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结构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3450发布日期:2021-03-09 19:2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变焦结构及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焦结构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2.相机中一般包括变焦镜头组及对焦镜头组。所谓光学变焦,指通过移动变焦镜头组中的镜片位置改变光学变焦倍数的过程。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所谓对焦,指通过改变对焦镜头组的位置以补偿变焦镜头组的倍率变化,使所拍摄的景物成像清晰的过程。
3.现有技术中,对于变焦镜头组及对焦镜头组移动,通常用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驱动变焦镜头组及对焦镜头组。但是这种方式使得对焦镜头组的行程需求较大,造成较多的动力损耗,驱动时所耗费的时间多。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驱动时动力损耗、节省驱动时所耗费时间的变焦结构及摄像装置。
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变焦结构,包括第一透镜结构、第二透镜结构、移动导板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透镜结构及所述第二透镜结构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移动导板包括板体及间隔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第一导向部及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的至少部分及所述第二导向部的至少部分均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透镜结构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透镜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透镜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导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及所述第二透镜结构沿所述第二导向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
6.如此,随着第一透镜结构移动(即变焦过程)的同时,第二透镜结构也能够相应移动以调整位置(即第一对焦过程),使得通过第一透镜结构的被摄物光线在图像传感器上能够成像清晰,节省第二透镜结构的行程需求,即不需要再单独使第二透镜结构进行大行程的移动,可以减少第二透镜结构移动行程中的动态倾斜(tilt),减少驱动时的动力损耗,节省驱动时所耗费的时间。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结构包括第二透镜组、第二透镜壳体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透镜壳体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透镜组与所述第二透镜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透镜组相对所述第二透镜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第一对焦过程完成后,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透镜组相对第二透镜壳体沿第一方向移动,进一步调整第二透镜组与第一透镜结构之间的距离,也即调整第二透镜组到图像传感器的距离,完成第二对焦过程,进一步提升成像的清晰度。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结构包括第一透镜组及第一透镜支架,所述第一透镜支架上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透镜组固定容置于所述第一凹
槽。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使第一透镜组与第一透镜支架连接稳定。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支架上还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透镜壳体活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为第二透镜结构的运动提供导向,便于第一透镜结构与第二透镜结构始终同光轴设置,第一透镜结构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结构亦能在第二凹槽中移动相应的距离。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结构还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透镜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导向部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滑块,使第一驱动结构带动第一透镜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同时,第一滑块能够带动移动导板移动,间接带动第二透镜结构移动。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镜结构还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透镜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连接。通过设置与第二透镜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使得移动导板移动时能够带动滑块移动,间接带动第二透镜壳体移动。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第一狭槽,及/或,所述第二导向部为设置于所述板体上的第二狭槽。如此,设置第一狭槽及/或第二狭槽,能够为第一透镜结构及第二透镜结构提供导向。
1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狭槽沿直线延伸,及/或,所述第二狭槽沿直线延伸。
1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狭槽沿曲线延伸,及/或,所述第二狭槽沿曲线延伸。
15.在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盖板及周壁,所述盖板及所述周壁围设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一透镜结构及所述第二透镜结构均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移动导板与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壳体组件,能够为第一透镜结构及所述第二透镜结构提供收容空间。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的第三导向部,所述移动导板与所述第三导向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三导向部,为移动导板的移动提供导向。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的第四导向部,所述第一透镜结构及所述第二透镜结构均与所述第四导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四导向部,为第一透镜结构及第二透镜结构的移动提供导向。
1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周壁上开设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结构背离所述第二透镜结构的一侧,所述变焦结构还包括第三透镜结构,所述第三透镜结构固定容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如此,利于第二透镜结构安装于壳体组件上。
19.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电路板及上述的变焦结构,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变焦结构用于摄取来自被摄物的光,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通过所述变焦结构的光,并将所接收到的光转为电信号。
20.本申请以上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装置,由于包括上述的变焦结构,使得随着第一透镜结构移动的同时,第二透镜结构也能够相应移动以调整位置,不需要再单独使第二透镜结构进行大行程的移动,动力损耗较少,能够更迅速的完成变焦及对焦过程。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23.图2是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变焦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4.图3是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图3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变焦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变焦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27.图6是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变焦结构的又一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28.图7是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变焦结构立体示意图。
29.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变焦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9是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变焦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32.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变焦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33.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装置200,其包括图像传感器201、电路板(图未示)及变焦结构100,图像传感器201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变焦结构100用于摄取来自被摄物的光,图像传感器201用于接收通过变焦结构100的光,并将所接收到的光转为电信号。
34.本申请提供的摄像装置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变焦结构100的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本电脑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35.上述变焦结构100,包括第一透镜结构10、第二透镜结构30、移动导板50及第一驱动装置70,第一透镜结构10及第二透镜结构30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移动导板50包括板体51及间隔设置于板体51上的第一导向部53及第二导向部54,第一导向部53的至少部分及第二导向部54的至少部分均相对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一透镜结构10与第一导向部53滑动连接,第二透镜结构30与第二导向部54滑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70用于驱动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导板50沿第二方向移动,及第二透镜结构30沿第二导向部54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
36.本申请提供的变焦结构100及摄像装置200,在第一驱动装置70驱动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移动导板50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及带动第二透镜结构30沿第二导向部54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滑块13沿第一导向部53于第一方向从a点移动至b点,带动移动导板50沿第二方向从i位置移动至ⅱ位置(如
图3的点划线所示区域),进而带动第二滑块33沿第二导向部54于第一方向从c点移动至d点。其中,第一驱动装置70驱动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为变焦过程,移动导板50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二透镜结构3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为第一对焦过程。如此,随着第一透镜结构10移动(即变焦过程)的同时,第二透镜结构30也能够相应移动以调整位置(即第一对焦过程),使得通过第一透镜结构10的被摄物光线在图像传感器201上能够成像清晰,节省第二透镜结构30的行程需求,即不需要再单独使第二透镜结构30进行大行程的移动,可以减少第二透镜结构30移动行程中的动态倾斜(tilt),减少驱动时的动力损耗,节省驱动时所耗费的时间。
37.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例如,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为锐角或钝角。
38.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移动导板50沿第二方向移动,可以理解为,第一透镜结构10相对移动导板50移动,第一透镜结构10相对移动导板50的移动路径与第一导向部53的至少部分延伸路径相同。同样的,在移动导板50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第二透镜结构3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以理解为第二透镜结构30相对移动导板50移动,第二透镜结构30相对移动导板50的移动路径与第二导向部54的至少部分延伸路径相同。
39.请参阅图4,在第一透镜结构10相对移动导板5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透镜结构10于第一导向部53中的位置与第二透镜结构30于第二导向部54中的位置始终一一对应。例如,在第一透镜结构10相对移动导板50从g1位置移动到n1位置的过程中,第二透镜结构30也相对移动导板50从g2位置移动到n2位置。当第一透镜结构10位于第一导向部53中的g1位置时,第二透镜结构30位于第二导向部54的g2位置,g1位置与g2位置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当第一透镜结构10位于第一导向部53的n1位置时,第二透镜结构30位于第二导向部54的n2位置,n1位置与n2位置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方向。其中,第一透镜结构10于第一方向的移动距离,为g1位置与n1位置之间的连线于第一方向的长度。第二透镜结构30从g2位置移动到n2位置的过程中,第二透镜结构30于第一方向的移动距离,为g2位置与n2位置之间的连线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g1位置与n1位置之间的连线于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g2位置与n2位置之间的连线于第一方向的长度。
4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53沿直线延伸,第二导向部54沿直线延伸。第一导向部53包括第一端531及第二端533,第一端531及第二端533分别位于第一导向部53的延伸路径的两端,第二端533位于第一端531靠近第二方向的正方向的一侧。第二导向部54包括第三端541及第四端543,第三端541及第四端543分别位于第二导向部54的延伸路径的两端,第四端543位于第三端541靠近第二方向的正方向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53的第二端533设置于第一端531朝向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的一侧,并且,第二导向部54的第四端543设置于第三端541朝向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的一侧。第一导向部53的延伸路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54的延伸路径长度,第一导向部5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即第一端531与第二端533于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第二导向部5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即第三端541与第四端543于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如此,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朝靠近图像传感器201一侧(即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结构30也沿第一方向朝靠近图像传感器201一侧(即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移动;或者,当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朝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结构30也沿第一方向朝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并且第二透镜结构30沿第一方向
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距离。
41.第一导向部53的延伸路径及第二导向部54的延伸路径需要对应第一透镜结构10与第二透镜结构30于变焦过程及第一对焦过程中的位置关系设置,即第一导向部53的延伸路径需要满足第一透镜结构10相对移动导板50移动的路径,第二导向部54的延伸路径需要满足第二透镜结构30相对移动导板50移动的路径,使得第一滑块13沿第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时,第二滑块33亦沿第一方向移动对应距离即可。
42.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导向部53沿直线延伸,第二导向部54沿直线延伸,例如,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53沿直线延伸,第二导向部54沿曲线延伸。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53沿曲线延伸,第二导向部54沿曲线延伸。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53沿曲线延伸,第二导向部54沿直线延伸。
43.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导向部53的延伸路径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54的延伸路径的长度,不限制第一导向部5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即第一端531与第二端533于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第二导向部5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即第三端541与第四端543于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例如,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53的延伸路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导向部54的延伸路径长度。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5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即第一端531与第二端533于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导向部5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即第三端541与第四端543于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44.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导向部53的第二端533设置于第一端531朝向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的一侧,并且,第二导向部54的第四端543设置于第三端541朝向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的一侧。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53的第二端533可以但不限于设置于第一端531朝向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的一侧,并且,第二导向部54的第四端543设置于第三端541朝向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的一侧。如此,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结构30亦沿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移动;当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结构30亦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
45.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结构30亦沿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移动。在变更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结构30可以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当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结构30可以沿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移动。相应的,将第一导向部53的第二端533设置于第一端531朝向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的一侧,并将第二导向部54的第四端543设置于第三端541朝向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的一侧;或者,将第一导向部53的第二端533设置于第一端531朝向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的一侧,并将第二导向部54的第四端543设置于第三端541朝向第一方向的负方向的一侧。
46.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透镜结构1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透镜组11、第一滑块13及第一透镜支架15。第一滑块13与第一导向部53滑动连接。具体地,第一导向部53为设置于板体51上的第一狭槽,第一滑块13活动容置于第一狭槽。
47.第一透镜支架15上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151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153,第二凹槽153设置于第一透镜支架15背离第一凹槽151的一侧,第一透镜组11固定容置于第一凹槽151。第二透镜结构30活动容置于第二凹槽153。如此,第二凹槽153为第二透镜结构30的运动提供导向,便于第一透镜结构10与第二透镜结构30始终同光轴设置,第
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二透镜结构30亦能在第二凹槽153中移动相应的距离。
48.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透镜支架15包括第二凹槽153,第二透镜结构30活动容置于第二凹槽153,即第二凹槽153也可以省略,第二透镜结构30满足与第一透镜支架15滑动连接即可。
4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结构30包括第二透镜组31、第二滑块33、第二透镜壳体35、弹性元件(图未示)及第二驱动装置(图未示)。第二滑块33与第二透镜壳体35固定连接,第二滑块33与第二导向部54滑动连接,第二透镜壳体35活动容置于第二凹槽153。第二导向部54为设置于板体51上的第二狭槽,第二滑块33活动容置于第二狭槽。第二透镜组31通过弹性元件(图未示)与第二透镜壳体35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弹性元件用于为第二透镜组31提供支撑,并且为第二透镜组31相对第二透镜壳体35的移动预留空间。第二透镜组31用于使被摄体的光线在图像传感器201上清晰成像。第二透镜壳体35用于在变焦过程的同时带动第二透镜组31移动,从而完成第一对焦过程。具体地,在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的移动(变焦过程)时,第二透镜组31能够随着第二透镜壳体35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对焦过程)。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透镜组31相对第二透镜壳体35沿第一方向移动,即在第一对焦过程完成后,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透镜组31相对第二透镜壳体35沿第一方向移动,进一步调整第二透镜组31与第一透镜结构10之间的距离,也即调整第二透镜组31到图像传感器201的距离,完成第二对焦过程,进一步提升成像的清晰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在进行第二对焦过程之前,使第二透镜结构30随着第一透镜结构10移动一定距离,减少了设置于第二透镜结构30内部的第二透镜组31的行程需求,后续第二透镜组31只需要在第二透镜结构30内部做小范围的调整,进行小行程的对焦与寻焦动作,即能够实现较高的清晰度,如此,减少驱动时的动力损耗,节省驱动时所耗费时间。
5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31同光轴(如图1所示l)设置。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透镜组11与第二透镜组31同光轴设置,满足通过第一透镜组11的光线能够经第二透镜组31照射到图像传感器201上即可。
51.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可以但不限于为弹簧片等。
52.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导向部53为设置于板体51上的第一狭槽,第一滑块13活动容置于第一狭槽中,满足第一滑块13能够沿第一导向部53滑动的情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53可以但不限于为导杆,第一滑块13活动套设于导杆,使第一滑块13能够第一导向部53移动。同样地,不限制第二导向部54为设置于板体51上的第二狭槽,第二滑块33活动容置于第二狭槽,满足第二滑块33能够沿第二导向部54滑动的情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二导向部54可以但不限于为导杆,第二滑块33活动套设于导杆,使第二滑块33能够沿第二导向部54移动。
53.第一驱动装置70为压电驱动装置,即利用压电陶瓷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当输入一定的电压时,压电驱动装置将产生随电压升高而逐渐增大的变形量,从而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运动,具有强度大,功耗低,响应速度快,位移控制精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驱动装置70为压电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70还可以但不限于为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或交流伺服电动机等,即第一驱动装置70能够驱动第一透镜结构10沿第一方向移动即可。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二驱动装置的类型,第二驱动装置可以但不限于为步进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或交流伺服电动机等,即第二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透镜组31相对第
二透镜壳体35沿第一方向移动即可。
54.请结合参阅图5、图6及图7,变焦结构100还包括壳体组件80及第三透镜结构90,壳体组件80包括固定连接的盖板81及周壁83,盖板81及周壁83围设成收容空间85,第一透镜结构10及第二透镜结构30均沿第一方向活动收容于收容空间85,移动导板50与盖板81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周壁83上开设第三凹槽831,第三凹槽831位于第一透镜结构10背离第二透镜结构30的一侧,第三透镜结构90固定容置于第三凹槽831内。
5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结构9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三透镜(如图1所示91)及第三透镜支架93,第三透镜支架93固定容置于第三凹槽831内,用于为第三透镜(如图1所示81)提供支撑。如图1所示,第三透镜81与第一透镜组11同光轴设置,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三透镜81与第一透镜组11同光轴设置,满足通过第三透镜81的光线能够照射到第一透镜组11即可。
56.壳体组件80还包括第三导向部87及第四导向部88,第三导向部87与盖板81固定连接,移动导板50与第三导向部87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第三导向部87用于为移动导板50提供导向,第四导向部88用于为第一透镜结构10及第二透镜结构30提供导向,第四导向部88设置于盖板81上,第一透镜结构10及第二透镜结构30均与第四导向部88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三导向部87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导轨871,移动导板50被活动夹设于两个导轨871之间,移动导板50能够沿导轨871于第二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第四导向部88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导槽,第一滑块13及第二滑块33均活动容置于导槽中。
57.可以理解,不限制导轨871的数量。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三导向部87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导轨871,第三导向部87能够为移动导板50提供沿第二方向的导向即可。可以理解,不限制第四导向部88为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导槽,第四导向部88能够为第一透镜结构10及第二透镜结构30提供沿第一方向的导向即可。
58.可以理解,第一透镜结构10、第二透镜结构30及第三透镜结构90中均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图1所示的第一透镜结构10、第二透镜结构30及第三透镜结构90的透镜数量及类型仅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9.第二实施方式
60.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变焦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6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变焦结构4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二导向部454的中间部分朝靠近第一导向部453的一侧弯曲,第一导向部453的延伸路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454的延伸路径长度,第一导向部45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45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
62.当第一滑块413相对移动导板450沿第一导向部453移动时,第二滑块433相对移动导板450沿第二导向部454移动,第一滑块413于第一导向部453中的位置与第二滑块433于第二导向部454中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滑块413与第二滑块433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再增大。
63.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二导向部454的中间部分朝靠近第一导向部453的一侧弯曲,第二导向部454的中间部分可以朝背离第一导向部453的一侧弯曲。
64.可以理解,不限制及第二导向部454及第一导向部453的延伸路径,第二导向部454及第一导向部453的延伸路径可以为直线或曲线。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导向部453的延伸
路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454的延伸路径长度,不限制第一导向部45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45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453的延伸路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导向部454的延伸路径长度。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45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导向部45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
65.第三实施方式
66.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变焦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67.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变焦结构6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二导向部654的中间部分朝背离第一导向部653的一侧弯曲,第一导向部653的延伸路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654的延伸路径长度,第一导向部65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65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
68.当第一滑块613相对移动导板沿第一导向部653移动时,第二滑块633相对移动导板沿第二导向部654移动,第一滑块613于第一导向部653中的位置与第二滑块633于第二导向部654中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滑块613与第二滑块633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再减小。
69.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二导向部654的中间部分朝背离第一导向部653的一侧弯曲,第二导向部654的中间部分可以朝靠近第一导向部653的一侧弯曲。
70.可以理解,不限制及第二导向部654及第一导向部653的延伸路径,第二导向部654及第一导向部653的延伸路径可以为直线或曲线。可以理解,不限制第一导向部653的延伸路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654的延伸路径长度,第一导向部65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向部65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653的延伸路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导向部654的延伸路径长度。在变更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653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导向部654沿第一方向的长度。
7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