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0276发布日期:2019-04-13 01:0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由于其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显示装置一般以显示面板为主要的图像显示组件。而显示面板一般由上下两个基板即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对组形成。在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上分别贴敷有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其中,在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屏蔽金属线、数据线以及以矩阵方式排列的薄膜晶体管和第一像素电极,在彩膜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彩色树脂和第二像素电极,该黑矩阵的主要目的是隔离彩色树脂(红色树脂、蓝色树脂和绿色树脂),同时遮挡漏光区域的光线。目前设计中,黑矩阵设置在彩膜基板上,其位置与阵列基板的屏蔽金属线、数据线和薄膜晶体管对应,当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精确对盒后,黑矩阵可以遮挡住穿过屏蔽金属线和数据线以任何角度出射的光,从而有效地防止漏光。

在显示面板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精度和工艺条件限制,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很难做到精确对位,使黑矩阵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实际使用中,当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受到外力冲击时,也会使黑矩阵的位置偏离。上述两种情况均会导致屏蔽金属线与数据线之间产生漏光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的良率。为了解决漏光缺陷,通常采用加大黑矩阵的宽度,但是较宽的黑矩阵会遮挡显示区域,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穿透率和显示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以解决由于黑矩阵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导致屏蔽金属线与数据线之间产生漏光缺陷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包括:

第一基底;

金属屏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上;

绝缘层,设置于所述金属屏蔽层和露出于所述金属屏蔽层外的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上;

第一黑色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表面上;

数据线,设置于所述第一黑色遮光层的表面上;

钝化层,设置于所述数据线、露出于所述数据线外的所述第一黑色遮光层及露出于所述第一黑色遮光层外的所述绝缘层的表面上;

色阻层,设置于所述钝化层的表面上;以及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色阻层的表面上,用以形成第一像素电极;

其中,所述金属屏蔽层包括第一屏蔽金属线,所述数据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第一屏蔽金属线,所述第一黑色遮光层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位于所述数据线相对两侧的二所述第一屏蔽金属线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局部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金属线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局部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层还包括第二屏蔽金属线,所述第二屏蔽金属线位于所述数据线的底侧,且所述第二屏蔽金属线与所述第一屏蔽金属线相接,所述第一黑色遮光层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屏蔽金属线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金属线的宽度大于所述数据线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金属线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局部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以及蓝色色阻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在绝缘层和数据线之间设置第一黑色遮光层,通过第一黑色遮光层将数据线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屏蔽金属线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完全遮挡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黑矩阵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导致屏蔽金属线与数据线之间产生漏光缺陷的技术问题,降低了阵列基板发生漏光的风险,提升了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上述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且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基板包括:

第二基底;

第二黑色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的底面上,且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局部重叠;以及

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和露出于所述第二黑色遮光层外的所述第二基底的底面上,用以形成第二像素电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填充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间隔处的液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阵列基板,通过第一黑色遮光层将数据线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屏蔽金属线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完全遮挡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黑矩阵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导致屏蔽金属线与数据线之间产生漏光缺陷的技术问题,降低了阵列基板发生漏光的风险,提升了显示面板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以及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照明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显示面板,通过第一黑色遮光层将数据线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屏蔽金属线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完全遮挡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黑矩阵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导致屏蔽金属线与数据线之间产生漏光缺陷的技术问题,降低了显示面板发生漏光的风险,提升了显示面板的良品率,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I-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2中I-I方向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显示面板、10—阵列基板、20—彩膜基板、30—液晶、11—第一基底、12—金属屏蔽层、13—绝缘层、14—第一黑色遮光层、15—数据线、16—钝化层、17—色阻层、18—第一导电层、21—第二基底、22—第二黑色遮光层、23—第二导电层、121—第一屏蔽金属线、122—第二屏蔽金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各区域大小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为示意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

请参阅图1至图3,该用于显示面板1的阵列基板10包括第一基底11、金属屏蔽层12、绝缘层13、第一黑色遮光层14、数据线15、钝化层16、色阻层17以及第一导电层18,其中,第一基底11为玻璃基板;金属屏蔽层12设置在第一基底11的表面上;绝缘层13设置在金属屏蔽层12和露出在金属屏蔽层12外的第一基底11的表面上;第一黑色遮光层14设置在绝缘层13的表面上;数据线15设置在第一黑色遮光层14的表面上;钝化层16设置在数据线15、露出于数据线15外的第一黑色遮光层14及露出于第一黑色遮光层14外的绝缘层13的表面上;色阻层17设置在钝化层16的表面上;第一导电层18设置在色阻层17的表面上,用以形成第一像素电极;此处,金属屏蔽层12包括第一屏蔽金属线121,并且每条数据线15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第一屏蔽金属线121;第一黑色遮光层14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位于数据线15相对两侧的两条第一屏蔽金属线12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局部重叠,即第一黑色遮光层14从数据线15的底侧一直延伸至位于数据线15一侧的第一屏蔽金属线121的边缘正上方。可以理解的是:数据线15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屏蔽金属线12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间隙,第一黑色遮光层14遮挡住该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10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在绝缘层13和数据线15之间设置第一黑色遮光层14,通过第一黑色遮光层14将数据线15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屏蔽金属线12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完全遮挡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黑矩阵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导致屏蔽金属线与数据线之间产生漏光缺陷的技术问题,降低了阵列基板10发生漏光的风险,提升了显示面板1的良品率。

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屏蔽金属线12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上述第一导电层18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局部重叠,即第一屏蔽金属线121的一侧边缘延伸至第一导电层18的边缘正下方。这样上述数据线15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导电层18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可通过上述第一黑色遮光层14和第一屏蔽金属线121配合遮挡住,如此,可避免不同颜色像素之间的干扰,不需要额外设置黑色遮光层,减少了工艺制程。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金属屏蔽层12还包括第二屏蔽金属线122,第二屏蔽金属线122位于上述数据线15的底侧,并且第二屏蔽金属线122与上述第一屏蔽金属线121相接,同时,上述第一黑色遮光层14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屏蔽金属线122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重叠,即第一黑色遮光层14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落入第二屏蔽金属线122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的投影范围内。这样由于将第一黑色遮光层14位于数据线15与第二屏蔽金属线122之间,可以增大数据线15与第二屏蔽金属线122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数据线15与第二屏蔽金属线122重叠的区域内的寄生电容,并且可以避免数据线15与第二屏蔽金属线122发生异常短路导致产品良率下降。

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屏蔽金属线122的宽度大于上述数据线15的宽度。这样数据线15相对两侧的缝隙被一条宽度大于自身宽度的第二屏蔽金属线122遮挡住,从而避免了数据线相对两侧的缝隙漏光。

请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屏蔽金属线122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上述第一导电层18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局部重叠,即第二屏蔽金属线122的一侧边缘延伸至第一导电层18的边缘正下方。这样上述数据线15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导电层18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可通过上述第一黑色遮光层14和第二屏蔽金属线122配合遮挡住,如此,可避免不同颜色像素之间的干扰,不需要额外设置黑色遮光层,减少了工艺制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以及蓝色色阻块。具体地,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以及蓝色色阻块按照预设的顺序排列,并且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以及蓝色色阻块与第一导电层18形成的第一像素电极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黑色遮光层14为由炭黑材料制成的黑色光阻层,可以有效地阻挡光线通过。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包括彩膜基板20和上述阵列基板10,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相对并且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1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阵列基板10,通过第一黑色遮光层14将数据线15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屏蔽金属线12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完全遮挡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黑矩阵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导致屏蔽金属线与数据线之间产生漏光缺陷的技术问题,降低了阵列基板10发生漏光的风险,提升了显示面板1的良品率。

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彩膜基板20包括第二基底21、第二黑色遮光层22以及第二导电层23,其中,第二基底21为玻璃基板;第二黑色遮光层22设置在第二基底21的底面上,并且第二黑色遮光层22在上述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上述第一导电层18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局部重叠,即第二黑色遮光层22的一侧边缘延伸至第一导电层18的边缘正上方;第二导电层23设置在第二黑色遮光层22和露出在第二黑色遮光层22外的第二基底21的底面上,用以形成第二像素电极。这样通过第二黑色遮光层22与上述第一黑色遮光层14配合,即使彩膜基板20与阵列基板10无法精确对位,或者彩膜基板20和阵列基板10受到外力冲击导致两者相对位置发生偏移,上述金属屏蔽层12与上述数据线15之间也不会产生漏光缺陷,保证了显示面板1的良品率。

请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液晶30,液晶30填充在上述第一导电层18与上述第二导电层23的间隔处,即液晶30容置在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之间,通过给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施加电压控制液晶30中的液晶分子的朝向,从而实现透光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未图示),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1提供照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显示面板1,通过第一黑色遮光层14将数据线15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屏蔽金属线121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隙完全遮挡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黑矩阵的位置偏离设计位置导致屏蔽金属线与数据线之间产生漏光缺陷的技术问题,降低了显示面板1发生漏光的风险,提升了显示面板1的良品率,降低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