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镜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486发布日期:2019-04-20 02:5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镜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镜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摄影机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青睐,在人们对数码相机、摄影机追求小型化的同时,对其拍摄出物体的影像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即希望拍摄物体的影像画面清晰,而物体的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码相机内各光学仪器的优劣。

相较于数码相机内其它一般光学仪器,数码相机镜头的结构较为复杂,一个好镜头需具有良好和合理的镜框及镜筒设计。目前常用的镜头结构中,其后镜筒的内壁是光滑的,而光滑的内壁容易反光,产生光晕现象,影响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镜头结构,提升成像质量,保证镜头的拍摄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镜头结构,包括前镜筒、后镜筒、补偿组镜筒及变倍组镜筒,所述后镜筒设于所述前镜筒的一端,所述补偿组镜筒设于所述后镜筒的另一端,所述变倍组镜筒设于所述前镜筒内部,所述前镜筒的前端内部设有前压圈,所述补偿组镜筒的后端内部设有后压圈,所述后镜筒内部均匀设置若干螺旋牙纹。

作为优选,所述牙纹呈倒三角形。

作为优选,所述牙纹之间的牙距为0.5mm~1.5mm,所述牙纹的深度为0.2mm~0.6mm。

作为优选,倒三角形的所述牙纹顶角度数在50°~7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镜头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其后镜筒的内壁设有根据焦距匹配的具有一定牙距的螺旋牙纹,减少反光干扰造成的光晕现象,提升成像质量,保证镜头的拍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后镜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镜头结构,包括前镜筒1、后镜筒2、补偿组镜筒3及变倍组镜筒4,后镜筒2设于前镜筒1的一端,补偿组镜筒3设于后镜筒2的另一端,变倍组镜筒4设于前镜筒1内部,前镜筒1的前端内部设有前压圈5,补偿组镜筒3的后端内部设有后压圈6。

其中,后镜筒2内部均匀设置若干螺旋牙纹7,且牙纹7呈倒三角形,牙纹7的深度H为0.2mm~0.6mm,牙纹的顶角α度数在50°~70°,牙纹之间的牙距D为0.5mm~1.5mm,上述数据根据不同的焦距,进行匹配。

本实施例的镜头结构,通过在后镜筒的内壁设有根据焦距匹配的具有一定牙距的螺旋牙纹,减少反光干扰造成的光晕现象,提升成像质量,保证镜头的拍摄水平。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