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光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5718发布日期:2020-07-21 12:2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光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通信系统的维护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机房光纤配线架和机房光线路终端柜定位的集光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的迅猛发展,光纤线路日益增多,由于前期技术受限并未实现科学的光纤路由管理,造成光纤线路路由混乱,涉及从干线到末端用户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机房odf管理(opticaldistributionframe的缩写,光纤配线架,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或机房olt管理(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柜),odf和olt等机柜、设备标识不清晰、摆放不规范,尤其是5g设备的加入,带来巨大的设备使用量,而一个机柜里安装有多个设备,里面的设备由于安装时间不同其编号并不连续规律,而机柜门楣上的标记随意,且不在标签上体现,不能通过纸质标签本端编码信息查找所在的设备,设备查找时需要逐个打开柜门,查看每个设备侧面或正面黏贴的标签,耗时耗力。

目前也有机柜上安装定位器的方案,采用的是有源定位模块,需要电线把定位器连接在一起,电线布设有时要与无源区设备及光缆交叉重叠,造成光缆与电缆的交合,违背了运营商机房管理有源无源分区的原则,市场推广难度较大,也大大增加了火灾风险;采用电池供电的定位模块需要复杂的电源休眠设计,并需要进行周期性电池更换,费时费力。另外此方案只能定位到机柜,无法定位到机框、设备,定位精度有限。

其中,也有企业推出了电子标签系统产品,虽然能够定位到每个光口,但主要针对的是机房光纤配线架,不适用于光线路终端设备的定位,而且每个光口都需要安装,尤其是现有机房光纤配线架上的托盘出自不同厂商,规格多样,有横插、竖插、斜插等方式,光口类型也大不相同,有fc型、sc型、st型等,安装电子标签系统费时费力,成本较高,运营商难以承受,当下5g建设如火如荼,海量设备的定位管理成为机房智能化改造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光显示器,采用无源集成光显示,便于将一根或多根导光光纤传输来的信号光照射在漫透射灯罩上,实现多路信号光的集成显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光显示器,其中,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走线槽和灯罩口;

集线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线槽并固定在所述集线器上;以及

漫透射体,安装在所述灯罩口上,并正对所述集线器设置,所述集线器的每根光缆的信号光均照射在所述漫透射体上。

上述的集光显示器,其中,所述集线器包括底板和固纤板,所述固纤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固纤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纤孔,所述固纤板上对应于所述定纤孔设置有导纤孔,所述定纤孔和导纤孔同轴设置。

上述的集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缆槽,所述固缆槽通过所述导纤孔与所述定纤孔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固缆槽与所述导纤孔同轴设置。

上述的集光显示器,其中,所述集线器包括底板和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固纤座,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臂,所述固纤座夹设在所述导向臂之间,所述固纤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纤孔,所述固纤座上对应于所述定纤孔设置有导纤孔,所述底板上对应于所述导纤孔设置有固缆槽,所述定纤孔、导纤孔和所述固缆槽同轴设置。

上述的集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固缆槽靠近所述导纤孔一端还同轴设置有导纤槽,所述固缆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卡牙。

上述的集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互相扣合的底壳和上壳,所述走线槽和灯罩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壳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上壳对应于所述走线槽和灯罩口分别设置有尾挡和上灯口。

上述的集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底壳和上壳均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底壳上还设置有挡块、支撑块、抱扣和座板,所述挡块、支撑块和抱扣分别以所述底壳的对称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座板位于所述灯罩口内侧,所述集线器通过所述挡块定位并卡接在所述座板上,所述集线器通过所述抱扣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

上述的集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底壳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卡台,所述上壳设置有与所述卡台适配的卡钩。

上述的集光显示器,其中,所述底壳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磁铁的磁铁槽和/或用于固定所述壳体的双面胶层。

上述的集光显示器,其中,还包括护套,所述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穿入所述护套内,所述护套安装在所述走线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集线器把制备好的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固定在底壳中,把多根光缆高密度低成本地固定在漫透射体前,使得每根光缆传输来的信号光都能准确照射在漫透射体上,整体结构紧凑,制作简单,经济可靠;上下壳体的扣合全部采用卡接机构,无需螺钉、铆钉等固定件和安装工具即可快捷方便地安装,生产效率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线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线器与光缆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集线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壳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壳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壳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集线器

11底板

12固纤板

13定纤孔

14导纤孔

15固缆槽

16导纤槽

17卡牙

18卡槽

19导向臂

10固纤座

2漫透射体

3底壳

31走线槽

32灯罩口

33前挡块

34后挡块

35前支撑块

36后支撑块

37抱扣

38卡台

39磁铁槽

30座板

4上壳

41尾挡

42上灯口

43卡钩

5护套

6导光光纤

7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集光显示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走线槽31和灯罩口32;集线器1,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的一端穿过所述走线槽31并固定在所述集线器1上;以及漫透射体2,安装在所述灯罩口32上,并正对所述集线器1设置,所述集线器1的每根光缆的信号光均照射在所述漫透射体2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护套5,所述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穿入所述护套5内,所述护套5安装在所述走线槽31上。

参见图3及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线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集线器与光缆连接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所述集线器1包括底板11和固纤板12,所述固纤板12固定在所述底板11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固纤板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纤孔13,对应于所述定纤孔13设置有导纤孔14和固缆槽15,所述定纤孔13、导纤孔14和所述固缆槽15同轴设置。其中,所述固纤板12靠近所述定纤孔13的一端可与所述底板11的一端平齐、内凹或凸出,该定纤孔13、导纤孔14和所述固缆槽15顺序连接,即所述固缆槽15通过所述导纤孔14与所述定纤孔13连接,固缆槽15可一直延伸至所述底板11的另一端边缘。

参见图5及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集线器结构示意图,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内部结构,其中固纤座10的上半部分为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所述集线器1包括底板11和固纤座10,所述固纤座10安装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底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臂19,所述固纤座10夹设在所述导向臂19之间,优选该固纤座10为u型结构,底板11卡接在该固纤座10的卡槽18内,所述固纤座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纤孔13,所述固纤座10上对应于所述定纤孔13设置有导纤孔14,底板11上对应于所述导纤孔14设置有固缆槽15,所述定纤孔13、导纤孔14和所述固缆槽15同轴设置。其中,所述固缆槽15靠近所述导纤孔14一端还同轴设置有导纤槽16,所述固缆槽15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卡牙17。导光光纤6优选为皮线光缆,将其外皮压入卡牙17中,连同底板11一起插入固纤座10上的卡槽18中,底板11上设置的导向臂19可辅助每根导光光纤6都能通过固纤座10中的导纤孔14顺利进入定纤孔13中;皮线光缆外皮定位在固缆槽15内。

参见图7至图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壳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壳背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壳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所述壳体优选为轴对称结构,可包括互相扣合的底壳3和上壳4,所述走线槽31和灯罩口3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壳3的两相对侧面上,走线槽31和灯罩口32的对称中心线位于底壳3和上壳4的对称轴线上;所述上壳4对应于所述走线槽31和灯罩口32分别设置有尾挡41和上灯口42,底壳3与上壳4扣合后,灯罩口32和上灯口42形成一闭合开口,漫透射体2镶嵌在该开口中,该开口优选为矩形结构,也可为圆形或椭圆形等结构,漫透射体2可为与其适配的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等结构;底壳3与上壳4扣合后,走线槽31与上壳4后部设置的尾挡41扣合,形成走线腔,所述护套5被卡紧在走线腔中,保护集线器1上安装的导光光纤6。其中,所述底壳3上还设置有挡块、支撑块和抱扣37、座板30,所述挡块、支撑块和抱扣37分别以所述灯罩口32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集线器1通过所述挡块定位并通过抱扣37固定在所述支撑块上,设置在底壳3轴线上靠近灯罩口32内侧的座板30卡住固纤座10。所述挡块包括靠近所述灯罩口32的前挡块33和靠近所述走线槽31的后挡块34,所述支撑块包括靠近所述前挡块33的前支撑块35和靠近所述后挡块34的后支撑块36,所述抱扣37位于所述前支撑块35和所述后支撑块36之间。所述底壳3的内壁上还前后对称设置有卡台38,所述上壳4设置有与所述卡台38适配的卡钩43,通过卡钩43卡紧卡台38实现上壳4和底壳3的固定。所述底壳3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磁铁7的磁铁槽39。或者,所述底壳3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壳体的双面胶层。

该集成光显示器装配时,可先将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穿入护套5,然后开剥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使用光纤切割刀完整切割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的导光光纤6,研磨该导光光纤6的光纤表面,或使用电弧熔融抛光该导光光纤6的光纤表面,然后将加工后的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的外皮分别压入固缆槽15中,并连同底板11一同推进固纤座10的卡槽18中,底板11上的导向臂19可辅助每根导光光纤6都能通过固纤座10中的导纤孔14顺利进入定纤孔13中;把集线器1安装在底壳3的支撑块上,通过挡块对集线器1实现定位,并通过抱扣37将集线器1的底板11抱紧固定,通过座板30固定住固纤座10,同时护套5安装在走线槽31内并卡紧在底壳3和上壳4形成的走线腔中;将漫透射体2镶嵌在底壳3的灯罩口32上,扣合上壳4,通过上壳4上设置的卡钩43卡紧底壳3上的卡台38把上壳4扣接在底壳3上,漫透射体2嵌入上壳4的上灯口42中;或先扣合上壳4,再将漫透射体2胶接在灯罩口32和上灯口42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集线器把制备好的单根光缆或多根光缆固定在底壳中,把多芯光缆高密度低成本地固定在漫透射体前,使得通过每根光缆传输来的信号光都能准确照射在漫透射体上,并通过漫透射体发光把信号光显示出来,整体结构紧凑,制作简单,经济可靠;集成显示器的装配全部采用的是卡接机构扣合,无需螺钉、铆钉等固定件和安装工具即可快捷方便地安装,生产效率高。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