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3936发布日期:2019-10-15 22:3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车载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尤其是一种散热良好的车载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摄像模组,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往镜头方向传递,导致摄像模组过热而无法正常工作,如容易出现离焦变化、死机、彩点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车载摄像模组,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往镜头方向传递,导致摄像模组过热而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模组。

车载摄像模组,其至少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并从中露出的镜头、以及设于壳体内的pcb线路板组件,壳体包括:

前壳体,其设有第一容置腔,且其前端设有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的镜头开口,镜头装设于前壳体并从开口中露出;以及

后壳体,与前壳体相配合,并设有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共同形成一容置腔;

pcb线路板组件装设于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共同形成的容置腔内,且pcb线路板组件与前壳体之间设有隔热圈,形成自前壳体向后壳体散热的散热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pcb线路板组件与前壳体之间设置隔热圈,从而形成自前壳体向后壳体散热的散热路径,可以有效防止热量往镜头方向传递,并快速向后壳体传递散热,避免出现摄像模组过热而离焦变化过大、死机、彩点等故障的出现,保证摄像模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模组隐藏摄像信号传输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当本发明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其至少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并从中露出的镜头1、以及设于壳体内的pcb线路板组件,壳体包括:

前壳体2,其设有第一容置腔,且其前端设有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的镜头开口,镜头1装设于前壳体2并从开口中露出;以及

后壳体3,与前壳体2相配合,并设有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共同形成一容置腔;

pcb线路板组件装设于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共同形成的容置腔内,且pcb线路板组件与前壳体2之间设有隔热圈40,形成自前壳体2向后壳体3散热的散热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pcb线路板组件与前壳体之间设置隔热圈,从而形成自前壳体向后壳体散热的散热路径,可以有效防止热量往镜头方向传递,并快速向后壳体传递散热,避免出现摄像模组过热而离焦变化过大、死机、彩点等故障的出现,保证摄像模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前壳体2和/或后壳体3的外周面设有石墨烯散热涂层。石墨烯散热涂层的导热系数高,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再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前壳体2和/或后壳体3的外周面设有沿纵向延伸的散热鳍片。增加外壳整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更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pcb线路板组件装包括:

第一线路板41,固设于前壳体2的第一容置腔,隔热圈40设于第一线路板41上表面边缘位置与前壳体2第一容置腔顶部边缘之间,第一线路板41上表面至少设有与镜头1尾端相对应的感光芯片410;

第二线路板42,固设于第一线路板41下方,并与第一线路板41电连接,位于第二容置腔内,第二线路板42上至少设有pmu电源管理单元421;以及

第三线路板43,固设于第二线路板42下方,并与第二线路板42电连接,位于第二容置腔内,其下表面至少设有摄像信号传输接口431。结构简单紧凑,线路板布局合理,整体外形体积较小。

又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第二线路板42与第三线路板43之间设有第一散热硅胶块422,第一散热硅胶块422紧贴于pmu电源管理单元421与第三线路板43之间;和/或第三线路板43与后壳体3底部内表面之间设有第二散热硅胶块432。有利于将热量快速传递至后壳体,提高散热效率。

再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第一线路板41与第二线路板42之间通过第一导热铜柱连接411;和/或第二线路板42与第三线路板43之间通过第二导热铜柱412连接。结构简单,有利于将各线路板上的热量快速传递至后壳体,提高散热效率。

更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感光芯片41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路径自前向后散热,该散热路径至少包括:感光芯片410产生的热量分别经第一线路板41、第一导热铜柱411、第二线路板42、第二导热铜柱412和/或第一散热硅胶块422、第三线路板43、第二散热硅胶块432传递至后壳体3;和/或pmu电源管理单元42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路径自前向后散热,该散热路径至少包括:pmu电源管理单元421产生的热量分别经第二线路板42、第二导热铜柱412和/或第一散热硅胶块422、第三线路板43、第二散热硅胶块432传递至后壳体3。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

又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第一线路板41、和/或第二线路板42、和/或第三线路板43的铜厚为2oz。从而降低线路板的内阻,进而减少发热量。

再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前壳体2后端面开设有环形装配凹槽,后壳体3前端面设有与装配凹槽相对应的装配凸起,装配凹槽与装配凸起之间设有防水圈30。防水效果好。

更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前壳体2后端面于环形装配凹槽外围设有向后纵向延伸的定位卡块21,后壳体3前端面于装配凸起外围设有与定位卡块21相配合的定位凹槽31。前后壳体装配方便。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发明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发明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摄像模组,其至少包括壳体、镜头、以及PCB线路板组件,壳体包括:前壳体,其设有第一容置腔,且其前端设有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的镜头开口,镜头装设于前壳体并从开口中露出;以及后壳体,与前壳体相配合,并设有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共同形成一容置腔;PCB线路板组件装设于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共同形成的容置腔内,且PCB线路板组件与前壳体之间设有隔热圈,形成自前壳体向后壳体散热的散热路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PCB线路板组件与前壳体之间设置隔热圈,从而形成自前壳体向后壳体散热的散热路径,可以有效防止热量往镜头方向传递,并快速向后壳体传递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卢苑云;刘佳俊;杨文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弘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19.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