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及其理线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09163发布日期:2021-05-28 14:0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及其理线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及其理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已经成为通信物理通道的主流,在光纤传输线路中,一根光缆通常包括多条光纤,在光纤配线架(odf)或光缆交接箱(光交箱)实现与另一根光缆或终端用户的多条光纤对应连接,光纤配线架或光缆交接箱中的光纤物理通道在应用中会根据连接的需要重新配线,或光纤连接出现中断时,需要选择备用的光纤接口进行重新连接,即重新插拔光纤头并对接。为了降低人工插拔的负担,并确保光纤插拔的及时性,出现了可实现对光纤自动重新插拔、配线和理线的设备。

公告号为cn11165070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纤理线架及理线方法,其中理线方法包括:s1、选择一根备用跳纤,从跳纤的第一光纤头开始,利用夹具的夹口“抱住”线缆,夹具移动至第一埋线槽的钩口侧上方,将线缆从钩口内拉出;s2、夹具移动至第一埋线槽的前方并开始下降,将位于第一埋线槽内的一股线缆从外拉出,一边拉线一边向下移动夹具,直至第一埋线槽内的单股线缆被全部拉出;s3、利用夹具夹住跳纤的第一光纤头并将其从光纤连接器上拔出,随后夹具带着第一光纤头移动至对准进纤对应的接口,夹具将第一光纤头插入该接口内;s4、夹具再从第一光纤头处开始“抱住”线缆,夹具开始横移直至移动到钩线架的侧下方,随后夹具开始上升,使线缆进入钩线架内;s5、夹具继续上升至支撑托的上方,接着横移至支撑托的侧上方,最后夹具下降,将线缆挂在支撑托上;s6、夹具继续下降,进入理线槽内,并在理线槽内一直下降,直至走完理线槽,打开夹具释放线缆;s7、从跳纤的第二光纤头开始,重复上述步骤。

申请人发现,上述现有的光纤理线架的理线方法,在“夹具移动至第一埋线槽的钩口侧上方,将线缆从钩口内拉出”的过程中,夹具无法确保线缆从埋线槽的钩口处安全拉出,可能在拉出的过程中钩断光纤,进而造成通讯延误,而且会提高维修成本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光纤理线架的理线方法容易钩断光纤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光纤在转换插口的过程中,因理线被钩断的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光纤所对应的目标光纤头,其在插接面板对应的当前接口的位置以及目标接口的位置;

移动夹具至插接面板上目标光纤头所在的位置,使夹具的扣接目标光纤;

沿着目标光纤移动夹具,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夹具带动目标光纤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并向外取出,使目标光纤脱离钩线槽的挂钩;

夹具沿着埋线槽移动,将目标光纤从埋线槽中取出,然后将目标光纤挂合到过渡线槽上;

夹具移动至目标光纤头的当前接口位置,夹紧目标光纤头后向外取出,带动目标光纤头插入至目标接口;

夹具从过渡线槽扣接并取下目标光纤,然后夹具将目标光纤埋入埋线槽,最后夹具将目标光纤钩合到钩线槽中。

优选地,在所述沿着目标光纤移动夹具,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后,还执行夹具转动子步骤,具体包括:夹具顺时针转动90°,使夹具横向放置并对准钩线槽侧边上挂钩之间的缺口。

优选地,在所述夹具带动目标光纤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后,还执行夹具复位子步骤,具体包括:夹具在钩线槽中逆时针转动90°,使夹具复位后从钩线槽向外取出。

优选地,所述钩线槽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挂钩,挂钩之间设置有弹性挡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挡件由海绵制成。

优选地,所述钩线槽的挂钩朝下方折弯,若干挂钩沿着钩线槽均匀地间距分布。

优选地,所述钩线槽两侧的钩挂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埋线槽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的支撑托,所述埋线槽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弹性卡扣。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系统,包括: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光纤所对应的目标光纤头,其在插接面板对应的当前接口的位置以及目标接口的位置;

扣接模块,用于移动夹具至插接面板上目标光纤头所在的位置,使夹具的扣接目标光纤;

分离模块,用于沿着目标光纤移动夹具,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夹具带动目标光纤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并向外取出,使目标光纤脱离钩线槽的挂钩;

过渡模块,用于使夹具沿着埋线槽移动,将目标光纤从埋线槽中取出,然后将目标光纤挂合到过渡线槽上;

插接模块,用于使夹具移动至目标光纤头的当前接口位置,夹紧目标光纤头后向外取出,带动目标光纤头插入至目标接口;

理线模块,用于使夹具从过渡线槽扣接并取下目标光纤,然后夹具将目标光纤埋入埋线槽,最后夹具将目标光纤钩合到钩线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其通过设置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并使夹具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再向外取出光纤的步骤,从而确保光纤能安全地脱离钩线槽,防止夹具在执行取出光纤时,光纤未完全脱离钩线槽而导致的光纤钩断的情况,从而有效地提高光纤自动配线设备在切换光纤头的插头位置,多次进行理线时的可靠性,避免了因光纤断开而产生的通讯延误,进而能确保光纤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中内容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的优选步骤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理线方法和理线系统需要在光纤自动配线设备上实施,光纤自动配线设备包括插接面板、钩线槽、过渡线槽、埋线槽以及由线性模组带动的与光纤相适配的夹具,还包括控制模块。线性模组上连接夹具,线性模组包括横向滑台和纵向滑台,相互配合下使夹具可在预先建立的相对于插接面板的坐标系中移动,以使夹具移动到插接面板上相应的位置。其中,线性模组可由气缸、液压缸、伺服电机和直线电机驱动。

其中,插接面板上设置有若干分别沿纵向和横向并列分布的光纤连接器,具有矩形阵列式排列的用于光纤头连接的接口。钩线槽位于插接面板的侧边,过渡线槽邻近钩线槽设置,过渡线槽设置在钩线槽和埋线槽之间的下端部,埋线槽邻近过渡线槽设置。钩线槽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挂钩,钩线槽的中部位于两侧挂钩之间设置有弹性挡件。过渡线槽上具有起过渡作用,以暂时吊挂光纤的挂合件。

作为优选地,所述埋线槽的上端设置有若干的支撑托,所述埋线槽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弹性卡扣。

本实施例优选地,钩线槽的挂钩朝下方折弯,且若干挂钩在钩线槽的两侧,沿着钩线槽的方向均匀等间距地分布,光纤头在连接到插接面板后,光纤头对应的光纤分别依次挂合两侧的挂钩,挂合后弹性挡件弹出,进一步防止光纤从钩线槽上脱离,为了提高光纤的挂合稳定性,钩线槽两侧的挂钩交错设置,使光纤在挂合两侧挂钩时呈倾斜状态,更为稳固。光纤依次挂合后进入到埋线槽,光纤的上端吊挂在埋线槽上端的支撑托上,光纤的下端通过弹性卡扣使位置在埋线槽中相对固定。

优选地,所述弹性挡件由海绵制成。弹性挡件为矩形的块体结构,与挂钩数量相等的弹性挡件,依次地设置在钩线槽之间。由于弹性挡件由海绵制成,在夹具进行理线时,夹具可轻易地推开弹性挡件,当夹具离开后,弹性挡件自动复位,从而在不影响理线的情况下实现对钩线槽中的光纤的限位。

控制模块控制夹具,以实现光纤的自动配线,包括自动插拔和理线。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光纤所对应的目标光纤头,其在插接面板对应的当前接口的位置以及目标接口的位置。

具体地,当光纤出现连接故障,或需要进行重新插拔光纤头并进行对接时,插接面板发出相应的信号,使控制模块获取需要重新插拔并对接的光纤,作为目标光纤。控制模块获取目标光纤相对于控制面板,当前所在的接口的位置,以及将要重新插入的目标接口的位置。

一般插接面板上设置有若干备用接口,以作为光纤插接的备用,控制模块可根据预设的逻辑,选取备用的接口作为目标光纤的目标接口。备用接口上一般插接有保护套,在使用前需要控制模块控制夹具,将相应备用接口上的保护套先取出,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光纤重新插接的步骤。

步骤2:移动夹具至插接面板上目标光纤头所在的位置,使夹具的扣接目标光纤。

具体地,控制模块控制线性模组,带动夹具移动至目标光纤头的当然位置,夹具朝目标光纤头伸出,夹紧并扣合目标光纤头后端的目标光纤。以准备将目标光纤从钩线槽和埋线槽中脱离。

步骤3:沿着目标光纤移动夹具,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夹具带动目标光纤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并向外取出,使目标光纤脱离钩线槽的挂钩。

具体地,控制模块控制夹具,使夹具沿着目标光纤的理线顺序移动,具体为从钩线槽横向移动,然后进入埋线槽,向埋线槽的上端移动,最后沿着埋线槽从上往下移动。由于挂钩为间距设置,夹具在对准钩线槽侧边上的挂钩之间的缺口后,朝钩线槽移动,夹具抵靠弹性挡件后,将弹性挡件向侧面推动,直至夹具到达钩线槽的中部,控制夹具向外移动以取出目标光纤,使目标光纤安全地脱离钩线槽上的挂钩。

步骤4:夹具沿着埋线槽移动,将目标光纤从埋线槽中取出,然后将目标光纤挂合到过渡线槽上。

具体地,控制模块控制夹具沿着埋线槽移动,使目标光纤从埋线槽上端的支撑托上脱离,然后夹具扣接并沿着目标光纤移动,从埋线槽的上端移动到下端,使目标光纤从弹性卡扣中释放,避免重新插接过程中目标光纤被拉断。

然后,夹具将目标光纤挂合到过渡线槽上的挂合件上,以使目标光纤暂时挂合在过渡线槽上,避免目标光纤在重新插拔的过程中产生移位,导致目标光纤被拉断,产生光纤通讯意外延误。

步骤5:夹具移动至目标光纤头的当前接口位置,夹紧目标光纤头后向外取出,带动目标光纤头插入至目标接口。

具体地,夹具移动至目标光纤头位于插接面板的位置,移动夹具以夹紧目标光纤头,使目标光纤头向外取出,然后,夹具带动目标光纤头移动到目标接口的位置,使目标光纤头插入目标接口。

步骤6:夹具从过渡线槽扣接并取下目标光纤,然后夹具将目标光纤埋入埋线槽,最后夹具将目标光纤钩合到钩线槽中。

具体地,目标光纤完成重新插接后,夹具再次定位目标光纤头并扣接目标光纤头对应的目标光纤,沿着目标光纤使目标光纤从过渡线槽上的挂合件上脱离,然后,夹具带动目标光纤,沿着埋线槽的下端,夹具移开弹性卡扣,使目标光纤再次埋入到埋线槽中,然后夹具带动目标光纤沿着埋线槽向上移动,使目标光纤吊挂在相应高度的支撑托上,最后,夹具带动目标光纤通过钩线槽相应高度的挂钩,以使目标光纤钩合到钩线槽上,从而完成理线。

本发明所述的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及其理线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所述的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其通过设置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并使夹具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再向外取出光纤的步骤,从而确保光纤能安全地脱离钩线槽,防止夹具在执行取出光纤时,光纤未完全脱离钩线槽而导致的光纤钩断的情况,从而有效地提高光纤自动配线设备在切换光纤头的插头位置,多次进行理线时的可靠性,避免了因光纤断开而产生的通讯延误,进而能确保光纤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系统,包括:

定位模块m1,用于获取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光纤所对应的目标光纤头,其在插接面板对应的当前接口的位置以及目标接口的位置。

扣接模块m2,用于移动夹具至插接面板上目标光纤头所在的位置,使夹具的扣接目标光纤。

分离模块m3,用于沿着目标光纤移动夹具,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夹具带动目标光纤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并向外取出,使目标光纤脱离钩线槽的挂钩。

过渡模块m4,用于使夹具沿着埋线槽移动,将目标光纤从埋线槽中取出,然后将目标光纤挂合到过渡线槽上。

插接模块m5,用于使夹具移动至目标光纤头的当前接口位置,夹紧目标光纤头后向外取出,带动目标光纤头插入至目标接口。

理线模块m6,用于使夹具从过渡线槽扣接并取下目标光纤,然后夹具将目标光纤埋入埋线槽,最后夹具将目标光纤钩合到钩线槽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处理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介质包括移动硬盘、u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或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具体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获取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光纤所对应的目标光纤头,其在插接面板对应的当前接口的位置以及目标接口的位置;移动夹具至插接面板上目标光纤头所在的位置,使夹具的扣接目标光纤;沿着目标光纤移动夹具,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夹具带动目标光纤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并向外取出,使目标光纤脱离钩线槽的挂钩;夹具沿着埋线槽移动,将目标光纤从埋线槽中取出,然后将目标光纤挂合到过渡线槽上;夹具移动至目标光纤头的当前接口位置,夹紧目标光纤头后向外取出,带动目标光纤头插入至目标接口;夹具从过渡线槽扣接并取下目标光纤,然后夹具将目标光纤埋入埋线槽,最后夹具将目标光纤钩合到钩线槽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及其理线系统的其它结构和方法参见现有技术。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光纤自动配线设备的理线方法,其包括实施例1中所有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1:获取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光纤的位置信息包括:目标光纤所对应的目标光纤头,其在插接面板对应的当前接口的位置以及目标接口的位置。

步骤2:移动夹具至插接面板上目标光纤头所在的位置,使夹具的扣接目标光纤。

步骤3:沿着目标光纤移动夹具,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夹具带动目标光纤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并向外取出,使目标光纤脱离钩线槽的挂钩。

步骤4:夹具沿着埋线槽移动,将目标光纤从埋线槽中取出,然后将目标光纤挂合到过渡线槽上。

步骤5:夹具移动至目标光纤头的当前接口位置,夹紧目标光纤头后向外取出,带动目标光纤头插入至目标接口。

步骤6:夹具从过渡线槽扣接并取下目标光纤,然后夹具将目标光纤埋入埋线槽,最后夹具将目标光纤钩合到钩线槽中。

本实施例2优选地,还包括子步骤11和子步骤12,具体为:

子步骤31:在所述沿着目标光纤移动夹具,使夹具对准钩线槽侧壁上挂钩之间的缺口后,还执行夹具转动子步骤,具体包括:

夹具顺时针转动90°,使夹具横向放置并对准钩线槽侧边上挂钩之间的缺口。

子步骤32:在所述夹具带动目标光纤平移至钩线槽的中部后,还执行夹具复位子步骤,具体包括:

夹具在钩线槽中逆时针转动90°,使夹具复位后从钩线槽向外取出。

在实施例1中,夹具在对准钩线槽的挂钩之间的缺口后,直接平移带动目标光纤通过挂钩之间的缺口,由于夹具的竖直宽度较大,不易穿过挂钩之间的缺口,而挂钩之间的缺口如果设置较大,光纤容易脱离。此外,夹具的宽度越小,生产难度越大,生产成本越高。为此,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将夹具转动后,再对准钩线槽的挂钩之间缺口,以更为容易地使夹具带动目标光纤进入到钩线槽中部的理线方法。

由于夹具为上下移动夹紧,因此,在夹具截面面积中,竖直方向的截面的宽度较小,本实施例2通过先将夹具逆时针转动90°,能有效地减小通过钩线槽的夹具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夹具更易于进入钩线槽中,避免目标光纤在随着夹具进入到钩线槽的过程中受拉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播中抽取信息的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