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1852发布日期:2022-03-26 02:3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单色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具有多种这些功能的多功能打印机的成像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色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2.迄今为止,在电子照相类型的成像装置中已知中间转印系统构造,其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例如感光鼓)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即,带部件)并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更进一步,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4-232130中提出了在具有多个成像单元的构造中通过使用多个成像单元形成全色图像以及通过从多个成像单元中去除彩色成像单元仅使用黑色成像单元来形成单色图像的构造。
3.在像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4-232130所描述的能够形成全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构造中,除了安装和移除彩色成像单元的构造之外,还有在安装所有成像单元时使中间转印带与图像承载部件接触或使中间转印带与图像承载部件分离的构造。当中间转印带被多个张紧辊张紧时,其中一个张紧辊被设定为可移动的分离辊,用于通过移动分离辊来使中间转印带与图像承载部件接触或使中间转印带与图像承载部件分离。例如,在形成全色图像的情况下,分离辊被移动以使得中间转印带与所有图像承载部件接触(这种状态在下文中将被称为“第一张紧截面”)。同时,在仅形成单色图像的情况下,分离辊被移动以使得中间转印带仅与黑色图像承载构件接触、而与其他图像承载部件分离(这种状态在下文中将被称为“第二张紧截面”)。
4.在像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4-232130那样通过移除彩色成像单元将中间转印带的张紧截面设定为第二张紧截面以形成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带的张力变得比第一张紧截面的情况下的张力低。因此,待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容易由于在记录材料进入其中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二次转印部分时造成的冲击而下降。
5.于是,设想通过在单色成像装置中设定第一张紧截面来形成图像。同时,还有在不形成图像时使各初次转印辊与中间转印带分离的情况(这种状态在下文中将被称为“完全分离模式”或“第三张紧截面”)。这种布置使得在更换中间转印带时有可能抑制中间转印带与感光鼓的摩擦。也有可能通过释放中间转印带的张力来抑制中间转印带造成卷曲。然而,在将中间转印带从第三张紧截面切换到第一张紧截面的布置情况下,会出现以下问题。即,在随着图像的形成从第三张紧截面切换到第一张紧截面时,马达的扭矩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色成像装置,其能够在随着成像操作的改变而改变中间转印带的张紧形状时抑制待转印图像的图像质量的下降,同时抑制扭矩的增大。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单色成像装置包括:单个感光鼓,其被构造成承载调色剂图像;带部件,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该带部件上;转印部件,其被构造成
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转印至带部件上;多个张紧辊,其张紧带部件,所述多个张紧辊包括在带部件的旋转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转印部件的上游位置处并与转印部件相邻的分离辊;改变机构,其被构造成通过改变转印部件和分离辊的位置来改变带部件的张紧形状,改变机构被构造成将带部件的张紧形式切换为包括第一张紧形式、第二张紧形式和第三张紧形式的多个张紧形式,第一张紧形式是能够通过将转印部件定位在第一位置并将分离辊定位在第二位置而在转印部件与分离辊之间形成转印表面来使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转印至带部件的张紧形式,第二张紧形式是将转印部件和分离辊中的每一个从转印表面向感光鼓的相反侧分离的张紧形式,第三张紧形式是转印部件被定位在第一位置并且分离辊被定位在朝感光鼓的相反侧远离转印表面的第三位置的张紧形式;和控制部分,其被构造成控制改变机构。控制部分被构造成控制改变机构,以便在将带部件的张紧形式从第二张紧形式切换到第一张紧形式时经过第三张紧形式。
8.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9.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全色成像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
10.图2是示意性地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单色成像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
11.图3a是说明全色中间转印单元的透视图。
12.图3b是说明中间转印带被从中移除的全色中间转印单元的透视图。
13.图4是说明带自动对准机构的透视图。
14.图5是说明带自动对准机构的端部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15.图6a是说明在带稳定状态下的带卷绕区的示意图。
16.图6b是说明在带偏移的状态下的带卷绕区的示意图。
17.图7是说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分离滑块的示意图。
18.图8a是说明全色中间转印单元中的分离机构在全色模式下的状态的示意图。
19.图8b是说明全色中间转印单元中的分离机构在分离单色模式下的状态的示意图。
20.图8c是说明全色中间转印单元中的分离机构在完全分离模式下的状态的示意图。
21.图9是说明用于将中间转印单元安装到/移出装置主体的构造的示意性剖视图。
22.图10a是说明单色中间转印单元的透视图。
23.图10b是说明中间转印带被从中移除的单色中间转印单元的透视图。
24.图11a是说明单色中间转印单元中的分离机构在单色模式下的状态的示意图。
25.图11b是说明单色中间转印单元中的分离机构在完全分离模式下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将参照图1至11b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图1中构造成通过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全色成像装置200与图2中的单色成像装置200k的基本结构或至少一部分是相同的。于是,作为图1的全色成像装置200中使用的带传送单元的中间转印单元20与作为图2的单色成像装置200k中使用的带传送单元的中间转印单元20k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全色成像装置200的示意性构造。
27.全色成像装置
28.作为第一成像装置的全色成像装置200是所谓的中间转印级联型打印机,其在装置主体内包括四个成像单元pa、pb、pc和pd和中间转印单元20。注意,成像单元的数量、即多个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的数量不限于上述数量,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复数。装置主体由构造成支撑成像单元pa、pb、pc和pd以及中间转印单元20的外壳201(即,主体框架)、未示出的装饰盖等构成。
29.全色成像装置200构造成基于从文稿读取的图像信息或从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而形成并输出图像到记录材料s上。注意,除了普通纸张片材外,记录材料s还包括诸如涂布片材的特殊片材、诸如信封和索引片材的特殊形状片材、诸如用于高射投影仪的塑料膜的片材、以及布。
30.作为多个第二成像单元的成像单元pa、pb、pc和pd构造成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并且包括分别作为电子照相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a、1b、1c和1d。由于每个成像单元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用于使图像显影的调色剂的颜色不同,因此下面将通过例举黄色成像单元pa的结构来进行描述。
31.成像单元pa包括围绕作为鼓形感光部件的感光鼓1a布置的充电单元2、曝光单元3、显影单元4和鼓清洁器6。当成像操作开始时,感光鼓1a被旋转地驱动以通过充电单元2使感光鼓1a的表面均匀地充电,然后通过曝光单元3在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鼓1a上的静电潜像通过从显影单元4供应的黄色调色剂被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该显影单元在显影容器41内存储显影剂。即,充电单元2、曝光单元3和显影单元4组成了用于在作为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a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单元。
32.注意,存储待补充的显影剂的显影剂存储容器ta、tb、tc和td可移除地安装至外壳201上。例如,显影剂存储容器ta存储要通过补充单元70a适当地补充至显影剂容器41的包含有黄色调色剂的显影剂。作为显影剂,可以使用包含磁性载体和非磁性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包含磁性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或其中调色剂颗粒分散在载体液体中的液体显影剂。
33.作为第二中间转印单元的中间转印单元20包括中间转印带7(其为环形的第二带部件)、以及多个作为张紧部件的张紧辊,中间转印带7被这些张紧辊张紧。具体地,中间转印带7围绕第二张紧辊(即二次转印内辊8、转向辊17、分离辊19和上游引导辊18)缠绕,使得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面对成像单元pa至pd的感光鼓1a至1d。
34.布置在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侧内的是作为初次转印单元的一个示例的初次转印辊5a、5b、5c和5d(其用作多个转印部件)。初次转印辊5a至5d布置在分别与成像单元pa至pd的感光鼓1a至1d相对应的位置处,以形成其中调色剂图像被从感光鼓1a至1d转印至中间转印带7上的初次转印部分t1a、t1b、t1c和t1d。
35.随着作为二次转印辊的二次转印内辊8被未示出的马达在图1中的箭头r8所表示的预定方向上旋转地驱动,伴随着感光鼓1a至1d由箭头r1、r2、r3和r4所表示地旋转,中间转印带7沿箭头r7所表示的方向旋转。即,二次转印内辊8也用作旋转地驱动中间转印带7的驱动辊。
36.就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方向而言,二次转印内辊8布置在上游引导辊18的更下游。二次转印内辊8隔着中间转印带7面向二次转印外辊9,并且在中间转印带7的被二次转印内
辊8张紧的部分与二次转印外辊9之间形成作为夹持部分的二次转印部分t2。二次转印内辊8还用作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7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辊。
37.就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方向而言,转向辊17布置在分离辊19的更上游。如后面详细描述的,转向辊17具有控制中间转印带7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对准功能,该宽度方向与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方向相交、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与旋转方向正交。转向辊17还用作向中间转印带7施加张力的张紧辊。
38.就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方向而言,上游引导辊18布置在二次转印内辊8的上游且在初次转印辊5a至5d的下游以引导中间转印带7,使得中间转印带7从恒定方向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上游引导辊18和分离辊19是就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方向而言布置在中间转印带7的面向多个感光鼓1a至1d的部分的上游和下游的一对张紧辊。上游引导辊18是该对张紧辊中的布置在面向感光鼓1a至1d的所述部分的下游的张紧辊。上游引导辊18和分离辊19可以形成其中调色剂图像从多个感光鼓1a至1d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转印表面。
39.作为第二分离辊的分离辊19是可移动的,并且就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方向而言布置在转向辊17的下游且在初次转印辊5a至5d的上游。分离辊19能够通过被作为后面描述的第二分离机构的分离机构300(参见图8a至8c)移动而改变张紧截面,该张紧截面是中间转印带7的沿着旋转方向的截面。即,分离辊19至少对应于多个张紧部件中的任一个张紧部件。如后面详细描述的,分离机构300可以通过移动分离辊19和初次转印辊5a至5d而使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与感光鼓1a至1d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离。
40.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也在其他成像单元pb至pd中通过类似于成像单元pa的成像操作分别形成在感光鼓1b至1d上。形成于感光鼓1a至1d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至初次转印辊5a至5d上的静电偏压(即,转印偏压)在初次转印部分t1a至t1d处被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这时,在形成彩色图像时,进行多次转印以使承载在感光鼓1a至1d上的调色剂图像相互叠加。在已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通过初次转印部分t1a至t1d后,留在感光鼓1a至1d上的附着物(例如,转印残余调色剂)被鼓清洁器6去除。
41.承载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至二次转印外辊9上的静电偏压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被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s。通过二次转印部分t2后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附着物(例如,转印残余调色剂)被带清洁单元11去除。
42.与这种成像操作并行地,放在进给盒60中的记录材料s被进给机构61(例如,片材进给辊)朝对准辊对62进给。对准辊对62被构造成矫正记录材料s的歪斜,并且与成像单元pa、pb、pc和pd所执行的成像操作的推进同步地朝二次转印部分t2发送记录材料s。
43.已经在二次转印部分t2中转印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被递送至定影单元13。定影单元13包括被诸如卤素加热器的热源加热的加热辊14和与加热辊14压力接触的对置辊15,并且构造成在夹持和传送记录材料s的同时对调色剂图像加热加压。由此,调色剂颗粒熔融并被固定,从而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至记录材料s上。
44.然后,已经通过定影单元13的记录材料s被排出至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上部处的排出托盘63。在执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即正面和背面)的记录材料s通过未示出的反转传送路径被翻转并被再次传送至对准辊对62。然后,在其背面上形成了另一图像的记录材料s通过二次转印部分t2和定影单元13并且被排出至排出托盘63。
45.注意,作为用户界面的操作显示部分40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上表面上。操作显示部
分40包括能够显示当前设定信息和其他信息的液晶面板、以及用户可以通过其输入各种信息的各种按钮,并且可以进行设定以在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之间切换输出图像。
46.装置主体还设置有作为第二控制部分的控制部分50,用于根据通过操作显示部分40输入的信息来综合控制全色成像装置200的操作。控制部分5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cpu在读取与存储在rom中的控制程序相对应的程序时控制各部分。ram存储工作数据和输入数据,cpu通过基于上述程序和其他程序参考存储在ram中的数据来进行控制。
47.装置主体还包括作为浓度检测单元的色块传感器ps,其能够检测承载在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色块传感器ps就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方向而言布置在最下游的成像单元pd的感光鼓1d的下游且在上游引导辊18的上游,以面对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这种色块传感器ps包括例如发光部分和光感测部分,并且能够通过从发光部分向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发射光和通过由光感测部分接收被外周表面反射的光来检测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浓度。控制部分50可以通过使用色块传感器ps来执行调整输出图像的浓度的控制。例如,控制部分50每隔预定数量的片材在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作为控制图像的色块图像,并且通过色块传感器ps检测色块图像的浓度。然后,控制部分50通过基于该检测结果调整要补充至显影单元4的调色剂量来使输出图像的浓度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48.如上所述地构造的全色成像装置200可以执行作为第一模式的全色模式、作为第二模式的分离单色模式、和接触单色模式。全色模式是通过使用多个感光鼓1a至1d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模式。分离式单色模式和接触单色模式是通过使用所述多个感光鼓1a至1d中的一个感光鼓1d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模式。在其中一个感光鼓1d与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接触、而其他剩下的感光鼓1a至1c与中间转印带7分离的状态下的分离单色模式中,只在感光鼓1d上形成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同时,接触单色模式是在使所述多个感光鼓1a至1d全部与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接触的状态下仅在感光鼓1d上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而不在其他感光鼓1a至1c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模式。
49.全色成像装置200还可以执行使所述多个感光鼓1a至1d全部与中间转印带7分离的完全分离模式。中间转印单元20可以改变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以执行各个模式,如后文详细描述的。
50.单色成像装置
51.接下来,将参照图2描述作为第二成像装置的单色成像装置200k。单色成像装置200k是所谓的中间转印型打印机,其在外壳201内包括一个作为第一成像单元的成像单元pd和作为与单色成像装置200k相对应的第一中间转印单元的中间转印单元20k。
52.单色成像装置200k使用与上述全色成像装置200的外壳相同的外壳201,并且通过移除成像单元pa、pb和pc、显影剂存储容器ta、tb和tc以及与各个显影剂存储容器相对应的补充单元70a、70b和70c(未示出)来构建。作为第一带部件的中间转印带7围绕包括二次转印内辊8、转向辊17、分离辊19和上游引导辊18的多个第一张紧辊缠绕,并且通过其外周表面面对成像单元pd的感光鼓1d。单色成像装置200k的作为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d相对于作为第一带部件的中间转印带7的位置与全色成像装置200的作为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d相对于作为第二带部件的中间转印带7的位置相同。因为单色成像装置200k的
其他元件和操作与上述全色成像装置200的相同,所以相同的组成元件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在此将省略其描述。
53.注意,虽然与全色成像装置200的外壳相同的外壳201被用作单色成像装置200k的装置主体,但可以专门为单色成像装置使用装饰盖,这是因为该装饰盖用于覆盖成像单元pa、pb、pc和其他部件已经被移除的区域。注意,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外壳201是成像装置的框架部分并且由金属部件构成。更进一步,虽然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外壳201是通过例举单色成像装置200k的外壳201与全色成像装置200的外壳201完全相同的示例来进行描述的,但它们不需要完全相同。例如,可以设置用于区分全色成像装置200与单色成像装置200k的标记。更进一步,虽然外壳的大部分部件是相同的,但可以增加用于部分地加固仅仅一个装置的加固支架。在这种情况下,外壳201的基本结构也被认为是基本相同的。
54.更进一步,为了防止与全色成像装置200相对应的中间转印单元20被错误地安装至单色成像装置200k,可以设置不兼容的结构以使得中间转印单元20不能安装至单色成像装置200k上。以同样的方式,可以设置不兼容的结构以使得中间转印单元20k不能安装至全色成像装置200上。不兼容的结构可以设置在成像装置的主体或中间转印单元中的任一者上。
55.除了单色成像装置200k仅包括一个成像单元pd之外,用于基于从文稿读取的图像信息或从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操作和构造与全色成像装置200的操作和构造相同。注意,中间转印单元20k的构造和操作将在后文描述。
56.如上所述地构造的单色成像装置200k能够执行单色模式和单色完全分离模式。单色模式是通过使用一个作为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1d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模式。单色完全分离模式是使所述一个感光鼓1d与作为第一带的中间转印带7分离的模式。为了执行这些各个模式,中间转印单元20k被构造成能够改变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如后文详细地描述的。
57.中间转印单元
58.接下来,将参照图3a至6b描述中间转印单元20(其作为带传送单元的一个示例)的内部结构、以及用于使中间转印带7转向的结构。图3a和3b中示出的中间转印单元20表示在中间转印单元20被安装至全色成像装置200上的情况下的构造。首先,将参照图3a和3b示意性地描述中间转印单元20的构造。虽然图3a和3b都是示出中间转印单元20的透视图,但图3a示出了中间转印带7被张紧的状态,而图3b示出了中间转印带7被移除的状态。
59.如图3a和3b所示,中间转印单元20包括被外壳201支撑的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前框架21f是布置在中间转印单元20的前侧(即,图1中的前向方向或用户操作的一侧)的框架部件,后框架21r是布置在其相反侧、即后侧的框架部件。二次转印内辊8、上游引导辊18和分离辊19在旋转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都以被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夹在中间的方式可旋转地支承。这些辊8、18和19的旋转轴向方向与中间转印带7的宽度方向w平行。包括转向辊17的带自动对准机构17u(后文描述)被横跨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延伸的框架支撑板28支撑。
60.驱动联轴器22附接在二次转印内辊8的旋转轴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处。在中间转印单元20被安装至装置主体上的状态下,驱动联轴器22与未示出的带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联接,以将带驱动单元的驱动力传递至二次转印内辊8。带驱动单元包括诸如马达的驱动源和
被构造成与驱动联轴器22接合的联接部件,并且被安装在装置主体内。
61.二次转印内辊8的表面由具有相对高的摩擦系数的材料(例如橡胶)构成,并且在传递驱动力时沿图3a的箭头r7的方向传送和驱动中间转印带7。注意,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联轴器22被用作驱动传递单元,但是装置主体的驱动源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可附接/可拆卸的齿轮与中间转印单元20相联接。
62.至于被如上所述地驱动和传送的中间转印带7,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转向辊17具有带自动对准机构,其能够通过保持两端部分的摩擦力自行平衡来对准带或使带转向、即控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下面将参照图4和5描述作为转向机构的一个示例的带自动对准机构17u的构造。图4是说明带自动对准机构17u的透视图,图5是带自动对准机构17u的端部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63.如图4所示,转向辊17包括圆柱形的辊主体17a和从辊主体17a沿旋转轴向方向向两侧突出的辊轴17b。转向轴承23分别布置在与转向辊17的旋转轴线的两端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处。各个辊轴17b以插入贯通相应的转向轴承23设置的支撑孔10a中的方式被转向轴承23可旋转地支承。
64.该对转向轴承23在支撑转向辊17的轴向方向上的两端部分的同时被附接至摆动板26,该转向辊17是中间转印带7被其张紧的多个张紧辊中的一个。各个转向轴承23被附接至摆动板26的两端部分的滑动引导部24可滑动地支撑。拉伸弹簧25收缩地设置在转向轴承23与滑动引导部24之间以用作压缩弹簧。
65.摆动板26是以与二次转印内辊8的相对对准可以通过进行摆动来改变的状态支撑转向辊17的摆动部件的一个示例。拉伸弹簧25也是将作用于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上的张力施加至转向辊17的推压部件的一个示例。即,作为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推压部件的拉伸弹簧25由分别在摆动板26的两端部分处对该对转向轴承23施加推压力的一对弹簧部件组成。
66.如图4和5所示,滑动引导部24具有用于引导转向轴承23沿着拉伸弹簧25的加压方向(即,箭头k1的方向)移动的配合槽。即,滑动引导部24构成用于沿拉伸弹簧25的推压方向引导该对转向轴承23的引导部分。滑动引导部24还具有未示出的止动部,其能够限制转向轴承23的拉伸弹簧25在拉伸弹簧25的加压方向上移动。该止动部防止转向轴承23和转向辊17在其中带自动对准机构17u未安装至中间转印单元20上的装配状态下掉落。这些布置使得能够有效地将位于两端部分处的拉伸弹簧25的推压力传递至各个对应的转向轴承23。
67.在如图3a所示中间转印带7被转向辊17和其他辊部件8、18和19张紧的状态下,转向轴承23从被止动部限制的位置沿压缩拉伸弹簧25的方向移动。因此,转向辊17被拉伸弹簧25的弹性力压在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表面上,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在中间转印带7中产生了张力。即,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转向辊17还用作通过来自推压部件的推压力向中间转印带7施加足够张力的张紧辊。
68.如图4所示,作为摆动部件的摆动板26被固定在如下状态下,其中:布置在摆动板26的宽度中心部分处的枢轴部件27(用作支撑轴)在图4中向后突出,并且滑动引导部24分别被固定在摆动板26的两端部分处。枢轴部件27通过被可枢转地装配至贯通框架支撑板28设置的配合部分(未示出)内而可旋转地或可摆动地支撑摆动板26。
69.由此,摆动板26可以在支撑转向辊17的同时以转向轴线j(其为枢轴部件27的轴线)为中心沿摆动方向ro摆动。即,带自动对准机构17u(其作为用于改变带部件的对准的对
准改变单元的一个示例)与转向辊17一起被构建为可相对于中间转印单元20的框架摆动的可摆动单元。
70.带自动对准机构的操作原理
71.接下来,将参照图5、6a和6b详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带自动对准机构的构造和操作。图6a和6b都是沿图3a的箭头tv方向指向的视角下的平面图或俯视图。图6a示出了其中作用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宽度方向力被带自动对准机构17u的操作所平衡的稳定状态,即其中中间转印带7的悬挂位置位于标称位置的状态。图6b示出了在中间转印带7被沿箭头r7的方向传送时中间转印带7向图6b中的左侧偏斜的状态。
72.如图5所示,被构造成支承辊轴17b的转向轴承23包括用于通过与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表面滑动接触而产生转向扭矩的摩擦表面231。这里,转向扭矩指的是试图沿可以减少中间转印带7的偏斜的方向改变转向辊17的对准的力矩。如上所述,转向轴承23的移动方向被滑动引导部24限制而在箭头k1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在中间转印带7被沿箭头r7的方向传送和驱动时,转向轴承23(其作为摩擦部分的一个示例)与带的内周表面可滑动地接触而不被驱动。
73.摩擦表面231被形成为锥形,使得其外径随着在转向辊17的轴向方向上向外接近而逐渐增大,并且具有大于圆柱形的转向辊17的外径的最大直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转向辊17的外径例如被设定为16mm。虽然转向轴承23的摩擦表面231在与转向辊17接合的部分处具有16mm的圆柱形外周部分,但摩擦表面231具有其中外径从外周部分向外逐渐增加的曲线形状,其弯曲程度是锥角ψ为10度。
74.更进一步,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间转印带7在中间转印带7的宽度方向(即,与传送和驱动方向正交或与箭头r7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被设定为至少部分地在具有锥角ψ的摩擦表面231的区域上延伸。换句话说,中间转印带7的宽度lb被设定为大于转向辊17的辊主体的轴向长度(lr)且短于转向轴承23的两端之间的宽度(lr+2lf),即lr《lb《lr+2lf。这里,lf是每个转向轴承23的摩擦表面231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75.将参照图6a和6b描述通过使中间转印带7与转向轴承23可滑动地接触来实现带自动对准的操作原理。由于如上所述转向轴承23被以不被中间转印带7驱动的方式支撑,因此在中间转印带7被驱动和传送时转向轴承23可以与带的内周表面滑动接触。此时,由于在中间转印带7围绕转向轴承23卷绕的区域(即,从图5的箭头g方向观察时中间转印带7朝下面对的右侧区域)中产生了摩擦力,因此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在转向轴承23上。
76.如上所述,中间转印带7的宽度方向尺寸(lb)被设定为在转向轴承23的可滑动的锥形接触表面231上延伸。因此,在图6a所示的稳定状态或标称状态下中间转印带7以相等的悬挂宽度(例如为2mm)与两个转向轴承23的摩擦表面231滑动接触。在这种状态下,由从中间转印带7作用在两个转向轴承23上的摩擦力所产生的力矩相互抵消。
77.即,转向轴承23从中间转印带7接收的摩擦力作为以转向轴线j为中心沿彼此相反的方向作用在转向轴承23和摆动板26上的力矩。因此,各个转向轴承23所接收的摩擦力大致相等且力矩相互抵消,从而使摆动板26的姿势得以保持。由此,转向辊17被保持在其轴向方向与其他辊部件(例如二次转印内辊8)的轴向方向大致平行的姿势,即被保持在维持对准的状态。
78.相比之下,在中间转印带7沿宽度方向向任一侧偏离的状态下,即在发生所谓偏斜
的状态下,中间转印带7相对于一个转向轴承23的悬挂宽度比中间转印带7相对于另一转向轴承23的悬挂宽度增大。在图6b所示的示例中,中间转印带7相对于左侧的转向轴承23的悬挂宽度为dmm,而中间转印带7相对于右侧的转向轴承23的悬挂宽度为零。即,这是中间转印带7偏离摩擦表面231的状态。
79.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一定悬挂宽度范围的摩擦表面231从中间转印带7受到的竖直向下的摩擦力为f(st),则由一个转向轴承23受到的力的大小为f(st)
×
d。同时,由于另一转向轴承23的悬挂宽度为零,因此该转向轴承23基本不从中间转印带7接收力。因此,在图6b所示的状态下,产生了试图使转向辊17的左端部分向下(即,图6b中的后侧)移动的转向扭矩。
80.在转向辊17根据转向扭矩摆动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原理产生的转向辊17的转向角度(即,转向辊17的倾斜角度)与中间转印带7的偏斜恢复到原始状态的方向一致。因此,中间转印带7的偏斜随着带的传送而减少。即,带自动对准机构17u通过将用于传送和驱动中间转印带7的驱动力的一部分转换为转向扭矩而具有控制中间转印带7的宽度方向位置的自动对准效果。
81.注意,本示例性实施例被构造成通过对转向轴承23设置锥角ψ来设定相对较低的摩擦系数μs以避免突然的转向操作。具体而言,通过使用具有滑动特性(即低摩擦性)的树脂材料(例如,pom(聚缩醛))作为转向轴承23的材料,并且通过将摩擦系数μs设定为0.3左右以及将锥角ψ设定为5至10度左右,可以获得有利的结果。更进一步,考虑到与中间转印带7的摩擦带电引起的静电不良效应,转向轴承23被施以导电性。然而,只要能获得所需的转向扭矩,也可以采用具有不同锥角ψ和摩擦特性的其他构造。例如,转向轴承23的摩擦表面231可以被形成为圆柱形。
82.中间转印带的分离机构
83.接下来,将参照图7和8a至8c描述使中间转印带7与感光鼓1a至1d分离的分离机构300(作为第二分离机构)。作为移动机构的分离机构300包括作为滑动部件的分离滑块30和作为凸轮部件的分离凸轮31。作为第二控制部分的控制部分50能够通过控制分离机构300使分离辊19(其为多个张紧部件中的至少任一张紧部件)移动来改变张紧截面,该张紧截面是中间转印带7的沿旋转方向的截面。分离机构300还能够移动多个初次转印辊5a至5d。于是,在中间转印单元20被安装在全色成像装置200中的情况下,分离机构300能够对应于全色模式、分离单色模式、接触单色模式和完全分离模式地改变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
84.具体而言,在全色模式(即,第一模式)和接触单色模式下,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采取如图8a中所示的第一张紧截面。在第一张紧截面中,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多个感光鼓1a至1d中的所有感光鼓接触。在分离单色模式下、即在第二模式下,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采取如图8b中所示的第二张紧截面。在第二张紧截面中,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与一个感光鼓1d接触、而与其他感光鼓1a至1c分离。在完全分离模式下,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采取如图8c所示的第四张紧截面。在第四张紧截面中,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多个感光鼓1a至1d中的所有感光鼓分离。
85.简而言之,图8a至8c与张紧截面的关系如下:
86.图8a:第一张紧截面(全色模式(第一模式或cl模式)和接触单色模式)
87.图8b:第二张紧截面(分离单色模式(第二模式或bk模式))
88.图8c:第四张紧截面(完全分离模式)
89.下面将具体描述用于通过分离机构300分离中间转印带7的构造。如上所述,分别面向成像单元pa至pd的感光鼓1a至1d的初次转印辊5a至5d被布置在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侧(参见图1)。这些初次转印辊5a至5d以及位于初次转印辊5a至5d上游的分离辊19可以相对于中间转印单元20的框架部件移动。
90.初次转印辊5a至5d和分离辊19的移动是通过图7所示的分离滑块30的滑动运动进行的。图7示出了从正面来看的分离滑块30的状态。各分离滑块30分别存放在中间转印单元20的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参见图3)内并具有相同的形状。即,各个分离滑块30具有对应于初次转印辊5a至5d的四个凸轮表面30a、30b、30c和30d和对应于分离辊19的凸轮表面30e。两个分离滑块30相对于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在图8中的作为移动方向的横向方向(即,初次转印辊5a至5d排列的方向或与初次转印辊5a至5d的旋转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同步滑动。
91.每个凸轮表面30a至30e包括在分离滑块30的滑动方向上倾斜的倾斜表面,以便能够实现每个辊5a至5d和19在各切换模式下的操作,如下所述。例如,对应于分离辊19的凸轮表面30e包括与分离辊19的中段位置相对应的平坦部分302和从平坦部分302沿滑动方向延伸且与分离辊19的下段位置相对应的倾斜表面301。凸轮表面30a至30d也是如此。
92.如图8a至8c所示,初次转印辊5a至5d的轴向两端由相应的初次转印轴承29a至29d可旋转地支承。初次转印轴承29a至29d布置在初次转印辊5a至5d的轴向两端处并分别由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支撑。初次转印轴承29a至29d中的任一个也由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以在图8中的竖直方向(即,与分离滑块30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或与初次转印辊5a至5d的旋转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可移动地被接合的状态支撑。更进一步,初次转印轴承29a至29d被限制在沿着中间转印带7的传送方向(即,箭头r7的方向)的方向上移动。
93.各初次转印轴承29a至29d设置有与分离滑块30的凸轮表面30a至30d接触的接触部分a1至d1。更进一步,在图8中向下推压以向凸轮表面30a至30d按压初次转印轴承29a至29d的初次转印弹簧spa至spd被设置在初次转印轴承29a至29d与前后框架21f和21r之间。初次转印弹簧spa至spd的推压方向是初次转印辊5a至5d指向感光鼓1a至1d的方向。
94.随着分离滑块30在图8中横向地滑动并移动,初次转印轴承29a至29d以接触部分a1至d1与凸轮表面30a至30d接触的状态沿图8中的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初次转印辊5a至5d移动。
95.对于分离辊19也提供与初次转印辊5a至5d的移动构造类似的移动构造。即,分离辊19的轴向两端被布置在轴向两端处的分离辊轴承29e可旋转地支承。各个分离辊轴承29e被前框架21f和后框架21r以分离辊轴承29e可在图8中的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状态保持,并且被限制沿中间转印带7的传送方向(即,沿箭头r7的方向)移动。更进一步,分离辊轴承29e包括与分离滑块30的凸轮表面30e接触的接触部分e1并且被分离辊弹簧spe朝凸轮表面30e按压。随着分离滑块30在图8中沿横向方向可滑动地移动,分离辊轴承29e以接触部分e1与凸轮表面30e接触的状态在图8中沿竖直方向移动。由此,分离辊19移动。
96.分离滑块30包括与附接至分离凸轮轴32的分离凸轮31接合的滑块推压表面30f(参见图7),并且随着滑块推压表面30f被分离凸轮31按压而被沿图8中的横向方向推压。与安装在装置主体中的驱动源(例如马达)驱动地联接的分离联轴器33(参见图3)在中间转印
单元20被安装至装置主体的状态下附接至分离凸轮轴32的轴向端部。
97.分离滑块30对应于能够在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对应于轴承部件的分离辊轴承29e的移动方向(即,图8a至8c中的竖直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动的可移动部件。分离辊弹簧spe对应于通过朝凸轮表面推压轴承构件而使轴承构件跟随凸轮表面的推压单元。
98.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初次转印辊5a至5d和分离辊19被包括分离滑块30和分离凸轮31的分离机构300移动,以切换如图8a至8c中分别示出的模式。以下模式切换操作是通过基于从安装在全色成像装置200中的控制部分50(参见图1)发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分离凸轮轴32的旋转相位而实现的。虽然该操作将通过例举按全色模式(即,cl模式)、分离单色模式(即,bk模式)和完全分离模式的顺序进行切换的示例来描述,但按照相反的操作也能够在任何模式下进行切换。
99.在如图8a所示的全色模式下、即在cl模式下,所有的初次转印辊5a至5d和分离辊19被保持在下段位置处,并且中间转印带7与各个成像单元pa至pd的感光鼓1a至1d接触。即,初次转印辊5d被定位在第一位置且分离辊19被定位在第二位置。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由各个成像单元pa至pd执行成像操作以及通过由中间转印带7将形成在感光鼓1a至1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能够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彩色图像。
100.在从cl模式切换到如图8b所示的分离单色模式(即,bk模式)的情况下,分离凸轮31沿箭头r9的方向旋转90度并且分离滑块30向图8b中的右侧(即,沿箭头k2的方向)滑动。在bk模式下,初次转印辊5a至5c移动到上段位置以与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表面分离,并且分离辊19移动到中段位置。此时,中间转印带7被位于中段位置处的分离辊19和被保持在下段位置处的黑色初次转印辊5d张紧,并且与除黑色初次转印辊5d以外的感光鼓1a至1c分离。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由黑色成像单元pd执行成像操作并且通过由中间转印带7将形成于感光鼓1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能够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单色图像。
101.在从bk模式切换到如图8c所示的完全分离模式的情况下,分离凸轮31沿箭头r9的方向进一步旋转90度并且分离滑块30向图8c中的右侧(即,沿箭头k2的方向)滑动。在完全分离模式下,所有的初次转印辊5a至5d移动到上段位置以与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表面分离,并且分离辊19移动到上段位置。此时,中间转印带7被上游引导辊18(见图1)和处于上段位置处的分离辊19张紧,并且与所有的感光鼓1a至1d分离。控制部分50控制分离机构300,以便在除了进行中间转印单元20的更换工作的情况外还在全色成像装置200等待指示开始成像操作的信号(例如,打印作业)的情况下采取完全分离模式。
102.分离辊19是通过其张紧带部件的辊部件的一个示例,图8a中的下段位置对应于第二位置,图8b和8c中的上段位置对应于其中与第二位置相比分离辊19朝带部件的内周侧移动的第三位置。在执行全色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分50将分离辊19移动到第二位置,在执行分离单色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分50将分离辊19移动到第三位置。分离机构300是用于将这种辊部件移动到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的移动机构的一个示例。
103.这里,在记录材料的类型是例如具有150g/m2以上的克重的情况下,存在当记录材料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时引起的冲击传播到中间转印带7并使感光鼓1d振动的情况。因为增大中间转印带7的张力来抑制冲击的传播是有效的,所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单色图像时最好也切换到图8a中所示的cl模式。
104.于是,本示例性实施例被布置成使得以黑色一种颜色形成图像的单色模式除了上
述分离单色模式外还可以由接触单色模式(即,第六模式)执行。例如,控制部分50可以被布置成在具有150g/m2以上的预定克重值的记录材料上形成单色图像时执行接触单色模式。也可布置成使用户可以从操作显示部分40选择分离单色模式或接触单色模式等等。
105.在接触单色模式中,所有的初次转印辊5a至5d和分离辊19被保持在下段位置,并且中间转印带7与各个成像单元pa至pd的感光鼓1a至1d(见图1)接触,如图8a所示。在执行接触单色模式时,黑色感光鼓1d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而其他感光鼓1a至1c上没有形成调色剂图像。然而,由于其他感光鼓1a至1c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因此在形成图像时优选旋转各个感光鼓并由充电单元2对各感光鼓的表面进行充电。即,尽管此时成像单元pa、pb和pc执行成像操作,但对应于黄色、品红色和青色成像单元的曝光单元3不在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106.更进一步,在图8a所示的第一张紧截面中,中间转印带7的张力高于图8b所示的第二张紧截面中的张力,因此中间转印带7可以被稳定地驱动。由于此,优选的是在第一张紧截面的状态下根据上述色块传感器ps检测的色块图像的浓度来执行控制。这是因为如果中间转印带7没有被稳定地驱动,则色块传感器ps的检测表面与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变化,检测精度下降。
107.于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控制部分50在全色模式下定期或适当地使用色块传感器ps来执行控制。同时,在单色模式下,控制部分50在正执行接触单色模式的情况下使用色块传感器ps来执行控制。即,控制部分50在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是图8a所示的第一张紧截面的情况下使用色块传感器ps来执行控制。
108.中间转印单元的安装和移除
109.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在更换中间转印带7等情况下将中间转印单元20安装至/移出装置主体的构造。图9中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20能够以被保持在上述完全分离模式的状态安装至全色成像装置200的装置主体以及移出该装置主体。即,中间转印单元20能够以如图8c所示的第四张紧截面的状态安装至装置主体和移出装置主体。
110.具体而言,中间转印单元20通过打开从装置主体的前侧看时设置在右侧的右门rd而被露出,并且可以通过沿横向方向(即,箭头k3的方向)移动而移出装置主体。
111.单色中间转印单元
112.接下来,将参照图10a和10b描述与单色成像装置200k相对应的中间转印单元20k的内部结构。10a和10b是示出了中间转印单元20k的透视图,其中图10a示出了中间转印带7被张紧的状态,图10b示出了中间转印带7被移除的状态。
113.中间转印单元20k对应于初次转印辊5a至5c、初次转印轴承29a至29c和初次转印弹簧spa至spc从对应于上述全色成像装置200的中间转印单元20中移出的单元。这种布置能够削减中间转印单元20的成本。注意,除此之外的结构与中间转印单元20的结构相同。即,初次转印辊5a至5c和其他部件只是从中间转印单元20中移出,其他结构是相同的。即,中间转印单元20k的基本结构与对应于上述全色成像装置200的中间转印单元20的基本结构相同。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例举了中间转印单元在全色成像装置200和单色成像装置200k中除了初次转印辊5a至5c和上述其他部件被移出外完全相同的示例,但它们不需要总是完全相同。例如,可以设置用于区分全色成像装置200的中间转印单元和单色成像装置200k的中间转印单元的标记。更进一步,虽然中间转印单元的外壳(即,框架)的大部分部分
是相同的,但可以增加用于部分地加固仅仅一个装置的加固支架。在这种情况下,中间转印单元的基本结构也被认为是基本相同的。
114.相应地,用于张紧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辊8、17、18和19以及分离辊19(即,第一分离辊)的分离机构300(即,第一分离机构)的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20中和中间转印单元20k中是相同的。用于使中间转印带7转向的结构也是相同的。因此,中间转印单元20k的与中间转印单元20相同的结构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下面将省略其描述。
115.单色中间转印单元中的中间转印带的分离机构
116.接下来,将参照图11a和11b描述用于使单色中间转印单元20k的中间转印带7与感光鼓1d分离的构造。中间转印单元20k也包括上述分离机构300。于是,作为第一控制部分的控制部分50能够通过控制分离机构300使分离辊19移动来改变张紧截面,该张紧截面是中间转印带7的沿着其旋转方向的截面。分离机构300也能够移动一个初次转印辊5d。于是,在中间转印单元20k安装在单色成像装置200k中的情况下,分离机构300能够对应于作为第三模式的单色模式和作为第五模式的单色完全分离模式地改变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
117.具体而言,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在单色模式下采取图11a中所示的第三张紧截面,在第三张紧截面中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与感光鼓1d接触。即,第三张紧截面(即,第一张紧形式)是能够通过将初次转印辊5d定位在第一位置并将分离辊19定位在第二位置而在初次转印辊5d与分离辊19之间形成转印表面来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d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上的张紧形式。在单色完全分离模式下,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采取如图11b所示的第五张紧截面,在第五张紧截面中中间转印带7的外周表面与一个感光鼓1d分离。即,第五张紧截面(即,第二张紧形式)是用于将初次转印辊5d和分离辊19中的每一个与转印表面分离的张紧形式。
118.简而言之,图11a和11b与张紧截面的关系如下:
119.图11a:第三张紧截面(单色模式)
120.图11b:第五张紧截面(单色完全分离模式)
121.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11a所示的第三张紧截面与如图8a所示的第一张紧截面相同。即,在单色成像装置200k中形成单色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改变为图8b所示的第二张紧截面的状态下形成单色图像。但是,在将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改变为第二张紧截面的情况下,与第一张紧截面的情况下的张力相比,中间转印带7的张力下降。因此,由于在记录材料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时产生的冲击,要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容易下降。具体来说,在记录材料具有150g/m2以上的大克重的情况下,记录材料进入二次转印部分t2时造成的冲击较大。这种冲击容易传播通过中间转印带7并使感光鼓1d振动。
122.于是,在通过将中间转印单元20安装至单色成像装置200k而形成图像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被改变为与第一张紧截面相同的第三张紧截面。即,设定了与在全色成像装置200中执行全色模式或接触单色模式时的张紧截面相同的张紧截面。换句话说,控制部分50控制分离机构300,使得在形成图像时分离辊19被定位在第二位置。这种布置使得能够抑制要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即使记录材料的克重特别大,也能够抑制要转印的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
123.如图11b所示的第五张紧截面与如图8c所示的第四张紧截面相同。即,在单色成像
装置200k中分离感光鼓1d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被改变为与全色成像装置200的完全分离模式下的张紧截面相似的张紧截面。换句话说,在使感光鼓1d与中间转印带7分离的情况下,控制部分50控制分离机构300以使得分离辊19定位在第三位置。这种布置使得能够在全色成像装置200和单色成像装置200k中共用分离机构300并削减成本。
124.下面将具体描述这种布置。如上所述,面向成像单元pd的感光鼓1d的初次转印辊5d布置在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侧内(参见图2)。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初次转印辊5d和位于初次转印辊5d上游的分离辊19相对于中间转印单元20k的框架部件可相对地移动。
125.初次转印辊5d和分离辊19的移动是通过如图7所示的分离滑块30的滑动运动进行的,这与上述中间转印单元20相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初次转印辊5d和分离辊19的移动因此是通过包括分离滑块30和分离凸轮31的分离机构300进行的,并且切换如图11a和11b所示的模式。注意,以下模式切换操作是通过基于从安装在单色成像装置200k中的控制部分50(见图2)发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分离凸轮轴32的旋转相位而实现的。更进一步,虽然下面的描述将例举按单色模式和完全分离模式的顺序切换模式的操作来进行,但是按照相反的操作可以在任意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126.在如图11a所示的单色模式中,初次转印辊5d和分离辊19均被保持在下段位置、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且中间转印带7与成像单元pd的感光鼓1d(参见图2)接触。在这种状态下,通过由成像单元pd执行成像操作并通过由中间转印带7将形成在感光鼓1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可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单色图像。即,单色模式下的张紧截面与如图8a所示的全色模式下的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相同。
127.在模式从单色模式切换到图11b示出的完全分离模式的情况下,分离凸轮31沿箭头r9的方向旋转180度并且分离滑块30在图11b中向右侧(即,沿箭头k2的方向)滑动。即,在模式从单色模式(即,第三张紧截面或第一张紧形式)切换到单色完全分离模式(即,第五张紧截面或第二张紧形式)的情况下,当分离凸轮31沿箭头r9的方向旋转90度时,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被切换到与图8b中的第二张紧截面相对应的张紧截面、即第三张紧形式。第二张紧截面、即第三张紧形式是初次转印辊5d被定位在转印表面处并且分离辊19与转印表面分离的张紧形式。因此,能够降低分离操作所需的扭矩,因为在切换到第三和第五张紧截面时模式经过第二张紧截面一次。即,与直接从单色模式(即,第三张紧截面)切换到单色完全分离模式(即,第五张紧截面)而不经过第二张紧截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分离运动中所需的扭矩。这是因为在单色模式经过第二张紧截面的情况下分离辊19和初次转印辊5d被依次移动,相比之下,在单色模式直接切换到单色完全分离模式的情况下初次转印辊5d和分离辊19同时都被移动。即,在从单色模式切换到第二张紧截面时分离辊19移动而初次转印辊5d不移动,在接下来从第二张紧截面切换到单色完全分离模式时初次转印辊5d移动。
128.进行布置以使得在从单色完全分离模式切换到单色模式时也经过第二张紧截面。与模式直接从单色完全分离模式切换到单色模式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切换操作所需的扭矩。这是因为与上述原因类似,初次转印辊5d和分离辊19由于经过第二张紧截面而被依次移动。注意,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切换单色完全分离模式和单色模式时进行控制以使得始终经过第二张紧截面,但本公开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单色完全分离模式和单色模式可以在不经过第二张紧截面的情况下进行切换。
129.在完全分离模式下,初次转印辊5d移动到上段位置以与中间转印带7的内周表面
分离,并且分离辊19移动到上段位置、即第三位置。此时,中间转印带7处于正被上游引导辊18(见图2)和上段位置处的分离辊19张紧的状态、并且与感光鼓1d分离。中间转印单元20k能够以被保持在上述完全分离模式下的状态安装至单色成像装置200k的装置主体以及从该装置主体取出,如在上述图9中所示出的。即,中间转印单元20k能够以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为图11b所示的第五张紧截面的状态安装至装置主体上以及从装置主体取出。
130.控制部分50进行控制,以便在除了进行中间转印单元20k的更换工作的情况外还在单色成像装置200k等待指示开始成像操作的信号(例如,打印作业)的情况下变成完全分离模式。具体来说,用户在更换中间转印单元20k时关闭电源。接收到关闭电源的信号,控制部分50被布置成在变为完全分离模式之后关闭电源。控制部分50还被布置成在控制部分50检测到右门被打开以更换中间转印单元20的情况下变为完全分离模式。控制部分50还被布置成在将成像单元(例如,鼓盒)从装置主体中取出以更换感光鼓时变为完全分离模式以抑制感光鼓和中间转印带7相互摩擦和损坏。具体地说,在控制部分50检测到前门被打开以更换感光鼓的情况下,控制部分50变为完全分离模式。更进一步,在中间转印单元20k被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存在在中间转印带7的面向张紧辊并缠绕在张紧辊上的区域中留下卷曲的情况,即张紧辊的弯曲形状被暂时留在带上。于是,控制部分50被布置成在不形成图像的状态持续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变为完全分离模式。
131.在中间转印单元20中通常不执行与图8b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20的bk模式相对应的张紧截面中的成像操作。这是因为最好总是将中间转印单元20保持在图11a所示的单色模式下,其原因是增大带部件的张力来防止冲击的传播是有效的,如上文关于将中间转印单元20切换到与记录材料类型相对应的cl模式所描述的。这也是因为不需要担心显影剂和感光鼓随着成像操作而劣化、也不需要担心运行成本,其原因是在单色成像装置200k中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成像单元pa、pb和pc被移除。即,单色成像装置200k被布置成通过图11a中的第三张紧截面形成图像,而不考虑记录材料的克重。
132.分离辊19是通过其张紧带部件的辊部件的示例,图11a中的下段位置对应于第二位置,图11b中的上段位置对应于其中与第二位置相比分离辊19向带部件的内周侧移动的第三位置。分离机构300是用于将这种辊部件移动到第二和第三位置的移动机构的一个示例。
133.更进一步,在如图11a所示的第三张紧截面中,中间转印带7的张力比如图8b所示的第二张紧截面的张力高,因此中间转印带7可以被稳定地驱动。由于此,优选是在第三张紧截面的状态下根据上述色块传感器ps检测的色块图像的浓度来执行控制。于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控制部分50在单色模式下定期或适当地使用色块传感器ps来执行控制。即,控制部分50在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是图11a中所示的第三张紧截面的情况下或在分离辊19被定位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色块传感器ps来执行控制。
134.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在包括多个感光鼓1a至1d的全色成像装置200中使用的中间转印单元20与在包括一个感光鼓1d的单色成像装置200k中使用的中间转印单元20k相同。于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能够抑制在单色成像装置200k中被转印的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即,在通过将中间转印单元20k安装至单色成像装置200k来形成图像时,中间转印带7的张紧截面被切换为与第一张紧截面相同的第三张紧截面。第一张紧截面是在全色成像装置200中执行全色模式或接触单色模式的情况下的张紧截面,因此中间转印带7的
张力高。这种布置使得能够抑制要转印到记录材料s上的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即使记录材料的克重特别大,也能够抑制被转印图像的质量下降。
135.其他实施例
136.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该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还可以被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和/或该计算机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借助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和/或通过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电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而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独立计算机或独立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取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提供至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例如光碟(cd)、数字化通用碟(dvd)、或蓝光光盘(bd)
tm
)、闪存装置、存储卡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137.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138.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此类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