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光纤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0307发布日期:2019-07-24 08:5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光纤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光纤组件。



背景技术:

光纤作为智能变电站的主要通信介质,是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保护装置等智能IED设备通讯的重要媒介。目前,智能站设备二次设备接口未统一,光口类型主要有ST、LC等,光口类型存在一定随意性,智能站内二次设备的组屏位置及高度及二次人员身高各不相同。这导致在在对智能站维护、检修和调试过程中,二次人员需要携带各式各样的跳纤;长短不一的跳纤,过短的光纤无法连接调试仪和电力保护装置,过长的跳纤操作不便且容易混淆,如LC-LC、ST-ST、ST-LC,1m长,3m长等多种规格跳纤;在基建、大型例检等现场,跳纤使用数量大,跳纤损坏率居高不下,不同长短跳纤缠绕,至使现场调试光纤接线混乱不堪,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整理;工前准备时间与调试时光纤的无章使用都是二次检修作业时间居高不小,影响调试效率。

传统的物理跳纤只能进行点对点的传递,无法进行光信号数据交换和数据流分流,在电力检修过程中需要对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和开关合闸等信息进行监测与判断,物理连接的方式仅能实现调试仪与保护装置的一对一数据信息交换,无法实现调试仪一口数据输出对保护装置多口接收的问题,物理连接的点对点传输方式需要在调试仪中对光口单独配置,加重了调试前信息准备,无法实现一对多的信息的交互,调试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光纤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光纤组件,其包括壳体、壳盖、转盘、用以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流分离的交换模块、n条跳纤和电源,所述壳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开口上,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交换模块和电源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所述交换模块包括n个光口用以连接n条跳纤进行数据交换,所述n条跳纤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交换模块的光口,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壳体侧面延伸到壳体外部,所述转盘上设有绕线柱,所述n条光纤缠绕在所述绕线柱上,所述电源连接所述交换模块进行供电,其中,n≥2,n∈N。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盘包括手摇式转盘、弹簧式转盘和电子式转盘。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手摇式转盘的绕线柱的一端穿过所述壳体或壳盖固定连接一旋钮,所述旋钮受力驱动所述转盘正反转动。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式转盘包括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绕线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面,拉伸跳纤以带动所述转盘克服发条弹簧的弹力转动,所述发条弹簧带动所述转盘自动回转实现跳纤自动收缩。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式转盘包括控制模块、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面的按键接收指令驱动电机转动,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电机进行供电。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交换模块的n个光口的型号包括SC、FC、LC和ST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n条跳纤两端的接头的型号包括SC、FC、LC和ST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采用圆柱形壳体,所述壳盖采用圆形壳盖。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包括电源接口。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交换模块采用KS8995MA芯片与外围电路构成多光口交换模块用以数据交换和数据流的分离,可通过级联方式拓展光口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n条跳纤实现不同光口的转接,通过转盘转动控制跳纤延伸出壳体外的长度,通过交换模块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流分离,其中,n≥2,n∈N。

2、转盘采用手摇式转盘直接通过人工转动旋钮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将跳纤回收入壳体内。

3、转盘采用弹簧式转盘通过发条弹簧自动回拉转盘将跳纤回收入壳体内,实现跳纤自动收缩。

4、转盘采用电子式转盘通过按键控制电机转动进一步带动转盘转动实现将跳纤回收入壳体内。

5、交换模块的n个光口的型号和n条跳纤两端的接头的型号包括SC、FC、LC和ST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或多种,以适配市面上各类光口。

6、采用圆柱形壳体和圆形壳盖配合转盘节省壳体占据的空间,降低壳体材料成本。

7、电源包电源接口用以连接外部电池或可充电式设备。

8、采用KS8995MA芯片与外围电路构成多光口的交换模块,通过级联方式进一步拓展光口数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光纤组件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盒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拉出跳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光纤组件,其包括圆柱形壳体10、圆形壳盖11、电子式转盘20、用以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流分离的交换模块30、两条LC-LC的跳纤40、两条ST-ST的跳纤50和电源60,所述圆形壳盖11通过螺丝1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10顶部开口上,所述电子式转盘20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壳体10内部,所述电子式转盘20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盘进行转动,所述交换模块30和电源60安装在所述电子式转盘20上,所述交换模块30采用芯片KS8955MA与外围电路构成多光口交换模块用以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流分离,本实施例构成六光口交换模块,六个光口31中,有两个LC光口,四个ST光口,可通过调试口32对交换模块30进行调试适配不同的调试需求,预留的网口33可进行拓展升级,还可通过级联方式拓展光口数量;两个LC光口连接两条LC-LC的跳纤40,两个ST光口连接2条ST-ST的跳纤50进行数据交换,预留两个ST光口备用,4条跳纤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交换模块30的光口,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圆柱形壳体10侧面延伸到圆柱形壳体10外部,所述电子式转盘20上设有绕线柱21,4条光纤缠绕在所述绕线柱上,所述电源60连接所述交换模块30进行供电,电源60采用稳压降压器输出5V、3.3V、2.5V、1.8V和1.2V电源进行供电,电源包括电源接口61用以连外部电池或可充电式设备。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过程中,二次人员根据调试仪的光口类型选择一条跳纤连接,根据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电力保护装置的光口类型选择剩余三条跳纤其中一条接入电力保护装置查看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或开合闸信息;二次人员可根据和电力保护设备的距离拉出合适跳纤长度进行使用,使用完毕后通过电子式转盘20进行跳纤回收;二次人员还可直接将剩余三条跳纤同时接入电力保护装置同时获取电流、电压和开合闸信息,二次人员还可通过调试口32对调试模块进行调试,当调试信息流较大的信息例如电流时进行数据流的交互与分流,提高工作效率,预留的网口33还供拓展升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光口类型繁多和光缆的长度不同所造成的种种问题,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调试和检修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光纤组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