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9799发布日期:2021-03-05 14:5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层叠光学膜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隔着粘接剂层至少层叠有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的层叠光学膜。该层叠光学膜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有机el显示装置用是适宜的。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改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中由外部光反射、背景的映入导致的视觉辨认性不良,已知有在显示面板的可视侧配置有圆偏振片的显示装置。专利文献1及2中提出了一种偏振膜及具备上述偏振膜的显示装置,所述偏振膜减少黑显示中来自倾斜方向的入射光的反射,实现了优异的倾斜方向的反射色相。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1236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104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
然而,专利文献1及2中记载的使用了偏振膜的显示装置存在反射光产生不均、视觉辨认性不充分的问题。
[0009]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减少来自外部光的反射率、视觉辨认性优异的层叠光学膜及具备该层叠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有机el显示装置。
[0010]
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1]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下述构成来解决。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光学膜,其隔着粘接剂层至少层叠有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上述粘接剂层的第一光学膜侧表面f1的面内折射率r
f1
与第二光学膜侧表面f2的面内折射率r
f2
不同,上述r
f1
与上述第一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上述r
f2
与上述第二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
[0012]
优选在上述层叠光学膜中,上述第一光学膜的厚度为30μm以下,上述第二光学膜的厚度为20μm以下。
[0013]
优选在上述层叠光学膜中,上述粘接剂层的厚度为5μm以下。
[0014]
优选在上述层叠光学膜中,上述第一光学膜为透明保护膜,上述第二光学膜为起偏镜。
[0015]
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上述记载的层叠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有机el显示装置。
[0016]
发明的效果
[0017]
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层叠有2片以上光学膜的层叠光学膜,构成上述层叠光学膜的各光学膜通常隔着粘接剂层层叠在一起。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目前存在的层叠光学膜所具备的粘接剂层在一个光学膜侧(将其表述为“表面侧”)及另一光学膜
侧(将其表述为“背面侧”)的折射率相同,至今为止并不存在为了抑制表面侧光学膜与粘接剂层的界面、及背面侧光学膜与粘接剂的界面的反射而使粘接剂层的折射率在表面侧与背面侧不同的概念。
[0018]
然而,在本发明中,对于隔着粘接剂层至少层叠有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的层叠光学膜而言,为了抑制各光学膜与粘接剂层的界面的反射,使用表面侧与背面侧的折射率不同的粘接剂层作为上述粘接剂层。具体而言,如下所述地进行了设计:使用第一光学膜侧表面f1的面内折射率r
f1
与第二光学膜侧表面f2的面内折射率r
f2
不同的粘接剂层,并且r
f1
与第一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r
f2
与第二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由此,可以显著抑制第一光学膜与粘接剂层的界面、及第二光学膜与粘接剂层的界面的反射,因此,可以减少外部光、特别是自然光的反射率,视觉辨认性也提高。此外,在装入至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面板光等内部光的透射率。
[0019]
一般而言,层叠光学膜越薄,反射光也容易产生不均,关注上述问题的结果,特别是对于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而言,即使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以及粘接剂层的厚度较薄,也可以减少外部光、特别是自然光的反射率,视觉辨认性也提高。因此,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有机el显示装置用途是特别有用的。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示出具备目前存在的层叠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来自外部光的反射的一例的图。
[0021]
图2(a)~(b)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本发明中,层叠光学膜隔着粘接剂层至少层叠有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其特征在于,为了抑制各光学膜与粘接剂层的界面的反射,在表面侧与背面侧使用折射率不同的粘接剂层作为上述粘接剂层。关于上述特征,与具备现有的层叠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进行对比,并在以下进行说明。
[0023]
图1是示出具备目前存在的层叠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来自外部光(自然光)l的反射光l
r
的一例的图。图1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m是具备有机发光二极管7的有机el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m具备隔着第一粘接剂层2层叠有第一光学膜(透明保护膜)1及第二光学膜(起偏镜)3的层叠光学膜10。在图1所示的现有构成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粘接剂层2在表面侧及背面侧的折射率相同,透明保护膜1的折射率与第一粘接剂层2的折射率的不同、以及第一粘接剂层2与起偏镜3的折射率的不同的原因,外部光(自然光)l在透明保护膜1与第一粘接剂层2的界面、以及在第一粘接剂层2与起偏镜3的界面发生反射,因此,反射光产生不均,视觉辨认性变得不充分。
[0024]
图2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图。图2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m是具备有机发光二极管7的有机el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m具备隔着粘接剂层2层叠有第一光学膜(透明保护膜)1及第二光学膜(起偏镜)3的层叠光学膜1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层叠光学膜只要至少从外侧面(可视侧面)向内侧面具备第一光学膜

粘接剂层

第二光学膜,则也可以由3片以上的光学膜构成,在图2(a)所示的实施方式
中,图像显示装置m从最外侧面向有机发光二极管7依次具备透明保护膜(第一光学膜)1

第一粘接剂层2

起偏镜(第二光学膜)3

第二粘接剂层4

相位差膜(第三光学膜)5

粘合剂层6。如图2(b)所示,将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10所具备的第一粘接剂层2如下所述地设计:透明保护膜(第一光学膜)1侧表面f1的面内折射率r
f1
与起偏镜(第二光学膜)3侧f2的面内折射率r
f2
不同,并且r
f1
与透明保护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r
f2
与起偏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由此,在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10中,外部光(自然光)l在透明保护膜1与粘接剂层2的界面、以及在粘接剂层2与起偏镜3的界面的反射率降低,视觉辨认性优异。
[0025]
<第一粘接剂层>
[0026]
以下,对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所具备的粘接剂层进行说明。在本发明中,优选粘接剂层的厚度薄的情况,具体而言,粘接剂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下、更优选为0.5~3μm。
[0027]
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所具备的粘接剂层的特征在于,折射率在表面侧与背面侧不同。具体而言,第一光学膜侧表面f1的面内折射率r
f1
与第二光学膜侧表面f2的面内折射率r
f2
不同,r
f1
与第一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r
f2
与第二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为了进一步抑制第一光学膜与粘接剂层的界面、及第二光学膜与粘接剂层的界面的反射,更优选将r
f1
与第一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设为0.03以内,更优选将r
f2
与第二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设为0.03以内。
[002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对于粘接剂层的第一光学膜侧表面f1(或第二光学膜侧表面f2)中的“面内折射率”而言,使用棱镜耦合器spa-4000(cylon technology公司制)对粘接剂层的各表面侧的面内的折射率进行了测定。测定温度设为23℃、测定波长设为532nm。
[0029]
在本发明中,粘接剂层只要满足上述特征,则可以为任意的材料设计,特别优选由对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得到的固化物层来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面内折射率在表面侧和背面侧不同的粘接剂层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在后面进行叙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可以大致区分为电子束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可见光固化型等。进而,紫外线固化型、可见光固化型粘接剂可以大致区分为自由基聚合固化型粘接剂和阳离子聚合型粘接剂。在本发明中,可将波长范围10nm~380nm的活性能量射线记载为紫外线、将波长范围380nm~800nm的活性能量射线记载为可见光。
[0030]
作为构成自由基聚合固化型粘接剂的化合物,可列举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等碳-碳双键的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这些固化性成分可以使用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或二官能以上的多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中的任一种。另外,这些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这些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例如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优选含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具体而言,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的总量设为100重量%时,优选含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50重量%以上、更优选含有80重量%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酰基是指丙烯酰基和/或甲基丙烯酰基,“(甲基)”在以下是相同的含义。
[0031]
作为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具有(甲基)丙烯酰胺基的(甲基)丙
烯酰胺衍生物。(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在确保与起偏镜、各种透明保护膜的粘接性方面、以及聚合速度快、生产性优异的方面是优选的。作为(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己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n-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氨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n-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n-甲氧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氧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n-烷氧基(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巯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巯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n-巯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等等。另外,作为(甲基)丙烯酰胺基的氮原子形成了杂环的含杂环(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可列举例如:n-丙烯酰基吗啉、n-丙烯酰基哌啶、n-甲基丙烯酰基哌啶、n-丙烯酰基吡咯烷等。
[0032]
在上述(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中,从与起偏镜、各种透明保护膜的粘接性的方面出发,优选含n-羟基烷基(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另外,作为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例如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各种(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硝基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叔戊酯、(甲基)丙烯酸3-戊酯、(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4-甲基-2-丙基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碳原子数1-20)烷基酯类。
[0033]
另外,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戊酯等(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2-降冰片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降冰片基甲酯、(甲基)丙烯酸5-降冰片烯-2-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2-降冰片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等多环式(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卡必醇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烷基苯氧基聚乙二醇酯等含烷氧基或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等。
[0034]
另外,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衍生物,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等(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环己烷二甲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等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4-羟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等含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癸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等含卤素(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氨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
基)丙烯酸3-甲基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丁基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己基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等含氧杂环丁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丁内酯(甲基)丙烯酸酯等具有杂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甲基)丙烯酸加成物、对苯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等。
[0035]
另外,作为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等含羧基单体。
[0036]
另外,作为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ε-己内酰胺、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内酰胺类乙烯基单体;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唑、乙烯基吗啉等具有含氮杂环的乙烯基类单体等。
[0037]
另外,作为单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使用具有活性亚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具有活性亚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为末端或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酸基等活性双键基团、且具有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作为活性亚甲基,可列举例如:乙酰乙酰基、烷氧基丙二酰基、或氰基乙酰基等。上述活性亚甲基优选为乙酰乙酰基。作为具有活性亚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2-乙酰乙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酰乙酰氧基乙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乙酰乙酰氧基乙基-1-甲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丙二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氰基乙酰氧基乙酯、n-(2-氰基乙酰氧基乙基)丙烯酰胺、n-(2-丙酰基乙酰氧基丁基)丙烯酰胺、n-(4-乙酰乙酰氧基乙基甲基苄基)丙烯酰胺、n-(2-乙酰乙酰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等。具有活性亚甲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为(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基烷基酯。
[0038]
另外,作为二官能以上的多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例如: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丙烯酸酯、2-乙基-2-丁基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环氧乙烷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环氧丙烷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环状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甲基)丙烯酸酯(cyclic trimethylolpropane formal(meth)acrylate)、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二甘油四(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与多元醇的酯化物、9,9-双[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芴。作为具体例,可列举aronix m-220(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light acrylate 1,9nd-a(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light acrylate dge-4a(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light acrylate dcp-a(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sr-531(sartomer公司制)、cd-536(sartomer公司制)等。另外,根据需要,可列举出:各种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各种(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等。
[0039]
对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而言,在活性能量射线使用电子束等的情况下,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不需要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但在活性能量射线使用紫外线或可见光的情况下,优选含有光聚合引发剂。
[0040]
使用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下的光聚合引发剂可根据活性能量射线而适宜选择。在通过紫外线或可见光固化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或可见光裂解的光聚合引发剂。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但在混合多种光聚合引发剂而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调整固化速度、固化性,因而优选。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例如:苯偶酰、二苯甲酮、苯甲酰苯甲酸、3,3
′-
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类化合物;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酮、α-羟基-α,α
′-
二甲基苯乙酮、2-甲基-2-羟基苯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等芳香族酮化合物;甲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苯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等苯乙酮类化合物;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苯偶姻丁基醚、茴香偶姻甲基醚等苯偶姻醚类化合物;苯偶酰二甲基缩酮等芳香族缩酮类化合物;2-萘磺酰氯等芳香族磺酰氯类化合物;1-苯基-1,1-丙二酮-2-(邻乙氧基羰基)肟等光活性肟类化合物;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4-二甲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十二烷基噻吨酮等噻吨酮类化合物;樟脑醌;卤代酮;酰基氧化膦;酰基膦酸酯等。
[0041]
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的总量设为100重量%时,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为20重量%以下。光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01~20重量%、更优选为0.05~1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1~5重量%。
[0042]
另外,在以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作为固化性成分的可见光固化型使用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用固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特别优选使用对380nm以上的光为高灵敏度的光聚合引发剂。关于对380nm以上的光为高灵敏度的光聚合引发剂,后面进行叙述。
[0043]
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优选单独使用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或者组合使用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后面叙述的对380nm以上的光高灵敏度的光聚合引发剂。
[0044]
[化学式1]
[0045][0046]
(式中,r1及r2表示-h、-ch2ch3、-ipr或cl,r1及r2可以相同或不同)。使用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情况下,与单独使用对380nm以上的光具有高灵敏度的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相比,粘接性优异。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中,特别优选r1及r2为-ch2ch3的二乙基噻吨酮。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的总量设为100重量%时,粘接剂中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组成比率优选为0.1~5重量%、更优选为0.5~4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9~3重量%。
[0047]
另外,优选根据需要添加聚合引发助剂。作为聚合引发助剂,可列举出:三乙胺、二乙胺、n-甲基二乙醇胺、乙醇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甲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异戊酯等,特别优选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使用聚合引发助剂的情况下,其添加量相对于固化性成分的总量100重量份通常为0~5重量份,
优选为0~4重量份,最优选为0~3重量份。
[0048]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组合使用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具有uv吸收能力的透明保护膜由于不透过380nm以下的光,因此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优选使用对380nm以上的光为高灵敏度的光聚合引发剂。具体而言,可列举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双(η5-2,4-环戊二烯-1-基)双(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等。
[0049]
特别地,作为光聚合引发剂,除通式(1)的光聚合引发剂以外,优选进一步使用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
[0050]
[化学式2]
[0051][0052]
(式中,r3、r4及r5表示-h、-ch3、-ch2ch3、-ipr或cl,r3、r4及r5可以相同或不同)。作为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可以适宜使用作为市售品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商品名:omnirad907制造商:igmresins)。此外,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商品名:omnirad369制造商:igmresins)、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商品名:omnirad379制造商:igmresins)由于灵敏度高,因而优选。
[0053]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光聚合引发剂中,优选使用含羟基光聚合引发剂。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含有含羟基光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的情况下,对于起偏镜侧的a成分的浓度高的粘接剂层的溶解性提高,粘接剂层的固化性提高。作为具有羟基的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例如:2-甲基-2-羟基苯丙酮(商品名“darocur1173”、igmresins公司制)、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商品名“omnirad184”、igmresins公司制)、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商品名“omnirad2959”、igmresins公司制)、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商品名“omnirad127”、igmresins公司制)等。特别是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由于对于a成分的浓度高的粘接剂层的溶解性特别优异而更优选。
[0054]
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中,除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固化性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使(甲基)丙烯酸单体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类低聚物。通过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中含有丙烯酸类低聚物成分,可降低对该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并使其固化时的固化收缩,减少粘接剂与起偏镜及透明保护膜等被粘附物的界面应力。其结果,可抑制粘接剂层与被粘附物的粘接性降低。为了充分抑制固化物层(粘接剂层)的固化收缩,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的总量设为100重量%时,优选将丙烯酸类低聚物的含量设为5~30重量%、更优选设为10~20重量%。
[0055]
在考虑涂敷时的作业性、均匀性的情况下,优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为低粘度,因此,将(甲基)丙烯酸单体聚合而成的丙烯酸类低聚物也优选为低粘度。作为低粘度的丙烯酸类低聚物,其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5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以下、特别
优选为5000以下。另一方面,为了使夹在起偏镜及透明保护膜间的粘接剂组合物的成分更加集中存在,丙烯酸类低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0以上、更优选为1000以上、特别优选为1500以上。作为构成丙烯酸类低聚物(a)的(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具体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硝基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叔戊酯、(甲基)丙烯酸3-戊酯、(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丁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鲸蜡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4-甲基-2-丙基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十八烷基酯等(甲基)丙烯酸(碳原子数1-20)烷基酯类、以及例如:(甲基)丙烯酸环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戊酯等)、(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多环式(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2-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2-降冰片基甲酯、(甲基)丙烯酸5-降冰片烯-2-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2-降冰片基甲酯等)、含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3-二羟基丙基甲基丁酯等)、含烷氧基或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卡必醇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等)、含环氧基(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卤素(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癸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氨基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等)等。这些(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丙烯酸类低聚物(a)的具体例,可列举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arufon”、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actflow”、igmresins japan ltd.制“joncryl”等。
[0056]
在丙烯酸类低聚物为液体的情况下,不需要考虑对于粘接剂组合物的溶解性,因而可以适宜使用。丙烯酸类低聚物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小于25℃的情况下通常为液体。另外,为了兼顾与粘接剂组合物的相容性和成分在粘接剂层中的集中存在,优选丙烯酸类低聚物含有极性官能团。作为极性官能团,可列举羟基、环氧基、羧基、烷氧基甲硅烷基等。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arufonuh系列”、“arufon uc系列”、“arufon uf系列”、“arufon ug系列”、“arufon us系列”(均为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等。其中,由于可以实现由与起偏镜的相互作用带来的粘接性的提高,优选含有环氧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例如:“arufon ug-4000”、“arufon ug-4010”(均为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
[0057]
<第一光学膜>
[0058]
在本发明中,作为第一光学膜,可以适宜使用透明保护膜。优选透明保护膜的厚度薄的情况,具体而言,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1~20μm。作为透明保护膜,优选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等优异。例如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类聚合物、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聚合物、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等苯乙烯类聚合物、聚碳酸酯类聚合物等。另外,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环类或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这样的聚烯烃类聚合物、氯乙烯类聚合物、尼龙、芳香族聚酰胺等酰胺类聚
合物、酰亚胺类聚合物、砜类聚合物、聚醚砜类聚合物、聚醚醚酮类聚合物、聚苯硫醚类聚合物、乙烯醇类聚合物、偏氯乙烯类聚合物、乙烯基缩丁醛类聚合物、聚芳酯类聚合物、聚甲醛类聚合物、环氧类聚合物、或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等也可以作为形成上述透明保护膜的聚合物的实例而列举出。透明保护膜中可以含有1种以上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列举: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防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抗静电剂、颜料、着色剂等。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50~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60~98重量%、特别优选为70~97重量%。透明保护膜中的上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为50重量%以下的情况下,有不能充分表现出热塑性树脂本来具有的高透明性等的担心。
[0059]
另外,作为透明保护膜,可列举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中记载的聚合物膜,例如(a)含有侧链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和侧链具有取代和/或未取代苯基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含有由异丁烯与n-甲基马来酰亚胺形成的交替共聚物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的膜。膜可以使用由树脂组合物的混合挤出品等形成的膜。这些膜的相位差小、光弹性系数小,因此能够消除由偏振膜的应变导致的不均等不良情况,另外,透湿度小,因此加湿耐久性优异。
[006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透明保护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使用棱镜耦合器spa-4000(cylon technology制),测定透明保护膜的面内折射率中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及慢轴方向的折射率,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面内平均折射率。测定温度设为23℃、测定波长设为532nm。
[0061]
<第二光学膜>
[0062]
本发明中,作为第二光学膜,可以适宜使用起偏镜。起偏镜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各种起偏镜。作为起偏镜,例如可列举:在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甲缩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上吸附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材料且进行了单向拉伸而成的膜、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类取向膜等。这些当中,由聚乙烯醇类膜和碘等二色性物质形成的起偏镜是适宜的。
[006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对于起偏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而言,使用棱镜耦合器spa-4000(cylon technology制),测定起偏镜的面内折射率中的透射轴方向的折射率及吸收轴方向的折射率,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起偏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测定温度设为23℃、测定波长设为532nm。
[0064]
起偏镜的厚度一般为1~30μm,但如上所述,层叠光学膜越薄,反射光越容易产生不均,在本发明中,起偏镜特别优选为薄型起偏镜,具体而言,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12μm。
[0065]
作为薄型的起偏镜,代表性的可以举出:日本特开昭51-06964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wo2010/100917号小册子、pct/jp2010/001460的说明书、或日本特愿2010-269002号说明书、日本特愿2010-263692号说明书中记载的薄型偏光膜。这些薄型偏光膜可以通过包括将聚乙烯醇类树脂(以下,也称为pva类树脂)层和拉伸用树脂基材以层叠体的状态进行拉伸的工序和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法来获得。如果是该制法,则即使pva类树脂层薄,也能够通过被拉伸用树脂基材支撑来进行拉伸而不发生由拉伸导致的断裂等不良情况。
[0066]
作为上述薄型偏光膜,在包括以层叠体的状态进行拉伸的工序和进行染色的工序的制法中,从能够以高倍率进行拉伸、能够提高偏振性能的方面出发,优选通过wo2010/100917号小册子、pct/jp2010/001460的说明书、或日本特愿2010-269002号说明书、日本特愿2010-263692号说明书中记载的那样的、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的工序的制法来获得,特别优选通过日本特愿2010-269002号说明书、日本特愿2010-263692号说明书中记载的、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之前辅助地进行气体氛围中拉伸的工序的制法来获得。
[0067]
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的特征在于,面内折射率在粘接剂层的表面侧和背面侧不同。具备上述粘接剂层的层叠光学膜例如可以通过下述制造方法来制造。
[0068]
一种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该层叠光学膜隔着粘接剂层至少层叠有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粘接剂层包含第一粘接剂组合物的第一固化物层及第二粘接剂组合物的第二固化物层,上述第一粘接剂组合物与上述第二粘接剂组合物含有至少一部分不同的成分,该方法包括:在上述第一光学膜的贴合面涂敷上述第一粘接剂组合物的第一工序;在上述第二光学膜的贴合面涂敷上述第二粘接剂组合物的第二工序;使上述第一光学膜的上述第一粘接剂组合物涂敷面及上述第二光学膜的上述第二粘接剂组合物涂敷面贴合的第三工序;以及从上述第一光学膜面侧或上述第二光学膜面侧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上述第一光学膜与上述第二光学膜粘接的第四工序。
[0069]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粘接剂层包含第一粘接剂组合物的第一固化物层及第二粘接剂组合物的第二固化物层,且第一粘接剂组合物与第二粘接剂组合物含有至少一部分不同的成分,因此,形成第一光学膜侧表面f1的面内折射率r
f1
与第二光学膜侧表面f2的面内折射率r
f2
不同的粘接剂层。在此,第一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及第二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可以预先测定,第一粘接剂组合物的第一固化物层的第一光学膜侧表面f1的面内折射率r
f1
及第二光学膜侧表面f2的面内折射率r
f2
也可以通过分别进行最佳的配合设计而设计成任意的值。因此,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可以制造具备r
f1
与第一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r
f2
与第二光学膜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的粘接剂层的层叠光学膜。
[0070]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一工序中,可以对涂敷后的上述第一粘接剂组合物从上述第一光学膜面侧或上述第一光学膜的上述第一粘接剂组合物涂敷面侧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上述第一粘接剂组合物固化,预先形成上述第一固化物层,也可以通过将涂敷后的上述第一粘接剂组合物风干,进而在涂敷后的上述第一粘接剂组合物含有溶剂的情况下将溶剂除去,从而预先形成未固化的第一粘接剂组合物的涂敷层。
[0071]
在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中,在第一光学膜为透明保护膜、第二光学膜为起偏镜的情况下,可以在上述第一工序和/或第二涂敷工序(涂敷工序)前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作为具体的处理,可列举基于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皂化处理的处理等。
[0072]
另外,在上述第一工序和/或第二涂敷工序(涂敷工序)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的涂敷方式可根据组合物的粘度、目标厚度适宜选择。作为涂敷方式的例子,可列举例如:逆向涂布器、凹版涂布器(直接、反向、或胶版)、棒式逆向涂布器、辊涂机、模涂机、绕线棒涂布器、棒涂机等。此外,涂敷时可以适宜使用浸渍方式等方式。
[0073]
在上述第三工序(贴合工序)中,隔着涂敷后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
贴合2种不同的光学膜。光学膜的贴合可以通过例如辊式层压机等来进行。
[0074]
在上述第四工序(粘接工序)中,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可以以电子束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可见光固化型的方式使用。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从生产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可见光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
[0075]
对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而言,例如将起偏镜和透明保护膜贴合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电子束、紫外线、可见光等),使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固化,从而形成粘接剂层。在上述第四工序(粘接工序)中,活性能量射线(电子束、紫外线、可见光等)的照射方向可从任意适当的方向照射。优选从透明保护膜侧照射。如果从起偏镜侧照射,则存在起偏镜因活性能量射线(电子束、紫外线、可见光等)而劣化的担心。
[0076]
在电子束固化型中,电子束的照射条件只要是能使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固化的条件即可,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条件。例如,电子束照射的加速电压优选为5kv~300kv、进一步优选为10kv~250kv。加速电压小于5kv时,有电子束不能达到粘接剂、变得固化不充分的担心,如果加速电压大于300kv,则有穿过试样的浸透力过强而对透明保护膜、起偏镜带来损伤的担心。作为照射线量,为5~100kgy、进一步优选为10~75kgy。照射线量小于5kgy时,粘接剂的固化不充分,如果大于100kgy,则对透明保护膜、起偏镜带来损伤,发生机械强度的降低、黄变,无法得到给定的光学特性。
[0077]
电子束照射通常在非活性气体中进行照射,可以根据需要在大气中、少量导入了氧的条件下进行。根据透明保护膜的材料的不同,适宜导入氧,与最初电子束接触的透明保护膜面接触,发生氧阻碍,可防止对透明保护膜的损伤,可以仅对粘接剂高效地照射电子束。
[0078]
制造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时,作为活性能量射线,优选使用包含波长范围380nm~450nm的可见光的活性能量射线、特别是波长范围380nm~450nm的可见光的照射量最多的活性能量射线。在紫外线固化型、可见光固化型中,在使用赋予了紫外线吸收能力的透明保护膜(紫外线不透射型透明保护膜)的情况下,吸收大约比380nm短波长的光,因此,比380nm短波长的光不会到达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对其聚合反应没有贡献。此外,由透明保护膜吸收的比380nm短波长的光转化成热,透明保护膜自身发热,成为层叠光学膜卷曲/褶皱等不良的原因。因此,在本发明中,采用紫外线固化型、可见光固化型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不发出比380nm短波长的光的装置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发生装置,更具体而言,波长范围380~440nm的累积照度与波长范围250~370nm的累积照度之比优选为100:0~100:50、更优选为100:0~100:40。作为本发明的活性能量射线,优选封入有镓的金属卤化物灯、发出波长范围380~440nm的光的led光源。或者可以使用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白炽灯、氙灯、卤素灯、碳弧灯、金属卤化物灯、荧光灯、钨灯、镓灯、准分子激光或太阳光等包含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光源,也可以用带通滤波器将比380nm短的波长的紫外线阻断后使用。为了提高起偏镜与透明保护膜之间的粘接剂层的粘接性能,并防止层叠光学膜的卷曲,优选使用封入有镓的金属卤化物灯,且使用通过可阻断比380nm短波长的光的带通滤波器得到的活性能量射线、或使用led光源得到的波长405nm的活性能量射线。
[0079]
在紫外线固化型或可见光固化型中,也优选在照射紫外线或可见光后对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进行加热(照射后加热),该情况下,优选加热至40℃以上、更优选加热至50℃以上。
[0080]
本发明中使用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特别是在形成将起偏镜与波长365nm的透光率小于5%的透明保护膜粘接的粘接剂层的情况下可以适宜使用。此处,本发明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通过含有上述的通式(1)的光聚合引发剂,能够隔着具有uv吸收能力的透明保护膜照射紫外线而固化形成粘接剂层。因此,即使对于在起偏镜的两面层叠有具有uv吸收能力的透明保护膜的层叠光学膜,也能够使粘接剂层固化。但是,当然,对于层叠有不具有uv吸收能力的透明保护膜的层叠光学膜,也能够使粘接剂层固化。需要说明的是,具有uv吸收能力的透明保护膜是指对380nm的光的透射率小于10%的透明保护膜。
[0081]
作为对透明保护膜赋予uv吸收能力的方法,可列举:使透明保护膜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在透明保护膜表面层叠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表面处理层的方法。
[0082]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以往公知的氧基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苯并三唑类化合物、水杨酸酯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镍络盐类化合物、三嗪类化合物等。
[0083]
<第二粘接剂层>
[0084]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粘接剂层4可以与上述第一粘接剂层同样地设计。然而,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入射至第二粘接剂层4的光l透过起偏镜(第二光学膜)3而入射,因此,成为起偏镜3透射轴方向的偏光。因此,为了抑制在起偏镜3与第二粘接剂层4的界面、以及在相位差膜5与第二粘接剂层4的界面的反射,优选第二粘接剂层4的起偏镜3侧表面f3的起偏镜3透射轴方向的折射率r
f3
与相位差膜5侧表面f4的起偏镜3透射轴方向的折射率r
f4
不同,r
f3
与起偏镜3的透射轴方向的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r
f4
与相位差膜5的起偏镜3的透射轴方向的折射率之差为0.05以内。该情况下,图像显示装置m整体的反射率降低,视觉辨认性显著提高。
[0085]
<第三光学膜>
[0086]
第三光学膜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反射膜、半透射膜、相位差膜(包括1/2、1/4等波片)、视觉补偿膜等会在图像显示装置等的形成时使用的光学层。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三光学膜的厚度薄的情况,具体而言,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10μm。
[0087]
<粘合剂层>
[0088]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的具备透明保护膜(第一光学膜)1、第一粘接剂层2、起偏镜(第二光学膜)3、第二粘接剂层4及相位差膜(第三光学膜)5的层叠光学膜隔着粘合剂层6层叠于有机发光二极管7。形成粘合层的粘合剂没有特殊限制,可以适宜地选择将例如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机硅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类、橡胶类等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来使用。可以特别优选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那样的光学透明性优异、显示出适度的润湿性、聚集性和粘接性这种粘合特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粘合剂。
[0089]
粘合层可以以不同的组成或种类等的层的重叠层的形式设置于偏振膜、光学膜的单面或两面上。另外,设置于两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偏振膜、光学膜的表面和背面上形成不同的组成、种类、厚度等的粘合层。粘合层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目的、粘接力等来适宜决定,通常为1~500μm、优选为1~200μm、特别优选为1~100μm。
[0090]
粘合层的露出面在直到供于实际使用为止的期间,出于防止其污染等目的,暂时粘接隔膜将其覆盖。由此,能够防止在通常的处理状态下与粘合层接触。作为隔膜,可以使
用除了上述厚度条件以外,根据需要以有机硅类、长链烷基类、氟类、硫化钼等适宜的剥离剂对例如塑料膜、橡胶片、纸、布、无纺布、网、发泡片、金属箔、它们的层压体等适宜的薄层体进行涂布处理而成的隔膜等以往规定的适宜的隔膜。
[0091]
<图像显示装置>
[0092]
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可以优选用于有机el图像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可以根据以往的方式来进行。即,图像显示装置通常通过将有机发光二极管、液晶单元与层叠光学膜、及根据需要使用的照明系统等构成部件适宜组装并将驱动电路装入等来形成,在本发明中,除了使用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这一点以外,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以往的方式来进行。
[0093]
在将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在液晶单元的单侧或两侧配置有层叠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在照明系统中使用了背光灯或反射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等适宜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叠光学膜可以设置在液晶单元的单侧或两侧。在两侧设置层叠光学膜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进而,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时,可以在适宜的位置配置1层或2层以上的例如扩散板、防眩层、防反射膜、保护板、棱镜阵列、透镜阵列片、光扩散板、背光灯等适宜的部件。
[0094]
实施例
[0095]
在以下示出的实施例1~3及比较例1中,通过模拟对层叠光学膜进行模型设计。模拟时使用作为市售的液晶模拟器的“lcd mater(shintech公司制)”。另外,将光学计算算法设为4
×
4琼斯矩阵法。另外,作为从第一光学膜侧至层叠光学膜的入射光(随机光),使用了380nm~780nm的光。
[0096]
(第一光学膜(透明保护膜))
[0097]
作为第一光学膜,使用了550nm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为1.6的ql膜(厚度1.5μm、富士膜株式会社制)。
[0098]
(第二光学膜(起偏镜))
[0099]
作为第二光学膜,使用了550nm的面内平均折射率为1.555的起偏镜(厚度5μm)的光学膜。
[0100]
实施例1~3
[0101]
使用lcd mater,设计第一光学膜侧表面f1的面内折射率r
f1
及第二光学膜侧表面f2的面内折射率r
f2
成为表1中记载的值的粘接剂层,并设计隔着上述粘接剂层层叠有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的层叠光学膜,计算出从第一光学膜侧向层叠光学膜照射随机光时的反射率,将结果示于表1。
[0102]
比较例1
[0103]
使用lcd mater,设计在厚度方向上面内折射率恒定的粘接剂层(单层的粘接剂层),并设计隔着上述粘接剂层层叠有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的层叠光学膜,计算出其反射率,将结果示于表1。
[0104][0105]
根据表1的结果可知,对于实施例1~3的层叠光学膜而言,由于将|r
(a)-r
f1
|及|r
(b)-r
f2
|设计为0.05以内,因此,外部光(随机光)入射至层叠光学膜时的反射率低,视觉辨
认性优异。另一方面,对于相当于现有的层叠光学膜的比较例的层叠光学膜而言,可知|r
(a)-r
f1
|及|r
(b)-r
f2
|均超过0.05,因此,反射率大,视觉辨认性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