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短光导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0206发布日期:2019-05-15 22:1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异形短光导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汽车信号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均匀的异形短光导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车灯技术也紧跟时代的步伐。消费者和整车客户对于车灯的要求不满足于仅限法规要求,同时要求更有科技感,更具有这个时代的审美,以满足人们对于审美和更高科技的渴求。目前很多汽车前大灯信号灯的造型趋势为,光学系统由若干短光导阵列组成。既而通过短光导实现高效均匀的光输出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核心技术。

目前市场上实现短光导阵列的光学系统大多是由圆形或者方形光导来实现的。LED 的发光具有一定的发散角度,从LED 发出的光入射至光导后需要一定的距离至第一个光导齿,再将光折向出光面,这一段没有光导齿的距离目的是用来匀光。可是由于光导尺寸缩短,导致光源入光端至第一个光导齿的间距缩短,减少了光在光导内的匀光距离,导致光导入光端点亮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形短光导光学系统,光导为一个形状为异形的光导,光导由水平方向至竖直方向一次弯折形成的,且光导的竖直区域的间距,即光导光学齿至光导出光面距离逐渐减短变窄,这是因为在光导尾端降低光导光学齿至光导出光面的距离,减少光线在光导内部的全反射次数,提高光导尾端的出光效率,增加光导整体的均匀性,因此称之为异形光导,同时,通过光导的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和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以及光导反射面结合,缩短了普通光导前端的匀光距离,使得整根光导的出光区域可以很短,且具有均匀的点亮效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形短光导光学系统,包括有LED 光源和异形光导,所述异形光导后方顶端向后为入光端;LED 光源设置在异形光导后方顶端向后的入光端的焦点位置;异形光导入光端为准直结构,准直结构包括有上方的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和后方的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异形光导前端往下为光导出光面,光导出光面后侧为光导光学齿,光导出光面和光导光学齿底端相接呈夹角;光导出光面顶端为光导反射面,光导反射面位于准直结构前侧;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和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进行准直后,光竖直向前入射,光线入射到反射面后进行全反射,更改光线角度,光线的传播方向由水平改为向下,更改方向后的光入射到光导光学齿的花纹面,将光线折射至出光面方向,光线经过出光面后出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ED 光源数量为至少1个;其为白色的光源,来实现日间行车灯和位置灯;或者是黄色的光源,来实现转向灯;或者是红色的光源,来实现尾灯位置灯。

进一步改进在于:设置在异形光导后方顶端向后的入光端的准直结构替换设置为向上或向下或者向左或者向右。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导反射面表面设置有光学花纹,光学花纹为光学条纹或者网格状光学花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导反射面的角度和光导出光面的角度可以根据整根光导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更改而调整。

进一步改进在于:通过更改光导反射面的角度,可以调整整根光导光学齿部分的倾斜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光导出光面的面的角度可调整,或者光导出光面为弧形并且表面增加光学花纹或者条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异形光导是光导由水平方向至竖直方向一次弯折形成的,且光导的竖直区域的间距,即光导光学齿至光导出光面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变窄,形成异性的光导。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异形光导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LED光源包括两个颜色的LED光源;同一光源区域设置黄色LED光源和白色LED光源实现转向和日间行车灯两个功能,并且通过控制电流大小,白色LED光源能同时实现位置灯和日间行车灯,这样同一区域的黄色和白色LED光源能够同时实现转向、日间行车灯和位置灯三个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光导为一个形状为异形的光导,光导由水平方向至竖直方向一次弯折形成的,且光导的竖直区域的间距,即光导光学齿至光导出光面距离逐渐减短变窄,这是因为在光导尾端降低光导光学齿至光导出光面的距离,减少光线在光导内部的全反射次数,提高光导尾端的出光效率,增加光导整体的均匀性,因此称之为异形光导,同时,通过光导的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和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以及光导反射面结合,缩短了普通光导前端的匀光距离,使得整根光导的出光区域可以很短,且具有均匀的点亮效果。

通过将光导设置成异形光导,通过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和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更高效的汇聚LED光源发出的光和光导光学齿的高效配合,实现效率更高的异形光导,从而达到均匀高效的功能。得益于光导的结构,使得整根光导的发光区域可以在很短的距离就实现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

其中:1-LED 光源,2-异形光导,3-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4-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5-光导反射面,6-光导光学齿,7-光导出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形短光导光学系统,包括有LED 光源1和异形光导2,所述异形光导2轴向呈类似“7”字形,所述异形光导2后方顶端向后为入光端;LED 光源1设置在异形光导2后方顶端向后的入光端的焦点位置;异形光导2入光端为准直结构,准直结构包括有上方的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3和后方的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4;异形光导2前端往下为光导出光面7,光导出光面7后侧为光导光学齿6,光导出光面7和光导光学齿6底端相接呈夹角。光导出光面7顶端为光导反射面5,光导反射面5位于准直结构前侧。点亮LED光源1,所述LED光源1的光线经过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3和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4进行准直,而后在光导内进行全反射,即光线由透镜进入空气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会发生全反射,改变光线传播方向,其中临界角为arcsin(n2/n1), n2为光导的折射率,n1为空气的折射率。因此当光线在异形光导2内传播,遇到光导反射面5后,由于光导反射面5的弯折角度,光线发生全反射,同时更改传播方向;光线入射至光导光学齿6后,所述光导光学齿6更改光线折射角度,折射角度小于全反射角度,光线从光导出光面7出射。所述LED 光源1数量为1个;其为白色的光源。所述异形光导2是光导由水平方向至竖直方向一次弯折形成的,且光导的竖直区域的间距,即光导光学齿6至光导出光面7距离从上到下逐渐变窄,形成异性的光导。所述异形光导2材质为聚碳酸酯。

光导为一个形状为异形的光导,异形光导2由水平方向至竖直方向一次弯折形成的,且异形光导2的竖直区域的间距,即光导光学齿6至光导出光面7距离逐渐减短变窄,这是因为在异形光导2尾端降低光导光学齿6至光导出光面7的距离,减少光线在异形光导2内部的全反射次数,提高异形光导2尾端的出光效率,增加光导整体的均匀性,因此称之为异形光导,同时,通过光导前端的聚光器结构(即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3和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4)和光导反射面5结合,缩短了普通光导前端的匀光距离,使得整根光导的出光区域可以很短,且具有均匀的点亮效果。通过更改反射面5的角度,可以调整整根光导光学齿部分的倾斜度。

通过将光导设置成异形光导,通过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一3和光导准直的光学面二4更高效的汇聚LED光1源发出的光和光导光学齿6的高效配合,实现效率更高的异形光导,从而达到均匀高效的功能。得益于光导的结构,使得整根光导的发光区域可以在很短的距离就实现均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