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4020发布日期:2019-11-16 00:2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调色剂定影在通过加压区域的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和具有上述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使调色剂定影于纸张等记录介质的定影装置。定影装置包括:加热部件,其对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进行加热;和加压部件,其压接于加热部件而形成加压区域,并对通过加压区域的记录介质进行加压。作为定影方式的例子,可列举通过被加热并旋转的辊子使调色剂熔融并定影的热辊方式。

通过加压区域的记录介质有时会因熔融的调色剂的粘合力等而缠绕在加热辊上。在现有技术的定影装置中,为了防止上述的介质的缠绕,而使用在定影装置中设置分离爪以将记录介质从加热辊剥离的方式。

为了使记录介质剥离,需要分离爪抵接于加热辊。然而,如果分离爪持续抵接于旋转的加热辊的话,则会引起加热辊周面的磨损。上述的周面磨损成为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异常等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定影装置中,提出了如下一种技术,即通过设置使分离爪离开加热辊的抵接解除机构,来抑制分离爪的不必要的抵接。

在现有技术的定影装置的抵接解除机构中,通过对螺线管通电而使柱塞突出来使分离爪移动。即,在现有技术的定影装置中,为了使分离爪离开加热部件而设置有独自的动力源。根据上述结构,虽然能够实现使分离爪离开加热部件,但除了定影装置的结构复杂化之外,还存在装置空间、制造成本增大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记录介质从加热部件适当地剥离的同时,使定影装置的结构简单。

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具有加热部件、加压部件、压力施加部件、压力调整机构和分离部件。加热部件对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进行加热。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加热部件而形成加压区域,并对通过所述加压区域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压。压力施加部件推压所述加压部件,使所述加压区域产生规定的定影压力。压力调整机构构成为能够将所述压力施加部件所施加的所述定影压力切换为第一压力和低于所述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的至少两级压力。分离部件抵接于所述加热部件而将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加热部件剥离。在所述压力施加部件施加所述第一压力的情况下,所述分离部件与该压力施加部件联动而抵接于所述加热部件,另一方面,在所述压力施加部件施加所述第二压力的情况下,所述分离部件与该压力施加部件联动而离开所述加热部件。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定影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从上游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上游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拆下了上盖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定影装置的通常压力被解除的状态的v-v剖视图。

图6是图4的定影装置的通常压力被解除的状态的vi-vi剖视图。

图7是从下游侧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9是图4的定影装置的被施加了通常压力的状态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图4的定影装置的被施加了通常压力的状态的x-x剖视图。

图11是从上游侧观察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从上游侧观察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偏心凸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图1等的纸面近前侧为正面,各图所示的“l”表示左侧,“r”表示右侧,“u”表示上侧,“lo”表示下侧,“fr”表示前侧,“rr”表示后侧。

边参照图1,边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使调色剂定影于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s的单色打印机。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构成大致长方体状的外观的装置主体2。收纳纸制的片材s的供纸盒3可拆装地设置在装置主体2的下部。在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出纸盘。另外,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片材s并不限定于纸制,也可以是树脂制的片材等。

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由激光扫描单元(lsu)构成的曝光器5设置在出纸盘的下方。在曝光器5的下方设置有图像形成部6。图像载体、即感光鼓7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图像形成部6。在感光鼓7的周围,沿着感光鼓7的旋转方向设置有充电器8、与调色剂盒连接的显影装置9、转印辊、清洁装置。感光鼓7的旋转轴的一端(例如后端)连接于马达等驱动源,通过从驱动源传递的旋转驱动力,感光鼓7旋转。

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片材s的输送路径10。供纸装置4设置在从供纸盒3延伸至出纸盘的输送路径10的上游端部。定影装置11设置在输送路径10的下游侧,图像形成部6在输送路径10中设置在供纸装置4和定影装置11之间。以下,将片材s在输送路径10上被输送的方向称为“输送方向”。

装置主体2还具有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的控制装置12。此外,装置主体2在上表面或侧表面具有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状态的显示部。显示部例如由触摸面板或显示器等构成。

对具有以上这种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动作(图像形成处理)概略地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在从外部的计算机等装置被输入图像数据而作出印刷开始的指示时,其控制装置12控制各部以开始图像形成动作。图像形成部6的充电器8使感光鼓7的表面带电。曝光器5通过照射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而在感光鼓7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图像形成部6的显影装置9使用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感光鼓7承载被显影的调色剂图像。

另一方面,片材s通过供纸装置4从供纸盒3被送出到输送路径10。输送路径10上的片材s在规定时间被输送到图像形成部6,感光鼓7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s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被输送到定影装置11,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11被定影到片材s上。被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被排出到出纸盘。

参照图2至图7,对定影装置11进行说明。图2和图3是从输送方向上游侧观察到的定影装置11的立体图。图4是从输送方向上游侧观察到的定影装置11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图6是图4的vi-vi剖视图。图7是从输送方向下游侧观察到的定影装置11的立体图。定影装置11具有箱体20、上盖22、加热辊24(加热部件)、加压辊26(加压部件)、压力调整机构28、压力施加部件30、联动部件32和分离部件34。

箱体20是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箱型状的壳体(图2等),以使收纳于其内部的加热辊24和加压辊26可旋转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图5、图6)。上盖22可拆装地安装在箱体20的上部。图2表示安装了上盖22的状态,图3表示拆下上盖22的状态。

加热辊24是在前后方向(旋转轴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加热辊24具有形成为圆筒管状的芯材、层叠于芯材的外周面的弹性层、和包覆弹性层的离型层(图5、图6)。芯材例如使用铝等金属而构成。弹性层例如使用具有弹性的硅橡胶等而构成。离型层例如使用pfa等氟树脂而构成。在加热辊24的内部空间设置有由卤素加热器或陶瓷加热器等构成的加热器25。加热器25通过从未图示的电源供给的电力而发热,从内侧对加热辊24进行加热。

加压辊26是在前后方向(旋转轴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件。加压辊26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芯棒、层叠于芯棒的外周面的弹性层、和包覆弹性层的离型层(图5、图6)。芯棒例如使用sus或铝等金属而构成。弹性层例如使用具有弹性的硅橡胶等而构成。离型层例如使用pfa等氟树脂而构成。

加热辊24是一边绕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一边加热片材s上的调色剂的加热部件。加压辊26是一边绕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旋转一边压接于加热辊24而形成定影夹持部n(加压区域),并对通过定影夹持部n的片材s进行加压的加压部件。加压辊26由未图示的马达等驱动源驱动而旋转。通过加压辊26的旋转,加热辊24从动旋转。

定影夹持部n处的定影压力是通过压力施加部件30推压加压辊26,而使加压辊26压接于加热辊24而产生的。压力调整机构28按照控制装置12的控制,根据片材s的种类和定影装置11的状态调整定影夹持部n的定影压力,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例如,在通过定影夹持部n的片材s是普通纸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2控制压力调整机构28,以使压力施加部件30将通常的定影压力、即通常压力(第一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在通过定影夹持部n的片材s是信封、明信片等高克重纸张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2控制压力调整机构28,以解除通常压力,使压力施加部件30对定影夹持部n施加低于通常压力的定影压力、即解除压力(第二压力)。

换言之,压力调整机构28能够将压力施加部件30所施加的定影压力切换为通常压力和解除压力这两级。图4和图5表示压力施加部件30通过压力调整机构28将解除压力(第二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的状态(即通常压力被解除的状态)。

压力调整机构28也可以能够被控制为除了施加通常压力和解除压力以外还施加其他的定影压力(例如,高于通常压力的第三压力)。即,压力调整机构28可以采用能够将定影压力切换为至少两级的任意结构。

压力调整机构28、压力施加部件30和联动部件32分别设置在箱体20的前后端。即,定影装置11具有一对压力调整机构28、一对压力施加部件30和一对联动部件32。下面,以配置在箱体20的后侧的压力调整机构28、压力施加部件30和联动部件32为例进行说明,但同样的说明当然也能够适用于配置在箱体20的前侧的各部件。此外,定影装置11也可以采用仅在前后端的任意一端具有一个压力调整机构28、一个压力施加部件30和一个联动部件32的结构。

压力施加部件30由板金形成,从前面观察时具有大致u字型的形状。在压力施加部件30的一端(左侧端)设置有弹性体承受部30a,在压力施加部件30的另一端(右侧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30b。弹性体承受部30a卡合于压力调整机构28所具有的弹性体(压缩弹簧28a)。第一卡合部30b卡合于联动部件32所具有的第二卡合部32a。

在弹性体承受部30a与第一卡合部30b之间,在压力施加部件3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设置有上方敞开的凹部状的保持部30c。保持部30c通过与加压辊26的端部卡合,而将加压辊26可旋转地进行保持。

在保持部30c和第一卡合部30b之间设置有右方敞开的凹部状的第一支承部30d。第一支承部30d以可转动的方式卡合于设置在箱体20上的第一旋转卡合部20a。第一旋转卡合部20a是具有半圆状的截面的柱状体。第一支承部30d使压力施加部件30可转动地支承于箱体20。

压力调整机构28具有:压缩弹簧28a,其是卡合于压力施加部件30的弹性体;螺线管28b,其是能够将压缩弹簧28a向压力施加部件30进行施力的施力部;和被施力部28c,其安装于压缩弹簧28a与螺线管28b之间。

压缩弹簧28a例如由螺旋弹簧构成。压缩弹簧28a的上端部嵌合于设置在弹性体承受部30a的下表面的嵌合突起。被施力部28c形成为下端部封闭的圆筒状。压缩弹簧28a的下端部嵌合于被施力部28c。螺线管28b的主体框架固定于箱体20,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主体框架的柱塞突出而将被施力部28c向上侧推压,由此使压缩弹簧28a被向压力施加部件30施力。

联动部件32由板金构成,并安装于压力施加部件30与分离部件34之间。联动部件32具有:第二卡合部32a,其形成为突起状,并卡合于第一卡合部30b;和第三卡合部32b,其形成为平板状,并卡合于分离部件34。

在第二卡合部32a和第三卡合部32b之间设置有左侧敞开的凹部状的第二支承部32c。第二支承部32c以可转动的方式卡合于设置于箱体20的第二旋转卡合部20b。第二旋转卡合部20b为具有半圆状的截面的柱状体。第二支承部32c使联动部件32可转动地支承于箱体20。

分离部件34具有抵接于加热辊24而使片材s剥离的多个分离爪34a、和固定有分离爪34a的支架部34b(图5~图7)。分离爪34a分别使用小螺钉等固定机构固定于支架部34b。

另外,支架部34b具有卡合于第三卡合部32b的第四卡合部34c、和将分离部件34可转动地进行支承的第三支承部34d。在第三支承部34d上安装有扭转螺旋弹簧。该扭转螺旋弹簧向分离爪34a抵接于加热辊24的方向(向图5和图6的顺时针方向)对分离部件34进行施力。

此外,在图5和图6中,虽然第三支承部34d的扭转螺旋弹簧对分离部件34施力,但是,由于支架部34b的转动被联动部件32(第三卡合部32b)限制,因此,分离爪34a不抵接于加热辊24。

边参照图8,边对控制装置12进行说明。控制装置12是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装置,具有运算处理部41和存储部42。运算处理部41具有作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的微处理器,存储部42具有rom(readonlymemory)和ram(randomaccessmemory)。

rom是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存储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启动(boot)处理和控制的程序。ram是可读写的存储介质,作为主存储装置发挥功能,存储被写入的信息。此外,存储部42还可以具有闪存等辅助存储装置。

运算处理部41按照rom所存储的程序,参照ram所存储的信息来执行规定的处理。运算处理部41逻辑上构成通过按照程序的处理而实现的各种功能模块。另外,运算处理部41将通过处理等而得到的各种信息写入存储部42。

控制装置12与供纸盒3、供纸装置4、曝光器5、图像形成部6和定影装置11等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电连接。特别是,控制装置12对定影装置11的压力调整机构28进行电控制。

在图像形成处理中的定影动作中,片材s使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面朝向加热辊24侧通过定影夹持部n。据此,调色剂熔融并且被加压而定影于片材s。通过定影夹持部n的片材s有时因熔融的调色剂的粘合力等的影响而粘贴于加热辊24。所粘贴的片材s通过抵接于加热辊24的分离部件34(分离爪34a)而被剥离。

如上所述,当分离爪34a持续抵接于旋转的加热辊24时,虽然片材s被从加热辊24上剥离,但是,会引起加热辊24的周面的磨损。因此,在压力施加部件30将通常压力(第一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分离部件34与压力施加部件30联动而抵接于加热辊24,另一方面,在压力施加部件30将解除压力(第二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分离部件34与压力施加部件30联动而离开加热辊24。对以上的分离部件34和压力施加部件30的联动动作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下面对定影夹持部n处的定影压力从解除压力向通常压力变更时的各部分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概略地说,与由压力施加部件30进行的通常压力的施加联动,分离爪34a抵接于加热辊24。

图9是图4的ix-ix剖视图,剖切部位与图5相同。图10是图4的x-x剖视图,剖切部位与图6相同。图9和图10表示通过压力调整机构28,压力施加部件30将通常压力(第一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的状态。

当压力调整机构28的螺线管28b(施力部)对压缩弹簧28a(弹性体)施力时,压力施加部件30以第一支承部30d为中心向图9、图10的顺时针方向(第一方向)转动。通过以上的压力施加部件30的转动,保持部30c推压加压辊26来对定影夹持部n施加通常压力(第一压力),并且解除第一卡合部30b对第二卡合部32a的推压。

当对第二卡合部32a的推压被解除时,联动部件32以第二支承部32c为中心向图9、图10的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转动。通过以上的联动部件32的转动,解除第三卡合部32b对第四卡合部34c的推压。

当对第四卡合部34c的推压被解除时,分离部件34通过来自第三支承部34d(详细而言,为被安装在第三支承部34d上的扭转螺旋弹簧)的施力,以第三支承部34d为中心向图9、图10的顺时针方向(第三方向)转动。通过以上的分离部件34的转动,分离爪34a抵接于加热辊24。

接着,下面对定影夹持部n处的定影压力从通常压力变更(解除)为解除压力时的各部的详细动作进行说明。概略地说,与压力施加部件30对通常压力的解除(解除压力的施加)联动,分离爪34a离开加热辊24。通常压力变更为解除压力的契机例如是在定影装置11中发生卡纸。

当压力调整机构28的螺线管28b解除对压缩弹簧28a的施力时,压力施加部件30以第一支承部30d为中心向图10、图11的逆时针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通过以上的压力施加部件30的转动,保持部30c对加压辊26的推压被解除,而使解除压力(第二压力)被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并且使第一卡合部30b推压第二卡合部32a。

当第二卡合部32a被推压时,联动部件32以第二支承部32c为中心向图10、图11的顺时针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通过以上的联动部件32的转动,第三卡合部32b推压第四卡合部34c。

当第四卡合部34c被推压时,分离部件34以第三支承部34d为中心向图10、图11的逆时针方向(与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通过以上的分离部件34的转动,分离爪34a离开加热辊24。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1具有加热辊24、加压辊26、压力施加部件30、压力调整机构28和分离部件34,其中,加热辊24对片材s上的调色剂进行加热;加压辊26压接于加热辊24而形成定影夹持部n,并对通过定影夹持部n的片材s进行加压;压力施加部件30推压加压辊26,使定影夹持部n产生规定的定影压力;压力调整机构28能够将压力施加部件30施加的定影压力切换为通常压力(第一压力)和低于通常压力的解除压力(第二压力)的至少两级压力;分离部件34抵接于加热辊24而将片材s从加热辊24剥离。在压力施加部件30施加通常压力的情况下,分离部件34与压力施加部件30联动而抵接于加热辊24,另一方面,在压力施加部件30施加解除压力的情况下,分离部件34与压力施加部件30联动而离开加热辊24。

根据以上的结构,分离部件34与对定影夹持部n施加定影压力的压力施加部件30联动而抵接于加热辊24、以及离开加热辊24,因此,能够将记录介质从加热辊24适当地剥离,并且由于不需要使分离部件34移动的新的动力源,因此,能够使定影装置11的结构变得简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装置11还具有联动部件32,该联动部件32夹设于压力施加部件30和分离部件34之间,压力调整机构28具有弹性体(例如压缩弹簧28a)和施力部(例如螺线管28b),其中,弹性体卡合于压力施加部件30;施力部能够将弹性体向压力施加部件30施力。压力施加部件30具有弹性体承受部30a、第一卡合部30b、保持部30c和第一支承部30d,其中,弹性体承受部30a配置在压力施加部件30的一端并卡合于弹性体;第一卡合部30b配置在压力施加部件30的另一端并卡合于联动部件32;保持部30c配置在弹性体承受部30a与第一卡合部30b之间,并保持加压辊26;第一支承部30d配置在保持部30c与第一卡合部30b之间,并将压力施加部件30可转动地进行支承。联动部件32具有第二卡合部32a、第三卡合部32b和第二支承部32c,其中,第二卡合部32a卡合于压力施加部件30的第一卡合部30b;第三卡合部32b卡合于分离部件34;第二支承部32c配置在第二卡合部32a与第三卡合部32b之间,并将联动部件32可转动地进行支承。分离部件34具有抵接于加热辊24的分离爪34a和固定有分离爪34a的支架部34b,支架部34b具有第四卡合部34c和第三支承部34d,其中,第四卡合部34c卡合于联动部件32的第三卡合部32b;第三支承部34d将分离部件34可转动地进行支承,并且向分离爪34a抵接于加热辊24的方向对分离部件34施力。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在定影装置11设置联动部件32,压力调整机构28对压力施加部件30的施力经由联动部件32被传递到分离部件34,因此,能够自由度更高地设计压力施加部件30的保持部30c推压加压辊26的方向和分离部件34使分离爪34a移动的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1中,当压力调整机构28的施力部对弹性体进行施力时,压力施加部件30以第一支承部30d为中心向第一方向转动,保持部30c推压加压辊26,对定影夹持部n施加通常压力(第一压力),并且,解除第一卡合部30b对第二卡合部32a的推压,通过解除对第二卡合部32a的推压,联动部件32以第二支承部32c为中心向第二方向转动,从而解除第三卡合部32b对第四卡合部34c的推压,通过解除对第四卡合部34c的推压,同时在来自第三支承部34d(详细而言为安装于第三支承部34d的扭转螺旋弹簧)的施力的作用下,分离部件34以第三支承部34d为中心向第三方向转动,从而使分离爪34a抵接于加热辊24。另外,当压力调整机构28的施力部解除对弹性体的施力时,压力施加部件30以第一支承部30d为中心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解除保持部30c对加压辊26的推压,解除压力(第二压力)被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并且第一卡合部30b推压第二卡合部32a,通过对第二卡合部32a的推压,联动部件32以第二支承部32c为中心向与第二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三卡合部32b推压第四卡合部34c,通过对第四卡合部34c的推压,分离部件34以第三支承部34d为中心向与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分离爪34a离开加热辊24。

根据以上的结构,作为各部伴随着施力部对弹性体施力而联动的结果,对加压辊26的通常压力的施加与分离爪34a对加热辊24的抵接联动,另一方面,作为各部伴随着施力部解除对弹性体的施力而联动的结果,对加压辊26的解除压力的施加与分离爪34a从加热辊24的离开联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定影压力的调整和分离爪34a的移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整机构28在作为记录介质的高克重纸张通过定影夹持部n的情况下,调整压力施加部件30以解除通常压力(第一压力)并将解除压力(第二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

根据上述结构,当对高克重纸张执行定影处理时,能够对高克重纸张施加适当的解除压力。因此,能够实现在高克重纸张上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实现具有上述定影装置11的图像形成装置1。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被多样地变形。以下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从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任意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只要不相互矛盾就能够适当地合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螺线管28b作为压力调整机构28的施力部,但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结构作为施力部。例如,在本发明的变形例中,压力调整机构28也可以具有:压缩弹簧28a,其为弹性体;偏心凸轮28d,其为施力部;被施力部28c,其安装于压缩弹簧28a与偏心凸轮28d之间;和驱动齿轮列28e,其将驱动力传递到偏心凸轮28d而使偏心凸轮28d旋转。

图11和图12是表示通过偏心凸轮28d而将解除压力(第二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的状态的立体图和剖视图。另外,图13和图14是表示通过偏心凸轮28d而将定影压力(第一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的状态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一对偏心凸轮28d可旋转地支承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偏心轴28f。偏心轴28f经由驱动齿轮列28e与未图示的凸轮马达连接。偏心凸轮28d是从旋转中心(偏心轴28f)到外周面的距离不恒定的圆板凸轮,作为一例,其具有最大半径部r1和与最大半径部r1分离设置的最小半径部r2。在控制装置12的控制下,通过驱动齿轮列28e,使偏心凸轮28d转动,当偏心凸轮28d的最小半径部r2与被施力部28c相向时(图11和图12),压缩弹簧28a对压力施加部件30的施力被解除,而使解除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在该情况下,在被施力部28c和偏心凸轮28d之间形成有间隙,偏心凸轮28d不推压压缩弹簧28a。

另一方面,在控制装置12的控制下,通过驱动齿轮列28e,使偏心凸轮28d转动,当偏心凸轮28d的最大半径部r1与被施力部28c相向时(图13和图14),偏心凸轮28d与被施力部28c一起将压缩弹簧28a向上侧推压,据此,压缩弹簧28a通过弹簧压力对压力施加部件30施力,从而使定影压力施加于定影夹持部n。

通过具有以上这种偏心凸轮28d的压力调整机构28,也能够实现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分离部件和压力施加部件的联动动作。

关于本发明的变形例,示出压力调整机构28的偏心凸轮28d的其他例子。如图15所示,本例的偏心凸轮28d具有最大半径部r1和由与最大半径部r1分离设置的凹部28g的底面构成的最小半径部r2。压力调整机构28的其他结构与偏心凸轮28d的一例均与上述变形例相同。

其他例子的偏心凸轮28d具有远离偏心轴28f的最大半径部r1和设置在从最大半径部r1离开180°的位置(隔着偏心轴28f位于与最大半径部r1相反侧的位置)且靠近偏心轴28f的最小半径部r2。最大半径部r1以中心角θ为约60°的宽度而构成,以使得即使被施力部28c的位置产生偏差,也不会超出最大半径部r1。

偏心凸轮28d的最小半径部r2由凹部28g的底面构成,当被施力部28c与最小半径部r2相向时,被施力部28c的一部分嵌入凹部28g。据此,当偏心凸轮28d从最大半径部r1切换为最小半径部r2时,压缩弹簧28a的弹簧压力被释放,而使被施力部28c猛烈地嵌入凹部28g,被施力部28c由于压缩弹簧28a的反作用力而欲从凹部28g冲出,但被施力部28c的冲出被凹部28g的侧壁限制。

因此,被施力部28c不会越过最小半径部r2,而稳定地停留在最小半径部r2,防止偏心凸轮28d过度旋转,使偏心凸轮28d不会旋转到超过马达使之旋转的程度,而是停止在规定的停止位置,因此,能够实现定影压力的稳定化,提高定影装置11的定影性能。

以上的凹部28g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深度d1比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深度d2深。偏心凸轮28d在图15中比凹部28g靠下侧(旋转方向上游侧)的部分形成为上升倾斜面a,比凹部28g靠上侧(旋转方向下游侧)的部分形成为下降倾斜面b。由于凹部28g的上升倾斜面a的深度d1比凹部28g的下降倾斜面b的深度d2深,因此,偏心凸轮28d成为非对称形状。据此,能够使被施力部28c顺畅地与顺时针旋转的偏心凸轮28d的凹部28g相向,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偏心凸轮28d过度旋转。另外,由于下降倾斜面b的深度d2比上升倾斜面a的深度d1浅,因此,下降倾斜面b比上升倾斜面a平缓,在偏心凸轮28d从最大半径部r1切换到最小半径部r2时,能够将偏心凸轮28d的过度旋转力抑制到最小限度。

在被施力部28c与偏心凸轮28d的最小半径部r2相向的状态下,在被施力部28c与凹部28g的底面(最小半径部r2)之间形成有间隙。据此,当最小半径部r2与被施力部28c相向时,压缩弹簧28a的弹簧压力被有效地释放。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采用定影辊21作为定影部件,但本发明可以采用其他任意的定影部件。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定影膜或定影带作为定影部件。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单色(黑白)打印机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彩色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多功能一体机等。

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一方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