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656发布日期:2019-05-24 21:3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具体涉及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透明薄膜,属于光学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来自太阳的能量辐射中,大部分能量分布在可见光波段(光波长380至700纳米)、紫外光波段(光波长200至380纳米)和红外光波段(光波长760至2500纳米);其中,紫外波段以能量高损伤力强而著称。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下,材料会逐渐老化导致失效,而人体皮肤也会出现不可逆的伤害甚至癌变。因此,有效屏蔽紫外光对于生产、生活都有重要意义。传统屏蔽紫外光的方法,大多利用各种牺牲层材料对高频紫外光的完全吸收特性来达成。但是,被吸收的紫外光会使得传统屏蔽材料逐渐老化,并最终失效;此外,吸收紫外光带来的热效应也会加速屏蔽材料和被保护材料的老化。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生能对紫外光产生良好的反射,同时允许可见光高效透过的透明薄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薄膜,包括若干层堆叠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包括叠合的氧化钽薄膜和氧化硅薄膜;所述氧化钽薄膜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纳米级。上述反射层堆叠后,氧化钽薄膜和氧化硅薄膜依次交替叠合。上述反射层堆叠后,于基材界面为氧化钽薄膜,于空气界面为氧化硅薄膜。上述氧化钽薄膜的厚度为10-40纳米。进一步的,上述氧化钽薄膜的厚度为30纳米。上述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40-80纳米。进一步的,上述氧化硅薄膜的厚度为60纳米。上述反射层的层数为10-20层。进一步的,上述反射层的层数为10层。上述反射层及堆叠后的反射层为透明薄膜。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透明薄膜,是一种新型的,基于反射紫外光的屏蔽薄膜;其是由两类氧化物交替组成的光学薄膜,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到本薄膜表面时,会在各a-b界面、b-空气界面和a-基底界面上发散反射和透射;通过精确控制各层的厚度,即选择各层薄膜的折射率和厚度,利用光的干涉效应去精确控制特定波长的光对本薄膜的总体反射率和透射率,利用多层薄膜引起光的多次反射-干涉过程,本发明的薄膜产生能对紫外光产生良好的反射效应,同时允许可见光高效透过的光学特性。本发明的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透明薄膜,使得紫外光能量不再在屏蔽层内部消耗而是被反射回外界,从而避免了牺牲层材料快速失效以及吸收紫外光产生的热效应;同时,其对可见光完全透明的特性使得其附着的被保护的基底的颜色、纹路等外观不被影响,达到实用、美观的效果;能够广泛应用于材料防老化和人身安全保护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透明薄膜对于波长在240至700纳米间的光的透射性能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透明薄膜对于波长在240至700纳米间的光的反射性能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a、氧化钽薄膜,b、氧化硅薄膜,c、基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反射紫外光的透明薄膜,由若干层反射层依次堆叠组成;反射层由叠合的氧化钽薄膜a和氧化硅薄膜b组成;且氧化钽薄膜和氧化硅薄膜的厚度均为纳米级。堆叠后的反射层,氧化钽薄膜a和氧化硅薄膜b依次交替叠合,优选的,于基材c界面为氧化钽薄膜a,于空气界面为氧化硅薄膜b。如下表所示实施例:氧化钽薄膜(纳米)氧化硅薄膜(纳米)反射层数实施例1306020实施例2107010实施例3208012实施例4155018实施例5404016实施例6255514实施例7306515实施例8354520如附图2所示,为实施例1的透明薄膜,对于波长在240至700纳米间的光的透射性能图。本薄膜对于波长在400纳米以上的可见光拥有平均95%以上的透射率。如附图3所示,为实施例1的透明薄膜,对于波长在240至700纳米间的光的反射性能图。本薄膜对于波长在390纳米以下的紫外光拥有平均90%以上的反射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