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视背光膜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8281发布日期:2020-05-19 21:55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视背光膜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视背光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视背光膜。



背景技术:

想要在市场上,活的更久,要求你的产品附加值高,产品有吸引力,才有人去消费,液晶tv是一个目前相对成熟的行业,想要在成熟的行业里更近一步,必须要有创新,创新会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超薄型直下式led液晶电视目前发展势头迅猛,漂亮的外观、超薄机身、无边框的设计越来越受消费者们的欢迎,而能够完美实现这种设计,为一些短od(od22以下)的背光模组,这里必须提到在背光模组中起反射光线作用的反射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射片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同等面积发光亮度情况下,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因短od的背光模组灯透镜设计散光设计功能有限调试视效,容易造成背光模组边缘出现亮边和暗边现象;

目前行业内都采用在反射片表面上网点丝印处理,边缘亮边和暗边,通过设计网点的大小,通过黑色油墨的吸光作用,使其边缘的亮边和暗边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其整个画面的均匀度达到70%以上,但这种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不良率高,单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视背光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短od的背光模组灯透镜设计散光设计功能有限调试视效,容易造成背光模组边缘出现亮边和暗边现象,而黑色油墨的吸光作用,使其边缘的亮边和暗边得到有效的改善,使其整个画面的均匀度达到70%以上,但这种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不良率高,单价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视背光膜,包括电视面壳和背板,所述电视面壳的下方安装有中框,且中框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膜片,所述第一膜片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膜片,且第二膜片的下方安装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下方安装有灯条,且灯条的下方安装有反射片,所述背板位于反射片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电视面壳和中框的内部均呈“口”字形结构,且电视面壳的外壁尺寸宽度大于中框的外壁尺寸宽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膜片平行于第二膜片,且第一膜片的外壁尺寸结构与第二膜片的外壁尺寸结构之间相同。

可选的,所述扩散板平行于反射片,且反射片的内壁尺寸结构大于扩散板的外壁尺寸结构。

可选的,所述灯条沿扩散板的中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灯条之间相互平行。

可选的,所述反射片包括第一散光孔、第二散光孔、第三散光孔、第四散光孔和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散光孔,且第一散光孔远离反射板的竖直中心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散光孔,所述第二散光孔远离第一散光孔的一侧安装有第四散光孔,且第四散光孔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三散光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散光孔、第二散光孔、第三散光孔和第四散光孔四者均关于反射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第一散光孔的直径为10mm,所述第二散光孔的内壁直径为6mm,所述第三散光孔的内壁直径为7mm,所述第四散光孔的内壁直径为4mm。

可选的,所述该电视背光膜的制作工艺包括:

s1设计:设计反射片打孔的可行性方案,接着,对该方案进行评估;

s2绘图:根据s1设计的方案,对反射片的打孔位置进行绘图,制作出相应的图纸;

s3按照:模切刀根据s2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将模切版与模切机之间相安装;

s4裁切:模切机放入开好的木板模具,调试好跳钜和边料,裁切一片片产品。

可选的,所述模切机的电源为380v/50hz,主机功率为4kw,最大进料宽度为510mm以及模切速度为300-6000times/h。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视背光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反射片结构,通过边上打孔和增加折线,使其在组装在背光上,通过折线改变去光线折射,通过打孔,使其光线散出去,相当于吸光作用,改变边缘的折射和光线反射量,从而是背光边缘上不出现明显的亮边和暗边现象,达到整个画面均匀度高,无暗宽和亮边现象;

1、该电视背光膜设置有扩散板,扩散板具有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良好性能,并有高度光线透过率,优良的遮蔽性及耐久性,使其光线扩散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以及能够有效的提高背光源的发光分布均匀的扩散效果。

2、该电视背光膜设置有灯条,通过灯条能够有效的为电视提供光源,而灯条的均匀分布能够有效的增强光源的亮度,以及能够有效的保持光源的均匀性。

3、该电视背光膜设置有第一散光孔、第二散光孔、第三散光孔和第四散光孔,通过第一散光孔、第二散光孔、第三散光孔和第四散光孔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改变其光学效果来达到降低边缘亮边现象成为有效改善途径,这种方式一次性投入稍微高,但持续成本远远低于丝印成本,综合成本优势大,且加工简单,无需二次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反射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反射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反射片的制作工艺示意图。

图中:1、电视面壳;2、中框;3、第一膜片;4、第二膜片;5、扩散板;6、灯条;7、反射片;8、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视背光膜,包括电视面壳1和背板8,电视面壳1的下方安装有中框2,且中框2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膜片3,电视面壳1和中框2的内部均呈“口”字形结构,且电视面壳1的外壁尺寸宽度大于中框2的外壁尺寸宽度;

第一膜片3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膜片4,且第二膜片4的下方安装有扩散板5,第一膜片3平行于第二膜片4,且第一膜片3的外壁尺寸结构与第二膜片4的外壁尺寸结构之间相同,扩散板5的下方安装有灯条6,且灯条6的下方安装有反射片7,扩散板5平行于反射片7,且反射片7的内壁尺寸结构大于扩散板5的外壁尺寸结构,扩散板5具有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良好性能,并有高度光线透过率,优良的遮蔽性及耐久性,使其光线扩散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以及能够有效的提高背光源的发光分布均匀的扩散效果;

灯条6沿扩散板5的中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且灯条6之间相互平行,通过灯条6能够有效的为电视提供光源,而灯条6的均匀分布能够有效的增强光源的亮度,以及能够有效的保持光源的均匀性;

背板8位于反射片7的下方,反射片7包括第一散光孔701、第二散光孔702、第三散光孔703、第四散光孔704和反射板705,反射板705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散光孔701,且第一散光孔701远离反射板705的竖直中心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散光孔702,第二散光孔702远离第一散光孔701的一侧安装有第四散光孔704,且第四散光孔704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三散光孔703,第一散光孔701、第二散光孔702、第三散光孔703和第四散光孔704四者均关于反射板705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第一散光孔701的直径为10mm,第二散光孔702的内壁直径为6mm,第三散光孔703的内壁直径为7mm,第四散光孔704的内壁直径为4mm,通过第一散光孔701、第二散光孔702、第三散光孔703和第四散光孔704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的改变其光学效果来达到降低边缘亮边现象成为有效改善途径,这种方式一次性投入稍微高,但持续成本远远低于丝印成本,综合成本优势大,且加工简单,无需二次加工,效率高;

该电视背光膜的制作工艺包括:

s1设计:设计反射片7打孔的可行性方案,接着,对该方案进行评估;

s2绘图:根据s1设计的方案,对反射片7的打孔位置进行绘图,制作出相应的图纸;

s3按照:模切刀根据s2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将模切版与模切机之间相安装;

s4裁切:模切机放入开好的木板模具,调试好跳钜和边料,裁切一片片产品;

模切机的电源为380v/50hz,主机功率为4kw,最大进料宽度为510mm以及模切速度为300-6000times/h。

综上,该电视背光膜的制作工艺包括:

s1设计:设计反射片7打孔的可行性方案,接着,对该方案进行评估;

s2绘图:根据s1设计的方案,对反射片7的打孔位置进行绘图,制作出相应的图纸;

s3按照:模切刀根据s2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将模切版与模切机之间相安装;

s4裁切:模切机放入开好的木板模具,调试好跳钜和边料,裁切一片片产品。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