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换通道数的WDM模块封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9889发布日期:2020-04-21 17:0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换通道数的WDM模块封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能避免光纤损坏、操作便捷的可变换通道数的wdm模块封装系统。



背景技术: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是利用多个激光器在单条光纤上同时发送多束不同波长激光的技术。每个信号经过数据(文本、语音、视频等)调制后都在它独有的色带内传输。wdm能使电信运营商的现有光纤基础设施容量大增。wdm是在1根光纤上承载多个波长(信道)系统,将1根光纤转换为多条"虚拟"纤,当然每条虚拟纤独立工作在不同波长上,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光纤的传输容量。由于wdm系统技术的经济性与有效性,使之成为当前光纤通信网络扩容的主要手段。模块封装是wdm器件封装的主要形式之一,传统的模块封装需要根据通道数,即信道数的不同来设计不同的封装系统,需要多套模具,在同一套模具上不能根据需求来改变通道数,同时由于wdm器件中安装光纤连接器的结构还容易造成光纤的损坏,无法做到安全快捷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避免光纤损坏、操作便捷的可变换通道数的wdm模块封装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变换通道数的wdm模块封装系统,包括相盖合连接的上壳和底板,所述上壳和底板盖合后形成有安装wdm模块光纤的空腔,所述上壳的一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底板上对应于开口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匹配安装有突出于凹槽并匹配卡入开口的用于安装光纤连接器的日字型的穿纤支架;所述穿纤支架包括前壁、后壁、位于前壁和后壁之间的中间隔板,所述前壁和中间隔板在相对应的位置上均间隔并列设有至少三个相同的通孔状的前端穿纤孔,所述后壁上在对应于前端穿纤孔的位置上设有通孔状的后端穿纤孔,所述前端穿纤孔的孔径大于后端穿纤孔的孔径。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穿纤孔分别设置在前壁和中间隔板的两边,且在前壁和中间隔板的一边分别设有一个另一边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后端穿纤孔设置在后壁两边并对应于前端穿线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前壁和中间隔板之间间隔平行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对应连接在前壁和中间隔板上并使前端穿纤孔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穿纤支架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底板上对应于定位孔的位置设有与定位孔过盈配合连接的定位柱。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内部中空的卡纤扣,所述卡纤扣的顶部设有底面贯通卡纤扣顶部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轴向与卡纤扣中空部位的轴向成锐角。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槽是截面为倒梯形的开口槽。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一个安装wdm模块复用器的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的任意两个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挡板,每个所述挡板的表面上均向安装卡槽内延伸有垂直于安装卡槽底面的凸起。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挡板上的凸起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阻止光纤滑到底板外侧的挡纤板。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通过螺丝与底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穿纤支架上设置的前端穿纤孔用来安装wdm尾纤上光纤连接器的外套管,后端穿纤孔用来安装wdm尾纤上光纤连接器的内套管,而穿纤孔是间隔并列设置的就使得各光纤连接器也间隔并列,避免了光纤之间的缠绕而造成的光纤的损坏,同时穿纤支架是匹配安装在底板的凹槽内的,穿纤支架上的穿线孔可依据需求而设置成不同的数目,可根据实际产品需要的通道数,只更换穿纤支架就能实现wdm模块封装系统通道数的变换,达到快速生产,快速交付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穿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上壳10-开口2-底板20-凹槽21-定位柱22-安装卡槽3-穿纤支架30-前壁31-后壁32-中间隔板33-支撑板34-定位孔300-前端穿纤孔310-后端穿纤孔4-卡纤扣40-开口槽5-挡板50-凸起6-挡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发明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可变换通道数的wdm模块封装系统,包括相盖合连接的上壳1和底板2,两者之间可以采用榫卯式的卡合结构,或者通过在两者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孔位然后通过螺丝来将相盖合后的两者连接在一起,优选将所述上壳1通过螺丝与底板2连接,使用螺丝来将两者连接固定,方便安装也能简化两者的结构,所述上壳1和底板2盖合后形成有安装wdm模块光纤的空腔,空腔内就用以安装光纤以及wdm模块复用器等部件,所述上壳1的一端设有一开口10,所述底板2上对应于开口10的一端设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内匹配安装有突出于凹槽20并匹配卡入开口10的用于安装光纤连接器的日字型的穿纤支架3,这样对于通道数量的变换来说,就只需要变换穿纤支架3就成,而上壳1和底板2间就可以保持不变,将凹槽20和穿纤支架3设计成相对应的尺寸,就可以使得两者间能够进行任意的匹配组合,方便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穿纤支架3包括前壁30、后壁31、位于前壁30和后壁31之间的中间隔板32,所述前壁30和中间隔板32在相对应的位置上均间隔并列设有至少三个相同的通孔状的前端穿纤孔300,所述后壁31上在对应于前端穿纤孔300的位置上设有通孔状的后端穿纤孔310,所述前端穿纤孔300的孔径大于后端穿纤孔310的孔径,穿纤支架3上设置的前端穿纤孔300用来安装wdm尾纤上光纤连接器的外套管,后端穿纤孔用来安装wdm尾纤上光纤连接器的内套管,这样光纤连接器的外套管套入前端穿纤孔300中,被前壁30和中间隔板32予以固定,光纤连接器的内套管则被后端穿纤孔310固定,保证了光纤连接器位置的固定,而穿纤孔是间隔并列设置的就使得各光纤连接器也间隔并列,就避免了光纤之间的缠绕而造成的光纤的损坏。而对于穿线孔的设置来说,所述前端穿纤孔300分别设置在前壁30和中间隔板32的两边,且在前壁30和中间隔板32的一边分别设有一个另一边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后端穿纤孔310设置在后壁31两边并对应于前端穿线孔300设置,这样设置单个穿纤孔的一边就可以作为光纤的光的进端,设置多个穿纤孔的另一边就可作为光纤的光的出端,两端之间间隔有距离就方便光纤的安装,避免光纤过度弯曲而造成损坏,对于出端则可以依据实际需要的通道数来设置2个、4个、8个或更多,也可以一次设置多个然后依据需要来使用需要数量的穿纤孔即可,满足不同的需求。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前壁30和中间隔板32之间间隔平行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3,所述支撑板33的两端对应连接在前壁30和中间隔板32上并使前端穿纤孔300位于两个支撑板33之间,这样支撑板33一方面起到增强前壁30和中间隔板32的强度,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将光纤连接器隔开的作用。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至图3中所示,所述穿纤支架3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34,所述底板2上对应于定位孔34的位置设有与定位孔34过盈配合连接的定位柱21,定位孔34可以设置在一个侧壁上也可以在两个侧壁上同时设置,为了连接的稳定,优选在两个侧壁上都设置定位孔34,定位孔34和定位柱21过盈配合,之后上壳1和底板2盖合连接固定,装配好后,就使得穿纤支架3牢固的安装在底板2上,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也就不会产生由于安装不稳而导致的对光纤的损坏。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和图3中所示,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内部中空的卡纤扣4,在安装时就可以依据光纤盘绕的方向,使卡纤扣4的中空部位与光纤盘绕的方向相同的方式安装,所述卡纤扣4的顶部设有底面贯通卡纤扣4顶部的开口槽40,所述开口槽40的轴向与卡纤扣4中空部位的轴向成锐角,也就是说卡纤扣4的中空部位通过顶部的开口槽40与外部是相通的,光纤通过该开口槽40才能方便的卡入卡纤扣4的中空部位,而开口槽40方向的设定则保证了光纤卡入卡纤扣4中后不易从卡纤扣中脱落。而为了方便光纤放入卡纤扣4中,则所述开口槽40是截面为倒梯形的开口槽,也就是说该开口槽40的外端是大于内端的,就使得光纤容易放入,放入后不易脱落。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和图3中所示,所述底板2上还设置有一个安装wdm模块复用器的安装卡槽22,安装卡槽22就使得固定在其中的器件能快速的定位,也避免该器件安装不好而导致的对光纤的安装和安全性的影响,所述安装卡槽22的任意两个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挡板5,每个所述挡板5的表面上均向安装卡槽22内延伸有垂直于安装卡槽22底面的凸起50,挡板5则可以沿光纤绕线的方向来设置在对应的安装卡槽22的侧面上,这样在器件放入安装卡槽22后,挡板5将其与光纤隔开,同时挡板5上的凸起50就将器件卡紧,不会产生晃动。而为了利用凸起50将器件卡合的更紧密,两个所述挡板5上的凸起50交错设置,这样凸起50就卡在器件的不同位置,构成多点的固定,卡合更紧密。

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和图3中所示,所述底板2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用于阻止光纤滑到底板2外侧的挡纤板6,这样就将光纤固定在一范围内,在使用中就不会滑到底板2外侧,方便上壳1和底板2的连接,也防止了光纤受其他部件影响而造成的损坏。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