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设备和穿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0182发布日期:2020-06-05 18:5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穿戴设备和穿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设备和穿戴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穿戴设备中,用户通常采用按钮、触屏或手势的方式对穿戴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例如,在穿戴设备为关机状态时,用户需要按压电源按钮,穿戴设备检测到电源按钮被按压则开机。然而如此,用户需要额外地做控制的动作,操作较为繁琐,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和穿戴组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

壳体;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连接所述壳体;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输出第一信号;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输出第二信号;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穿戴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所述穿戴设备处于第二模式的功耗大于所述穿戴设备处于所述第一模式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穿戴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收容盒和上述的穿戴设备,所述收容盒用于收容所述穿戴设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和穿戴组件中,控制器通过第一传感器输出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传感器输出的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处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这样,用户无需做额外的控制动作,穿戴设备可自动控制工作模式,简单方便,响应快捷。同时,基于两个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穿戴设备的工作模式,可以减少误触发,从而保证准确性。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的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的托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的托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的托架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的再一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100包括壳体20、支撑部件30、显示器40、导光部件70、光量调节部件80、光线传感器14、准直部件92、第一传感器112、第二传感器114和控制器101。

穿戴设备100例如为头戴式显示设备(headmountdisplay,hmd),头戴式显示设备通过计算系统与光学系统的配合,在用户在佩戴头戴式显示设备后,可向用户的眼睛发送光学信号,从而实现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和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等不同效果。

壳体20为穿戴设备100的外部零部件,起到了保护和固定穿戴设备100的内部零部件的作用。通过壳体20可以将内部零部件包围起来,可以避免外界因素对这些内部零部件造成直接的损坏。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0可用于固定显示器40、导光部件70和触发装置1001中的至少一个。在图1的示例中,壳体20形成有收容腔室22,显示器40、导光部件70和光量调节部件80收容在收容腔室22中。

壳体20还包括壳体顶壁24、壳体底壁26和壳体侧壁28。壳体底壁26的中部朝向壳体顶壁24形成缺口262。或者说,壳体20大致呈“b”字型。在用户佩戴穿戴设备100时,穿戴设备100可通过缺口262架设在用户的鼻梁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穿戴设备100的稳定性,又可以保证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请参阅图4,穿戴设备100还可包括托架264,托架264设置在壳体20。具体地,托架264设置在壳体20的缺口262。托架264与壳体底壁26可拆卸地连接。可以使得用户佩戴更加舒适,提高用户体验。另外,托架264还可规范用户佩戴穿戴设备100的姿态,使得穿戴设备100佩戴后,处于正确的位置。

另外,壳体20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cnc)机床加工铝合金形成,也可以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者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plastic,abs)注塑成型。在此不对壳体20的具体制造方式和具体材料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3和图4,支撑部件30可转动地连接壳体20,支撑部件30相对于壳体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一位置时,穿戴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如图3所示;在第二位置时,穿戴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如图4所示。

在用户佩戴穿戴设备100时,穿戴设备100可通过支撑部件30固定在用户的头部。在图1的示例中,支撑部件30包括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4和弹性带36。

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分别设置在壳体20相对的两侧。具体地,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关于缺口262对称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20的边缘。换言之,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与20壳体可转动地连接。在用户不需要使用穿戴设备100时,可将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贴近壳体20叠放,以便于收纳。在用户需要使用穿戴设备100时,可将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展开,以实现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支撑的功能。

第一支架32远离壳体2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弯折部322,第一弯折部322朝向壳体底壁26弯折。这样,用户在佩戴穿戴设备100时,第一弯折部322可架设在用户的耳朵上,从而使穿戴设备100不易滑落。

类似地,第二支架34远离壳体20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弯折部342。第二弯折部342的解释和说明可参照第一弯折部322,为避免冗余,在此不再赘述。

弹性带36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如此,在用户佩戴穿戴设备100进行剧烈活动时,可以通过弹性带36进一步固定穿戴设备100,防止穿戴设备100在剧烈活动中松动甚至掉落。可以理解,在其他的示例中,弹性带36也可以省略。

显示器40包括硅基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onsilicon,lcos)。

请再次参阅图2,导光部件70与显示器40分离设置。导光部件7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71和第二侧72。导光部件70用于导入显示器40产生的光线并从第一侧71出射。光量调节部件80设置在第二侧72,光量调节部件80用于调节入射至第二侧72的环境光量。显示器40可为光机,导光部件70可为全息光波导片组。在此不对显示器40和导光部件70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在相关的增强现实设备中,用户可以通过增强现实设备在现实场景中看到增强现实设备显示的内容。可以理解,环境光线和增强显示设备形成的光线同时进入人眼,如果环境的光线亮度较高,使得增强现实设备的显示亮度与环境亮度的对比度过低,人眼较难看清增强现实设备的显示内容。如果环境的光线亮度较低,使得增强现实设备的显示亮度与环境亮度的对比度过高,虚拟现实设备的显示内容容易刺激人员,造成人眼疲劳。

为了解决增强现实设备的显示亮度与环境亮度的对比度过高或者高低的问题,相关技术一般通过调节增强现实设备的显示亮度。然而,在环境亮度高时,为了提高人眼观察到的画面清晰度,如果提高增强现实设备的显示亮度,那么则使得增强现实设备的功耗较大,产生的大量的热量而影响用户体验。

而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100中,光量调节部件80可以调节从第二侧72入射并从第一侧71出射的环境光量,从而可以减少环境光量对显示器40产生并从第一侧71出射的光线的影响,有利于用户观看显示器40显示的内容,提高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用户在佩戴穿戴设备100时,人眼位于第一侧71外,因此,显示器40产生的光线从第一侧71出射后可以进入人眼内,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观察到显示器40显示的图像。

环境光线依次经过光量调节部件80、第二侧72和第一侧71后进入人眼中,从而使得用户可以看到环境事物。因此,本申请的光量调节部件80可以调节进入人眼的环境光,从而减少环境光对人眼观察到的图像的影响。

穿戴设备100还可包括光线传感器14和准直部件92。光线传感器14与控制器101连接。光线传感器14用于检测环境亮度,控制器101用于根据环境亮度调节光量调节部件80的透光率,其中,环境亮度与光量调节部件80的透光率为反相关关系。如此可以自动调节光量调节部件80的透光率以使用户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显示器40显示的内容,并且用户不易疲劳。

进一步地,在环境亮度增大时,光量调节部件80的透光率降低;在环境亮度降低时,光量调节部件80的透光率增大。这样使得显示器40的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在人眼观看的舒适区,提高用户体验。

准直部件92设置在显示器40和导光部件70之间,准直部件92用于将显示器40产生的光线准直后出射至导光部件70。如此,准直部件92可以将显示器40产生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后进入导光部件70中,从而可以减少光线的损失。

准直部件92可以包括多个透镜,多个透镜叠加一起可以准直光线。显示器40产生的光线经过准直部件92后进入导光部件70中,光线在导光部件70中全反射或者衍射后从导光部件70的第一侧71出射。

准直部件92设置在显示器40和导光部件70之间,准直部件92用于将显示器40产生的光线准直后出射至导光部件70。如此,准直部件92可以将显示器40产生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后进入导光部件70中,从而可以减少光线的损失。

准直部件92可以包括多个透镜,多个透镜叠加一起可以准直光线。显示器40产生的光线经过准直部件92后进入导光部件70中,光线在导光部件70中全反射或者衍射后从导光部件70的第一侧71出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112设置在壳体20,并用于输出第一信号。

具体地,第一传感器112为压力传感器(pressuretransducer)。压力传感器可感受压力信号,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压力传感器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压力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压电压力传感器、压阻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电磁压力传感器。

当然,第一传感器112也可为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对第一传感器112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在图1的示例中,第一传感器112设置在托架26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和图6,托架26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托架264并列设置,其中一个托架264包括与另外一个托架264相对的承载面2644,第一传感器112设置在承载面2644。

换言之,托架264包括相背的连接面2642和承载面2644,连接面2642连接壳体20,第一传感器112设置在承载面2644。

如此,可以提高第一传感器112输出的第一信号的准确性。可以理解,在穿戴设备100佩戴于目标物体时,目标物体与承载面2644接触,第一传感器112设置在承载面2644,使得第一传感器112能够更加准确地感应到目标物体,从而提高第一信号的准确性。

更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112可设置在承载面2644背离所述连接面2642的一侧。换言之,第一传感器112可设置在托架264的外部,如图5所示。

这样,在穿戴设备100佩戴于目标物体时,目标物体可与第一传感器112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传感器112检测的准确性。

当然,第一传感器112也可设置在承载面2644朝向所述连接面2642的一侧。换言之,第一传感器112可设置在托架264的内部,如图6所示。

这样,第一传感器112可受到托架的保护,避免水汽、灰尘等脏污进入第一传感器112而导致第一传感器112损坏。

在图示的示例中,托架264为鼻托,在用户佩戴穿戴设备100时,托架264抵触用户的鼻子,鼻子对托架264的压力可被第一传感器112检测到。承载面2644呈椭圆形。

在其他的示例中,托架264也可不为鼻托,在用户佩戴穿戴设备100时,托架264可抵触用户的其他部位,例如额头、眼眶等。承载面2644呈圆形、矩形、三角形、跑道形或其他形状。在此不对托架264的具体形式和承载面2644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

另外,在图示的示例中,托架264的数量为2个。第一传感器112的数量为2个,每个第一传感器112设置在一个托架264。

第一传感器112的数量也可为1个、3个、4个、5个或其他数量。第一传感器112可均设置在一个托架264,也可分别设置在两个托架264。在此不对第一传感器112的数量和设置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7,穿戴设备100可包括调节件27,托架264可通过调节件27连接壳体20。这样,通过调节件27调节托架264相对于壳体20的位置,使得穿戴设备100可以适应不同的用户,并且可以使得用户更加舒适地佩戴穿戴设备100。

控制器101在接收到调节指令时,可根据第一传感器112输出的第一信号控制调节件27调节托架264相对于壳体20的位置。如此,可实现穿戴设备100对托架264位置的自动调整,从而使托架264的位置与用户相适应。

具体地,用户可通过按键、语音、手势等方式向穿戴设备100输入调节指令。穿戴设备100在接收到调节指令时,可提示用户佩戴穿戴设备100。在用户佩戴好穿戴设备100后,控制器101可根据第一信号控制调节件27调节托架264相对于壳体20的位置,以使第一信号处于预定范围。

如此,穿戴设备100可根据第一信号自动控制调节件27将托架264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无需用户输入指令来调节托架264的位置,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预定范围是用户佩戴较为舒适时第一信号的数值范围。预定范围可预先通过实验测得并存储在穿戴设备100的存储器中。用户可修改预定范围。

当然,控制器101也可根据用户输入控制调节件27调节托架264相对于壳体20的位置。这样,使得托架264的位置更加符合用户的需要,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用户输入可为按键、手势等。

另外,用户也可以手动调节调节件27,以调节托架264相对于壳体20的位置。例如,调节件27为伸缩杆,用户可推拉调节件,以调节托架264的位置。

在此不对调节件27调节托架264的具体方式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支撑部件30并用于输出第二信号。

类似地,第二传感器114可为压力传感器(pressuretransducer)。当然,第二传感器114也可为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对第二传感器114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

如前所述,支撑部件30包括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第一支架32和/或第二支架34设置有第二传感器114。具体地,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中的一个包括支撑面,支撑面朝向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4中的另一个,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支撑面。如此,在用户佩戴支撑部件30时,第二传感器114可检测到穿戴设备100被佩戴。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一支架32。第一支架32包括朝向第二支架34的第一支撑面321,第二传感器114可设置在第一支撑面321。

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二支架34。第二支架34包括朝向第一支架32的第二支撑面341,第二传感器114可设置在第二支撑面341。

在又一个例子中,第二传感器114的数量为多个,一部分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一支架32,另一部分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二支架34。第一支架32包括朝向第二支架34的第一支撑面321,第二支架34包括朝向第一支架32的第二支撑面341。一部分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一支撑面321,另一部分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二支撑面341。

在图1的示例中,第二传感器114的数量为2个,一个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一支撑面321,另一个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二支撑面341。具体地,一个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一弯折部322,另一个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第二弯折部342。

如此,使得第二传感器114可检测到穿戴设备100的穿戴状态。可以理解,如前所述,第一弯折部322和第二弯折部342可架设在用户的耳朵上,第一支撑面321和第二支撑面341可贴近用户,从而使穿戴设备100不易滑落。因此,在用户佩戴穿戴设备100时,第二传感器114可基于压力、温度或其他因素检测到用户的佩戴,从而确定穿戴设备100的穿戴状态。

请参阅图8,在其他的示例中,第二传感器114也可设置在支撑部件30靠近壳体20的一端。在支撑部件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传感器114受到壳体20的抵触。这样,可以基于第二信号确定穿戴设备100的穿戴状态。

可以理解,穿戴设备100通常呈图8所示的折叠状态,用户在需要使用穿戴设备100时,需要将穿戴设备100的支撑部件30由图示的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使穿戴设备100呈如图4所示的展开状态。这样,用户才能通过支撑部件30将穿戴设备100佩戴在头部。

由于在支撑部件3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传感器114未受到壳体20的抵触;在支撑部件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传感器114受到壳体20的抵触。因此,这两种情况下,第二传感器114输出的第二信号的数值会有差异。这样,就可以基于第二信号确定穿戴设备100的穿戴状态。

另外,请参阅图9,穿戴设备100用于收容于穿戴设备100的收容盒200。换言之,收容盒200用于收容穿戴设备100。收容盒200包括托块201,在穿戴设备100收容于收容盒200时,托块201抵触穿戴设备100的托架264。

如此,穿戴设备100可受到收容盒200的保护,可以在穿戴设备100未被使用时避免灰尘、水汽等进入穿戴设备100。而且,在穿戴设备100收容于收容盒200时,托块201可以承托托架264,从而限制穿戴设备100在收容盒200内的位置,避免穿戴设备100在收容盒200内晃动、碰撞而损坏。

另外,由于设置在托架264的第一传感器112会受到托块201的作用而输出第一信号。因此,可基于第一信号的信号值所处的范围,来确定穿戴设备100是收容于收容盒200,还是未收容于收容盒200。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01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的功耗大于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的功耗。

如此,控制器101通过第一传感器112输出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传感器114输出的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这样,用户无需做额外的控制动作,穿戴设备100可自动控制工作模式,简单方便,响应快捷。同时,基于两个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可以减少误触发,从而保证准确性。

具体地,穿戴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包括关机模式、低功耗模式和高功耗模式。进一步地,穿戴设备100处于关机模式的功耗,小于穿戴设备100处于低功耗模式的功耗;穿戴设备100处于低功耗模式的功耗,小于穿戴设备100处于高功耗模式的功耗。

在本实施方式中,穿戴设备100处于关机模式时,穿戴设备100的功能器件大部分关闭。请注意,穿戴设备100处于关机模式时,第一传感器112和第二传感器114仍然保持开启。这样可以保证第一传感器112和第二传感器114持续检测,避免后续穿戴设备100的模式应当改变时,穿戴设备100无法及时响应。

穿戴设备100处于低功耗模式时,穿戴设备100高功耗的功能器件待机,高功耗的应用被锁定而不能运行。高功耗的功能器件包括显示器40、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高功耗的应用包括手势识别应用、眼球追踪应用、三维模型应用、场景重建应用、同步定位与建图应用中的至少一个。

穿戴设备100处于高功耗模式时,穿戴设备100正常工作,高功耗的功能器件由待机状态被唤醒而正常运行。高功耗的应用解除锁定而能够运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式为关机模式,第二模式为低功耗模式。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模式为关机模式,第二模式为高功耗模式;或,第一模式为低功耗模式,第二模式为高功耗模式。在此不对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为方便解释和说明,接下来以第一模式为关机模式且第二模式为低功耗模式作为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信号在第一预设范围或第二预设范围内,第二预设范围的信号值大于第一预设范围的信号值;第二信号在第三预设范围或第四预设范围内,第四预设范围的信号值大于第三预设范围的信号值。

控制器101用于在第一信号处于第二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三预设范围时,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及用于在第一信号处于第一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三预设范围时,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

如此,实现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可以理解,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可以减少误触发,从而保证准确性。

具体地,第一预设范围可为: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第二预设范围可为: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如此,保证第一信号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中的一个。

第一预设值例如为0.1n、0.3n、0.5n、1n、1.2n。在此不对第一预设值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

类似地,第三预设范围可为: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第四预设范围可为: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如此,保证第一信号值在第三预设范围和第四预设范围中的一个。

第二预设值例如为0.1n、0.3n、0.5n、1n、1.2n。在此不对第二预设值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

另外,控制器101用于在第一信号处于第二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四预设范围时,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三模式,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三模式的功耗大于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的功耗。

如此,实现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第二模式或第三模式,用户无需做额外的控制动作,穿戴设备100可自动控制工作模式,简单方便,响应快捷。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模式为高功耗模式。除关机模式和低功耗模式外,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高功耗模式,可以使穿戴设备100的功能充分发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

另外,穿戴设备100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三种模式的切换,在保证用户需求的同时,可以节约电量。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所处的模式如下表1所示。

表1

可以理解,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穿戴设备100由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这样可以实现从第一模式至第三模式的过渡,使得在需要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三模式时,穿戴设备100可及时响应,无需用户等待较长的开机时间,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另一种情况是,穿戴设备100由第三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实现从第三模式至第一模式的过渡。这样可以降低穿戴设备100的功耗,并节约电量。

也即是说,第二模式的设置,实现了第一模式和第三模式之间的过渡,避免了频繁开关机浪费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穿戴设备100用于佩戴于目标物体或收容于收容盒200内,在穿戴设备100收容于收容盒200内时,第一信号处于第二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三预设范围,以使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在穿戴设备100未佩戴于目标物体且穿戴设备100未收容于收容盒200内时,第一信号处于第一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三预设范围,以使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在穿戴设备100佩戴于目标物体时,第一信号处于第二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四预设范围,以使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三模式。

如此,基于穿戴设备100的收容状态和穿戴状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处于预设的范围,从而使得后续控制器101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预设的模式时,穿戴设备100所处的模式与穿戴设备100的收容状态和穿戴状态匹配,也即是与实际的情况匹配。

具体地,穿戴设备100包括设置在壳体的托架264,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托架264,收容盒200设置有与托架264配合的托块201,在穿戴设备100收容于收容盒200内时,托块201抵触位于托架264的第一传感器112,以使第一信号处于第二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三预设范围,进而使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在穿戴设备100未佩戴于目标物体且穿戴设备100未收容于收容盒200内时,托块201与托架264分离,以使第一信号处于第一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三预设范围,进而使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在穿戴设备100佩戴于目标物体时,目标物体抵触位于托架264的第一传感器112和位于支撑部件30的第二传感器114,以使第一信号处于第二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四预设范围,进而使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三模式。

如此,通过眼镜盒200的托架264和目标物体,使得第一传感器112和第二传感器114输出的信号值处于预设的范围,进而使得穿戴设备100处于的模式,与收容状态和穿戴状态匹配。这样,可以简单方便地使得第一传感器112和第二传感器114在不同的收容状态和不同的穿戴状态下,输出处于不同范围的信号。

可以理解,在穿戴设备100未收容于收容盒200内且未佩戴于目标物体时,第一传感器112未被托块201或目标物体抵触,第一传感器112输出的第一信号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在穿戴设备100收容于收容盒200内或佩戴于目标物体时,托块201或目标物体抵触第一传感器112,第一传感器112输出的第一信号处于第二预设范围。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112由于未受到抵触而输出处于第一预设范围的第一信号;第一传感器112由于受到抵触而输出处于第二预设范围的第一信号。

类似地,在穿戴设备100未佩戴于目标物体时,第二传感器114未被目标物体抵触,第二传感器114输出的第二信号处于第三预设范围;在穿戴设备100佩戴于目标物体时,第二传感器114被目标物体抵触,第二传感器114输出的第二信号处于第四预设范围;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114由于未受到抵触而输出处于第三预设范围的第二信号;第二传感器114由于受到抵触而输出处于第四预设范围的第二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01用于在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预设时长后,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节约电量。可以理解,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预设时长后,可以推断用户不再使用穿戴设备100,因而可以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功耗更低的第一模式,从而进一步节约电量。

具体地,预设时长例如为3分钟、5分钟、8分钟、10分钟、12分钟。在此不对预设时长的具体数值进行限定。

另外,在图8的示例中,在穿戴设备100收容于收容盒200内时,托块201抵触位于托架264的第一传感器112且壳体20未抵触第二传感器114,以使第一信号处于第二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三预设范围,进而使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

在穿戴设备100未佩戴于目标物体且穿戴设备100未收容于收容盒200内时,托块201与托架264分离且壳体20未抵触第二传感器114,以使第一信号处于第一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三预设范围,进而使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

在穿戴设备100佩戴于目标物体时,目标物体抵触位于托架264的第一传感器112且壳体20抵触第二传感器114,以使第一信号处于第二预设范围且第二信号处于第四预设范围,进而使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三模式。

如此,通过壳体20和支撑部件30,使得第二传感器114输出的信号值处于预设的范围,进而使得穿戴设备100处于的模式,与收容状态和穿戴状态匹配。这样,可以简单方便地使得第二传感器114在不同的收容状态和不同的穿戴状态下,输出处于不同范围的信号。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穿戴组件1000包括收容盒200和上述的穿戴设备100,收容盒200用于收容穿戴设备100。

收容盒200包括托块201,在穿戴设备100收容于收容盒200时,托块201抵触穿戴设备100的托架264。

如此,用户无需做额外的控制动作,穿戴设备100可自动控制工作模式,简单方便,响应快捷。同时,基于两个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可以减少误触发,从而保证准确性。

具体地,收容盒200可以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者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plastic,abs)注塑成型。在此不对收容盒200的具体制造方式和具体材料进行限定。

托块201的形状与托架264的形状适配。在图9的示例中,托块201呈三角形。在其他的示例中,托块201也可呈椭圆形、长条形或其他形状。在此不对托块201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

收容盒200可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例如为泡棉、弹簧等。这样可以提高收容盒200的抗震性,避免收容在收容盒200内的穿戴设备100受到撞击而损坏。

综合以上,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穿戴设备100和穿戴组件1000。穿戴设备100包括壳体20、支撑部件30、第一传感器112、第二传感器114和控制器101。支撑部件30连接壳体20。第一传感器112设置在壳体20,第一传感器112用于输出第一信号。第二传感器114设置在支撑部件30,第二传感器114用于输出第二信号。控制器101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二模式的功耗大于穿戴设备100处于第一模式的功耗。

如此,用户无需做额外的控制动作,穿戴设备100可自动控制工作模式,简单方便,响应快捷。同时,基于两个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控制穿戴设备100的工作模式,可以减少误触发,从而保证准确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等。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