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01807发布日期:2021-07-23 21:1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全面屏,即指整机天侧和左右侧三边边框宽度在1mm以下的tv产品。三边极窄的边框需求要求液晶面板设计时,栅极驱动电路(gatedriveronarray,goa)时序单元只能放置在第四边——地侧,导致地侧非显示区边框宽度增大到10~12mm。

现有边缘电场切换(fringefieldswitching,ffs)tv产品周边非显示区域设计多采用单纯隔物壁(pswall)设计,而由于全面屏地侧非显示区宽度大,对应阵列基板膜层结构复杂,区域内间隙不均一,单纯pswall设计周边非显示区盒厚不能得到有效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面板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非显示区上的至少一个介质叠高部,其中

第二基板包括与介质叠高部对应设置的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隔物壁和介质叠高部用于在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盒时形成支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介质叠高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第一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和设置在驱动电路层上的色阻层,介质叠高部与色阻层同层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介质叠高部设置在第一基板上;

第一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和设置在驱动电路层上的介质叠高部;

第二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上的色阻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介质叠高部设置在第二基板上;

第二基板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上的色阻层,介质叠高部与色阻层同层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基板还包括黑矩阵层,隔物壁的开孔与显示区的黑矩阵层对应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色阻层包括阵列分布的不同颜色的多个子色阻,色阻层划分为包括至少一个子色阻的色阻部,隔物壁的开孔与界定色阻部的黑矩阵层对应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隔物壁在第二衬底上的投影面积与非显示区在第二衬底上的投影面积之比大于等于预设阈值。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介质叠高部的厚度大于等于2μm小于等于2.5μm。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一衬底的方向上,介质叠高部的投影面积大于隔物壁的投影面积。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文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制作上文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

分别形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上的至少一个介质叠高部,以及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与介质叠高部对应设置的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

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盒,隔物壁和介质叠高部在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盒时形成支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分别形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一步包括:

在第一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驱动电路层上形成色阻材料层;以及

图案化色阻材料层形成位于显示区的色阻层和位于非显示区的介质叠高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分别形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一步包括:

在第一衬底上形成驱动电路层;

在驱动电路层上形成有机材料层;以及

图案化有机材料层形成位于非显示区的介质叠高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分别形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一步包括:

在第二衬底上形成色阻材料层;以及

图案化色阻材料层形成位于显示区的色阻层和位于非显示区的介质叠高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基板还包括黑矩阵层,分别形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一步包括: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隔物壁,隔物壁的开孔与显示区的黑矩阵层对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并通过提供至少一个介质叠高部的非显示区并提供与介质叠高部对应设置的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和隔物壁对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不影响液晶的流动性,避免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周边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且制作工艺简单,易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性俯视透视图。

图3示出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的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示意性俯视透视图。

图5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示意性剖视图。

图6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示意性剖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描述的“具有”、“包含”、“包括”等均为开式的含义,即,当描述模块“具有”、“包含”或“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或第三元件时,表示该模块除了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或第三元件外还包括其他的元件。另外,本发明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序数词并不旨在限定具体的顺序,而仅在于区分各个部分。此外,本发明中描述的“同层设置”指以相同的工艺采用相同材料设置;本发明中描述的“在部件a上形成b”可以表示在部件a上直接形成b,也可以表示在部件a与b之间还包括其他部件或层。

在现有技术中,显示区的色阻层为了不影响出光,间隔设置有柱形衬垫,柱形衬垫天然不影响液晶流动性,且对盒时上下基板直接接触支撑。而非显示区因为不出光,周边单纯采用一体的pswall设计,因此在非显示区,为了保证对液晶屏上下基板的支撑和兼顾液晶流动性,pswall生长在上基板且pswall与下基板留有缝隙。但该设计导致非显示区支撑弱,这在全面屏具有宽边的地侧尤其严重。

参照图1所示,由于非显示区空隙较大,当非显示区由于接触等而受力形变时,周边因支撑弱,形变量大,非显示区盒厚发生变化,导致非显示区的液晶向显示区域流动;按压区的玻璃形变同时使显示区的玻璃翘起,从而玻璃形变应力的光弹效应与液晶盒厚差异共同作用,导致液晶在显示区靠近非显示区的部分分布不均匀。因为液晶显示屏是在液晶和偏光片作用下显示画面,液晶分布不均则导致区域光学亮度差异导致显示区周边发生漏光,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解决以上问题之一,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非显示区上的至少一个介质叠高部,其中

第二基板包括与介质叠高部对应设置的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隔物壁和介质叠高部用于在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盒时形成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提供至少一个介质叠高部的非显示区并提供与介质叠高部对应设置的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和隔物壁对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不影响液晶的流动性,避免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周边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且制作工艺简单,易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参照图2和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3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3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32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之间的液晶层lc。当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对盒后,液晶层lc通过封框胶(图3中右侧封边)被封装在显示面板3中。在功能上,显示面板3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

特别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还包括设置在非显示区na上的至少一个介质叠高部311。同时,第二基板32包括与介质叠高部311对应设置的具有多个开孔332的隔物壁(pswall)312,隔物壁312的材料可以为树脂材料。可选地,介质叠高部311在垂直于基板衬底方向的厚度大于等于2μm小于等于2.5μm。当然根据具体产品不同,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厚度,以使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对盒后,隔物壁312与第一基板31直接接触为准。

具体地,参照图3所示,介质叠高部311设置在第一基板31上。第一基板31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321上的驱动电路板331和设置在驱动电路板331上的色阻层341。介质叠高部311与色阻层341同层设置,从而利用色阻层341,在一步工艺中完成对非显示区中与隔物壁位置的叠高。因为与色阻层同层设置,使得显示区与其柱形衬垫的接触和非显示区与隔物壁的接触均达到紧密,使在对盒后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支撑能力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非显示区中对应于隔物壁312设置介质叠高部311,在显示面板3的两个基板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311叠高的第一基板31与隔物壁312直接接触,而对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当非显示区na受外力作用时盒厚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从而避免漏光。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隔物壁312上还设置有多个开孔332,以用于液晶的流动扩散,从而使得隔物壁与介质叠高部紧密接触时仍不会影响液晶的流动,确保对盒后显示面板中液晶的均匀性,在解决漏光问题的同时确保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其他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31还包括覆盖介质叠高部311与色阻层341的有机膜层351,以进一步提高对第一基板31上的驱动电路331和色阻层341的保护。

具体地,参照图3所示,第二基板32还包括黑矩阵层352。黑矩阵层352为吸光材料,在显示区,黑矩阵层352与色阻层341对应设置成网格状,以在两个不同颜色的色阻材料之间形成遮挡,以免色混。非显示区的黑矩阵层352覆盖区覆盖整个非显示区,以使非显示区不出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隔物壁312上的开孔332与显示区aa区域内的黑矩阵层352对应设置。具体地,参照图4所示,对于平行于显示区aa的隔物壁312而言,显示区aa的黑矩阵层352包括y方向的部分和x方向的部分,即,显示区aa的黑矩阵层352包括垂直于隔物壁312的部分和平行于该隔物壁312的部分,开孔332在y方向的延长线上。

在rubbing工艺中,当rubbing辊的摩擦布表面绒毛对第二基板的表面进行配向梳理时,因为隔物壁312中开孔332相对于整个隔物壁312高度差异大,经过开孔332的表面绒毛倒伏严重,摩擦布再经过显示区时,对应开孔332的表面绒毛在基板表面形成的配向沟道与其他位置形成的配向沟道不同,将使显示面板点灯时产生显示亮度与色度不均的不良现象,也称为rubbingmura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像素排布特点,将开孔与显示区的黑矩阵层对应设置,使得开孔位置对rubbing工艺中摩擦布表面绒毛的影响发生在与显示区的黑矩阵层对应的位置,从而当rubbing辊经过显示区后可能使得显示不均的影响不再发生于与色阻对应位置,从而通过设计开孔的分布规避rubbingmura不良。

可选地,色阻层341包括阵列分布的不同颜色的多个子色阻,色阻层341划分为包括至少一个子色阻的色阻部,隔物壁312的开孔332与界定色阻部的黑矩阵层对应设置。例如,如果色阻部包括红色(r)、绿色(g)、蓝色(b)三个子色阻,开孔332设置为每三个子色阻对应设置一个开孔。

另外,还需说明,如图2所示,隔物壁312设置成平行于显示区的各侧边的长条形,旨在依据显示区aa与非显示区na的形状对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提供良好的支撑,本发明不旨在限制平行于x方向和平行于y方向的隔物壁312是否连接,以设计人员实际设计需要为准。其中,x方向和y方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垂直于第一衬底的方向上,介质叠高部311的投影面积大于隔物壁312的投影面积,以保证隔物壁312与第一基板31中由介质叠高部311叠高的部分能够接触。

可选地,尽管图2和图3中示出,在显示区aa的一个侧边至封框胶之间包括一个隔物壁312和对应的一个介质叠高部311的情形,本发明并不旨在限制于此。为了在非显示区na中实现对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良好而均匀的支撑效果,在显示区aa的一个侧边至封框胶之间可以设置多个隔物壁312。例如,设置3个隔物壁312。相应地,可以理解,介质叠高部311也相应设置多个。可选地,当隔物壁312在第二衬底322上的投影面积与非显示区在第二衬底上的投影面积之比大于等于预设阈值,例如10000μm2/mm2时,在非显示区na中能够实现对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良好的支撑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图3的示例中示出了色阻层设置在第一基板31上时,介质叠高部311设置成与色阻层同层设置的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色阻层542设置在第二基板52上。第一基板51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521上的驱动电路层531和设置在驱动电路层531上的介质叠高部511。介质叠高部511可以为图案化的有机材料层,该有机材料层可以是制作有机保护层的材料层,通常有机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满足本实施例中对介质叠高部511的要求,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介质叠高部可以利用制作有机保护层的工艺步骤,容易地形成需要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非显示区中对应于隔物壁512设置介质叠高部511,在显示面板5的两个基板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511叠高的第一基板51与隔物壁512直接接触,而对第一基板51和第二基板52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当非显示区受外力作用时盒厚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从而避免漏光。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除了介质叠高部根据色阻层设置位置变化而产生变化外,上文所述示例中关于介质叠高部的高度、数量;隔物壁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及其开口的其他特征,同样适用于该示例,功能与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又一个示例中,介质叠高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上。

具体地,参照图6所示,第二基板62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622上的色阻层642,介质叠高部662与色阻层642同层设置。因为与色阻层同层设置,使得显示区与其柱形衬垫的接触和非显示区与隔物壁的接触均达到紧密,使在对盒后的显示面板在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支撑能力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非显示区中对应于隔物壁612设置介质叠高部662,在显示面板6的两个基板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662叠高的第二基板62,使得隔物壁612能够与第一基板61直接接触,而对第一基板61和第二基板62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当非显示区受外力作用时盒厚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从而避免漏光。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除了介质叠高部根据色阻层设置位置变化而产生变化外,上文所述示例中关于介质叠高部的高度、数量;隔物壁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及其开口的其他特征,同样适用于该示例,功能与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于同一发明构思,参照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作上文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

s1、分别形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上的至少一个介质叠高部,以及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与介质叠高部对应设置的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

s2、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盒,隔物壁和介质叠高部在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盒时形成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设置至少一个介质叠高部并在第二基板上设置具有与介质叠高部对应的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和隔物壁对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不影响液晶的流动性,避免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周边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且制作工艺简单,易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选地,当制作图3实施例的显示面板3时,在步骤s1中,首先在第一衬底321上形成驱动电路层331。第一衬底321可以是玻璃基板,驱动电路层331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电路、扫描线gate、数据线sd和像素电极线等,在各层线路之间还可以包括绝缘层gi或pvx。然后,在驱动电路层331上形成色阻材料层,再对色阻材料层进行图案化形成位于显示区的色阻层341和位于非显示区的介质叠高部311。

另外,在第二基板32上形成有黑矩阵层352,在步骤s1中还包括在第二基板32上形成隔物壁312,隔物壁312的开孔332与显示区aa的黑矩阵层352对应设置。具体地,可以通过在第二基板上涂覆隔物壁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在隔物壁材料上涂覆光刻胶,利用掩模对隔物壁材料进行光刻形成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因为本发明的介质叠高部311旨在利用与色阻层相同厚度的材料叠高第一基板的高度,而与材料的颜色无关,因此,制作介质叠高部311的色阻材料层可以制作各种颜色的子色阻中任一种颜色的子色阻的树脂材料,本发明并不旨在进行限制。

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利用与色阻层相同的工艺方法和材料,只需简单调整图案化的掩模板,即可在第一基板上制作形成介质叠高部311。在后续步骤中形成的其他材料层,例如有机保护层351等,均在相应位置叠高,在显示面板的两个基板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311叠高的第一基板31与隔物壁312直接接触,而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当非显示区受外力作用时盒厚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从而避免漏光。

可选地,当制作图5实施例的显示面板5时,在步骤s1中,在形成第一基板51时,可以在玻璃基板521上形成驱动电路层531,驱动电路层531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电路、扫描线gate、数据线sd和像素电极线等,在各层线路之间还可以包括绝缘层gi或pvx。再在驱动电路层531上形成有机材料层;以及图案化有机材料层形成位于非显示区的介质叠高部511。

另外,在第二基板52上形成有黑矩阵层552,在步骤s1中还包括在第二基板52上形成隔物壁512,隔物壁512的开孔与显示区的黑矩阵层552对应设置,具体地,可以通过在第二基板上涂覆隔物壁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在隔物壁材料上涂覆光刻胶,利用掩模对隔物壁材料进行光刻形成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

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利用制作有机保护层的工艺方法和材料,只需简单调整图案化的掩模板,即可在第一基板上制作形成介质叠高部511。在后续步骤中形成的其他材料层,例如有机膜层551等,均在相应位置叠高,在显示面板的两个基板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511叠高的第一基板51与隔物壁512直接接触,而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当非显示区受外力作用时盒厚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从而避免漏光。

可选地,当制作图6实施例的显示面板6时,在步骤s1中,在形成第一基板61时,可以在玻璃基板621上形成驱动电路层631,驱动电路层631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电路、扫描线gate、数据线sd和像素电极线等,在各层线路之间还可以包括绝缘层gi或pvx。再在驱动电路层631上形成有机保护层、配向层pi等。

在形成第二基板62时,可以在第二衬底622上形成黑矩阵层652,在黑矩阵层652上形成色阻材料层;然后图案化色阻材料层形成位于显示区的色阻层642和位于非显示区的介质叠高部662。

另外,在步骤s1中还包括在第二基板62上形成隔物壁612,隔物壁612的开孔与显示区的黑矩阵层652对应设置。具体地,可以通过在第二基板上涂覆隔物壁材料,例如树脂材料,在隔物壁材料上涂覆光刻胶,利用掩模对隔物壁材料进行光刻形成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612。

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利用与色阻层相同的工艺方法和材料,只需简单调整图案化的掩模板,即可在第一基板62上制作形成介质叠高部662。在显示面板的两个基板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662叠高的第二基板62,使得隔物壁612能够与第一基板61直接接触,而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当非显示区受外力作用时盒厚不会产生明显变化,从而避免漏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文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包括的显示面板与上述几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对应,因此在前实施方式也适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使用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并通过提供至少一个介质叠高部的非显示区并提供与介质叠高部对应设置的具有多个开孔的隔物壁,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对盒时通过介质叠高部和隔物壁对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不影响液晶的流动性,避免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周边漏光,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且制作工艺简单,易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