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预端接模块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8214发布日期:2021-05-28 11:0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预端接模块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线路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预端接模块盒。



背景技术:

光纤预端接模块盒便于安装的设计特点能极大地降低劳动力成本、节省空间和安装时间,是高密度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光纤预端接模块盒既适用光纤数量少的应用,也适用光纤数量较多的应用,是电信网络、wdm应用、数据中心布线、骨干网布线和40/100g网络的理想解决方案。

但市场上一般的光纤预端接模块盒内的光线在盘绕时无固定装置,光纤在盒体内处于自由松散且杂乱的状态。当前的预端接模块盒结构往往较为复杂,装配及拆卸相对困难,尺寸体积较大,造成了成本高,装配和维修的效率低及较大的空间浪费。

进一步地,模块盒内没有带遮光及防尘的功能,其空腔容易受灰尘和碎屑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且从无覆盖连接器发射出的光对人眼有刺激。

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效保护光纤且盘纤美观整齐的光纤预端接模块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光纤预端接模块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光纤预端接模块盒,包括:底盒、顶盖、lc适配器及理纤盘,所述底盒和所述顶盖通过滑扣方式装配,所述lc适配器卡接于所述底盒前端的适配器接口,所述理纤盘设置在所述底盒上。

优选地,所述理纤盘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光纤盘和两组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上设置两个腔室,所述腔室和所述光纤盘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缩形变的弹簧,所述光纤盘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扭簧支柱,所述扭簧支柱的腰型长孔内设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弹性扭簧和锁钩,所述锁钩穿过所述开口,所述弹性扭簧两端分别抵撑于所述锁钩和所述底盒,所述锁钩绕着所述旋转轴做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锁钩一端是卡钩,中端是倾斜面,另一端是弯板支撑端,所述倾斜面穿过所述开口,所述卡钩用于与所述光纤盘连接,所述弯板支撑端用于与所述弹性扭簧抵撑。

优选地,所述lc适配器是lc双联防尘遮光适配器,其腔体内设有防尘遮光机构。

优选地,所述底盒的前端设有3个所述lc适配器的装配口,装配口的上、下两端设有与所述lc适配器的卡扣适配的固定口,通过所述lc适配器的所述卡扣卡接所述固定口进行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盒的后端设有mpo适配器装配口。

优选地,所述底盒的后端的中间位置设有顶盖限位挡扣。

优选地,所述底盒前端设有手拉杆。

优选地,所述顶盖后端上表面设有防滑带。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前端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光纤预端接模块盒,通过在底盒设置理纤盘设置在所述底盒上,用于光纤盘绕,实现模块盒内部光纤盘绕整齐美观且保护光纤不会在组装时不被压断或折伤等风险。

进一步地,采用lc双联防尘遮光适配器,从而在应用的过程中起到保护光纤不受外部环境污染及保护人体免受激光镭射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光纤预端接模块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光纤预端接模块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理纤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f)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理纤盘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a)-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理纤盘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附图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状、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预端接模块盒,其包括:底盒1、顶盖2、lc适配器3及理纤盘4,所述底盒1和所述顶盖2通过滑扣方式装配,所述lc适配器3卡接于所述底盒1前端的适配器接口,所述理纤盘4设置在所述底盒上,用于光纤盘绕。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理纤盘4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光纤盘41和两组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弹簧座42,弹簧座上设置两个腔室,腔室和光纤盘41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缩形变的弹簧43,光纤盘41的底部设有开口44,开口44处设有扭簧支柱45,扭簧支柱45的腰型长孔内设旋转轴46,旋转轴46上设置弹性扭簧47和锁钩48,锁钩48穿过开口44,弹性扭簧47两端分别抵撑于锁钩48和底盒1,锁钩48绕着所述旋转轴46做旋转运动。

如图4(a)-图4(f)所示,是理纤盘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其中,光纤盘41锁紧后合拢和解锁后张开的直线往复运动。

如图5(a)-图5(b)所示,合拢状态的理纤盘能让出较大的盘纤操作空间,在撑开状态的理纤盘能约束光纤在盒体内的盘绕位置,让模块盒内部光纤盘绕整齐美观且保护光纤不会在组装时不被压断或折伤等风险。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锁钩48一端是卡钩481,中端是倾斜面482,另一端是一种弯板支撑端483,倾斜面482穿过开口44,卡钩481用于与光纤盘41连接,弯板支撑端483用于与弹性扭簧47抵撑。

继续如图1和图2所示,lc适配器3是lc双联防尘遮光适配器,其腔体内设有防尘遮光机构。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适配器腔体内设有防尘遮挡机构,遮挡机构包括两个闸门、两个闸门钩件、一个旋转轴、4个扭簧,闸门钩件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绕着旋转轴向上摆动,闸门钩件带动闸门向上运动,打开腔室,外力解除后,闸门钩键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闸门亦复位,封闭腔室,从而在应用的过程中起到保护光纤不受外部环境污染及保护人体免受激光镭射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底盒1的前端设有3个所述lc适配器的装配口5,装配口5的上、下两端设有与lc适配器的卡扣适配的固定口,通过lc适配器的卡扣卡接固定口进行装配固定。

底盒1的后端设有mpo适配器装配口6,mpo适配器装配口是一种开口结构,mpo适配器可以从装配口的上端开口处卡入底盒1,在组装及拆卸时解决了需要借助拆卸工具解锁的麻烦,能有效的提高mpo适配器装配及拆卸效率。

底盒1的后端的中间位置设有顶盖限位挡扣7,顶盖限位挡扣7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使顶盖2能顺利的插入底盒1或从底盒1中抽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底盒1前端设有手拉杆8,在模块盒装入配线箱或其他设备后能通过手拉杆方便的将模块盒从箱体或设备中抽出来并且手位不受到其他接头的阻碍。

顶盖2后端上表面设有防滑带9,在顶盖2组装或拆卸时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顶盖2的前端设有倒角,在顶盖2组装过程中时起到导向的作用。顶盖2的前端设有倒角,在顶盖组装过程中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