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棱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4116发布日期:2019-05-21 20:41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新型棱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棱镜片。



背景技术:

棱镜片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增亮产品,它适用于小到手机显示屏大到液晶显示 器,各个尺寸的液晶显示模块。几乎所有的液晶背光源里面都使用了棱镜片。棱镜片是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厚度在 50 到 300 微米之间,在薄膜的上表面均匀而整齐的覆盖着一层棱镜结构。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69066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棱镜及设有该棱镜的棱镜系统,所述棱镜为直角棱镜,包括一个斜面和两个直角面,两所述直角面中的一个所述直角面为光束入射面,另一个所述直角面为光束出射面,所述斜面上镀有全反射膜,能够实现光束任意比例的扩束和缩束。

但是,由于棱镜片的棱镜结构需要与扩散片贴合,棱镜片棱镜结构的每一个棱镜大小和形状相同,棱镜非常容易被扩散片吸附和刮伤,影响扩散片的平整性,造成棱镜顶端损伤,使一部分光线无法返回并进行循环,造成整个显示屏的辉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棱镜片,有效防护棱镜顶端的损伤,保持显示屏辉度的高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棱镜片,包括透光基材以及设置在透光基材上的主棱镜和透明稳定架;所述主棱镜首尾顺次排布在透光基材上,所述透明稳定架设置在透光基材上相对的边沿,所述透明稳定架的高度高于主棱镜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稳定架支撑在透明基材的两侧边沿,并且透明稳定架的高度高于主棱镜的高度,两侧的透明稳定架对称设置,可对扩散片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扩散片处于同一平面,从而保证与扩散片贴合的平整性,有利于保持显示屏辉度的高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稳定架包括凸出设置在透光基材上的半圆凸起,所述半圆凸起的顶端为贴合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凸起凸出于透明基材设置,并且半圆凸起的高度高于主棱镜,对扩散片起到支撑作用,限定半圆凸起的顶端为贴合面,有利于提高对扩散片的支撑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稳定架包括凸出设置在透光基材上的半圆凸起,所述半圆凸起的顶端呈三角形排布有支撑脚,三个所述支撑脚形成用于贴合扩散片的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半圆凸起的顶端为平面外,半圆凸起的顶端还可设置多个支撑脚,多个支撑脚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从而对扩散片实现稳定的支撑,进一步提高对扩散片的支撑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脚远离半圆凸起的一端设有向支撑脚内侧倾斜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高端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脚接触扩散片的一端设为倾斜状态,三条线构成一平面,三个支撑面上的高端为抵接边,三个抵接边构成用于支撑扩散片的平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若支撑面为平面,则需要三个支撑面等高,否则会产生相互的约束作用,本申请将支撑面的高端设为橡胶垫,摩擦力较大,与扩散片的贴合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凹面内设有吸盘,所述吸盘的高度与弧形凹面的高处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支撑面表面光滑,扩散片贴合在支撑面上时,容易发生滑动,而弧形凹面减小了与扩散片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减少扩散片的滑动,利用吸盘将扩散片紧紧吸附,进一步提高与扩散片的贴合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凹面内设有支撑杆,所述吸盘的底部中心铰接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可以沿着盘心转动,呈灵活状态,有助于提高与扩散片贴合的灵活性,具有安装便捷、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为硅胶柱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具有软质、透明的特性,相比于其他软质材料,可减小对透明稳定架反射、折射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明稳定架高于所述主棱镜0.3~3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透明稳定架微微高于主棱镜,使得主棱镜与扩散片的间距较小,减小扩散片对光束扩散的影响,保证光束较优异的扩散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贴合平整:在透光基材上对称设置两透明稳定架,对扩散片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有助于与扩散片贴合的更加平整;

2、贴合稳定:利用橡胶垫增大与扩散片的摩擦力,提高与扩散片贴合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吸盘再次吸附在扩散片底面,进一步提高与扩散片贴合的稳定性;

3、扩散效果佳:透明稳定架微微高于主棱镜,减小主棱镜与扩散片的间距,从而保证光束在扩散片上较好的扩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实施例二中透明稳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透光基材;2、主棱镜;3、透明稳定架;31、半圆凸起;32、贴合面;33、支撑脚;34、支撑面;35、弧形凹面;36、橡胶垫;37、吸盘;38、支撑杆;4、扩散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新型棱镜片,如图1所示,包括透光基材1以及设置在透光基材1上的主棱镜2和透明稳定架3;透光基材1选用亚克力板,主棱镜2首尾顺次排布在透光基材1上,透明稳定架3设置在透光基材1上相对的边沿,透明稳定架3的高度高于主棱镜2的高度,优选高度差为0.5μm,透明稳定架3对扩散片4起到支撑作用,将扩散片4撑起,减小与主棱镜2的接触,有利于保持显示屏辉度的高亮性。

如图1所示,透明稳定架3包括凸出设置在透光基材1上的半圆凸起31,半圆凸起31分布在透光基材1的四角方向,半圆凸起31的顶端为较平整的贴合面32,扩散片4贴合在贴合面32上。

工作原理:

在透明基材的四角设置透明稳定架3,透明稳定架3为半圆凸起31,稳定性较高,且将半圆凸起31的顶端处理平整,将扩散片4贴合在贴合面32上,保证与扩散片4贴合的平整性,从而保持显示屏辉度的高亮性。

实施例二:

一种新型棱镜片,如图2和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明稳定架3包括凸出设置在透光基材1上的半圆凸起31,半圆凸起31的顶端呈三角形排布有支撑脚33,三个支撑脚33形成用于贴合扩散片4的平面,支撑脚33为杆状,支撑脚33的一端固定在半圆凸起31上,支撑脚33的另一端设有向支撑脚33内侧倾斜的支撑面34,支撑面34上较高的一侧边沿设有橡胶垫36,用于与扩散片4底面相贴合,支撑面34上设有弧形凹面35,弧形凹面35内设有支撑杆38,支撑杆38为硅胶柱状杆,支撑杆38的顶端铰接有吸盘37,吸盘37的底部中心为铰接点,吸盘37的高度与弧形凹面35的高处平齐,用于对扩散片4进行支撑。

工作原理:

将扩散片4搭载在支撑脚33的高处,橡胶垫36增大了与扩散片4的摩擦力,有助于扩散片4的安装稳定性;除支撑脚33的高处进行支撑外,调节吸盘37至合适角度,吸附在扩散片4底面,进一步对扩散片4进行支撑。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