夹板301移动,穿过第一壳体201上的开口与第二壳体203配合,以夹持手机。

进一步的,当不需夹持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夹具30收容于本体20内部,即夹板301远离第一壳体201的一面与第一壳体201的外表面平齐,滑板303收容于本体20内。

请参阅图3A-3C,第二壳体203包括固定盖2031、连接板2033及灯罩2035。固定盖2031与连接板2033连接,形成容纳槽231,以使当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3连接后,滑动件2012可收纳于容纳槽231内。灯罩2035也与连接板2033连接,通过连接板2033将灯罩2035及固定盖2031连接起来,形成第二壳体203。

具体的,夹板301与第二壳体203配合夹持手机等电子设备,也即是夹板301与固定盖2031配合。固定盖2031上设有垫片2032,用于当夹板301与第二壳体203配合时,对手机等电子产品起到保护的作用。

灯罩2035上设置有灯板(图未示),灯板发出的光源可通过灯罩2035透出,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3连接后,灯板的光源从灯罩2035处透出,以给手机等电子设备拍摄时补充光源。

可以理解,灯板可以设置于灯罩2035上的任意位置,只要保证在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3连接时不与灯板发生干涉,且能够发射光源从灯罩2035处透出即可。

可以理解,固定盖2031与连接板2033可以是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卡扣连接,只要保证固定盖2031与连接板2033连接后,形成可使滑动件2012收纳其中的容纳槽231,且在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连接后,可与夹具30配合夹持手机等电子设备即可。

请参阅图3D-3E,第二壳体203与第一壳体201连接后,远离第一壳体201的一面设置有支架槽2034,备用支架40可收容于支架槽2034内。备用支架40上设有旋转轴401,支架槽2034侧壁上设置有旋转槽2036,通过旋转槽2036与旋转轴401的转动配合,实现备用支架40与第二壳体203的转动连接。当不需要使用备用支架40时,将备用支架40旋转至支架槽2034中收容起来,需要使用时将备用支架40与第二壳体203旋转出一个角度,起到支撑作用。

请参阅图4A-4B,供电组件50包括电路板501、外接口503及电池505。电路板501分别与外接口503及电池505电连接,同时与灯板电连接,以通过电池505给灯板供电及通过外接口503与外部电源形成电连接给电池505充电。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外接口503连接外部电源后,直接给灯板供电。

具体的,第一壳体201上还设有固定件2014,电路板501、外接口503及电池505分别通过固定件2014卡接在第一壳体201上,且外接口503在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3连接形成本体20后,外漏于本体20与外部电源形成电连接。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014为具有弹性的卡扣,将电路板501、外接口503及电池505分别卡接在第一壳体20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2014还可以具有粘性,通过粘性将电路板501、外接口503及电池505分别固定在第一壳体201上。

在其他施例中,本体20为一体成型,灯板设置于本体20上,本体20内部靠近第一支撑部21的一侧设置有滑动件2012,夹具30与滑动件2012滑动配合。第二支撑部22靠近第三支撑部23的一面上设置有支架槽2034,备用支架40与支架槽2034转动连接,且可以收纳与支架槽2035内。供电组件50设置于本体20内部,且与灯板形成电连接,以给灯板提供电源。

可以理解,本体20为一体成型时,灯板可以设置于本体20上任意处,只要能在手机或电子设备拍摄时可以补充光源即可。优选地,灯板设置于第三支撑部23上。

可以理解,本体20位一体成型时,供电组件40可以设置于本体20内任意处,只要能够与灯板形成电连接即可。

请参阅图5A-5C,在需要使用多功能补光灯10时,利用夹具30与本体20配合将手机夹持,灯板发光,通过灯罩2035透出。用户可将多功能补光灯10连同手机一同握持在手上进行拍摄,也可以旋转备用支架40,利用备用支架40及本体20的配合,将多功能补光灯10与手机一同放置于桌面上进行拍摄。即,将备用支架40从旋转与本体20呈夹角,以本体20及备用支架40为支撑点,支撑多功能补光灯10。

也可以不需要备用支架40,直接利用第一支撑部21与第二支撑部22或第三支撑部23配合,将多功能补光灯10放置于桌面。此时,手机可以利用夹具30夹持于多功能补光灯10上,也可以不夹持,仅仅是倚靠在多功能补光灯10上。

进一步的,在不需要拍摄时,多功能补光灯10也可以单独当作照明设备使用。

与现有设计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补光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本体的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之间的配合,可以多种形式支撑多功能补光灯,使得多功能补光灯不光能够夹持住手机,在手机拍摄时补充光源,还可以当作手机支架,将手机连同多功能补光灯一同放置于桌面上,在手机拍摄时补充光源。同时,在不需要使用手机拍摄的时候,还可以利用三个支撑部之间的配合,当作照明设备使用。

2、通过第二壳体上的容纳槽,可使多功能补光灯在不夹持手机时,夹具收纳与容纳槽中。

3、通过在夹具上的滑块与第一壳体上的滑动槽之间相对滑动,以使夹具可以与本体配合,夹持手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