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1729发布日期:2020-02-14 23:1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设备易于实现高分辨率并具有作为大屏幕显示设备的各种优点。这样的显示设备包括用于实现图像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并且每个像素均包括实现各个颜色的多个子像素。例如,一个像素可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随着广视角技术的发展,显示设备可有利地确保视角,但是在安全性或必要时改进重影现象方面,可使用遮挡横向光的膜,因此,使显示面板亮的度劣化。例如,在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中,显示面板的孔径比可能劣化,在遮挡发射到显示面板侧表面的光的过程中降低亮度,因此,为了实现高亮度,功耗增加。此外,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的寿命随着功耗增加而降低。技术实现要素:因此,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遮光颗粒散布在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由此控制视角,并且遮光颗粒被集中在多个缝隙的特定部分上,由此增大显示面板的孔径比并确保可视性。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遮光颗粒被集中在多个缝隙的特定部分上以在第一模式下实现广视角,由此确保可视性,同时降低功耗,并且遮光颗粒散布在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以在第二模式下实现窄视角,由此控制视角。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遮光颗粒散布在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以实现窄视角,由此控制视角。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多个缝隙与驱动电极图案的重叠区域被最小化,由此使遮光颗粒的集中区域最小化并使显示面板的孔径比最大化。本公开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公开的实践中获知本公开的其他优点和特征。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的目的,如在此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粘附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光路控制膜,其中所述光路控制膜包括多个缝隙、注入所述多个缝隙中的遮光颗粒以及被设置成与所述多个缝隙的纵向方向交叉的驱动电极图案,并且所述遮光颗粒可集中在所述多个缝隙与所述驱动电极图案的交叉区域上或者散布在所述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电路元件层,所述电路元件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和连接到所述多个tft中的每个tft以形成多个发光区域的发光层;以及粘附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光路控制膜,其中所述光路控制膜包括多个缝隙、注入所述多个缝隙中的遮光颗粒以及被设置成与所述多个缝隙的纵向方向交叉的驱动电极图案,其中所述遮光颗粒可集中在所述多个缝隙与所述驱动电极图案之间的交叉区域上或者散布在所述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下基板、上基板和液晶层,所述下基板包括调节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的透光率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ft),所述上基板包括多个滤色器和黑底,并且所述液晶层插设在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之间;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照射光;以及光路控制膜,所述光路控制膜插设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单元之间,其中所述光路控制膜包括多个缝隙、注入所述多个缝隙中的遮光颗粒以及被设置成与所述多个缝隙的纵向方向交叉的驱动电极图案,并且所述遮光颗粒可集中在所述多个缝隙与所述驱动电极图案之间的交叉区域上或者散布在所述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其他示例的细节被包括在详细描述和附图中。附图说明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图2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驱动电极图案的状态的图示。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驱动电极图案的状态的图示。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图13示出了沿着图11所示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的一个示例。图14示出了沿着图11所示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的另一个示例。图15a至图15c是例示当将驱动电压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时遮光颗粒的运动的剖视图以及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光路控制膜的透光率的平面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19是沿着图18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图20是例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图18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下驱动电极图案和上驱动电极图案中的每者的状态的视图。图21是沿着图20所示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图22是示出图19所示的第一光路控制层和第二光路控制层的立体图。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24是沿着图23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图2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26是沿着图25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图2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28是例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图27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下驱动电极图案和上驱动电极图案中的每者的状态的视图。图29是示出图27所示的第一光路控制层和第二光路控制层的立体图。图30是例示取决于光路控制膜的多个缝隙的宽度、间隔和高度的光效率和屏蔽特性的视图。图31a和图31b是示出图18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光学轮廓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示例在附图中例示。只要有可能,在整个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通过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将阐明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公开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此外,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附图中公开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和数量仅仅是示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例示的细节。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要素。在以下描述中,当确定相关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重点时,将省略详细描述。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comprise)”、“具有(have)”和“包括(include)”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仅……”,否则可以添加另一部分。除非另有相反的说明,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包括复数形式。在解释要素时,尽管没有明确的描述,要素仍被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被描述为“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在……附近”时,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除非使用“正好”或“直接”,否则可设置在两个部件之间。应当理解,尽管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要素,但是这些要素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例如,第一要素可以被称为第二要素,并且类似地,第二要素可以被称为第一要素,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在描述本公开的要素时,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并且相应要素的本质、顺序、次序或数量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应当理解,当要素或层被描述为“连接”、“联接”或“粘附”到另一个要素或层时,该要素或层可以直接连接或粘附到另一个要素或层,但是另一个要素或层可以“设置”在要素或层之间,或者要素或层可以通过另一个要素或层彼此“连接”、“联接”或“粘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整体地联接到彼此或者彼此组合,并且可以彼此不同地相互操作并且在技术上被驱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理解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或者可以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一起执行。将参考附图和示例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并且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驱动电极图案的状态的图示,并且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这里,图1和图2示出了遮光颗粒281被散布到多个缝隙250的整个区域中的状态,并且图3和图4示出了遮光颗粒281被集中在使驱动电极图案220和多个缝隙250彼此重叠的区域上的状态。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参照图1至图5,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0、光路控制膜200和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显示面板100可包括显示区域aa和非显示区域na。显示区域aa是显示图像的区域,并且可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中心部分。非显示区域na是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并且可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围绕显示区域aa的边缘部分。例如,显示面板100可以是诸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和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之类的任何类型的显示面板。例如,当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100包括多条栅极线、数据线以及形成在栅极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区域处的多个像素。这里,显示面板100包括:下基板,下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是分别调节多个像素的透光率的开关元件;上基板,上基板具有滤色器和/或黑底;以及液晶层,液晶层形成在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在另一个示例中,当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可包括多条栅极线和数据线并包括形成在栅极线和数据线的交叉区域处的多个像素。这里,显示面板100可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tft,tft是用于将电压分别选择性地施加到多个像素的元件;有机发光元件层,有机发光元件层位于阵列基板上;以及封装基板,封装基板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以覆盖有机发光元件层,等等。封装基板可保护tft、有机发光元件层等免受外部冲击并防止水或氧渗透到有机发光元件层中。形成在阵列基板上的层可包括无机发光层,例如,纳米尺寸材料层或量子点。光路控制膜2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光路控制膜200可设置成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aa重叠。根据一个示例,光路控制膜200可通过粘结剂构件粘附到显示面板100或者可与显示面板100一体地设置。光路控制膜200包括第一基膜210、驱动电极图案220、粘结剂层230、多个突出图案240、多个缝隙250、公共电极260和第二基膜270。第一基膜210可支撑驱动电极图案220。例如,第一基膜210可由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具有平坦结构。驱动电极图案220可在第一基膜210上被图案化。例如,驱动电极图案220可由诸如ito之类的透明电极形成,但不限于此。驱动电极图案220可面对公共电极260且多个缝隙2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驱动电极图案220可接收来自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的驱动电压vd。驱动电极图案220可布置成与多个缝隙250的纵向方向交叉。根据一个示例,驱动电极图案220可设置成使其与多个缝隙250重叠的区域被最小化。例如,如果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线形状,则驱动电极图案220可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这里,第一方向x对应于水平方向,并且第二方向y对应于竖直方向,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以这种方式,驱动电极图案220的布置结构根据多个缝隙250的布置结构而改变,由此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的重叠区域可被最小化。粘结剂层230可将多个突出图案240粘附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上。也就是说,粘结剂层230可插设在多个突出图案240和多个缝隙250与驱动电极图案220之间。例如,粘结剂层230可以是光学透明粘结剂(oca)。作为另一个示例,粘结剂层230可以是光学透明树脂(ocr)。这里,粘结剂层230可进一步包括插设在多个突出图案240与多个缝隙250之间的包覆剂层。多个突出图案240可通过粘结剂层230粘附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上。具体地,多个突出图案240可形成在第二基膜270和公共电极260上,然后粘附到形成在第一基膜210上的驱动电极图案220。当多个突出图案240通过粘结剂层230粘附到驱动电极图案220时,可形成被多个突出图案240和粘结剂层230围绕的多个缝隙250。因此,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突出图案240中的每个突出图案240之间的凹入部分。根据一个示例,可通过将预定材料层施加在第二基膜270和公共电极260上,然后使用压模按压预定材料层,来形成多个突出图案240。这里,预定材料层可对应于uv树脂或光致抗蚀剂。也就是说,压模可形成多个突出图案240和对应于多个突出图案240的多个缝隙250。另外,压模可确定对应于多个突出图案240的多个缝隙250的形状。多个缝隙250被多个突出图案240和粘结剂层230围绕,并且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突出图案240中的每个突出图案240之间的凹入部分。如上所述,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线形状(但不限于此)并且可按照各种形式布置。公共电极260可设置在第二基膜270上。公共电极260可以是诸如ito之类的透明电极,但不限于此。公共电极260可形成为覆盖第二基膜270的整个表面的一个电极,或者可形成为对应于驱动电极图案220。公共电极260可面对驱动电极图案220且多个突出图案240和多个缝隙250插设在它们之间。例如,公共电极260可供应低于驱动电压vd的低电位电压或者可接地。第二基膜270可在粘结到第一基膜210之前支撑公共电极260和多个突出图案240。例如,第二基膜270可由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具有平坦结构。电泳液280可通过使遮光颗粒281和透明流体283混合来制备。当第一基膜210和第二基膜270被粘附在一起以形成被多个突出图案240和粘结剂层230围绕的多个缝隙250时,可将电泳液280注入多个缝隙250中。遮光颗粒281可包括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时在朝向驱动电极图案220的方向上移动的电泳材料。也就是说,遮光颗粒281可具有遮光(或吸光)特性,同时具有电泳特性。根据一个示例,遮光颗粒281可遮挡(或吸收)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l。例如,遮光颗粒281可由具有高吸光度和高导电性的炭黑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透明流体283可允许光从中透过,在多个缝隙250中流动,并支撑遮光颗粒281的运动。例如,当遮光颗粒281由炭黑形成并且遮光颗粒281在电泳液280中的比例为3.5%时,光路控制膜200可具有如下面[表1]所示的透射率。[表1]这里,样品1至3对应于遮光颗粒281在电泳液280中的比例同样为3.5%并且间隙对应于多个缝隙250的宽度的样品。也就是说,随着多个缝隙250的宽度增加,光路控制膜200的透射率可减小。然而,如果多个缝隙250的宽度增加,则易于实现窄视角模式,因此,多个缝隙250的宽度可设计成便于实现窄视角模式,同时最小化光路控制膜200中的透射率的降低。例如,如果遮光颗粒281由炭黑形成并且遮光颗粒281在电泳液280中的比例为5%,电泳液280可具有如下面[表2]所示的透射率。[表2]这里,样品4至6对应于遮光颗粒281在电泳液280中的比例同样为5%并且间隙对应于多个缝隙250的宽度的样品。也就是说,随着多个缝隙250的宽度增加,光路控制膜200的透射率可减小。另外,在[表1]与[表2]之间做比较,随着遮光颗粒281在电泳液280中的比例增加,光路控制膜200的透射率可减少。如上所述,遮光颗粒281在电泳液280中的比例以及多个缝隙250的宽度可设计成便于实现窄视角模式,同时最小化光路控制膜200的透射率的降低。如图1和图2所示,除非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否则遮光颗粒281可散布到多个缝隙250的整个区域中。具体地,当遮光颗粒281散布到多个缝隙250的整个区域中时,遮光颗粒281可遮挡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l。例如,发射到显示面板100的前面的光l未被遮光颗粒281遮挡,并且除显示面板100的前面之外的方向(例如,前对角线方向)发射的光l可被遮光颗粒281遮挡。也就是说,光路控制膜200可在多个缝隙250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281以控制显示设备的广视角。如图3和图4所示,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时,遮光颗粒281可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和多个缝隙250的重叠区域(或交叉区域)上。例如,遮光颗粒281的集中区域可设置成在平面图中彼此间隔开。另外,仅透明流体283可保留在多个缝隙250的不与驱动电极图案220交叉的区域中。具体地,驱动电极图案22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的驱动集成电路330接收驱动电压vd,并且遮光颗粒281可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狭缝250之间的最短距离上。也就是说,遮光颗粒281可相对于平面方向从驱动电极图案220和多个缝隙250不重叠的区域移向驱动电极图案220和多个缝隙250彼此重叠的区域。另外,遮光颗粒281可相对于垂直于平面方向的方向朝向驱动电极图案220移动。当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之间的最短距离上时,仅透明流体283可保留在多个缝隙250的剩余区域中。当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和多个缝隙250的重叠区域上时,光路控制膜200可允许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l从中透过。例如,在显示面板100的前面和前对角线方向上发射的光l可透过光路控制膜200而不被遮光颗粒281遮挡。也就是说,光路控制膜200可将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和多个缝隙250的重叠区域上以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因此,光路控制膜200可根据是否施加驱动电压vd来确定是否集中遮光颗粒,由此选择性地控制显示面板的广视角或孔径比。结果,光路控制膜200可确定是否集中遮光颗粒,由此可确保场可视性,并且可降低功耗以延长显示设备的寿命。根据一个示例,在第一模式下,光路控制膜200可将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狭缝250之间的最短距离上,以允许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从中透过,并且在第二模式下,光路控制膜200可在多个狭缝250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281,以遮挡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这里,光路控制膜200可通过第二模式来控制广视角,并且可通过第一模式而不是第二模式来改进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例如,第一模式可对应于广视角模式或白天模式,并且第二模式可对应于窄视角模式或夜间模式,但不限于此。如上所述,光路控制膜200可通过在第一模式下改进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来实现高亮度而不增加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功耗。通过在第二模式下控制广视角,光路控制膜200可防止显示面板100的图像在另一个地方(例如,设置在显示面板100附近的玻璃)上被反射。结果,光路控制膜200可通过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来改进显示面板的孔径比或控制广视角。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可包括多个电路膜310、多个驱动集成电路330、印刷电路板(pcb)350和定时控制器370。多个电路膜310中的每个电路膜310均可粘附到显示面板100的焊盘部分和pcb350。例如,设置在多个电路膜310中的每个电路膜310的一侧上的输入端子可通过膜粘附过程粘附到pcb350,并且设置在多个电路膜310的另一侧上的输出端子可通过膜粘附过程粘附到显示面板100的焊盘部分。多个驱动集成电路330可分别单独地安装在多个电路膜310上。多个驱动集成电路330中的每个驱动集成电路330均接收从定时控制器370提供的像素数据和数据控制信号,根据每个像素的数据控制信号将像素数据转换为模拟像素数据信号,并将转换后的信号供应到对应的数据线。根据一个示例,多个驱动集成电路330中的一个驱动集成电路330可在向多个薄膜晶体管提供数据电压的同时提供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的驱动电压vd。光路控制膜200不需要单独的驱动集成电路并且可通过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的驱动集成电路330由驱动电极图案220接收驱动电压vd以驱动显示面板100。印刷电路板350支撑定时控制器370并可在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的部件之间传输信号和功率。定时控制器37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50上并且可通过设置在印刷电路板350上的用户连接器接收从显示驱动系统提供的图像数据和定时同步信号。定时控制器370可基于定时同步信号生成数据控制信号和扫描控制信号,通过数据控制信号来控制每个驱动集成电路330的驱动定时,并且通过扫描控制信号来控制扫描驱动电路的驱动定时。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中的驱动电极图案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图6至图8的第二实施方式在驱动电极图案220、多个突出图案240和多个狭缝250的配置上不同于图1至图5的第一实施方式,并且将简要描述或省略与上述部件相同的部件。例如,图1至图5的显示设备的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线形状,并且图6至图8的显示设备的多个缝隙25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多个第一缝隙251以及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缝隙252。参照图6至图8,多个突出图案240可通过粘结剂层230粘附到驱动电极图案220。具体地,多个突出图案240可形成在第二基膜270和公共电极260上,然后粘附到形成在第一基膜210上的驱动电极图案220。当多个突出图案240通过粘结剂层230粘附到驱动电极图案220时,可形成被粘结剂层230围绕的多个突出图案240和多个缝隙250。因此,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突出图案240中的每个突出图案240之间的凹入部分。多个缝隙250被多个突出图案240和粘结剂层230围绕,并且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多个相邻的突出图案240中的每个突出图案240之间的凹入部分。例如,多个缝隙25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多个第一缝隙251以及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缝隙252。也就是说,当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分别具有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格子形状时,驱动电极图案220可在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之间的对角线方向上延伸。因此,驱动电极图案220可在使与多个狭缝250重叠的区域最小化的方向上延伸。因为驱动电极图案220的布置结构根据多个缝隙250的布置结构而改变,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重叠的区域可最小化并且使遮光颗粒281集中的区域可最小化,以改进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如上所述,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具有在第一方向x和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格子形状,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多个缝隙250可按照各种形式布置。如图6所示,如果驱动电压vd未被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则遮光颗粒281可散布到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整个区域中。具体地,当遮光颗粒281散布到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整个区域中时,遮光颗粒281可遮挡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也就是说,光路控制膜200可在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281,由此控制显示设备的广视角。如图7所示,当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时,遮光颗粒281可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重叠区域(或交叉区域)上。另外,仅透明流体283可保留在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不与驱动电极图案220交叉的区域中。具体地,驱动电极图案22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的驱动集成电路330接收驱动电压vd,并且遮光颗粒281可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所述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之间的最短距离上。也就是说,遮光颗粒281可相对于平面方向从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不重叠的区域移向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彼此重叠的区域。另外,遮光颗粒281可相对于垂直于平面方向的方向朝向驱动电极图案220移动。当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之间的最短距离上时,仅透明流体283可保留在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剩余区域中。当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重叠区域上时,光路控制膜200可允许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从中透过。例如,在显示面板100的前面和前对角线方向上发射的光可透过光路控制膜200而不被遮光颗粒281遮挡。也就是说,光路控制膜200可将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重叠区域上,以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并且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图9的显示设备包括驱动块电极290来代替图1的显示设备的驱动电极图案220,并且将简要描述或省略与上述配置相同的配置。光路控制膜200包括第一基膜210、粘结剂层230、多个突出图案240、多个缝隙250、公共电极260、第二基膜270和驱动块电极290。第一基膜210可支撑驱动块电极290。例如,第一基膜210可由透明材料形成,并且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具有平坦结构。驱动块电极290可设置在第一基膜210上。例如,驱动块电极290可由诸如ito之类的透明电极形成,但不限于此。根据一个示例,驱动块电极290可形成为覆盖第一基膜210的整个表面的一个电极。驱动块电极290可面对公共电极260且多个缝隙2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驱动块电极29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接收驱动电压vd。粘结剂层230可将多个突出图案240粘附在驱动块电极290上。也就是说,粘结剂层230可插设在多个突出图案240和多个缝隙250与驱动块电极290之间。例如,粘结剂层230可以是光学透明粘结剂(oca)。作为另一个示例,粘结剂层230可以是光学透明树脂(ocr)。这里,粘结剂层230可进一步包括插设在多个突出图案240与多个缝隙250之间的包覆剂层。多个突出图案240可通过粘结剂层230粘附在驱动块电极290上。具体地,多个突出图案240可形成在第二基膜270和公共电极260上,然后粘附到形成在第一基膜210上的驱动块电极290。当多个突出图案240通过粘结剂层230粘附到驱动块电极290时,可形成被多个突出图案240和粘结剂层230围绕的多个缝隙250。因此,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突出图案240的每个突出图案240之间的凹入部分。多个缝隙250被多个突出图案240和粘结剂层230围绕,并且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突出图案240的每个突出图案240之间的凹入部分。如上所述,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线形状(但不限于此)并且可按照各种形式布置。公共电极260可设置在第二基膜270上。公共电极260可以是诸如ito之类的透明电极,但不限于此。公共电极260可形成为覆盖第二基膜270的整个表面的一个电极。公共电极260可面对驱动块电极290且多个突出图案240和多个缝隙250插设在它们之间。例如,公共电极260可被供以低于驱动电压vd的低电位电压或者可接地。第二基膜270可在粘结到第一基膜210之前支撑公共电极260和多个突出图案240。例如,第二基膜270可由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具有平坦结构。电泳液280可通过使遮光颗粒281和透明流体283混合来制备。当第一基膜210和第二基膜270被粘附在一起以形成被多个突出图案240和粘结剂层230围绕的多个缝隙250时,电泳液280可注入多个缝隙250中。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并且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这里,图11和12的显示设备不同于图9和图10的显示设备的多个突出图案240和多个缝隙250的配置,并且将简要描述或省略与上述配置相同的配置。例如,图9和图10的显示设备的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线形状,并且图11和图12的显示设备的多个缝隙25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多个第一缝隙251以及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缝隙252。参照图11和图12,多个突出图案240可通过粘结剂层230粘附在驱动块电极290上。具体地,多个突出图案240可形成在第二基膜270和公共电极260上,然后粘附到形成在第一基膜210上的驱动块电极290。当多个突出图案240通过粘结剂层230粘附到驱动电极图案220时,可形成被多个突出图案240和粘结剂层230围绕的多个缝隙250。因此,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突出图案240中的每个突出图案240之间的凹入部分。多个缝隙250被多个突出图案240和粘结剂层230围绕,并且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多个相邻的突出图案240之间的凹入部分。例如,多个缝隙25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多个第一缝隙251以及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缝隙252。根据一个示例,多个缝隙250中的每个缝隙250均可具有在第一方向x和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格子形状,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多个缝隙250可按照各种形式布置。图13是沿着图11所示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的示例。参照图13,除非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块电极290,否则遮光颗粒281可散布在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整个区域中。具体地,当遮光颗粒281散布在多个缝隙250的整个区域中时,遮光颗粒281可遮挡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l。也就是说,光路控制膜200可在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281,以控制显示设备的广视角。图14示出了沿着图11所示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的另一个示例。参照图14,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块电极290时,遮光颗粒281可集中在驱动块电极290与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重叠区域(或交叉区域)上。具体地,驱动块电极29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的驱动集成电路330接收驱动电压vd,并且遮光颗粒281可集中在驱动块电极290与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之间的最短距离上。这里,仅透明流体283可保留在多个第一缝隙251和第二缝隙252的相对远离驱动块电极290的区域中。也就是说,遮光颗粒281可相对于垂直于平面方向的方向靠近驱动块电极290。如上所述,当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块电极290与多个缝隙250之间的最短距离上时,光路控制膜200可允许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从中透过。例如,在显示面板100的前面和前对角线方向上发射的光可透过光路控制膜200而不被遮光颗粒281遮挡。也就是说,光路控制膜200可将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块电极290与多个缝隙250的重叠区域上,以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图15a至图15c是例示当将驱动电压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时遮光颗粒的运动的剖视图以及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光路控制膜的透光率的平面图。这里,图15a示出了驱动电压vd未被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的状态,图15b示出了紧接在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之后遮光颗粒281被集中的状态,并且图15c示出了在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之后完成遮光颗粒281的集中的状态。参照图15a,除非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遮光颗粒281可散布在多个缝隙250的整个区域中。具体地,当遮光颗粒281散布在多个缝隙250的整个区域中时,遮光颗粒281可遮挡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l。例如,发射到显示面板100的前面的光l未被遮光颗粒281遮挡,并且在除显示面板100的前面之外的方向(例如,前对角线方向)上发射的光l可被遮光颗粒281遮挡。因此,可降低光路控制膜200的透射率。因此,光路控制膜200可在多个缝隙250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281,以控制显示设备的广视角。参照图15b,遮光颗粒281可紧接在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之后朝向驱动电极图案220移动。具体地,遮光颗粒281可相对于平面方向从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不重叠的区域移向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彼此重叠的区域。另外,遮光颗粒281可相对于垂直于平面方向的方向朝向驱动电极图案220移动。参照图15c,当随着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将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之间的最短距离时,仅透明流体283可保留在多个缝隙250的剩余区域中。当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的重叠区域上时,光路控制膜200可允许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l从中透过。例如,在显示面板100的前面和前对角线方向上发射的光l可透过光路控制膜200而不被遮光颗粒281遮挡。因此,可增加光路控制膜200的透射率。因此,光路控制膜200可将遮光颗粒281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的重叠区域上,以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在图16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400包括发光元件层并且将简要描述或省略与上述配置相同的配置。参照图16,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400和光路控制膜200。显示面板400包括基板410、电路元件层tftl、平坦化层420、发光元件层(edl)、包覆剂层430、多个滤色器cf、黑底(bm)和缓冲层440。作为基础基板的基板410可以是柔性基板。例如,基板410可包括透明聚酰亚胺材料。电路元件层tftl可形成在基板410上并包括多个信号线、多个薄膜晶体管(tft)和电容器。平坦化层420可形成在电路元件层tftl上以平坦化电路元件层tftl的顶部。发光元件层edl可连接到多个晶体管中的每个晶体管以形成多个发光区域oa。具体地,发光元件层edl可包括阳极ae、有机发光层el、阴极ce和堤b。阳极ae可被图案化以对应于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堤b可形成为矩阵结构以限定多个发光区域。有机发光层el可形成在阳极ae上,并且堤b和阴极ce可形成在有机发光层el上。包覆剂层430形成在发光元件层edl上,以防止水分渗透到发光元件层edl中。多个滤色器cf可设置在包覆剂层430上并分别对应于多个发光区域oa。黑底bm可设置在多个滤色器cf中的每个滤色器cf之间。因此,黑底bm可布置在多个发光区域oa中的每个发光区域oa之间。缓冲层440可覆盖多个滤色器cf和黑底bm并可在多个滤色器cf和黑底bm上提供平坦表面。显示面板400可修改为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结构。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的交叉区域可与黑底bm重叠。具体地,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时,遮光颗粒281可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与多个缝隙250的重叠区域上。这里,遮光颗粒281可集中在驱动电极图案220和多个缝隙250与黑底bm重叠的区域上。也就是说,遮光颗粒281可集中成使得遮光颗粒281与显示面板400的黑底bm重叠且不与多个发光区域oa重叠。以这种方式,光路控制膜200可与显示面板400联接,使得遮光颗粒281的集中区域和显示面板400的多个发光区域oa的重叠区域被最小化,并且显示面板400的孔径比可被最大化。显示设备可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400的显示驱动电路部分。显示驱动电路部分可包括多个电路膜、多个驱动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和定时控制器。多个电路膜中的每个电路膜均可粘附到显示面板400的焊盘部分和印刷电路板。多个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每个驱动集成电路均可分别单独地安装在多个电路膜上。根据一个示例,多个驱动集成电路中的一个驱动集成电路可向驱动电极图案220提供驱动电压vd,同时向多个薄膜晶体管提供数据电压。因此,光路控制膜200的驱动电极图案220可通过显示驱动电路部分的驱动集成电路接收驱动电压vd以驱动显示面板400而无需单独的驱动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可支撑定时控制器并在显示驱动电路部分的部件之间传输信号和功率。定时控制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并可通过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用户连接器接收从显示驱动系统提供的图像数据和定时同步信号。定时控制器可基于定时同步信号来生成数据控制信号和扫描控制信号中的每者,通过数据控制信号来控制每个驱动集成电路的驱动定时,并通过扫描控制信号来控制扫描驱动电路的驱动定时。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17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包括显示面板500和背光单元600,并且将简要描述或省略与上述配置相同的配置。参照图17,显示面板500包括下基板510、第一电极520、液晶层530、黑底540、多个滤色器550、第二电极560和上基板570。作为基础基板的下基板510可以是柔性基板。例如,下基板510可包括透明聚酰亚胺材料。另外,下基板510可包括调节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的透光率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第一电极520可连接到控制下基板510上的多个像素中的每个像素的透光率的多个薄膜晶体管中的每个薄膜晶体管。第二电极560可一体地形成在上基板570上。多个滤色器550可形成为分别对应于上基板570上的多个像素,并且黑底540可设置在上基板570上的多个滤色器550中的每个滤色器550之间。具有黑底540和多个滤色器550的上基板570可粘结到具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和第一电极520的下基板510,并且液晶层530可注入下基板510与上基板570之间。也就是说,液晶层530可插设在下基板510与上基板570之间。液晶层530可根据形成在第一电极520与第二电极560之间的竖向电场进行布置,并且显示面板500可根据液晶层530的布置通过调节由背光单元600照射的光的透射率来显示图像。显示设备可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500的显示驱动电路部分。显示驱动电路部分可包括多个电路膜、多个驱动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和定时控制器。多个电路膜中的每个电路膜均可粘附到显示面板500的焊盘部分和印刷电路板。多个驱动集成电路可分别单独地安装在多个电路膜上。根据一个示例,多个驱动集成电路中的一个驱动集成电路可提供施加到驱动电极图案220的驱动电压vd,同时向多个薄膜晶体管提供数据电压。光路控制膜200不需要单独的驱动集成电路并且可通过显示驱动电路部分的驱动集成电路由驱动电极图案220接收驱动电压vd以驱动显示面板500。印刷电路板支撑定时控制器并可在显示驱动电路部分的部件之间传输信号和功率。定时控制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并且可通过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用户连接器接收从显示驱动系统提供的图像数据和定时同步信号。定时控制器可基于定时同步信号生成数据控制信号和扫描控制信号,通过数据控制信号来控制每个驱动集成电路的驱动定时,并且通过扫描控制信号来控制扫描驱动电路的驱动定时。背光单元600可包括光源单元610、导光板620、反射片630、第一粘结剂层640、多个光学片650和第二粘结剂层660。光源单元610可设置在导光板620的侧表面上并且可朝向导光板620照射光。光源单元610可进一步包括多个光源和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向多个光源提供电源电压并向驱动电极图案220提供驱动电压vd。印刷电路板可向多个光源提供电源电压并向驱动电极图案220提供驱动电压vd。因此,光路控制膜200不需要单独的驱动集成电路并且可通过印刷电路板由驱动电极图案220接收驱动电压vd以驱动背光单元600。导光板620可发射从光源单元610朝向显示面板500提供的光。反射片630可设置在导光板620的与面对显示面板500的一侧相对的那一侧上,以防止光泄漏至显示设备的后表面并改进亮度均匀性。多个光学片650可通过第一粘结剂层640设置在导光板620的一侧上以改进从导光板620发射的光的亮度特性。背光单元600可通过第二粘结剂层660粘附到光路控制膜200。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可通过在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来控制广视角并增大显示面板的孔径比并且通过将遮光颗粒集中在多个缝隙的特定部分中来确保可视性。另外,显示设备可通过在第一模式下将遮光颗粒集中在多个缝隙的特定部分中而实现广视角来确保室外可视性,同时降低功耗,并且通过在第二模式下将遮光颗粒散布到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而实现窄视角来控制视角。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并且图19是沿着图18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线iv-iv'截取的剖视图。图20是例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图18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下驱动电极图案和上驱动电极图案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21是沿着图20所示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这里,图18和图19示出了遮光颗粒761和861被散布到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者的整个区域中的状态,图20和图21示出了如下状态,即:遮光颗粒761和861被集中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重叠区域、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重叠区域以及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重叠区域上。参照图18至图22,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100、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以及光路控制膜700和800。显示面板100可包括显示区域aa和非显示区域na。显示区域aa是显示图像的区域,并可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中心部分。非显示区域na是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并可对应于显示面板100的围绕显示区域aa的边缘部分。例如,显示面板100可以是诸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和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之类的任何类型的显示面板。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可包括多个电路膜310、多个驱动集成电路330、印刷电路板350和定时控制器370。这里,因为图18的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与图1的显示驱动电路部分相同,将省略详细描述。光路控制膜700和8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光路控制膜700和800可设置成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aa重叠。根据一个示例,光路控制膜700和800可通过粘结剂构件粘附到显示面板100或者可与显示面板100一体地设置。光路控制膜包括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包括第一基膜710、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多个下缝隙750以及电泳液760。第一基膜710可支撑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例如,第一基膜710可由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具有平坦结构。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在第一基膜710上被图案化。例如,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由诸如ito的透明电极形成,但不限于此。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面对公共电极910且多个下缝隙7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接收驱动电压vd。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布置成与多个下缝隙750的纵向方向交叉。根据一个示例,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设置成使得其与多个下缝隙750重叠的区域被最小化。例如,如果多个下缝隙750中的每个下缝隙750均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线形状,则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这里,第一方向x对应于显示面板100上的水平方向,并且第二方向y对应于显示面板100上的竖直方向,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以这种方式,下驱动电极图案720的布置结构根据多个下缝隙750的布置结构而改变,由此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重叠的区域可被最小化。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可通过第三粘结剂层930粘附在第一公共电极911的一个表面上。具体地,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可形成在第一基膜710和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上,然后粘附到形成在第三基膜920上的第一公共电极911。当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通过第三粘结剂层930粘附到第一公共电极911时,可形成被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第三粘结剂层930围绕的多个下缝隙750。因此,多个下缝隙750中的每个下缝隙750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中的每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之间的凹入部分。根据一个示例,可通过将预定材料层施加在第一基膜710和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上然后使用压模按压预定材料层,来形成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这里,预定材料层可对应于uv树脂或光致抗蚀剂。也就是说,压模可形成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对应于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的多个下缝隙750。另外,压模可确定对应于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的多个下缝隙750的形状。多个下缝隙750被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第三粘结剂层930围绕,并且多个下缝隙750中的每个下缝隙7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中的每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之间的凹入部分。如上所述,多个下缝隙750中的每个下缝隙750均可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线形状(但不限于此)并且可按照各种形式布置。电泳液760可通过使遮光颗粒761与透明流体763混合来制备。当第一基膜710和第三基膜920被粘附在一起以形成被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第三粘结剂层930围绕的多个下缝隙750时,电泳液760可注入多个下缝隙750中。遮光颗粒761可包括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时在朝向下驱动电极图案720的方向上移动的电泳材料。也就是说,遮光颗粒761可具有遮光(或吸光)特性,同时具有电泳特性。根据一个示例,遮光颗粒761可遮挡(或吸收)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l。例如,遮光颗粒761可由具有高吸光度和高导电性的炭黑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透明流体763可允许光从中透过,在多个下缝隙750中流动,并支撑遮光颗粒761的运动。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包括第二基膜810、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多个上缝隙850和电泳液860。第二基膜810可支撑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例如,第二基膜810可由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具有平坦结构。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在第二基膜810上被图案化。例如,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由诸如ito的透明电极形成,但不限于此。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面对公共电极910且多个上缝隙8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接收驱动电压vd。根据一个示例,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独立于下驱动电极图案720被驱动。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布置成与多个上缝隙850的纵向方向交叉。根据一个示例,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设置成使得其与多个上缝隙850重叠的区域被最小化。另外,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设置成与显示面板100上的下驱动电极图案720重叠。例如,如果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线形状,则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以这种方式,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布置结构根据多个上缝隙850的布置结构而改变,由此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重叠的区域可被最小化。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可通过第四粘结剂层940粘附在第二公共电极913的一个表面上。具体地,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可形成在第二基膜81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上,然后粘附到形成在第三基膜920上的第二公共电极913。当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通过第四粘结剂层940粘附到第二公共电极913时,可形成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的多个上缝隙850。因此,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的凹入部分。根据一个示例,可通过将预定材料层施加在第二基膜81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上然后使用压模按压预定材料层,来形成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这里,预定材料层可对应于uv树脂或光致抗蚀剂。也就是说,压模可形成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对应于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的多个上缝隙850。另外,压模可确定对应于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的多个上缝隙850的形状。多个上缝隙850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并且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的凹入部分。如上所述,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线形状(但不限于此)并且可按照各种形式布置。电泳液860可通过使遮光颗粒861与透明流体863混合来制备。当第二基膜810和第三基膜920被粘附在一起以形成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的多个上缝隙850时,电泳液860可注入多个上缝隙850中。遮光颗粒861可包括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上驱动电极图案820时在朝向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方向上移动的电泳材料。也就是说,遮光颗粒861可具有遮光(或吸光)特性,同时具有电泳特性。根据一个示例,遮光颗粒861可遮挡(或吸收)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l。例如,遮光颗粒861可由具有高吸光度和高导电性的炭黑形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透明流体863可允许光从中透过,在多个上缝隙850中流动,并支撑遮光颗粒861的运动。根据一个示例,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被布置成在显示面板100上彼此重叠,因此,可提高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光的效率。例如,光效率可对应于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穿过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比例。这里,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相应电泳液760和860可吸收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当驱动电压vd未被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时,遮光颗粒761和861可散布在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中。也就是说,遮光颗粒761和861散布在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中,以吸收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如果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在显示面板100上彼此不重叠,则遮光颗粒761和861与显示面板100重叠的区域增加,因此,可减小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孔径比。因此,当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穿过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时,遮光颗粒761和861与显示面板100重叠的区域较小,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孔径比增加并可提高光效率。结果,因为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被布置成在显示面板100上彼此重叠,所以遮光颗粒761和861与显示面板100重叠的区域在驱动电压vd未被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中的每者的状态下被最小化,由此可增加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孔径比和光效率。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交叉区域以及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交叉区域在显示面板100上彼此重叠,由此可增强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光效率。例如,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时,遮光颗粒761可集中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交叉区域上。也就是说,遮光颗粒761和861可集中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交叉区域以及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交叉区域上,以吸收从显示面板100离开的部分量的光。另外,如果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交叉区域以及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交叉区域在显示面板100上彼此不重叠,则遮光颗粒761和861与显示面板100重叠的区域可增加,以减小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孔径比。因此,因为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交叉区域以及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交叉区域形成在显示面板100上,所以遮光颗粒761和861与显示面板100重叠的区域在驱动电压vd被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状态下被最小化,因此增加了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孔径比和光效率。公共电极910可设置在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与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公共电极910可设置在多个下缝隙750与多个上缝隙850之间。具体地,公共电极910可面对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且多个下缝隙7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公共电极910可面对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且多个上缝隙850插设在它们之间。根据一个示例,公共电极910可包括设置在第三基膜920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公共电极911以及设置在第三基膜920的另一个表面上的第二公共电极913。第一公共电极911和第二公共电极913可由诸如ito之类的透明电极形成,但不限于此。第一公共电极911和第二公共电极913可各形成为覆盖第三基膜920的整个表面的一个电极,或者可分别对应于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第一公共电极911可面对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且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多个下缝隙7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第二公共电极913可面对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且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多个上缝隙850插设在它们之间。例如,第一公共电极911和第二公共电极913可接收低于驱动电压vd的低电位电压或者可接地。第三基膜920可设置在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之间,以支撑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中的每者。第三基膜920的一个表面可在粘结到第一基膜710之前支撑第一公共电极911,并且第三基膜920的另一个表面可在粘结到第二基膜810之前支撑第二公共电极913。例如,第三基膜920可由透明材料形成,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可具有平坦结构。如图18和图19所示,除非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否则遮光颗粒761可散布在多个下缝隙750的整个区域中,并且除非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否则遮光颗粒861可散布在多个上缝隙850的整个区域中。具体地,当遮光颗粒761和861散布在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的整个区域中时,遮光颗粒761和861可遮挡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l。也就是说,在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的整个区域中散布的遮光颗粒761和861可用作遮光壁。例如,发射到显示面板100的前面的光l未被遮光颗粒761遮挡,但在除显示面板100的正面以外的方向(例如,前对角线方向)上发射的光可能被遮光颗粒761和861遮挡。也就是说,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在多个下缝隙750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761,并且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在多个上缝隙850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861,由此控制显示设备的广视角。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可在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个下缝隙750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761,并且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在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个上缝隙850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861,由此控制相对于显示设备的竖直方向的侧视角。根据一个示例,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由此具有比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更高的光效率或更高的屏蔽特性。具体地,因为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包括彼此重叠的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所以显示设备可具有比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更高的光效率,同时具有与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相同水平的屏蔽特性。这里,光效率可对应于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穿过光路控制膜的比率。尽管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的间距大于一个光路控制层的多个缝隙的间距,但是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高于一个光路控制层的多个缝隙的高度,因此,可获得相同水平的屏蔽特性。这里,多个缝隙的间距对应于两个相邻缝隙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为了使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具有与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相同水平的屏蔽特性,它必须具有间距小于或等于多个下缝隙750或多个上缝隙850的间距的多个缝隙。另外,如果多个缝隙的间距减小,则多个缝隙与显示面板的重叠区域可增加以降低显示设备的光效率。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的光效率可高于具有相同水平的屏蔽特性的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另外,因为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包括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所以未被多个下缝隙750遮挡的光可被多个上缝隙850遮挡,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的屏蔽特性可高于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的屏蔽特性。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的屏蔽特性可高于具有相同水平的光效率的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如图20和图21所示,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时,遮光颗粒761被集中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重叠区域(或交叉区域)上。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上驱动电极图案820时,遮光颗粒861可集中在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重叠区域(或交叉区域)上。例如,遮光颗粒761和861的集中区域可分别在显示面板100上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彼此间隔开。透明流体763和863可保留在多个下缝隙750的不垂直于下驱动电极图案720的区域以及多个上缝隙850的不垂直于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区域中。因此,遮光颗粒761和861的集中区域分别在显示面板100上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彼此间隔开,由此最大化显示设备的孔径比以增强光效率。根据一个示例,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从驱动集成电路330接收驱动电压vd,并且遮光颗粒761可集中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之间的最短距离上。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从驱动集成电路330接收驱动电压vd,并且遮光颗粒861可集中在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之间的最短距离上。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中的每者时,多个下缝隙750中的遮光颗粒761以及多个上缝隙850中的遮光颗粒861可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另外,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时,多个下缝隙750中的遮光颗粒761在远离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上驱动电极图案820时,多个上缝隙850中的遮光颗粒861可在远离第一光路控制层700的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遮光颗粒761可移向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在显示面板100上重叠的区域。另外,遮光颗粒861可移向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在显示面板100上重叠的区域。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或上驱动电极图案820时,遮光颗粒761和861可基于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的第三方向z在朝向下驱动电极图案720或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遮光颗粒761和861可相对于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厚度方向z朝向下驱动电极图案720或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移动。另外,当遮光颗粒761和861被集中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及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之间的最短距离处时,仅透明流体763和863可保留在多个下缝隙75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其他剩余区域中。具体地,透明流体763和863可设置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不重叠的区域以及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不重叠的区域处,并且可设置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重叠区域以及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重叠区域这些部分中,排除遮光颗粒761和861被集中的部分。当遮光颗粒761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的重叠区域中被集中在与下驱动电极图案720相邻的部分上时,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可允许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l从中透过。另外,当遮光颗粒861在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重叠区域中被集中在与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相邻的部分上时,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允许透过第一光路控制层700的光从中透过。例如,在显示面板100的前面和前对角线方向上发射的光l可能未被遮光颗粒761和861遮挡并可透过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以增大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因此,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根据是否施加驱动电压vd来确定是否集中遮光颗粒761和861,由此选择性地控制广视角或增大显示面板的孔径比。结果,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确定是否集中遮光颗粒761和861,由此确保室外可视性并降低功耗以延长显示设备的寿命。根据一个示例,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在第一模式下将遮光颗粒761和861集中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之间的最短距离或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之间的最短距离处,以允许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从中透过。在第二模式下,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在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761和861,以遮挡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这里,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通过第二模式来控制广视角,并且可通过第一模式而非第二模式来改进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例如,第一模式可对应于广视角模式或白天模式,并且第二模式可对应于窄视角模式或夜间模式,但不限于此。如上所述,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通过在第一模式下改进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来实现高亮度而不增加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功耗。通过在第二模式下控制广视角,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防止显示面板100的图像反射到另一个地方(例如,设置在显示面板100附近的玻璃)。结果,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通过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之一来改进显示面板的孔径比或控制广视角。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并且图24是沿着图23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这里,图23和图24的光路控制膜不包括第三基膜920并具有与图18至图22的光路控制膜不同的配置,并且将简要描述或省略与上述配置相同的配置。参照图23和图24,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可包括第一基膜710、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多个下缝隙750和电泳液760。第一基膜710可支撑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在第一基膜710上被图案化。另外,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面对公共电极910且多个下缝隙7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接收驱动电压vd。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可通过第三粘结剂层930粘附在公共电极910的一个表面上。具体地,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可形成在第一基膜710和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上,然后通过以第三粘结剂层930为中介粘附到公共电极910的一个表面。当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被粘附到公共电极910时,可形成被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第三粘结剂层930围绕的多个下缝隙750。因此,多个下缝隙750中的每个下缝隙7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中的每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之间的凹入部分。多个下缝隙750被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第三粘结剂层930围绕,并且多个下缝隙750中的每个下缝隙7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中的每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之间的凹入部分。电泳液760可通过使遮光颗粒761与透明流体763混合来制备。当第一基膜710和第三基膜920被粘附在一起以形成被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第三粘结剂层930围绕的多个下缝隙750时,电泳液760可注入多个下缝隙750中。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包括第二基膜810、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多个上缝隙850和电泳液860。第二基膜810可支撑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在第二基膜810上被图案化。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面对公共电极910且多个上缝隙8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接收驱动电压vd。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可通过第四粘结剂层940粘附到公共电极910的另一个表面。也就是说,公共电极910可在第一基膜710和第二基膜810的粘附过程中通过以第三粘结剂层93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为中介设置在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与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具体地,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可形成在第二基膜81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上,然后通过第四粘结剂层940的介质粘附到公共电极910的另一个表面。当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被粘附到公共电极910时,可形成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的多个上缝隙850。因此,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的凹入部分。多个上缝隙850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并且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的凹入部分。电泳液860可通过使遮光颗粒861与透明流体863混合来制备。当第二基膜810和第一基膜710被粘附在一起以形成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的多个上缝隙850时,电泳液860可注入多个上缝隙850中。图2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并且图26是沿着图25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这里,根据图25和图26所示的第九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具有与根据图23和图24所示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不同的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的布置,并且将简要描述或省略与上述配置相同的配置。参照图25和图26,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可包括第一基膜710、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多个下缝隙750和电泳液760。第一基膜710可支撑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在第一基膜710上被图案化。另外,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面对公共电极910且多个下缝隙7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接收驱动电压vd。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可通过第三粘结剂层930粘附在公共电极910的一个表面上。具体地,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可形成在第一基膜710和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上,然后通过第三粘结剂层930的介质粘附到公共电极910的一个表面。多个下缝隙750被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第三粘结剂层930围绕,并且多个下缝隙750中的每个下缝隙7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中的每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之间的凹入部分。电泳液760可通过使遮光颗粒761与透明流体763混合来制备。当第一基膜710和第三基膜920被粘附在一起以形成被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第三粘结剂层930围绕的多个下缝隙750时,电泳液760可注入多个下缝隙750中。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包括第二基膜810、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多个上缝隙850和电泳液860。第二基膜810可支撑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在第二基膜810上被图案化。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面对公共电极910且多个上缝隙850插设在它们之间,并且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接收驱动电压vd。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布置成与多个上缝隙850的纵向方向交叉。根据一个示例,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设置成使得其与多个上缝隙850重叠的区域被最小化。另外,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设置成与显示面板100上的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交叉。例如,如果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线形状,则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在垂直于第二方向y的第一方向x上延伸。以这种方式,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布置结构根据多个上缝隙850的布置结构而改变,由此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重叠的区域可被最小化。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可通过第四粘结剂层940粘附到公共电极910的另一个表面。也就是说,公共电极910可在第一基膜710和第二基膜810的粘附过程中通过第三粘结剂层93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的介质设置在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与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具体地,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可形成在第二基膜81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上,然后通过第四粘结剂层940的介质粘附到公共电极910的另一个表面。多个上缝隙850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并且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的凹入部分。如上所述,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具有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线形状,但多个上缝隙850不限于此并且可按照各种形式布置。电泳液860可通过使遮光颗粒861与透明流体863混合来制备。当第二基膜810和第一基膜710被粘附在一起以形成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的多个上缝隙850时,电泳液860可注入多个上缝隙850中。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被布置成在显示面板100上彼此交叉,使得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控制第一方向x上的侧视角和第二方向y上的侧视角二者。例如,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多个下缝隙750,由此控制第二方向y上的侧视角,并且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多个上缝隙850,由此控制第一方向x上的侧视角。因此,当驱动电压vd未被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时,在显示设备的正面z与第二方向y之间行进的光可被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吸收,并且在显示设备的正面z与第一方向x之间行进的光可被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吸收。结果,因为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被布置成在显示面板100上彼此交叉,所以可控制第一方向x的侧视角和第二方向y的侧视角二者,以增强驱动电压vd未被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状态下的屏蔽特性。图2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28是例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图27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下驱动电极图案和上驱动电极图案中的每者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29是示出图27所示的第一光路控制层和第二光路控制层的立体图。这里,图27至图29的第十实施方式具有与图18至图22的第七实施方式不同的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的配置,并且将简要描述或省略与上述配置相同的配置。例如,图18至图22的显示设备的多个上缝隙850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线形状,并且图27至图29的显示设备的多个上缝隙85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多个第一上缝隙851以及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多个第二上缝隙852。因此,假设:除由于包括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而改变的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和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的配置之外,图27至图29的显示设备与图18至图22的显示设备相同。另外,因为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多个下缝隙750的结构对应于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多个上缝隙850的结构,所以将省略对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多个第一突出图案740和多个下缝隙750的结构的描述。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可通过第四粘结剂层940粘附到第二公共电极913。具体地,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可形成在第二基膜81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上,然后通过第四粘结剂层940的介质粘附到第二公共电极913。当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通过第四粘结剂层被粘附到上驱动电极图案820时,可形成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的多个上缝隙850。因此,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彼此相邻的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的凹入部分。多个上缝隙850被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和第四粘结剂层940围绕,并且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对应于设置在相邻的多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中的每个第二突出图案840之间的凹入部分。例如,多个上缝隙85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多个第一上缝隙851以及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多个第二上缝隙852。也就是说,当第一上缝隙851和第二上缝隙852具有分别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格子形状时,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之间的对角线方向上延伸。因此,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在与多个上缝隙850重叠的区域被最小化的方向上延伸。因为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布置结构根据多个上缝隙850的布置结构而改变,所以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重叠的区域可被最小化,并且遮光颗粒861被集中的区域可被最小化,以改进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如上所述,多个上缝隙850中的每个上缝隙850均可具有在第一方向x和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格子形状,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多个缝隙250可按照各种形式布置。如图27所示,除非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否则包括在电泳液860中的遮光颗粒861可散布在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的整个区域中。具体地,当遮光颗粒861散布在第一上缝隙851和第二上缝隙852的整个区域中时,遮光颗粒861可遮挡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部分量的光。例如,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可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由此控制第二方向y上的侧视角,并且多个第二上缝隙852可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由此控制第一方向x上的侧视角。也就是说,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在第一上缝隙851和第二上缝隙852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861以控制显示设备的广视角。如图28所示,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上驱动电极图案820时,遮光颗粒861可集中在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的重叠区域(或交叉区域)上。另外,仅透明流体283可保留在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的不与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交叉的区域中。具体地,上驱动电极图案820可从显示驱动电路部分300的驱动集成电路330接收驱动电压vd,并且遮光颗粒861可集中在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之间的最短距离上。也就是说,遮光颗粒861可相对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从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不重叠的区域移向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彼此重叠的区域。另外,当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上驱动电极图案820时,遮光颗粒861可相对于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第三方向z朝向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移动。另外,当遮光颗粒861集中在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之间的最短距离上时,仅透明流体283可保留在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的剩余区域中。当遮光颗粒861集中在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第一上缝隙851和多个第二上缝隙852的重叠区域上时,第二光路控制层800可允许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从中透过。例如,在显示面板100的前面和前对角线方向上发射的光可透过第二光路控制层800而不被遮光颗粒861遮挡。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可通过将遮光颗粒861集中在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的重叠区域上来改进显示面板100的孔径比。图30是例示根据光路控制膜的多个缝隙的宽度、间隔和高度的光效率和屏蔽特性的视图。这里,第一结构(结构1)的光路控制膜包括根据第一间距p1布置且具有第一高度h1的多个缝隙,第二结构(结构2)的光路控制膜包括根据第二间距p2布置且具有第一高度h1的多个缝隙,并且第三结构(结构3)的光路控制膜包括根据第二间距p2布置且具有第二高度h2的多个缝隙。例如,第二间距p2对应于第一间距pl的两倍,并且第二高度h2对应于第一高度h1的两倍。第三结构(结构3)对应于图18至图22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参照图30,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光路控制层700和第二光路控制层800,由此实现高于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的光效率或屏蔽特性。这里,屏蔽特性是指对光以45°角入射到光路控制膜上的屏蔽特性。具体地,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包括以第二间距p2布置且具有第二高度h2的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由此获得的光效率l2高于具有第一结构(结构1)的显示设备的光效率l1,同时与具有第一结构(结构1)的显示设备的屏蔽特性水平相同,第一结构(结构1)包括以第一间距pl布置且具有第一高度h1的多个缝隙。这里,多个缝隙的间距对应于两个相邻缝隙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具有第一结构(结构1)的显示设备与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的屏蔽特性水平相同,但具有第一结构(结构1)的显示设备的多个缝隙的间距p1小于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的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的间距p2,因此,多个缝隙与显示面板的重叠区域增加以降低显示设备的光效率l1。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结构3)的光效率l2可高于具有相同水平的屏蔽特性的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结构1)的光效率l1。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包括以第二间距p2布置且具有第二高度h2的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由此获得的屏蔽特性高于具有第二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同时具有相同水平的光效率,第二结构(结构2)包括以第二间距p2布置且具有第一高度h1的多个缝隙。这里,光效率可对应于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穿过光路控制膜的比率。例如,具有第二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的多个缝隙的间距p2等于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的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的间距p2,因此,具有第二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可具有与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相同水平的光效率。然而,因为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的多个上缝隙850的高度h2高于具有第二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的多个缝隙的高度h1,所以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的屏蔽特性可高于具有第二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例如,因为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可由多个上缝隙850遮挡未被多个下缝隙750遮挡的光,所以具有第三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的屏蔽特性可高于具有第二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结构3)的屏蔽特性可高于具有相同水平的光效率的包括一个光路控制层的显示设备(结构2)。如上所述,具有第一结构(结构1)的显示设备、具有第二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以及具有第三结构(结构3)的显示设备可具有如下面表3中示出的光学特性。[表3]第一结构第二结构第三结构光效率(孔径比)100%130%130%屏蔽特性100%0%112%这里,关于光效率,具有第一结构(结构1)的显示设备的光效率假定为100%,基于此来比较显示设备的其他结构的光效率。另外,关于屏蔽特性,具有第一结构(结构1)的显示设备的屏蔽特性假定为100%,基于此来比较显示设备的其他结构的光效率。第二结构(结构2)的0%的屏蔽特性是指,具有第二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难以遮挡以45°角入射到光路控制膜上的光。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结构3)的光效率高于具有第一结构(结构1)的显示设备的光效率,同时具有相同水平的屏蔽特性。另外,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结构3)的屏蔽特性高于具有第二结构(结构2)的显示设备的屏蔽特性,同时具有相同水平的光效率。图31a和图31b是示出图18所示的显示设备中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光学轮廓的图示。这里,图31a对应于根据显示设备的第一模式或广视角模式的光学轮廓,并且图31b对应于根据显示设备的第二模式或窄视角模式的光学轮廓。图31a和图31b的显示设备中观察到的亮度可对应于0到108。参照图31a和图31b,第一模式的显示设备和第二模式的显示设备可具有如下面表4所示的透射率。[表4]这里,第一模式的显示设备对应于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状态,并且第二模式的显示设备对应于未将驱动电压vd施加到下驱动电极图案720和上驱动电极图案820的状态。表4的中间对应于在显示设备正面观察的亮度,并且侧面45°和侧面-45°对应于在显示设备的前对角线45°和对角线45°处观察的亮度。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中,在第一模式下,遮光颗粒761和861可集中在下驱动电极图案720与多个下缝隙750之间的最短距离或上驱动电极图案820与多个上缝隙850之间的最短距离上,由此允许从显示面板100发射的光从中透过。另外,在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中,在第二模式下,遮光颗粒761和861散布在多个下缝隙750和多个上缝隙850的整个区域中,以遮挡在显示面板100的前对角线上发射的光,由此控制侧视角。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可通过在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散布遮光颗粒来控制广视角并改进显示面板的孔径比并且通过将遮光颗粒集中在多个缝隙的特定部分上来确保可视性。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可通过在第一模式下将遮光颗粒集中在多个缝隙的特定部分中而实现广视角来确保室外可视性,同时降低功耗,并且通过在第二模式下将遮光颗粒散布到多个缝隙的整个区域中而实现窄视角来控制视角。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设备可使多个缝隙与驱动电极图案的重叠区域最小化,由此使遮光颗粒的集中区域最小化并使显示面板的孔径比最大化。本公开的上述特征、结构和效果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但不仅限于一个实施方式。此外,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结构和效果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组合或修改其他实施方式来实现。因此,与组合和修改相关联的内容应被解释为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公开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公开旨在覆盖本公开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