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吸盘式转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4137发布日期:2021-05-19 03:1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吸盘式转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望远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式转配设备。


背景技术:

2.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3.现有的精密镜头手动组装时,透镜组装进镜筒之后,透镜由于静电吸附,导致透镜放不正,或者反转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吸盘式转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静电吸附,导致透镜放不正,或者反转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良率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吸盘式转配设备,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外周面活动套设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外周面固定套设有外筒体,所述外筒体内部设有吸附机构;
6.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外筒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底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真空泵底部,内筒体内部设有两个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外筒体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第一通槽,两个所述第一通槽内部均设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均设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均与外筒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斜板,两个所述斜板两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一固定板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
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通槽内部均设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两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挤压板以及外筒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滑块。
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块与外筒体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活动套设在相应位置的滑杆外周面,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外筒体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外周面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顶部均设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顶端分别延伸入相应位置的第一通槽内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均设有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分别活动套设在相应位置的螺纹杆外周面,且两个所述螺纹套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螺纹杆螺纹连接。
1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通槽内部均设有两个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均与外筒体固定连接,四个所述限位杆一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螺纹套。
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螺纹套与相应位置的第一固定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把手从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螺纹套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固定板向上移动,第一固定板向上移动带动斜板偏转,从而带动第二固定板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挤压板水平移动,对镜筒进行挤压固定,当透镜装进镜筒时,真空泵工作将透镜牢牢吸住,不让透镜发生位移或者反转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因透镜位置变化导致的不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筒体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筒体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结构放大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纹套立体图;
23.图中:1外筒体、2第一锥齿轮、3螺纹杆、4螺纹套、5连接杆、6第一固定板、7第一通槽、8内筒体、9限位杆、10把手、11第一转轴、12第二通槽、13真空泵、14通气孔、15镜筒、16斜板、17滑杆、18弹簧、19滑块、20第二固定板、21挤压板、22第二转轴、23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参照说明书附图1

5,该实施例的一种真空吸盘式转配设备,包括镜筒15,所述镜筒15外周面活动套设有内筒体8,所述内筒体8外周面固定套设有外筒体1,所述外筒体1内
部设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真空泵13,所述真空泵13与外筒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筒体1底端开设有通气孔14,所述通气孔14位于真空泵13底部,内筒体8内部设有两个挤压板21,两个所述挤压板21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0,所述外筒体1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第一通槽7,两个所述第一通槽7内部均设有第一固定板6,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6顶部均设有第二转轴22,两个所述第二转轴22均与外筒体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轴22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斜板16,两个所述斜板16两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二固定板20以及第一固定板6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
2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通槽7内部均设有滑杆17,两个所述滑杆17两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挤压板21以及外筒体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杆17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滑块19,提高第二固定板20的稳定性。
2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块19与外筒体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8,两个所述弹簧18分别活动套设在相应位置的滑杆17外周面,两个所述滑块19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二固定板20固定连接,提高第二固定板20的稳定性。
28.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体1底端内部开设有第二通槽12,所述第二通槽12内部设有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一端与外筒体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0,方便带动第一锥齿轮2转动。
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11外周面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锥齿轮2,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顶部均设有第二锥齿轮23,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23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锥齿轮2相啮合,方便带动螺纹杆3转动。
3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23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两个所述螺纹杆3顶端分别延伸入相应位置的第一通槽7内部,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6底部均设有螺纹套4,两个所述螺纹套4分别活动套设在相应位置的螺纹杆3外周面,且两个所述螺纹套4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螺纹杆3螺纹连接,方便带动螺纹套4上下移动。
3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通槽7内部均设有两个限位杆9,四个所述限位杆9均与外筒体1固定连接,四个所述限位杆9一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螺纹套4,限制螺纹套4转动。
3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螺纹套4与相应位置的第一固定板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5,方便带动第一固定板6移动。
33.实施场景具体为:工作人员将镜筒15插入内筒体8内,然后转动把手10从而带动第一转轴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2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2与第二锥齿轮23相啮合,故第一锥齿轮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3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杆3转动,由于螺纹套4与螺纹杆3螺纹连接,限位杆9限制螺纹套4转动,故螺纹杆3转动带动螺纹套4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5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固定板6向上移动,由于斜板16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6以及第二固定板20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滑块19对第二固定板20进行限位支撑,故第一固定板6向上移动带动斜板16偏转,从而带动第二固定板20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挤压板21水平移动,对镜筒15进行挤压固定,同时第二固定板20移动带动滑块19在滑杆17上移动,进而带动弹簧18压缩,提高第二固定板20的稳定性,当透镜装进镜筒15时,真空泵13工作将透镜牢牢吸住,不让透镜发生位移或者反转现象,此种情况下,在安装其他镜筒的夹持部件,从而避免了因透镜位置变化导致的不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良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静电吸附,导致透镜放不正,或者反转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良率的问
题。
34.工作原理:
35.参照说明书附图1

5,工作人员转动把手10从而带动第一转轴1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2转动,第一锥齿轮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3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转动带动螺纹套4向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5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固定板6向上移动,第一固定板6向上移动带动斜板16偏转,从而带动第二固定板20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挤压板21水平移动,对镜筒15进行挤压固定,真空泵13工作将透镜牢牢吸住。
36.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