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网络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2030发布日期:2019-09-17 23:03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网络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网络测试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网络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一对单模光导纤维可以同时开通35000个电话,和电通信相比具有传输频带宽、传输损耗低、损耗均匀且不受温度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信号保密度高、工作可靠度高等特点,其采用的高速串行能力的传输协议,具有高可靠性、高带宽、实时性高的特点。

光时域反射器(otdr)是常用于光纤网络测试与检测中使用的设备。使用光时域反射器需要先使用剥纤钳将玻璃光纤剥离出来,还要使用熔接设备将尾纤和光纤熔接,剥纤钳剥纤操作是较为耗时的过程,且十分考验操作者操作水平,而熔接设备体积大、重量重,携带也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网络测试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网络测试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剥纤腔和对接腔,所述对接腔和剥纤腔均为设置在设备本体内的凹腔,对接腔和剥纤腔外分别设置与其转动配合的对接腔门和剥纤腔门;

所述剥纤腔内分别依次设置有下切割座、压纤辊,所述下切割座上固定有两组下刀片,所述剥纤腔门上也设置压纤辊,剥纤腔门上还设置与下切割座位置对应的上切割座,上切割座上设置至少一组上刀片,在剥纤腔门闭合后,上刀片与下刀片呈环形阵列布置;

所述对接腔内设置尾纤和下匹配块,所述尾纤固定于对接腔内,并从设备本体的一侧延伸出,下匹配块固定于对接腔的中部位置,所述对接腔门上对应下匹配块的位置固定设置上匹配块,上匹配块和下匹配块截面为等半径的圆环形,设备本体对应尾纤的另一侧设置通孔,通孔与对接腔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接腔门上设置压固组件,所述压固组件包括压块、压簧和导柱,所述压块与导柱固定连接,导柱为伸缩杆结构,所述压簧套设在导柱外,对接腔内对应压固组件的位置设置v型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剥纤腔门上还设置有微调螺纹副组件,所述微调螺纹副组件底端与上刀片的刀片座通过螺纹连接,上刀片与剥纤腔门间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剥纤腔内分别依次设置有校正辊,所述校正辊上设置与光纤外圆周形状一致的圆弧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剥纤腔的两端分别设置向内凹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剥纤腔和对接腔的一侧分别设置用于将剥纤腔门和对接腔门固定的卡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剥纤腔门和对接腔门上设置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包括剥纤腔和对接腔,集成了剥纤和接纤的功能,可取代剥纤钳快速剥纤,对操作者操作水平无要求;设备体积小巧,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剥纤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光纤在经过剥纤腔剥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匹配块和下匹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压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便携网络测试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上分别设置有剥纤腔4和对接腔2,所述对接腔2和剥纤腔4均为设置在设备本体1内的凹腔,对接腔2和剥纤腔4外分别设置与其转动配合的对接腔门3和剥纤腔门5;

所述剥纤腔4内分别依次设置有校正辊41、下切割座42、压纤辊43,所述校正辊41上设置与光纤外圆周形状一致的圆弧槽,所述下切割座42位于校正辊41一侧,下切割座42上固定有两组下刀片421,所述剥纤腔门5上也设置校正辊41和压纤辊43,且位置相互对应,剥纤腔门5上还设置与下切割座42位置对应的上切割座52,上切割座52上设置至少一组上刀片521,在剥纤腔门5闭合后,上刀片521与下刀片421呈环形阵列布置,同时,两个校正辊41和两个压纤辊43对应配合,当确定好光纤剥纤位置后,将光纤放置到剥纤腔4内,并将光纤放置到校正辊41的圆弧槽内,随后将剥纤腔门5关闭,光纤被压紧在两个校正辊41、上下刀片和两个压纤辊43之间,其中,上下刀片位于光纤圆周面的阵列位置,并咬合进光纤保护套皮和套管内,随后将光纤拉出,校正辊41对光纤进行位置校正,使进入切割座内的光线保持直线状态,而在拉动过程中,刀片将塑料保护套和套管沿光纤方向分切成多块,随后再经过压纤辊43一定压力的压合后,将切分的护套压散开,使其呈图3的形式,这样将护套剥开即可裸露出纤芯,这样不仅操作快速,而且对操作者操作水平无要求,不易对纤芯造成损伤,只需调节好刀片咬合的尺寸即可,而为了适应不同光纤的尺寸,以使刀片能够较准确的咬合,剥纤腔门5上还设置有微调螺纹副组件53,所述微调螺纹副组件53底端与上刀片521的刀片座通过螺纹连接,而上刀片521与剥纤腔门5间活动连接,转动微调螺纹副组件53时可推动上刀片521沿径向移动,从而达到调节刀片咬合深度的目的。

结合图4、5,所述对接腔2内设置尾纤22和下匹配块21,所述尾纤22固定于对接腔2内,并从设备本体1的一侧延伸出,可与otdr等设备连接,下匹配块21固定于对接腔2的中部位置,所述对接腔门3上对应下匹配块21的位置固定设置上匹配块31,上匹配块31和下匹配块21截面为等半径的圆环形,可组合成整圆环,且半径与剥纤后的光纤6的纤芯相当,设备本体1对应尾纤22的另一侧设置通孔,通孔与对接腔2连通,可将剥纤后的光纤6从通孔中插入,使其端部与尾纤21端部配合连接,随后将对接腔门3闭合,上下匹配块将尾纤22和纤芯包覆在其内,匹配块本身柔软,与光纤接触后可减少纤芯与空气的菲涅尔反射引起的损耗,使得光纤和尾纤22连接稳定。为了使光纤与尾纤22连接牢固,在对接腔门3上设置压固组件32,所述压固组件32包括压块321、压簧322和导柱323,所述压块321与导柱323固定连接,导柱323为伸缩杆结构,所述压簧322套设在导柱323外,对接腔2内对应压固组件32的位置设置v型块23,在闭合对接腔门3后,利用压块321将光纤6压紧在v型块23和压块321之间,使得光纤6不易脱落。

剥纤腔4的两端分别设置向内凹腔44,闭合剥纤腔门5后光纤可从两端的内凹腔44中依次穿过。

剥纤腔4和对接腔2的一侧分别设置用于将剥纤腔门4和对接腔门2固定的卡扣,剥纤腔门4和对接腔门2上设置方便将其打开的凸起5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