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9820发布日期:2019-11-05 22:5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工业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工业内窥镜。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着不同中列的测量以及检视设备,不但种类繁多,而且综合体积大,造成人们外出携带的不方便;更重要的是,每种设备均仅有一种功能,这样在外出工作时,需要带上数量众多的设备,给测量人员带来了不便,这样不仅浪费了测量人员的体力,还给测量增加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内窥镜,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测量温度、测量距离、工业用内窥镜集成在一起,使得减小体积,便于携带,而且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问题实现:一种工业内窥镜,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上具有内凹的腔体,以形成用于容置器件的容纳腔;其中,所述上盖与下盖之间通过伸缩机构相互连接,以实现将拉开或闭合上盖与下盖,当上盖与下盖拉开后,其在上盖与下盖之间形成有一周取用开口,在上盖与下盖之间从上盖朝下盖方向依次设有显示屏、PCB板支架、PCB 板、镜头组件支架;所述上盖的上盖端面上开有窗口,窗口与上盖的腔体连通,显示屏设于与窗口位置相对应处,所述PCB板支架与固定在上盖的腔体中,所述镜头组件支架与PCB板支架连接固定,所述PCB板固定在PCB板支架上,所述镜头组件支架上缠绕有可从取用开口中取出的镜头组件,镜头组件与PCB 板电连接,当上盖与下盖闭合时,镜头组件被隐藏;在上盖的上盖侧边上设有侧边缺口,在侧边缺口中设有测距组件、测温组件以及光源,所述测距组件、测温组件以及光源分别与PCB板电连接,以对测距组件获取的距离数据、测温组件获取的温度数据或镜头组件获取的视频数据进行显示;所述上盖上还设有按键组,所述按键组与PCB板电连接,以实现开关机以及功能选择;所述PCB 板上还设有USB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的下盖端面远离上盖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朝上盖方向凸起的电池仓,在上盖端面上形成有用于将电池装入电池仓的电池仓口,在下盖端面远离上盖的一侧表面设有用于封闭电池仓的电池盖,当将电池装入电池仓中,以实现通过PCB板向测距组件、测温组件、光源、镜头组件以及显示屏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组件支架与下盖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还可以设有用于容纳电池仓的支架凹槽,支架凹槽与电池仓的外部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池仓的中部设有将电池仓划分为两部分的电池仓分割部,所述电池仓分割部为空心,以在电池仓与支架凹槽相对的一侧形成分割槽。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设于下盖与镜头组件支架之间,每组拉杆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下盖中的第一拉臂、设于镜头组件支架上的第二拉臂、套设在第一拉臂和第二拉臂上的弹簧,所述电池仓分割部的两端分别设有止推片通孔,两个止推片通孔与拉杆组件位置一一对应,止推片通孔与分割槽连通,在电池仓中设有L形的止推片,所述止推片包括与电池仓分割部的端面平行的止推片连接部、以及从止推片通孔伸入分割槽中的止推片伸入部,所述止推片连接部部分抵在止推片通孔的边缘上,所述止推片连接部与电池仓分割部的端面固定;两个止推片的止推片伸入部相对的一侧开有止推片通槽,以使在止推片伸入部上形成两个止推片侧壁,第一拉臂设于止推片通槽中,在第一拉臂与止推片侧壁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止推片侧壁远离止推片连接部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轴孔,第一拉臂通过第一连接轴插入第一连接轴孔中,以使第一拉臂可转动地连接在止推片上,所述支架凹槽中设有第二拉臂连接座,两个第二拉臂连接座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止推片相对,并且两者之间具有间距;在第二拉臂连接座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座侧边,在连接座侧边远离支架凹槽底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轴孔,在第二拉臂与连接座侧边相对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轴,第二拉臂通过第二连接轴插入第二连接轴孔中,以使第二拉臂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拉臂连接座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臂、第二拉臂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导杆组件,所述导杆组件包括设于分割槽中部的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与上盖和下盖的移动轨迹平行,在支架凹槽中与第一导杆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为中空,以使第一导杆能够插入第一套筒中并沿第一套筒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杆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杆,在支架凹槽中与第二导杆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为中空,以使第二导杆插入第二套筒中并可沿第二套筒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组件设有软管,软管的一端固定在镜头组件支架上,形成固定端,而另一端形成自由端,镜头组件的镜头固定在自由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凹槽中与止推片伸入部相对的一侧槽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止推片伸入部相对,在滑槽靠近支架凹槽的槽口边缘处设有第一档板,在止推片伸入部与滑槽相对的一侧且远离止推片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二档板,所述第二档板延伸至滑槽中,当上盖和下盖拉开时,第二档板沿滑槽朝第一档板方向移动,上盖和下盖完全拉开后,第二档板与第一档板相互接触,以进一步防止下盖与镜头组件支架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侧边缺口的边缘上设有缺口凹槽,在侧边缺口中设有透明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挡板的四周边缘中与缺口凹槽相对的边缘上设有凸边,透明挡板通过凸边插入缺口凹槽中,以实现透明挡板固定在侧边缺口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上盖、下盖,在上盖和下盖中设置可伸缩机构,并将镜头组件缠绕在上盖、下盖中,通过伸缩机构以使上盖和下盖拉开将镜头组件暴露或使上盖和下盖闭合将镜头组件隐藏,在上盖的侧边分别设置测距组件、测温组件、光源,从而实现将多种功能集成在一起,减少了设备的携带量,体积得到减小,而且还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中,各组件共用一个电源,减少了电池的使用数量,起到降低电池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拉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电路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6是图5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下盖与镜头组件支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上盖与USB盖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内窥镜,包括上盖2和下盖19,所述上盖2和下盖19上具有内凹的腔体,以形成用于容置器件的容纳腔;其中,

所述上盖2与下盖19之间通过伸缩机构相互连接,以实现将上盖2与下盖 19拉开或闭合,当上盖2与下盖19拉开后,其在上盖2与下盖19之间形成有一周取用开口27,在上盖2与下盖19之间从上盖2朝下盖19方向依次设有显示屏3、PCB板支架4、PCB板8、镜头组件支架13;

如图3所示,所述上盖2包括一上盖端面201以及上盖侧边202,在上盖端面201上开有窗口203,窗口203与上盖2的腔体连通,显示屏3设于与窗口 203位置相对应处,以使显示屏3的显示面与窗口203正对,所述显示屏3与 PCB板8电连接在上盖端面201的正面上设有面板1,面板1的面积大于窗口 203的开口面积,以使通过胶粘的方式将面板1粘贴在上盖端面201的正面上;所述PCB板支架4设于上盖2的腔体中,在PCB板支架4上设有螺孔,相应地,上盖2的腔体中且位于上盖端面201的背面设有连接柱(图中未示出),连接柱与螺孔位置相对,以将PCB板支架4通过螺丝经螺孔与连接柱螺纹连接进行固定,所述显示屏3通过双面胶固定在PCB板支架4与上盖端面201相对的一侧表面上;所述PCB板8通过螺丝固定在PCB板支架4远离上盖端面201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镜头组件支架13通过螺丝与PCB板支架4设有PCB板8的一侧表面固定,以将PCB板夹在PCB板支架4与镜头组件支架13之间,在镜头组件支架13远离PCB板8的一侧设有缠绕部131,缠绕部131由沿镜头组件支架 13的一周侧壁设置的一周凹槽构成。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缠绕部131上缠绕有可从取用开口27中取出的镜头组件16,所述镜头组件16为工业用工业内窥镜,其与PCB板8电连接;在上盖侧边202中其中一侧的这部分侧边上设有侧边缺口204,在侧边缺口204 中设有测距组件9、测温组件11以及光源28,所述测距组件9、测温组件11以及光源28分别与PCB板8电连接,以对测距组件9获取的距离数据、测温组件 11获取的温度数据或镜头组件16获取的视频数据进行显示;当上盖2与下盖 19闭合后,镜头组件16被隐藏在下盖19的腔体中。

如图3、图10、图11所示,所述下盖19包括下盖端面191、下盖侧边192,所述下盖端面191与下盖侧边192之间形成下盖19的腔体,所述下盖端面191 远离上盖2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电池仓193,电池仓193朝下盖19的腔体一侧凹入(即朝上盖2方向凹入),在下盖端面191上形成有用于将电池装入电池仓193 的电池仓口1931,在电池仓193中可直接设置电源,电源与PCB板8电连接;当然还可以如图3和图11所示,在电池仓193中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与PCB板8 电连接的金属电池弹片20、21,此处,金属电池弹片20为正极,金属电池弹片 21为负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金属电池弹片20、21接触,在下盖端面191远离上盖2的一侧表面设有用于封闭电池仓193的电池盖22,当将电池装入电池仓193中,以实现通过PCB板8向测距组件9、测温组件11、光源28、镜头组件16以及显示屏3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可以为可重复使用的充电电池。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镜头组件支架13与下盖19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还可以设有用于容纳电池仓193的支架凹槽137,支架凹槽137与电池仓193的外部形状相适配,所述电池仓193的中部设有将电池仓193划分为两部分的电池仓分割部1934,所述电池仓分割部1934为空心,以在电池仓193与支架凹槽 137相对的一侧形成分割槽1933,金属电池弹片20、21设于电池仓193中与电池仓193的长边相邻的两侧短边处。

如图1、图3和8所示,在上盖2上设有按键组,具体地,在上盖侧边202 中与设有侧边缺口204的该侧侧边相邻且相对的这两侧侧边上分别设有左按键口205、右按键口206,在左按键口205中设有左按键帽5、在右按键口206中设有右按键帽12,在PCB板8上且与左按键帽5和右按键帽12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与PCB板8电连接的左按键86、右按键81,具体地,在镜头组件支架13 上与PCB板8相对的一侧表面边缘且与左按键口205和右按键口206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用于对左按键帽5进行支撑的左按键帽支板132、用于对右按键帽12 进行支撑的右按键帽支板133,左按键支板132、右按键支板133与镜头组件支架13的表面垂直;在左按键帽支板132上设有左键帽槽134,以使左按键帽5 的键帽部分置于左键帽槽134中;在右按键帽支板133上设有右键帽槽135,以使右按键帽12的键帽部分置于右键帽槽135中。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按键组还包括,在上盖端面201上还设有开关键口207,在开关键口207中设有开关键帽24,在PCB板8上与开关键帽24 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开关82,以实现对对总电源的开启以及关闭进行控制。

如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所述上盖2与下盖19之间通过伸缩机构相互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设于下盖 19的腔体与镜头组件支架13之间,每组拉杆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下盖19的腔体中的第一拉臂151、设于镜头组件支架13上的第二拉臂152、套设在第一拉臂 151和第二拉臂152上的弹簧25,所述电池仓分割部1934的两端分别设有止推片通孔1932(具体地,止推片通孔1932与上盖侧边202的侧边缺口204以及远离侧边缺口204的一侧相对),两个止推片通孔1932与拉杆组件位置一一对应,止推片通孔1932与分割槽1933连通,在电池仓193中设有L形的止推片14,所述止推片14包括与电池仓分割部1934的端面(即电池仓分割部1934与电池盖22相对的一侧表面)平行的止推片连接部141、以及从止推片通孔1932伸入分割槽1933中的止推片伸入部142,所述止推片连接部141部分抵在止推片通孔1932的边缘上,在止推片通孔1932的边缘处设有连接部螺孔1933,相应地,在止推片连接部141上设有止推片螺孔143,止推片连接部141通过螺丝与止推片螺孔143以及连接部螺孔1933螺纹连接,以将止推片14固定;两个止推片 14的止推片伸入部142相对的一侧开有止推片通槽145,以使在止推片伸入部 142上形成两个止推片侧壁144,止推片通槽145沿止推片伸入部14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拉臂151设于止推片通槽145中,在第一拉臂151与止推片侧壁 144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连接轴153,所述止推片侧壁144远离止推片连接部 141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轴孔146,第一拉臂151通过第一连接轴153插入第一连接轴孔146中,以使第一拉臂151可转动地连接在止推片14上,所述支架凹槽137中设有第二拉臂连接座138,两个第二拉臂连接座138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止推片14相对,并且第二拉臂连接座138与对应位置的止推片伸入部142 之间具有间距;在第二拉臂连接座138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座侧边139,此处,连接座侧边139可与对应位置的止推片侧壁144一一对应;在连接座侧边139 远离支架凹槽底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轴孔1391,在第二拉臂152与连接座侧边139相对的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轴154,第二拉臂152通过第二连接轴154插入第二连接轴孔1391中,以使第二拉臂15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拉臂连接座138 上,所述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臂151、第二拉臂152紧密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当上盖2和下盖19闭合时,第二拉臂连接座138进入分割槽1933中,当上盖2和下盖19拉开后,第二拉臂连接座138离开分割槽1933,通过拉杆组件的限制,以避免上盖2和下盖19完全脱离。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导杆组件,所述导杆组件包括设于分割槽1933中部的第一导杆1935,第一导杆1935与上盖2和下盖 19的移动轨迹平行,在支架凹槽137中与第一导杆1935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一套筒1371,第一套筒1371为中空,以使第一导杆1935能够插入第一套筒1371 中并沿第一套筒1371的轴向移动,在电池仓分割部1934上位于第一导杆1935 处设有第一导杆螺孔1936,所述第一导杆1935与分割槽1933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杆螺孔1937,第一导杆1935通过螺丝与第一导杆螺孔1936、第二导杆螺孔1937螺纹连接,实现第一导杆1935与下盖19间的固定。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进一步地,导杆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杆1938,在支架凹槽137中与第二导杆1938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套筒1372,第二套筒1372为中空,以使第二导杆1938插入第二套筒1372中并可沿第二套筒1372的轴向移动。

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导杆1938设于第一导杆1935与第二拉臂连接座138之间。

如图11所示,第二导杆1938设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一导杆1935的两侧。

如图11所示,在支架凹槽137中与止推片伸入部142相对的一侧槽壁设有滑槽1373,所述滑槽1373与止推片伸入部142相对,在滑槽1373靠近支架凹槽137的槽口边缘处设有第一档板1374,在止推片伸入部142与滑槽1373相对的一侧且远离止推片连接部141的一端设有第二档板147,所述第二档板147 延伸至滑槽1373中,当上盖2和下盖19拉开时,第二档板147沿滑槽1373朝第一档板1374方向移动,上盖2和下盖19完全拉开后,第二档板147与第一档板1374相互接触,以进一步防止下盖19与镜头组件支架13脱离。

如图6和图12所示,在上盖侧边202中与设有侧边缺口204的该侧侧边相对的这部分侧边上设有USB开口208,在PCB板8上与USB开口208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与PCB板8电连接的USB接口83;具体地,在USB开口208上设有用于封闭USB接口83的USB盖23,所述USB盖23由硅胶材料制成以在不使用时对USB接口83进行封闭,实现防尘,所述上盖侧边202位于USB开口208处设有卡槽210,在USB盖23上与卡槽210位置相对处设有卡扣231, USB盖23通过卡口231插入卡槽210中,以将USB盖23相对地固定在上盖2 上。

如图6所示,在侧边缺口204的边缘上设有缺口凹槽2041,在侧边缺口 204中设有透明挡板10,透明挡板10的四周边缘中与缺口凹槽2041相对的边缘上设有凸边101,透明挡板10通过凸边101插入缺口凹槽2041中,以实现透明挡板10固定在侧边缺口204中,并对测温组件11、测距组件9以及光源8的保护。

如图2和图8所示,当上盖2与下盖19分离时,取用开口27形成,并将缠绕在缠绕部131上的镜头组件16裸露,从而将镜头组件16从缠绕部131上被取下进行使用,当使用完毕后,将镜头组件16再次缠绕道缠绕部131上,以进行收纳,并将上盖2与下盖19盖合,最后将镜头组件16隐藏,以满足体积改变的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镜头组件16设有软管17,软管17的一端固定在缠绕部131上,形成固定端,而另一端形成自由端,镜头组件16的镜头161固定在自由端上,所述软管17的固定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PCB板8上,在镜头组件支架13、PCB板支架4的对应位置上设置避让孔,以使软管17能够被缠绕在缠绕部131上。

如图3所示,所述镜头组件支架13与PCB板支架4之间的固定采用在镜头组件支架13的四周上设置具有螺孔的连接座136,相应地,在PCB板支架4 上对应位置设置第一连接螺孔41,使PCB板支架4与镜头组件支架13之间通过螺丝依次与连接座136以及第一连接螺孔41螺纹连接,实现两者的固定;PCB 板8上设有过孔84,相应地,在PCB板支架4上与过孔84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连接螺孔42,PCB板8通过螺丝经过过孔84与第二连接螺孔42螺纹连接,实现两者的固定。

如图3所示,在PCB板支架4上位于开关8处还设有供开关键帽24的触发柱(图中未示出)穿过的穿过孔43,以使开关键帽24的触发柱与开关8接触。

如图3所示,作为上盖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面板1还可以延伸至开关8处,在面板1上设有面板孔102,面板孔102与开关键帽24 位置相对应,以使开关键帽24裸露。

如图3所示,作为上盖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在上盖端面201的正面上设有凹槽209,开关键口207以及窗口203设于凹槽209中,面板1置于凹槽209内,以使面板1的外侧面与上盖端面201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3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盖22与电池仓193之间的连接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电池盖22与电池仓193的固定结构实现,如通过在在电池盖22 上设置弹片式卡扣221以及在电池仓口1931的边缘上设置与之相适配的卡槽 194,以实现两者的连接固定,当然还可以采用螺丝连接方式。

如图3和图8所示,在下盖侧边192上设有一用于嵌入软管17的软管缺口194,以使在镜头组件17在取出至适当长度后将软管嵌入软管缺口194中,并将上盖2合下盖19盖合,以便于手握持。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光源28包括固定在PCB板8上的具有灯珠的灯板6,灯板6与PCB板8电连接,在灯板6上设有灯杯7,灯杯7与灯板6 相对的一侧边缘设有凸片71,相应地,在灯板6上设有凸片插槽61,灯杯7通过将凸片71插入凸片插槽61中后,使灯杯7固定在灯板6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PCB板8上设有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DSP)、电源管理模组、其中,处理器通过串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多个串口、I/O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Interface)、 8位串行接口,所述测温组件11、测距组件9以及镜头组件16通过串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灯板6通过I/O接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USB接口 83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显示屏3通过8位串行接口与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器还设有I/O接口以及A/D接口,开关 82、左按键85、右按键81通过处理器的I/O接口与处理器连接,电源管理模组通过处理器的A/D接口与处理器连接;电源管理模组则与金属电池弹片(20、 2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软管17的长度为1100mm,直径为5mm;镜头组件16 的直径为8mm,灯杯7的直径为13.6mm,高度为8.1mm;显示屏3为4.3寸显示屏;测距组件9为激光测距组件,测温组件11可以为红外测温组件,镜头组件16为工业用内窥镜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左按键85、右按键81实现测距组件9、测温组件11、镜头组件16以及光源28之间的切换使用,并在显示屏3上显示相应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将测距组件、测温组件、镜头组件以及光源集成为一体,减少了使用者携带仪器的数量,使得仪器便于携带,减轻使用者的负重,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将各组件共用一个电源,减少了电池的使用数量,起到降低电池的污染问题;通过在上盖与下盖之间设置伸缩机构,使得工业用的镜头组件可以通过缠绕的方式缠绕在镜头组件支架上,并通过上盖与下盖的分离与盖合实现对镜头组件的取出与收纳,节省仪器整体的空间,从而进一步缩小体积,更便于携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