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1162发布日期:2022-05-06 01:2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终端设备功能逐渐强大,同时随着3d技术的普及,结合两者逐渐出现了能够利用3d技术实现相关功能的终端设备。目前,终端设备主要利用3d技术结合终端的摄像机探测物体三维轮廓作景深探测、拍照背景虚化以及ar/vr、生物识别等。一般采用结构光技术或者tof(time of flight)技术实现3d成像功能,这两种技术均需适用3d传感器用于发射并接收信号。
3.由于市场上的全面屏终端设备越来越多,在全面屏下设置3d传感器能够进一步提升终端设备的竞争力。目前,将3d传感器设置于屏下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屏体透过率低,进而导致传感器置于屏下后发射和接收信号损失都比较大,进而导致信噪比影响3d图像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组件及终端设备。
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下方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显示面板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域对应设置于所述传感器的接收端的上方,所述第二透光区域对应设置于所述传感器的发射端的上方。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一透光区域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或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二透光区域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或所述非显示区域。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区域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邻接设置。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显示区域包括油墨部,所述油墨部通过丝印油墨形成;所述第二透光区域设置于所述油墨部。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所述油墨部上其他区域的透光率。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60%。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由高透光油墨形成。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所述边框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为所述第二透光区域。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第三透光区域,用于使光线穿过所述第三透光区域并进入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下方的摄像头。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光区域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邻接;和/或所述第三透光区域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邻接。
1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接收端和发射端;其中,所述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第一透光区域的下方,所述发射端设置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域的下方。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第三透光区域;所述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三透光区域的下方。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3d传感器。
1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
1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在显示面板上设置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可以将传感器的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设置于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的下方,形成屏下传感器设置。本公开的设置使得传感器能够通过透光区域发射并接收信号,从而产生被测物体的深度信息,利用深度信息结合相机拍摄,能够呈现出被测物体的三维轮廓,使得全面屏结构能够实现探测物体三维轮廓的功能。
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2.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0.目前主动式3d相机检测方式有一般为结构光技术和tof技术。
31.结构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激光器,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光线投射到被拍摄物体上,再由专门的红外摄像头进行采集。这种具备一定结构的光线,会因被摄物体的不同深度区域,而采集不同的图像相位信息,然后通过运算单元将这种结构的变化换算成深度信息,以此来获得三维结构。
32.tof技术(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是通过传感器发出经调制的近红外光,遇物体后反射,传感器通过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来换算被拍摄景物的距离,以
产生深度信息,此外再结合传统的相机拍摄,就能将物体的三维轮廓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距离的地形图方式呈现出来。
33.随着全面屏手机的发展,将多种传感器置于屏下保证屏幕的完整性成为技术发展趋势,3d成像系统也不例外。
34.但是目前,将3d传感器置于屏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屏体透过率低,进而导致传感器置于屏下后发射和接收信号损失都比较大,进而导致信噪比影响图像质量。
3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能够完成屏下设置3d传感器。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显示面板100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域110和第二透光区域120。
36.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下方设置有传感器200,传感器200可以包括接收端201和发射端202。并且,第一透光区域110对应设置于传感器200的接收端201的上方,第二透光区域120对应设置于传感器200的发射端202的上方。
37.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100作为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屏幕,一般地,从上之下可以包括有盖板101和显示层102。其中盖板101可以为玻璃盖板,设置在显示层102的上方用于保护显示层102免受外力损伤。
38.显示层102可以为lcd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包括有偏光板、玻璃基板、薄模式晶体管、配向膜、液晶材料、导向板、色滤光板、萤光管等功能部件。
39.显示层102也可以为oled显示屏(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有机发光半导体),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当二者在发光层相遇时,产生能量激子,从而激发发光分子最终产生可见光。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以显示面板100的盖板101侧为上方,相对的,显示层102为下方。本公开的上方和下方用于说明相对位置关系,并不限定为具体方向。
4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面板上设置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可以将传感器的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设置于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的下方,形成屏下传感器设置。
42.本公开的设置使得传感器能够通过透光区域发射并接收信号,从而产生被测物体的深度信息,利用深度信息结合相机拍摄,能够呈现出被测物体的三维轮廓,使得全面屏结构能够实现探测物体三维轮廓的功能。
43.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1和非显示区域121。第一透光区域110可以设置于显示区域111或非显示区域121。第二透光区域120可以设置于显示区域111或非显示区域121。
44.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传感器200的接收端201和发射端202分离设置,即接收端201和发射端202可以不设置为一体。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接收端201相对应的设置在第一透光区域110的下方,发射端202对应的设置在第二透光区域120的下方。
45.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一透光区域110和第二透光区域120均位于显示区域111
时,相应地,接收端201和发射端202也位于显示区域111的下方。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域111的面积较小,并不足以设置接收端201或者发射端202,则可以选择这样的设置。
4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一透光区域110和第二透光区域120均位于非显示区域121时,相应地,接收端201和发射端202也位于非显示区域111的下方。
47.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优先满足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功能,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111内无法设置足够透光率的透光区域,则可以选择这样的设置。
48.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显示区域111的透光区域可以满足在其下方设置接收端201或者发射端202时,可以在显示区域111上设置第一透光区域110,在第一透光区域110下方设置接收端201。
49.或者在显示区域111上第二透光区域120,并在第二透光区域120下方设置发射端202。
5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非显示区域121的透光区域可以满足在其下方设置接收端201或者发射端202时,可以在非显示区域121上设置第一透光区域110,在第一透光区域110下方设置接收端201。
51.或者在显示区域111上第二透光区域120,并在第二透光区域120下方设置发射端202。
52.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般地,当终端400为手机时,将显示层102在显示面板100上对应的区域作为显示区域111,将显示面板100上不包括显示层102的区域作为非显示区域121。
5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121一般环绕显示区域111。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121也可以在显示区域111的一侧或者中间,具体根据显示面板100的功能设置。
54.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透光区域110和第二透光区域120可以对应地均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域111。
55.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移动或者重新布局显示层102上的不透光的部件,以形成两个透光率相对较高的透光区域分别为第一透光区域110和第二透光区域120。也可以通过导线的布线方式的改变或者利用透明导线以形成第一透光区域110和第二透光区域120。
5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第一透光区域110和第二透光区域120均设置在显示区域111时,通过技术手段将第一透光区域110和第二透光区域120对应的位置的透光率提高至大于或者等30%,即可使得光线能够通过传感器200的发射端202经过透光区域发出,被反射的光线通过透光区域再达到传感器200的接收端201。
57.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也可以将第一透光区域110设置于显示区域111。第二透光区域120设置于非显示区域121。
58.如前所述,由于显示区域111和非显示区域121为根据显示功能的划分区域,则第一透光区域110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111邻接于非显示区域121的位置。
59.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域120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121邻接于显示区域
111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区域110与第二透光区域120也可以邻接设置。即第一透光区域110与第二透光区域120形成一个较大的透光区域,此时该透光区域的下方可以设置传感器200的发射端202以及接收端201。
60.如图1所示,传感器200的发射端202以及接收端201可以并列地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下方。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能够提供足够大的透光区域,可以直接设置集成的传感器。
61.即当第一透光区域110与第二透光区域120邻接设置时,可以不将传感器200的接收端201与发射端202分离,而直接设置于透光区域的下方,这样可以降低对于传感器的要求,便于制造。
62.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显示层102内功能器件的排布以及导线的布线,不利于直接在透光区域设置集成的传感器时,依然可以将发射端202与接收端201分开地设置于透光区域下方。
6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传感器200可以为3d传感器。3d传感器可以是光学测距传感器,例如可以发出经调制的近红外光或者激光,遇物体后反射,传感器通过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来换算被拍摄景物的距离发射激光并或者红外。
64.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透光区域110和第二透光区域120可以对应地均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域121。
65.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可以包括油墨部122。如图4和图5所示,一般地,在显示面板100的周围,为了遮挡非显示区域121,可以设置有油墨部122。油墨部122可以沿着显示区域111的四周设置,也可以仅设置在两侧,或者其他位置,能够达到目的即可。
66.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油墨部122可以通过丝印油墨形成,例如可以通过丝印或者印刷黑色油墨形成。本公开的第二透光区域120可以设置于油墨部122。
67.在本公开中,油墨部122可以通过丝印油墨设置在盖板101上。
68.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域120的透光率大于油墨部122上其他区域的透光率。例如可以通过不在第二透光区域120的位置丝印油墨,使得光线可以透过该部位。
69.在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将第二透光区域120所在的位置丝印网格状或者点状的油墨,即不适用油墨完全地覆盖第二透光区域120的位置,而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使得光线通过。
70.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域120的透光率可以为大于或等于60%。例如可以通过使用高透光油墨丝印或者印刷,即第二透光区域120由高透光油墨形成。高透光油墨形成的第二透光区域120可让近红外区域的光线的80%左右通过,即在近红外线波长大于850nm左右的范围内,透光率达80%左右。
7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域120可以设置在油墨部122的任意位置,并不限于本公开中的图示位置。
72.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121还可以包括边框123。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
包括边框123,边框123设置于非显示区域121。
73.例如在电脑后者学习机等设备的显示面板中,为了保护显示面板在是使用过程中免受损伤,可以在显示面板100的周边设置有边框12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边框123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形成为第二透光区域120。
7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域120可以设置在边框123的任意位置,并不限于本公开中的图示位置。
75.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获取深度信息,还需通过传感器与摄像头相互配合。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设置有第三透光区域130,用于使光线穿过第三透光区域130并进入设置于显示面板100下方的摄像头300。
76.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透光区域130可以与第一透光区域110邻接。由于传感器200需要将与摄像头300互相传输工作信号,因此具有电连接关系。第三透光区域130可以与第一透光区域110邻接,并且摄像头300设置在第三透光区域130的下方,接收端201设置在第一透光区域110的下方。即接收端201与摄像头300相邻接,这样可以便于摄像头300与接收端201之间的电连接导线布局。
77.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透光区域130也可以与第二透光区域120邻接。第三透光区域130可以与第二透光区域120邻接,并且摄像头300设置在第三透光区域130的下方,发射端202设置在第二透光区域120的下方。即发射端202与摄像头300相邻接,这样可以便于摄像头300与发射端202之间的电连接导线布局。
78.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三透光区域130也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任意位置,只要能够达到使光线通过并进入摄像头300内部的目的即可。
79.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显示组件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显示面板和传感器。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传感器包括接收端和发射端。并且,接收端设置于第一透光区域的下方,发射端设置于第二透光区域的下方。
80.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组件还包括摄像头;显示面板设置有第三透光区域;摄像头设置于第三透光区域的下方。
8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面板上设置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可以将传感器的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设置于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的下方,形成屏下传感器设置。本公开的设置使得传感器能够通过透光区域发射并接收信号,从而产生被测物体的深度信息,利用深度信息结合摄像头拍摄,能够呈现出被测物体的三维轮廓,使得全面屏结构能够实现探测物体三维轮廓的功能。
82.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本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显示组件。本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电脑、笔记本电脑、学习机、可穿戴设备等多种电子设备。
83.本公开通过在显示面板上设置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可以将传感器的接收端和发射端分别设置于第一透光区域和第二透光区域的下方,形成屏下传感器设置。本公开的设置使得传感器能够通过透光区域发射并接收信号,从而产生被测物体的深度信息,利用深度信息结合相机拍摄,能够呈现出被测物体的三维轮廓,使得全面屏结构能够实现探测物体三维轮廓的功能。
84.本公开的终端设备为全面屏,在屏下设置有传感器和摄像头,传感器能够获取被测物体的深度信息,可以将深度信息与摄像头获取的二维图像信息相结合,例如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芯片进行整合后得出背侧物体的三维轮廓。能够识别物体三维轮廓的终端设备能够通过与其他硬件或者软件的结合,可以完成景深探测、拍照背景虚化以及ar/vr,生物识别等多种功能,提升了本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85.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86.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87.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88.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89.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90.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91.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构思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92.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