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缘可变色的显示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4880发布日期:2019-12-31 15:1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缘可变色的显示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缘可变色的显示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液晶显示面板已经遍布视频广告和城市宣传领域,利用显示屏的影像显示,达到信息化传递的效果。对于现有技术的显示屏,其边框一般为黑色的塑封外壳,颜色单调,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缘可变色的显示屏结构,其边缘能通电变色,提升用户视觉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边缘可变色的显示屏结构,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固定在所述背光模组边缘的铝中框、以及套设在所述铝中框外侧的外壳,所述铝中框外侧面覆盖有一层导电油墨层、电致变色油墨层,所述外壳上还设有一个缺口槽,所述缺口槽内固定有玻璃侧板,所述玻璃侧板位于所述电致变色油墨层一侧。

具体的,所述电致变色油墨层外侧还覆盖有一层防氧化层。

具体的,所述防氧化层为二氧化硅膜。

具体的,所述电致变色油墨层为三氧化钨膜。

具体的,所述玻璃侧板靠向所述电致变色油墨层的一端面为蒙砂面。

具体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设的前盖板、lcd、增光膜、扩散板、导光板、反射片、背板,所述导光板的入光边一侧还设有光源,所述光源固定在所述铝中框内侧。

具体的,所述背板下侧还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导电油墨层之间连接有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结构,在铝中框外表面覆盖导电油墨层和电致变色油墨层,使其能够通电变色,然后在外壳增加一个透光的玻璃侧板,玻璃侧板内侧面为蒙砂面,透过玻璃侧板,可达到朦胧的色彩,提升用户良好的视觉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边缘可变色的显示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背光模组1、前盖板11、lcd12、增光膜13、扩散板14、导光板15、反射片16、背板17、铝中框2、外壳3、导电油墨层4、电致变色油墨层5、玻璃侧板6、防氧化层7、光源8、电路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3所示:

一种边缘可变色的显示屏结构,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1、固定在背光模组1边缘的铝中框2、以及套设在铝中框2外侧的外壳3,铝中框2外侧面覆盖有一层导电油墨层4、电致变色油墨层5,外壳3上还设有一个缺口槽,缺口槽内固定有玻璃侧板6,玻璃侧板6位于电致变色油墨层5一侧,导电油墨层4具有导电性,可将电流传递到电致变色油墨层5上,电致变色油墨层5通电变色,从而改变显示屏的外侧面颜色效果。

优选地,电致变色油墨层5外侧还覆盖有一层防氧化层7,防氧化层7可以防止电致变色油墨层5被空气氧化。

优选地,防氧化层7为二氧化硅膜。

优选地,电致变色油墨层5为三氧化钨膜,三氧化钨膜为优异的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使材料的颜色发生变化,从而起到通电变色效果。

优选地,玻璃侧板6靠向电致变色油墨层5的一端面为蒙砂面,透过玻璃侧板,可达到朦胧的色彩效果,提升用户良好的视觉体验感。

优选地,背光模组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设的前盖板11、lcd12、增光膜13、扩散板14、导光板15、反射片16、背板17,导光板15的入光边一侧还设有光源8,光源8固定在铝中框2内侧。

优选地,背板17下侧还设有电路板9,电路板9与导电油墨层4之间连接有导线。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