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4703发布日期:2021-07-02 19:3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光纤连接器主要包括直通式和预埋式,其中,预埋式连接器是在陶瓷插芯体内孔中预埋一根光纤,一端穿过陶瓷插芯体并经研磨抛光后形成与正常连接器对接的端头,另一端则露出一定长度并用于连接外入光纤。

目前预埋式光纤连接器的尾部多数采用光缆固线件和尾套对外入光纤进行固定,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886651u公开的一种超短型翻盖式光纤快速连接器、专利公告号为cn105511024a公开的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器组件、专利公告号为cn210323471u公开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尾套固定工装等,但是上述结构在穿入光纤线后套入光缆固线件时光纤容易窜动,极易造成外入光纤在光纤连接器中出现过盈或不足现象,使得外入光纤与陶瓷插芯体内孔中预埋光纤不能准确对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11086689u公开的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其包括连接器外壳和光缆夹块,连接器外壳设有用于容纳光缆夹块的容纳腔,光缆夹块设有沿光缆夹块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臂,容纳腔的内侧壁开设有用于与导向臂配合引导光缆夹块定向移动的导向槽。通过光缆夹块沿导向槽的定向移动可避免光缆的窜动并对光缆进行牢靠的固定。

但是,上述光缆夹块在沿导向槽定向移动的过程中,光缆夹块的卡点抵顶容纳腔的内侧壁并使外接器外壳发生形变,光缆夹块多次沿导向槽的移动会使外接器外壳因疲劳而发生永久变形,导致光纤连接器的装配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光缆夹块装配稳定性、避免外壳因形变而疲劳的光纤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光缆夹块,所述壳体的尾端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光缆夹块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贯穿于所述壳体的一侧以形成有供所述光缆夹块插入的插入口,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光缆夹块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接的突起;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缆夹块在所述容纳腔的插入方向相同,所述光缆夹块设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导向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在沿所述导向槽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导向槽的内侧壁之间预留有移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相对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光缆夹块包括本体和盖体;

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其两侧并用于供光缆穿过的穿缆槽,所述盖体用于遮蔽所述穿缆槽的开口;

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表面,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侧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尾端的尾套;

所述壳体的尾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带倾斜部的卡块,所述尾套开设有与所述卡块配合卡接的直线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供预埋光纤穿过的插芯组件;

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纳所述插芯组件的内腔,所述内腔通过光纤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光纤通道的两侧分别设有沿所述光纤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深盲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插芯组件插入所述内腔的第一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插芯组件包括芯体、座体、压板,以及锁扣;

所述芯体具有贯穿其两端的穿孔,所述芯体的第一端为插接端,所述芯体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凹槽部;

所述座体具有贯穿其两端的通孔,所述座体套设于所述芯体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且所述芯体的第二端端面位于所述座体内,所述座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连通所述通孔的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与所述凹槽部相对应;所述座体在远离所述插接端的一端套接有弹簧;

所述压板盖设于所述第二窗口;所述锁扣套设于所述座体的外侧壁和压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件;

所述紧固件包括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下表面的悬臂卡勾;

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窗口的部分区域;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悬臂卡勾配合卡接的卡孔。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下表面并用于抵接至所述座体的凸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光纤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缆夹块在插入容纳腔的过程中,导向块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提高了光缆夹块在壳体上安装的稳定性及精准性。同时导向块在导向槽的宽度方向上与导向槽的内侧壁之间预留有移动间隙,避免了光缆夹块在容纳腔移动时突起抵顶容纳腔的底部而导致壳体发生形变,避免壳体因形变发生疲劳现象,从而提高壳体的使用寿命。用户可循环使用壳体及光缆夹块,可有效节省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拆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夹块在容纳腔安装时移动间隙位于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夹块在容纳腔安装时移动间隙位于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5是图3中沿a-a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插芯组件和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夹块插入容纳腔(缺少尾套)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从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夹块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夹块展开后的从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缆夹块展开后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尾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插芯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容纳腔、111-卡槽、112-导向槽、112a-移动间隙、112b-导向槽的内侧壁、113-插入口、114-容纳腔的内侧壁、12-铰接柱、13-卡块、131-倾斜部、14-内腔、141-第一窗口、15-光纤通道、16-深盲槽、17-卡孔、18-让位槽;

2-光缆夹块、21-本体、211-突起、212-导向块、213-穿缆槽、22-盖体;

3-尾套、31-铰接孔、32-直线槽;

4-插芯组件、41-芯体、411-穿孔、412-凹槽部、42-座体、421-通孔、422-第二窗口、43-压板、44-锁扣、45-弹簧;

5-紧固件、51-盖板、52-悬臂卡勾、53-凸块;

6-前套、61-槽孔;

10-外入光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1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1和光缆夹块2,壳体1的尾端设有用于容纳光缆夹块2的容纳腔11,容纳腔11贯穿于壳体1的一侧以形成有供光缆夹块2插入的插入口113;容纳腔1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111,光缆夹块2设有与卡槽111配合卡接的突起211;容纳腔的内侧壁114上设有导向槽112,且导向槽112的长度方向与光缆夹块2在容纳腔11的插入方向相同,光缆夹块2设有与导向槽112配合导向的导向块212;导向块212在沿导向槽112的宽度方向上与导向槽的内侧壁112b之间预留有移动间隙112a。

基于上述结构,光缆夹块2在插入容纳腔11的过程中,导向块212沿导向槽112的长度方向移动,提高了光缆夹块2在壳体1上安装的稳定性及精准性。同时导向块212在导向槽112的宽度方向上与导向槽的内侧壁112b之间预留有移动间隙112a,避免了光缆夹块2在容纳腔11移动时突起211抵顶容纳腔11的底部而导致壳体1发生形变,避免壳体1因形变发生疲劳现象,从而提高壳体1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10-12,光缆夹块2包括本体21和盖体22。本体21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其两侧并用于供光缆穿过的穿缆槽213,盖体22用于遮蔽穿缆槽213的开口。其中,盖体22与本体21的连接可以是一体式连接,也可以是分体式连接,如盖体22采用销轴等铰接结构转动设置在本体21上,盖体22相对本体21转动以实现盖体22遮蔽或打开穿缆槽213的开口;又如盖体22通过卡接结构或榫卯结构与本体21连接,故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盖体22与本体21之间的连接关系。

突起211设置在本体21的下表面,导向块212设置在本体21的外侧壁。本体21、突起211以及导向块212优选为注塑成型一体化结构。其中,突起211的数量与卡槽111的数量一一对应,突起211的数量可选为两个;导向块212的数量与导向槽112的数量一一对应,导向块212的数量可选为两个,且两个导向块212分别设置在本体21的两侧。

参考图1,根据预埋式光纤连接器的一般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插芯组件4、紧固件5、尾套3以及前套6。

参考图6-9,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在容纳腔的相对内侧壁114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导向槽112,两个导向槽112可选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相应地,光缆夹块2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导向块212,两个导向块212分别沿两个导向槽112的长度方向定向移动,有效提高光缆夹块2在壳体1上安装的稳定性。

壳体1开设有容纳插芯组件4的内腔14,内腔14通过光纤通道15与容纳腔11连通。其中,外入光缆的光纤通过光纤通道15与设置在内腔14中的插芯组件4的预埋光纤连接,由于光纤的横截面面积较小,因此光纤通道15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内腔14和容纳腔11的横截面面积。为了提高壳体1加工稳定性,壳体1位于光纤通道15的两侧分别设有沿光纤通道15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深盲槽16,通过深盲槽16减小壳体1位于光纤通道15的两侧与壳体1位于内腔14及容纳腔11的两侧的厚度差,避免壳体1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会出现厚度落差大而导致壳体1出现变形等质量问题。

为了便于插芯组件4装配在内腔14中,所述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供所述插芯组件4插入所述内腔14的第一窗口141。第一窗口141与所述内腔14连通。可选地,根据插芯组件4的结构及尺寸设计,内腔14设计成两端横截面面积小、中间大的结构,以提高插芯组件4在壳体1的装配关系,因此第一窗口141的结构与内腔14的结构相对应。

进一步地,参考图1、6、14,插芯组件4芯体41、座体42、压板43,以及锁扣44。其中,芯体41可选为陶瓷材质,且芯体41具有贯穿其两端的穿孔411,芯体41的第一端为插接端,芯体41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穿孔411连通的凹槽部412。在穿孔411内设置有预埋光纤,预埋光纤的一端露出于插接端的外部用于与正常连接器对接,预埋光纤的另一端位于凹槽部412内。座体42具有贯穿其两端的通孔421,座体42套设于芯体41的第二端的外侧壁,且芯体41的第二端端面位于座体42内,座体4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通孔421的第二窗口422,第二窗口422与凹槽部412相对应,安装时,外入光缆的光纤通过光纤通道15进入到插芯组件4中,并在凹槽部412与预埋光纤对接。

座体42在远离插接端的一端套接有弹簧45,当芯体41和座体42装配在内腔14时,弹簧45的一端抵接至座体42的外壁上,弹簧45的另一端抵接至内腔14的侧壁上,使弹簧45处于压紧状态,利用弹簧45的预紧力将插芯组件4固定在内腔14中,防止光纤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振动而导致芯体41及座体42在内腔14发生位移,从而保证预埋光纤与外入光缆的光纤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座体42带有弹簧45的一端设置在内腔14与光纤通道15相连接的一端内。

压板43盖设于第二窗口422,目的是对预埋光纤与外入光纤之间对接点的锁紧。锁扣44套设于座体42的外侧壁和压板43,通过推动锁扣33实现对接点锁紧或解锁(前推锁紧、后推解锁)。

参考图5、15,所述紧固件5包括盖板51,盖板51可盖设于第一窗口141的部分区域,其中,盖板51盖设于第一窗口141位于弹簧45的上方区域(即第一窗口141位于座体42尾部的对应区域),以防止弹簧45预紧力的意外释放而导致插芯组件4从内腔14脱出。盖板51的下表面设置有悬臂卡勾52,悬臂卡勾52呈j字形结构。悬臂卡勾52的数量可选为两个,且两个悬臂卡勾52相对间隔且相向设置。壳体1上设置有与悬臂卡勾52配合卡接的卡孔17,卡孔17的数量与悬臂卡勾52的数量一一对应。参考图4,两个悬臂卡勾52分别插入两个卡孔17内,利用悬臂卡勾52抵顶壳体1的底部以将盖板51固定在壳体1上。盖板51的下表面设置有凸块53,当盖板51设置在壳体1上时,凸块53抵接至座体42上以有效将插芯组件4牢靠地固定在内腔14中。优选地,盖板51、悬臂卡勾52以及凸块53为一体成型构件。

参考图1、8、13,尾套3转动设置在壳体1的尾端。具体地,壳体1上设置有铰接柱12,尾套3开设有套设于铰接柱12上的铰接孔31,以实现尾套3与壳体1的铰接。壳体1的尾端外侧壁上设置有带倾斜部131的卡块13,卡块13的数量可选为两个,两个卡块13分别设置在壳体的1尾端的两个外侧壁上。壳体1在位于卡块13的下方设置有让位槽18,让位槽18使尾套3的内侧壁与壳体1的外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可供刀片等工具伸入。尾套3开设有与卡块13配合卡接的直线槽32,当光缆夹块2装配在容纳腔11后,尾套3绕壳体1转动并通过直线槽32与卡块13相互卡合进行固定,利用尾套3遮蔽光纤通道15和容纳腔11的开口,对外入光缆起到保护作用及防尘作用。当需要拆分尾套3和壳体1时,通过刀片等工具从壳体1底部插入让位槽18内,刀片抵顶尾套3的内侧壁以使尾套3发生形变撑开,此时卡块13脱离直线槽32,即可将尾套3和壳体1拆分。

参考图1,前套6用于套设在壳体1的前端,用于与其它正常连接器对接的端口,同时对插芯组件4起保护作用及防尘作用。其中,前套6与壳体1的连接为现有预埋式光纤连接器的一般结构,为此省略说明前套6的具体结构。作为优选地,参考图16,前套6的上表面开设有槽孔61,目的是推夹等部件从槽孔61伸入并与锁扣44卡接,通过推动推夹前后移动带动锁扣44的移动,从而实现锁紧或解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装配过程为:先将装配好的插芯组件4安装至壳体1的内腔14中;然后紧固件5通过悬臂卡勾52卡接在壳体1上并使凸块53抵顶插芯组件4,防止插芯组件4的脱出,并将前套6套设在壳体1的前端;接着将外入光缆穿过光缆夹块2的穿缆槽213并将光缆夹块2装配至壳体1的容纳腔11内,在光缆夹块2沿容纳腔11定向移动过程中,导向块212与导向槽112之间的移动间隙112a位于导向槽112的下侧,以使突起211与容纳腔11的底部相离,避免突起211抵顶壳体1而导致壳体1发生形变,随后突起211移动到卡槽111的位置时,导向块212沿导向槽112的宽度方向向下移动,以使突起211卡接在卡槽111内,此时导向块212与导向槽112之间的移动间隙112a位于导向槽112的上侧;外入光缆的部分光纤经剥纤后穿过光纤通道15并伸入座体42内与预埋光纤对接;最后尾套3绕壳体1转动后使尾套3的直线槽32卡接在壳体1的卡块13上,分别对外入光缆和插芯组件4起到保护作用及防尘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光缆夹块2在插入容纳腔11的过程中,导向块212沿导向槽112的长度方向移动,提高了光缆夹块2在壳体1上安装的稳定性及精准性。同时导向块212在导向槽112的宽度方向上与导向槽的内侧壁112b之间预留有移动间隙112a,避免了光缆夹块2在容纳腔11移动时突起211抵顶容纳腔11的底部而导致壳体1发生形变,避免壳体1因形变发生疲劳现象,从而提高壳体1的使用寿命。用户可循环使用壳体1及光缆夹块2,可有效节省使用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