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0778发布日期:2020-06-02 19:02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激光打印机中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显影盒是激光打印机中必不可少的消耗品,其中容纳有显影所需的碳粉,通过可旋转地安装在其中的旋转件将碳粉向外供应,一般的,显影盒中可旋转地安装有用于向外供应碳粉的第一旋转件以及用于向第一旋转件供应碳粉的第二旋转件,同时,为防止显影盒中容纳的碳粉结块,显影盒中还设置有用于搅拌碳粉的第三旋转件,且第三旋转件设置在远离第二旋转件的一端。

为识别出终端用户安装至打印机中的显影盒是否为新的,现有的显影盒中还设置有检测件,相应的,打印机中设置有被检测件,通过检测件与被检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打印机对显影盒的新旧进行判断。

其中,显影盒中还设置有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检测件接收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而工作,现有的,检测件和动力接收件被分别设置在显影盒的两侧,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通过第三旋转件被传递至检测件,而第三旋转件设置在远离第二旋转件的一端,为此,显影盒的两侧必然都需要设置用于传递驱动力的齿轮,且显影盒两侧的整个侧面均布置有齿轮,不利于显影盒和打印机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通过改进显影盒的齿轮分布以提升显影盒小型化的能力,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显影盒,包括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分别设置在显影盒两个纵向末端的动力接收件和检测件,所述动力接收件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检测件用于与外部部件配合以对显影盒进行检测;第一旋转件、第二旋转件和检测件均通过接收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而旋转;显影盒还包括与检测件同侧设置的用于将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传递至检测件的齿轮组,沿显影盒的前后方向,所述齿轮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检测件的前方。

优选的,所述齿轮组通过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至少之一接收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

所述齿轮组包括被安装在第一旋转件或第二旋转件一个末端的第六齿轮、用于与检测件结合的第五齿轮以及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之间的惰齿轮。

进一步的,显影盒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三旋转件,所述第三旋转件用于搅拌被容纳在显影盒中的碳粉。

沿显影盒的左右方向,壳体具有相互分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动力接收件位于第一表面的左侧,检测件位于第二表面的右侧。

第三旋转件在第二表面的投影区域内没有设置齿轮。

或者说,沿显影盒的前后方向,所述齿轮组整体位于投影区域中心的前方。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显影盒的齿轮分布以提升显影盒小型化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检测件所在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定义显影盒的安装方向为前后方向,显影盒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显影盒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如图所示,显影盒1包括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一旋转件(显影辊)6和第二旋转件(送粉辊)7、以及分别位于壳体两个纵向末端的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5;其中,壳体包括相互结合的下壳体2和上壳体3,下壳体2形成为在上方敞口的容纳腔20,碳粉被容纳在容纳腔室20中,第一旋转件6和第二旋转件7均被可旋转地安装在下壳体2中,上壳体3用于覆盖敞口。

沿前后方向,下壳体2的后端设置有把手21,所述把手21从下壳体2的主体向后方向延伸,上壳体3的后端设置有凹陷31,当上壳体3与下壳体2结合后,把手21形成为操作者的握持部,凹陷31形成为容纳操作者的手指,因而,显影盒1可被方便的拿起;同时,上壳体3的上表面为光面,换句话说,在显影盒1的上下方向上,上壳体3的上表面没有任何突起,所述光面所带来的好处,例如,显影盒1的制造商可更容易的在上壳体3的上表面粘贴上包含有该显影盒的标签,而且,显影盒1的制造商还可以根据终端用户需求或该显影盒1所适用的不同型号打印机在上壳体3的上表面附连区别特征,以提升壳体3的储存效率。

进一步的,显影盒1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三旋转件(搅拌件)8,工作时,第三旋转件8用于搅拌容纳腔20中的碳粉,以防碳粉结块,第三搅拌件8在搅拌的同时还用于将碳粉向第二旋转件7输送,第二旋转件7用于向第一旋转件6供应碳粉,第一旋转件6将碳粉向外供应。所述第一旋转件6包括第一旋转轴62以及覆盖在第一旋转轴62圆周的第一覆盖层61,第二旋转件7包括第二旋转轴72以及覆盖在第二旋转轴72圆周的第二覆盖层72,沿左右方向,第三旋转件8具有末端81,且壳体具有相互分离的第一表面(左表面)22和第二表面(右表面)23。

如上所述,为支撑第一旋转件6和第二旋转件7,沿显影盒1的左右方向,第一旋转件6和第二旋转件7的左右末端均需设置支撑件,如图2所示,显影盒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旋转件6一个末端的第一支撑件63以及设置在第二旋转件7一个末端的第二支撑件7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件63和第二支撑件73均被固定安装在壳体上。

如图所示,显影盒1还包括用于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10和用于与打印机中的被检测件结合以判断显影盒1是否为新显影盒的检测件11,所述动力接收件10穿过第一端盖4而暴露,检测件11穿过第二端盖5而暴露;同时,显影盒1还包括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动力接收件10的第一突起13和可旋转地支撑检测件11的第二突起12,其中,沿左右方向,动力接收件10和检测件11分别位于显影盒1的两侧,相应的,第一突起13和第二突起12也分别位于显影盒1的两侧,且第一突起13和第二突起12均在显影盒1的左右方向延伸,并分别位于第一表面22的左侧和第二表面23的右侧,动力接收件10和检测件11分别绕第一突起13和第二突起12旋转。

检测件11用于接收动力接收件10的驱动力而旋转,因而,显影盒1还包括用于传递驱动力的齿轮组9,动力接收件10接收到驱动力后通过齿轮组9将驱动力传递至相应的部件;齿轮组9包括位于第一表面22左侧的左齿轮组91以及位于第二表面23右侧的右齿轮组92,所述左齿轮组91和右齿轮组92之一与动力接收件10结合,并通过第一旋转件6和第二旋转件7至少之一将驱动力传递至右齿轮组92或左齿轮组91。

下文中以动力接收件10位于显影盒1的左侧,检测件11位于显影盒1的右侧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动力接收件10与左齿轮组91结合,检测件11与右齿轮组92结合;相对于检测件11,第二旋转件7比第一旋转件6离检测件11更近,因而,本实用新型中以第二旋转件7将驱动力从动力接收件10传递至检测件11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2,左齿轮组91包括与动力接收件10结合的动力传递齿轮911、用于与第一旋转件6结合的第一齿轮913、用于与第二旋转件7结合的第二齿轮912以及用于与搅拌件8的末端81结合的第三齿轮915,其中,动力传递齿轮911将动力接收件10接收到的驱动力直接或间接地传递至第一齿轮913、第二齿轮912和第三齿轮913,进而驱动第一旋转件6、第二旋转件7和第三旋转件8旋转。

右齿轮组92包括用于与第二旋转轴72的另一端结合的第六齿轮923以及用于与检测件11结合的第五齿轮922,其中,第五齿轮922接收第六齿轮923的驱动力而旋转,因而,驱动力通过第二齿轮913、第二旋转件7和第六齿轮921被传递至第五齿轮922,最终,检测件11被驱动旋转。

结合到显影盒1的具体结构,所述左齿轮组91还包括第一惰齿轮914,且第一齿轮913和第二齿轮912均直接与动力传递齿轮911啮合,同时,动力传递齿轮911还与惰齿轮914啮合,惰齿轮914与第三齿轮915啮合,优选的,动力传递齿轮911与动力接收件10一体形成,二者均可旋转地被第一突起13支撑。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显影盒的检测件所在侧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为调整检测件11的旋转方向以及控制检测件11的旋转速度,右齿轮组92还包括位于第六齿轮923与第五齿轮922之间的第二惰齿轮924,因而,动力接收件10接收到的驱动力被平稳地传递至检测件11。

进一步的,沿显影盒1的左右方向,设定第三旋转件8在第二表面23的投影面为s,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投影区域s内没有设置齿轮,且右齿轮组92整体位于投影区域s的前方,至少右齿轮组92整体位于投影区域s中心的前方,也就是说,至少投影区域s所在的区域内不用布置齿轮,显影盒1右侧的齿轮布局得以简化,有利于显影盒1的小型化。

更进一步的,动力接收件10的驱动力通过第二旋转件7传递至检测件11,然而,动力接收件10的驱动力通过第一旋转件7传递至检测件11也可达到上述利于显影盒1小型化的目的,此时,第六齿轮923与第一旋转轴62的另一端结合,沿显影盒1的前后方向,右齿轮组92整体仍然位于投影面s的前方,且右齿轮组9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检测件11的前方,更优选的,所述第六齿轮923和第二惰齿轮922至少之一位于检测件11的前方。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将动力接收件10的驱动力传递至检测件11的齿轮分布被做了改进,即沿显影盒1的前后方向,右齿轮组中用于将驱动力传递至检测件的齿轮至少一部分位于检测件11的前方,或者说,相对于第三旋转件8在第二表面23的投影区域s,右齿轮组92整体位于投影区域s中心的前方,因而,显影盒1右侧的齿轮布局得以简化,有利于显影盒1的小型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