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双联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3935发布日期:2019-08-30 23:4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LC双联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c双联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连接的器件,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并使其介入光链路从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lc(lucentconnector)双联连接器是一种针对一管双芯光缆所研发的光纤连接器。例如公开号为“cn106918869b”、名称为“一种lc双联连接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联连接器,主要由前框套、后框套、上盖板、下盖板、插芯等零件组装而成。

实践发现,现有市面上的lc双联连接器大多存在零部件过多,操作不方便和上下盖板盖合不可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lc双联连接器,可以在不影响组装的情况下使上下盖板紧密盖合,增强lc双联连接器上下盖板盖合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c双联连接器,包括前框套、插芯组件、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包括主体、位于主体后端的中空尾部和位于主体前端的两个中空插头,该两个中空插头分别与两个前框套连接,插芯组件安装在连接好的中空插头和前框套内;所述下盖板的后端具有与所述中空尾部配合的弹性尾柄;所述下盖板和所述上盖板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体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下盖板的两侧设有卡条,所述卡条和卡槽配合构成第一卡扣结构。

可选的,所述下盖板前端的中部设有弹性臂,且弹性臂的顶端设有倒钩;所述主体前端的中部设有凹口,且凹口的内壁设有钩槽;设有倒钩的弹性臂与设有钩槽的凹口配合构成第二卡扣结构。

可选的,所述下盖板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嵌块,所述主体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嵌槽,嵌块和嵌槽配合构成第三卡扣结构。

可选的,所述中空插头表面设有凸起,所述前框套的内壁设有相应的凹孔,所述凸起与所述凹孔配合,将所述前框套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插头上。

可选的,所述中空插头上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一开口,所述中空尾部上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二开口。

可选的,所述下盖板上设有延伸至弹性尾柄的凸棱,所述弹性尾柄位于所述中空尾部的第二开口处,所述凸棱卡入所述第二开口。

可选的,还包括:弹簧和小白管;所述小白管套入于所述插芯组件后端,所述弹簧套入所述插芯组件后端设置于所述小白管外部,组装好后装入所述前框套内,穿入所述中空插头的内腔中。

可选的,所述中空插头的内腔的后端具有挡环,所述弹簧的后端抵顶住所述挡环。

可选的,还包括压接环和尾套以及防尘帽;所述压接环套在弹性尾柄和中空尾部上,尾套套在压接环上;所述防尘帽设置于前框套的前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操作简单方便:

其上盖板一体化的设置了两个中空插头,可直接与两个前框套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组成lc双联连接器的零件个数,组装更加简单;

上盖板和下盖板直接通过卡扣结构盖合连接,操作简单方便;

2.lc双联连接器上、下盖板通过至少一种卡扣结构连接,结构稳定,盖合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lc双联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lc双联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下盖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合好的上下盖板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盖合好的上下盖板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组装好的lc双联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组装好的lc双联连接器的另一截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组装好的lc双联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lc双联连接器,包括前框套2、插芯组件3、上盖板7和下盖板6。

其中,上盖板7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70、位于主体70后端的中空尾部71和位于主体70前端的两个中空插头72,该两个中空插头72分别与两个前框套2连接,插芯组件3安装在连接好的中空插头72和前框套2内;下盖板6的后端具有与中空尾部71配合的弹性尾柄605;下盖板6和上盖板7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卡扣结构、第二卡扣结构和/或第三卡扣结构。请参考图3至图6: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70的两侧设有卡槽702,所述下盖板6的两侧设有卡条601,所述卡条601和卡槽702配合构成第一卡扣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盖板6前端的中部设有弹性臂603,且弹性臂603的顶端设有倒钩;所述主体70前端的中部设有凹口705,且凹口705的内壁设有钩槽;设有倒钩的弹性臂603与设有钩槽的凹口705配合构成第二卡扣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盖板6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嵌块604,所述主体70后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嵌槽704,嵌块604和嵌槽704配合构成第三卡扣结构。

下盖板6和上盖板7可通过其中一种或多种卡扣结构盖合连接,将上盖板7和下盖板6紧紧的固定起来。

一些实施例中,lc双联连接器还包括弹簧4和小白管5;其中,所述小白管5套入于所述插芯组件3的后端,所述弹簧4套入所述插芯组件3的后端设置于所述小白管5的外部,组装好后装入所述前框套3内,穿入所述中空插头72的内腔中。

一些实施例中,lc双联连接器还包括压接环8和尾套9,所述压接环8套在弹性尾柄605和中空尾部71上,尾套9套在压接环8上。

一些实施例中,lc双联连接器还包括防尘帽1,所述防尘帽1设置于前框套2的前端,用于防止灰尘等弄脏插芯端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插头72包括连接于主体70前端的连接头721和连接于连接头721前端的连接头722;所述连接头722插入所述前框套2内。可选的,连接头721的尺寸与前框套2的尺寸相当,连接后表面平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插头72表面设有凸起706,所述前框套2的内壁设有相应的凹孔201,所述凸起706与所述凹孔201配合,将所述前框套2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插头72上。

可选的,凸起706设于连接头722的表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插头72上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一开口701,所述中空尾部71上设有连通其内腔的第二开口703。第一开口701和第二开口703用于组装时方便光缆装入。第二开口703还用于弹性尾柄605的装入。一管双芯的光缆可从第二开口703装入中空尾部71内腔,一管双芯的光缆可在主体70内分成两支单芯光缆,分别从两个中空插头72上的第一开口701装入其内腔,单芯光缆则穿入插芯组件3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盖板6上设有延伸至弹性尾柄605的凸棱602,所述弹性尾柄605位于所述中空尾部71的第二开口703处,所述凸棱602卡入所述第二开口703。凸棱602对下盖板6尾部的弹性尾柄605具有加强作用。

请参考图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插头72的内腔的后端具有挡环707,所述弹簧4的后端抵顶住所述挡环707,弹簧4的前端抵顶在插芯组件3中部的凸环位置,将插芯组件3推向前框套2。可选的,所述中空插头72的内腔包括位于连接头721内的后腔和位于连接头722内的前腔,后腔的内径小于前腔的内径,后腔和前腔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挡环707。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7上设有按把73,所述前框套2上设有弹性臂21,弹性臂21和按把73相配合,当上盖板7和前框套2组装到一起后,弹性臂21的顶端位于按把73的下部。

请参考图1至图9,lc双联连接器各零件的连接关系和组装方式包括:

小白管5插入插芯组件3的后端,弹簧4套在小白管5的外部。插芯组件3、小白管5、弹簧4装入前框套2和上盖板7所形成的第一空腔11内,弹簧4的后端顶住挡环707。下盖板6扣合在上盖板7上形成第二空腔12。

下盖板6扣合在上盖板7上,其中下盖板6两侧的卡条601扣合在上盖板7的卡槽702内,将上盖板7和下盖板6的左右两端固定住;下盖板6前端设置的弹性臂603插入上盖板7上相对应的凹口705内并扣合,进一步将下盖板6和上盖板7固定;下盖板6中间设置的凸棱602对弹性尾柄605具有加强作用,该凸棱602卡入上盖板7中空尾部71上的第二开口703内,对弹性尾柄605合入第二开口703上具有导向和限位作用。

下盖板6和上盖板7盖合后,压接环8压接在上盖板7的中空尾部,压接环8前端将光缆10内部的凯夫拉线压接在上盖板7后端的中空尾部703,成为主要的抗拉结构或者说承拉部件,同时,压接环8前端将下盖板6的弹性尾柄605压接在上盖板7后端的中空尾部703,进一步固定下盖板6和上盖板7的连接结构,使上盖板7和下盖板6的盖合是稳定可靠的。压接环8的后端压接光缆10的外皮成为次要的抗拉结构,尾套9套在压接环8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lc双联连接器,在上下盖板左右分别设计相对应的卡槽和卡条,构成第一卡扣结构。在上下盖板的前端分别设计相对应的凹口和弹性臂,构成第二卡扣结构。在上下盖板后端分别设计相对应的嵌槽和嵌块。构成第三卡扣结构。通过三组卡扣结构,可以将上下盖板盖合在一起,牢牢的固定住。

另外,在上盖板上开出方便光缆安装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组装更加简单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