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2784发布日期:2020-01-21 23:07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属于触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装备行业中的诸多产品正在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革新,例如:智能签到系统、录入文档的高拍仪、带有显示终端的课桌等。教室中的黑板,是日常教学工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设施之一,各科老师都必须在黑板上为同学们板书内容、传达知识。信息时代,老师们的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因此也对黑板的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黑板不仅能用粉笔板书,还能够呈现让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内容。现有的触控黑板采用由液晶面板与背光套件(光学膜片、背光源、背板)及框架等组装成的液晶模组,液晶模组再通过框架及钣金件等复杂装置固定形成一个整体,该结构的黑板框架及钣金件需要对应品种繁杂、形形色色的液晶模组结构特性分别设计及加工,再进行组装,而且液晶模组外形尺寸、背光源参数特性等规格众多,需要黑板框架、钣金件及背光电源一一对应,使得黑板的规格繁杂,稳定性差、可靠性差,极大地限制了触控黑板的推广,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该智能触控黑板将书写及触控面板、触控感应膜、液晶面板、光学膜片套件与背光源直接通过黑板的外框框架依序安装,形成一体式触控黑板,替代原有的液晶模组、外框框架及钣金件组装加工方式,将液晶模组制作及后期液晶模组与黑板外框框架及固定钣金件装配的二道装配加工工序合二为一,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包括外框框架、书写及触控面板、触控感应膜、透明隔层、液晶面板和背光源,所述书写及触控面板连接在外框框架上,所述书写及触控面板与外框框架相接触的一侧设有透明隔层,所述透明隔层与书写及触控面板之间设有触控感应膜,所述透明隔层与触控感应膜相背的一侧设有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与透明隔层相背一侧设有光学膜片套件,所述外框框架上还设有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为异形结构,该异形结构包括凹陷部与两侧的延伸部,两侧延伸部为平面结构,延伸部固定在外框框架上,将透明隔层、液晶面板与光学膜片套件压紧在书写及触控面板上,凹陷部内设有光源,该光源正对光学膜片套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外框框架上设有卡槽、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所述第一台阶、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相连,且高度依次递减。

2.上述方案中,所述卡槽用于固定安装书写及触控面板,所述书写及触控面板的上、下二边卡嵌及粘贴在卡槽与第一台阶的连接面上。

3.上述方案中,所述书写及触控面板一侧的透明隔层、液晶面板和光学膜片套件正对第一台阶,所述透明隔层、液晶面板和光学膜片套件通过背光源的延伸部压紧在第一台阶上;所述背光源的延伸部固定在外框框架上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的连接面上。

4.上述方案中,所述液晶面板、光学膜片套件端部与第一台阶之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固定块与透明隔层之间。

5.上述方案中,所述背光源上凹陷部包括设置光源的平面部,以及与延伸部的连接的侧面,该侧面上设有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与光学膜片套件相对设置。

6.上述方案中,所述液晶面板与透明隔层连接的边缘处填充有毛毡。

7.上述方案中,所述光学膜片套件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和扩散板,所述背光源包括led灯条及反射纸。

8.上述方案中,所述背光源的高度与第二台阶的高度相同,所述背光源与光学膜片套件之间设有若干支撑结构。

9.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隔层为玻璃或者透明亚克力板或者光学透明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是将书写及触控面板、触控感应膜、液晶面板、光学膜片套件与背光源直接通过黑板的外框框架依序安装,形成一体式触控黑板,替代原有的液晶模组、外框框架及钣金件组装加工方式,将液晶模组制作及后期液晶模组与黑板外框框架及固定钣金件装配的二道装配加工工序合二为一,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减少触控黑板整体的厚度,增大了授课老师的活动空间。

2、本实用新型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其将外框框架设计成带卡槽和三个台阶的结构,可将书写及触控面板、触控感应膜、透明隔层、液晶面板、背光源和光学膜片套件巧妙的连接在一起,其中卡槽用来固定书写及触控面板,第一台阶将透明隔层、液晶面板和光学膜片套件进行定位,并通过固定在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上的背光源进行压紧。

3、本实用新型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将背光源设计为异形结构,可增强背光源的强度;背光源包括延伸部与凹陷部,延伸部连接在外框框架上,可以对液晶面板与光学膜材进行固定,起到固定作用;而凹陷部上设有光源,同时在连接延伸部与凹陷部的两侧面上设置反射片,可将底部光源均匀分散至光学膜材上,保证光学膜材上光源的一致性。

4、本实用新型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在液晶面板与透明隔层之间设置毛毡进行缓冲,防止安装中出现碰撞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侧面的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互式触控黑板中外框框架安装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交互式触控黑板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交互式触控黑板中外框框架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外框框架;101卡槽、102第一台阶、103第二台阶、104第三台阶;3、书写及触控面板;4、限位块;5、触控感应膜;6、透明隔层;7、毛毡;8、液晶面板;9、光学膜片套件;11、背光源;1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包括外框框架1、书写及触控面板3、触控感应膜5、透明隔层6、液晶面板8和背光源11,所述书写及触控面板3连接在外框框架1上,所述书写及触控面板3与外框框架1相接触的一侧设有透明隔层6,所述透明隔层6与书写及触控面板3之间设有触控感应膜5,所述透明隔层6与触控感应膜5相背的一侧设有液晶面板8,所述液晶面板8与透明隔层6相背一侧设有光学膜片套件9,所述外框框架1上还设有背光源11,所述背光源11为异形结构,该异形结构包括凹陷部与两侧的延伸部,两侧延伸部为平面结构,延伸部固定在外框框架1上,将透明隔层6、液晶面板8与光学膜片套件9压紧在书写及触控面板3上,凹陷部内设有光源,该光源正对光学膜片套件9。

上述外框框架1上设有卡槽101、第一台阶102、第二台阶103和第三台阶104,所述第一台阶102、第二台阶103和第三台阶104相连,且高度依次递减;

上述卡槽101用于固定安装书写及触控面板3,所述书写及触控面板3的上、下二边卡嵌及粘贴在卡槽101与第一台阶102的连接面上;

上述书写及触控面板3一侧的透明隔层6、液晶面板8和光学膜片套件9正对第一台阶102,所述透明隔层6、液晶面板8和光学膜片套件9通过背光源11的延伸部压紧在第一台阶102上;所述背光源11的延伸部固定在外框框架1上第一台阶102与第二台阶103的连接面上;

上述液晶面板8、光学膜片套件9端部与第一台阶102之间设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位于固定块10与透明隔层6之间。

实施例2:一种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包括外框框架1、书写及触控面板3、触控感应膜5、透明隔层6、液晶面板8和背光源11,所述书写及触控面板3连接在外框框架1上,所述书写及触控面板3与外框框架1相接触的一侧设有透明隔层6,所述透明隔层6与书写及触控面板3之间设有触控感应膜5,所述透明隔层6与触控感应膜5相背的一侧设有液晶面板8,所述液晶面板8与透明隔层6相背一侧设有光学膜片套件9,所述外框框架1上还设有背光源11,所述背光源11为异形结构,该异形结构包括凹陷部与两侧的延伸部,两侧延伸部为平面结构,延伸部固定在外框框架1上,将透明隔层6、液晶面板8与光学膜片套件9压紧在书写及触控面板3上,凹陷部内设有光源,该光源正对光学膜片套件9。

上述外框框架1上设有卡槽101、第一台阶102、第二台阶103和第三台阶104,所述第一台阶102、第二台阶103和第三台阶104相连,且高度依次递减;

上述背光源11上凹陷部包括设置光源的平面部,以及与延伸部的连接的侧面,该侧面上设有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与光学膜片套件9相对设置;

上述液晶面板8与透明隔层6连接的边缘处填充有毛毡7;上述光学膜片套件9包括扩散膜、增光膜和扩散板;所述背光源11包括led灯条及反射纸;

上述背光源11的高度与第二台阶103的高度相同,所述背光源11与光学膜片套件9之间设有若干支撑结构;所述透明隔层6为玻璃或者透明亚克力板或者光学透明胶。

采用上述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时,是将书写及触控面板、触控感应膜、液晶面板、光学膜片套件与背光源直接通过黑板的外框框架依序安装,形成一体式触控黑板,替代原有的液晶模组、外框框架及钣金件组装加工方式,将液晶模组制作及后期液晶模组与黑板外框框架及固定钣金件装配的二道装配加工工序合二为一,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减少触控黑板整体的厚度,增大了授课老师的活动空间。

上述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将外框框架设计成带卡槽和三个台阶的结构,可将书写及触控面板、触控感应膜、透明隔层、液晶面板、背光源和光学膜片套件巧妙的连接在一起,其中卡槽用来固定书写及触控面板,第一台阶将透明隔层、液晶面板和光学膜片套件进行定位,并通过固定在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上的背光源进行压紧。

上述用于现代教学的交互式触控黑板将背光源设计为异形结构,可增强背光源的强度;背光源包括延伸部与凹陷部,延伸部连接在外框框架上,可以对液晶面板与光学膜材进行固定,起到固定作用;而凹陷部上设有光源,同时在连接延伸部与凹陷部的两侧面上设置反射片,可将底部光源均匀分散至光学膜材上,保证光学膜材上光源的一致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