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9302发布日期:2020-09-18 19:1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属于镜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近视者的比例增加而且年龄层下降,而中老年人佩戴老花镜的人群也逐渐增多,所以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的人越来越多,而在户外强烈的阳光容易造成眼睛的伤害,因此做户外活动时需要佩戴感光变色眼镜防止阳光直接照射眼睛,另外面对数码设备,辐射较强也需要进行防护,但相应的抗紫外线防辐射膜层成本较高,镀满镜面之后又需要切割装配到镜框,这样往往会造成很大浪费。因此,一副有度数的防辐射感光变色眼镜就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通过位于中央的光致变色膜层光致变色,同时减小占用面积,缩减成本,另外配合两侧的其余复合膜层防辐射,避免以往普通镜片功能单一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其包括具有折射表面的镜片本体,镜片本体包括由树脂固化的前基层、后基层、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复合膜层;其中,复合膜层包括面向前基层的抗uv膜层、面向后基层的防红外膜层、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光致变色膜层,且光致变色膜层位于中央,占镜片本体50%~60%面积;防红外膜层设置为二氧化硅膜层与二氧化钛膜层交替的复合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光致变色膜层由光致变色液固化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前基层真空镀设抗反射膜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光致变色膜层表面成蜂窝状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位于中央的光致变色膜层光致变色,同时减小占用面积,缩减成本,另外配合两侧的其余复合膜层防辐射,避免以往普通镜片功能单一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截面图。

附图标记

镜片本体10,前基层11,后基层12,复合膜层20,抗uv膜层21,防红外膜层22,光致变色膜层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截面图。如图所示,一种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包括具有折射表面的镜片本体10,镜片本体10包括由树脂固化的前基层11、后基层12、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复合膜层20;其中,复合膜层20包括面向前基层11的抗uv膜层21、面向后基层12的防红外膜层22、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光致变色膜层23,且光致变色膜层23位于中央,占镜片本体50%~60%面积;防红外膜层22设置为二氧化硅膜层与二氧化钛膜层交替的复合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镜片本体10由树脂单体制成,具有光学折射表面,分为中央的复合膜层20,及填充在两侧的前基层11与后基层12。复合膜层20由抗uv膜层21、防红外膜层22夹合光致变色膜层23而成,其中,光致变色膜层23由光致变色液固化而成,能够根据光强大小逐渐加深颜色,方便室内室外切换,无需另外配置太阳镜,携带更为方便,而且节省了成本。另外,抗uv膜层21抗辐射,防红外膜层22则有效对有害波段的红光起到吸收作用,两相配合,在户外或者面对数码产品时能够很好保护眼睛,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

另外,光致变色膜层23位于中央,相对占镜片本体50%~60%的面积,合理布局,无需铺满镜片全面,适应于在切割装配到镜框之后,节省了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红外膜层22设置为二氧化硅膜层与二氧化钛膜层交替的复合层。优选的,可设置为7层交替,多重吸收有害红光,提高防护作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前基层11真空镀设抗反射膜层,实现强光的反射,佩戴更为舒适。

光致变色膜层23表面成蜂窝状设计,新颖美观,而且六边形的蜂窝状更利于光能量的分散,膜层的均匀分布,光能量的吸收。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折射表面的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包括由树脂固化的前基层、后基层、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复合膜层;

其中,所述复合膜层包括面向所述前基层的抗uv膜层、面向所述后基层的防红外膜层、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光致变色膜层,且所述光致变色膜层位于中央,占所述镜片本体50%~60%面积;所述防红外膜层设置为二氧化硅膜层与二氧化钛膜层交替的复合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光致变色膜层由光致变色液固化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前基层真空镀设抗反射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光致变色膜层表面成蜂窝状设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蜂窝状变色膜层设计抗紫外线变色镜片,其包括具有折射表面的镜片本体,镜片本体包括由树脂固化的前基层、后基层、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复合膜层;其中,复合膜层包括面向前基层的抗UV膜层、面向后基层的防红外膜层、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光致变色膜层,且光致变色膜层位于中央,占镜片本体50%~60%面积;防红外膜层设置为二氧化硅膜层与二氧化钛膜层交替的复合层。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中央的光致变色膜层光致变色,同时减小占用面积,缩减成本,另外配合两侧的其余复合膜层防辐射,避免以往普通镜片功能单一的麻烦。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李强;夏康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