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撷取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1507发布日期:2022-03-26 01:3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影像撷取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撷取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影像撷取镜头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3.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由于现有的光学镜头较不易在成像品质、敏感度、光圈大小、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以符合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头、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其中,影像撷取镜头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三组透镜群,且三组透镜群包含五片透镜。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本发明提供的影像撷取镜头能同时满足变焦功能、望远功能和高成像品质的需求。
5.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头,包含三组透镜群,且三组透镜群包含五片透镜。三组透镜群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五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且五片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第一透镜群包含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群包含第三透镜,且第三透镜群包含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在变焦过程中通过三组透镜群之间的间距变化以调整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且影像撷取镜头具有长焦端以及短焦端。第二透镜群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且第三透镜群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五片透镜中任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i,任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i,vi/ni的最小值为(vi/ni)min,影像撷取镜头中于短焦端时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s,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s,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s,其满足下列条件:
6.7.5《(vi/ni)min《12.3;
7.5.0度《hfovs《25.0度;
8.0.50《y11l/y52l《2.0;以及
9.0.50《y11s/y52s《2.0。
10.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头,包含三组透镜群,且三组透镜群包含五片透镜。
三组透镜群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五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且五片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第一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在变焦过程中通过三组透镜群之间的间距变化以调整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且影像撷取镜头具有长焦端以及短焦端。第二透镜群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且第三透镜群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五片透镜中任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i,任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i,vi/ni 的最小值为(vi/ni)min,影像撷取镜头中于短焦端时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s,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 y11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s,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s,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s,其满足下列条件:
11.7.5《(vi/ni)min《12.3;
12.5.0度《hfovs《25.0度;
13.0.50《y11l/y52l《2.0;
14.0.50《y11s/y52s《2.0;以及
15.|tll/tls-1|《1.0e-2。
16.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头,包含三组透镜群,且三组透镜群包含五片透镜。三组透镜群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五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且五片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第一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在变焦过程中通过三组透镜群之间的间距变化以调整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且影像撷取镜头具有长焦端以及短焦端。第二透镜群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五片透镜中任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i,任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i,vi/ni的最小值为(vi/ni)min,影像撷取镜头中于短焦端时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s,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s,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s,其满足下列条件:
17.7.5《(vi/ni)min《12.3;
18.7.5度《hfovs《20.0度;
19.0.50《y11l/y52l《2.0;以及
20.0.50《y11s/y52s《2.0。
21.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其包含前述的影像撷取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
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面上。
22.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至少二个取像装置,且所述至少二个取像装置皆位于电子装置的同一侧。所述至少二个取像装置包含第一取像装置以及第二取像装置。第一取像装置包含前述的影像撷取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第一取像装置的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面上。第二取像装置包含光学镜组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第二取像装置的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光学镜组的成像面上。其中,第二取像装置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介于30度至60度。
23.当(vi/ni)min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影像撷取镜头材质分布以压缩体积与修正像差。
24.当hfovs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短焦端视角以配合应用与提供望远特性。
25.当y11l/y52l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光线行进方向,以在变焦过程中,于体积、视角、变焦倍率与影像品质间取得平衡。
26.当y11s/y52s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光线行进方向,以在变焦过程中,于体积、视角、变焦倍率与影像品质间取得平衡。
27.当|tll/tls-1|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变焦过程中透镜与成像面分布,有助于简化机构的复杂度。
28.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29.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30.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31.图3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2.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3.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34.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35.图7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6.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7.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38.图10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39.图11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40.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41.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42.图14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43.图15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44.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45.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46.图18绘示图17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47.图19绘示图17的电子装置中二个取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48.图20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49.图2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y11s、tg12s、tls、bls、imghs、 y52s以及第五透镜的反曲点和临界点的示意图。
50.图2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y11l、tg12l、tll、bll、imghl、 y52l、tg1、tg2及tg3的示意图。
51.图2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元件在影像撷取镜头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52.图24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元件在影像撷取镜头中的另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53.图25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二个光路转折元件在影像撷取镜头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54.【符号说明】
55.10、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10m、10n、 10p:取像装置;
56.20、30:电子装置;
57.21、31:闪光灯模组;
58.22:显示装置;
59.c:临界点;
60.p:反曲点;
61.oa1:第一光轴;
62.oa2:第二光轴;
63.oa3:第三光轴;
64.oa6:光轴;
65.dlg:移动方向;
66.lf、lf6:光路转折元件;
67.lf1:第一光路转折元件;
68.lf2:第二光路转折元件;
69.lg:透镜群;
70.im:成像面;
71.g1:第一透镜群;
72.g2:第二透镜群;
73.g3:第三透镜群;
74.100、200、300、400:光圈;
75.101、201、401:光阑;
76.110、210、310、410:第一透镜;
77.111、211、311、411:物侧表面;
78.112、212、312、412:像侧表面;
79.120、220、320、420:第二透镜;
80.121、221、321、421:物侧表面;
81.122、222、322、422:像侧表面;
82.130、230、330、430:第三透镜;
83.131、231、331、431:物侧表面;
84.132、232、332、432:像侧表面;
85.140、240、340、440:第四透镜;
86.141、241、341、441:物侧表面;
87.142、242、342、442:像侧表面;
88.150、250、350、450:第五透镜;
89.151、251、351、451:物侧表面;
90.152、252、352、452:像侧表面;
91.160、260、360、460:滤光元件;
92.170、270、370、470:成像面;
93.180、280、380、480:电子感光元件;
94.490:反射棱镜;
95.491:物侧表面;
96.492:像侧表面;
97.bl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98.bl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99.imgh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
100.imgh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
101.tl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02.tl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03.tg1:第一透镜群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04.tg2:第二透镜群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05.tg3:第三透镜群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06.tg12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群及第二透镜群于光轴上的距离;
107.tg12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群及第二透镜群于光轴上的距离;
108.y11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109.y11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110.y52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111.y52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112.影像撷取镜头包含三组透镜群,且三组透镜群包含五片透镜。三组透镜群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并且,五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其中五片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举例来说,在一种实施态样
中,第一透镜群包含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群包含第三透镜,且第三透镜群包含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
113.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zoom)过程中,是通过三组透镜群之间的间距变化以调整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其中影像撷取镜头具有长焦端(long focallength end)以及短焦端(short focal length end);借此,可通过三组透镜群及五片透镜的配置,以在变焦倍率、影像品质与组装难易度间取得平衡。请参照图1及图2,是分别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中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和长焦端时的示意图。其中,各透镜群中的透镜于变焦过程中无相对移动(举例来说,第一透镜群中的透镜在变焦过程中彼此之间无相对移动);借此,可简化机构的复杂度。
114.第一透镜群包含至少一片透镜。其中,在第一透镜群包含两片透镜的实施态样中,可压缩影像撷取镜头物侧端外径,并有助于使影像撷取镜头具有望远特性。其中,第一透镜群可具有负屈折力;借此,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
115.第二透镜群包含至少一片透镜。其中,在第二透镜群包含一片透镜的实施态样中,有助于在变焦倍率与影像品质间取得平衡。其中,第二透镜群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借此,有助于减少机构设计上的限制。其中,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由短焦端转换至长焦端时,第二透镜群可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朝物侧移动;借此,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反之,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由长焦端转换至短焦端时,第二透镜群可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朝像侧移动。其中,第二透镜群可具有正屈折力;借此,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与压缩外径。
116.第三透镜群包含至少一片透镜。其中,在第三透镜群包含两片透镜的实施态样中,有助于在变焦过程中,提供稳定的影像品质。其中,第三透镜群在变焦过程中可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借此,可平衡变焦过程中所产生的像差与减少后焦变化。其中,在对焦(focus)过程中,影像撷取镜头可依物距变化进行对焦,且第三透镜群在对焦过程中可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借此,有助于降低对焦过程中透镜群的移动量。其中,在对焦过程中当物距渐短时,第三透镜群可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朝像侧移动;借此,有助于修正对焦过程中所产生的像弯曲等像差。
117.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还包含一光圈,且光圈可设置于第二透镜群中。借此,有助于在变焦过程中改变光圈相对位置,以平衡各焦段的影像品质。
118.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至少一透镜群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以补偿温度效应;借此,可降低温度变化对于成像品质的影响,有助于扩增应用范围。其中,第三透镜群可相对于第一透镜群沿光轴方向移动以补偿温度效应;借此,有助于减少透镜群的移动量。
119.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可有至少一片透镜为塑胶材质。借此,有助于压缩体积、减轻重量、提升影像品质与量产能力。其中,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两片透镜为塑胶材质。其中,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三片透镜为塑胶材质。其中,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四片透镜为塑胶材质。
120.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借此,可提升透镜表面的变化程度,有助于压缩透镜体积与提升影像品质。其中,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两片透镜各自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其中,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三片透镜各自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中,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四片透镜各自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请参照图21,是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五透镜150的反曲点p的示意图。图 21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第五透镜于离轴处的反曲点作为示例性说明,然本发明各实施例中除了第五透镜外,其他的透镜也可于离轴处具有一个或多个反曲点。
121.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中可有至少一片透镜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临界点。借此,可进一步提升透镜表面的变化程度,有助于进一步压缩体积与修正像差。请参照图21,是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五透镜150的临界点c的示意图。图21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第五透镜于离轴处的临界点作为示例性说明,然本发明各实施例中除了第五透镜外,其他的透镜也可于离轴处具有一个或多个临界点。
122.第一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借此,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并使各视场光线均匀地进入影像撷取镜头。
123.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借此,有助于平衡影像撷取镜头物侧端屈折力以减少球差等像差。第二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凹面;借此,可调整第二透镜的面形与屈折力,有助于修正像散等像差。
124.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借此,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第三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借此,可调整光线行进方向,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与压缩外径。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借此,可调整光线行进方向,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与压缩外径。
125.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1,第二透镜的阿贝数为v2,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n3,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n4,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n5,五片透镜中任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i,所述任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i,vi/ni的最小值为(vi/ni)min,其满足下列条件:7.5《(vi/ni)min《12.3,其中i=1、2、3、4或5。借此,可调整影像撷取镜头材质分布以压缩体积与修正像差。
126.影像撷取镜头中于短焦端时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s,其满足下列条件:5.0 度《hfovs《25.0度。借此,可调整短焦端视角以配合应用与提供望远特性。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7.5度《hfovs《20.0度。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 10.0度《hfovs《15.0度。
127.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l,其满足下列条件:0.50《y11l/y52l《2.0。借此,可调整光线行进方向,以在变焦过程中,于体积、视角、变焦倍率与影像品质间取得平衡。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55《y11l/y52l《1.8。请参照图22,是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y11l及y52l的示意图,其中,图22中影像撷取镜头位于长焦端。
128.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s,其满足下列条件:0.50《y11s/y52s《2.0。借此,可调整光线行进方向,以在变焦过程中,于体积、视角、变焦倍率与影像品质间取得平衡。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55《y11s/y52s《1.8。请参照图21,是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y11s及y52s的示意图,其
中,图21中影像撷取镜头位于短焦端。
129.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l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l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tll/tls-1|《1.0e-2。借此,可调整变焦过程中透镜与成像面分布,有助于简化机构的复杂度。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tll/tls-1|《 5.0e-3。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tll/tls-1|《3.0e-3。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tll/tls-1|《1.0e-3。请参照图21及图22,是分别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ls及tll的示意图。
130.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焦距为f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焦距为f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45《fl/fs;借此,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以扩增应用范围。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95《fl/fs。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45《fl/fs。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l/fs《4.45;借此,可避免变焦倍率过大至无法压缩体积与兼顾影像品质。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l/fs《3.5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l/fs《3.1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45《fl/fs《3.10。
131.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四透镜的阿贝数为v4,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5《 v3/v4《5.0。借此,可使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材质相互配合以修正色差等像差。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0《v3/v4《4.5。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5《v3/v4 《4.0。
132.第五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10《(r9+r10)/(r9-r10)《5.0。借此,可调整第五透镜的面形,有助于调整光线于成像面的入射角,以提升电子感光元件的响应效率。
133.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f2/f1|《1.5。借此,可使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屈折力相互配合,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2/f1|《1.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2/f1|《0.50。
134.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0《f2/f3 《-0.60。借此,可平衡影像撷取镜头的屈折力分布以修正像差。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7《f2/f3《-0.75。
135.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l(可为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总长的一半),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50《y11l/imghl《 2.7。借此,可调整变焦过程中光线行进方向,有助于压缩影像撷取镜头外径、增大成像面与提供望远特性。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80《y11l/imghl《2.2。请参照图22,是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y11l及imghl的示意图。
136.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s(可为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总长的一半),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50《y11s/imghs《 2.7。借此,可调整变焦过程中光线行进方向,有助于压缩影像撷取镜头外径、增大成像面与提供望远特性。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80《y11s/imghs《2.2。请参照图21,是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y11s及imghs的示意图。
137.第一透镜群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g1,第三透镜群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g3,其
可满足下列条件:0.50《tg1/tg3《2.0。借此,可平衡影像撷取镜头物侧端与像侧端的透镜分布,有助于压缩体积与修正像差。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 0.65《tg1/tg3《1.7。请参照图22,是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g1 及tg3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透镜群g1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为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第一透镜群g1中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为第二透镜像侧表面122,第三透镜群g3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为第四透镜物侧表面141,且第三透镜群g3中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为第五透镜像侧表面152。
138.第二透镜群的焦距为fg2,第三透镜群的焦距为fg3,其可满足下列条件: |fg2/fg3|《0.60。借此,可使第二透镜群与第三透镜群的屈折力相互配合,有助于使变焦过程中影像品质更加稳定。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g2/fg3|《0.45。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g2/fg3|《0.30。所述任一透镜群的焦距是指该透镜群中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
139.第一透镜群的焦距为fg1,第二透镜群的焦距为fg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7.0 《fg1/fg2《-0.80。借此,可调整透镜群屈折力分布,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5.5《fg1/fg2《-1.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4.0《fg1/fg2 《-1.2。
140.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l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 8.0《tll/imghl《15。借此,可在体积与成像面大小间取得平衡。请参照图22,是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ll及imghl的示意图。
141.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8.0《 tls/imghs《15。借此,可在体积与成像面大小间取得平衡。请参照图21,是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ls及imghs的示意图。
142.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群及第二透镜群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g12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群及第二透镜群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g12s,第二透镜群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6.0《(tg12l-tg12s)/tg2《-1.2。借此,可使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于变焦时相互配合,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4.0《(tg12l-tg12s)/tg2《-1.4。请参照图21及图22,是分别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g12s、tg12l及tg2的示意图,其中第二透镜群g2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为第三透镜物侧表面131,且第二透镜群g2中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为第三透镜像侧表面132。
143.影像撷取镜头中于长焦端时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 3.0度《hfovl《10.0度。借此,可调整长焦端视角以配合应用与提供望远特性。
144.第二透镜群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g2,第三透镜群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g3,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40《tg2/tg3《2.0。借此,可调整透镜分布,有助于使变焦过程中影像品质更加稳定。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50《tg2/tg3《1.6。
145.第三透镜群的焦距为fg3,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fg3/(bll-bls)《-1.5。借此,有助于平衡变焦过程中所产生的像差。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g3/(bll-bls)《-2.5。请参照图21及图22,是分别绘示有
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bls及bll的示意图。
146.第三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r5+r6)/(r5-r6)《0。借此,可调整第三透镜的面形与屈折力,有助于压缩外径。
147.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焦距为fs,第一透镜群的焦距为fg1,第二透镜群的焦距为fg2,第三透镜群的焦距为fg3,其可满足下列至少一条件:-1.8《fs/fg1 《-0.45;0.70《fs/fg2《2.4;或-0.70《fs/fg3《0.70。借此,可调整短焦端的屈折力分布,有助于在体积、视角与影像品质间取得平衡。其中,也可满足下列至少一条件:-1.2《fs/fg1《-0.50;或1.0《fs/fg2《2.1。
148.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焦距为f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80《tll/fl《 1.8。借此,可在长焦端总长与视角间取得平衡。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0《 tll/fl《1.6。
149.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s,其可满足下列条件: 2.2《fnos《3.8。借此,可在短焦端景深与照度间取得平衡。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4《fnos《3.5。
150.上述本发明影像撷取镜头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151.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胶。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增加影像撷取镜头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并降低外在环境温度变化对成像的影响,而玻璃透镜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术制作而成。若透镜材质为塑胶,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于镜面上设置球面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透镜可减低制造难度,而若于镜面上设置非球面,则可借此获得较多的控制变数,用以消减像差、缩减透镜数目,并可有效降低本发明影像撷取镜头的总长。进一步地,非球面可以塑胶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透镜等方式制作而成。
152.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若透镜表面为非球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光学有效区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为非球面。
153.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可选择性地在任一(以上)透镜材料中加入添加物,以改变透镜对于特定波段光线的穿透率,进而减少杂散光与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备滤除系统中600纳米至800纳米波段光线的功能,以助于减少多余的红光或红外光;或可滤除350纳米至450纳米波段光线,以减少多余的蓝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线对成像造成干扰。此外,添加物可均匀混和于塑料中,并以射出成型技术制作成透镜。
154.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若透镜表面是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凸面可位于透镜表面近光轴处;若透镜表面是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凹面可位于透镜表面近光轴处。若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未界定其区域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可为透镜于近光轴处的屈折力或焦距。
155.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所述透镜表面的反曲点(inflection point),是指透镜表面曲率正负变化的交界点。所述透镜表面的临界点(critical point),是指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与透镜表面相切的切线上的切点,且临界点并非位于光轴上。
156.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面依其对应的电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物侧方向的曲面。
157.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于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可选择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场元件等),以达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弯曲等)。该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学性质,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型(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衍射表面及菲涅尔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装置需求而做调整。一般而言,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为将具有朝往物侧方向为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设置于靠近成像面处。
158.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也可于成像光路上在被摄物至成像面间选择性设置至少一光路转折元件,以提供影像撷取镜头较高弹性的空间配置,使电子装置的轻薄化不受制于影像撷取镜头的光学总长度。其中,所述至少一光路转折元件可设置于第一透镜的物侧。其中,所述至少一光路转折元件可包含至少一反射镜。其中,所述至少一光路转折元件可包含至少一棱镜。其中,棱镜可具有屈折力,且棱镜表面可包含非平面(如球面或非球面、凹面或凸面等);借此,有助于提升影像品质。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23和图24,其中图23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元件在影像撷取镜头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且图24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元件在影像撷取镜头中的另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3及图 24所示,影像撷取镜头可沿光路由被摄物(未绘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轴oa1、光路转折元件lf与第二光轴oa2,其中光路转折元件lf可以如图23 所示是设置于被摄物与影像撷取镜头的透镜群lg之间,或者如图24所示是设置于影像撷取镜头的透镜群lg与成像面im之间。此外,请参照图25,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二个光路转折元件在影像撷取镜头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5所示,影像撷取镜头也可沿光路由被摄物(未绘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轴 oa1、第一光路转折元件lf1、第二光轴oa2、第二光路转折元件lf2与第三光轴oa3,其中第一光路转折元件lf1是设置于被摄物与影像撷取镜头的透镜群lg 之间,且第二光路转折元件lf2是设置于影像撷取镜头的透镜群lg与成像面im 之间。影像撷取镜头也可选择性配置三个以上的光路转折元件,本发明不以附图所揭露的光路转折元件的种类、数量与位置为限。
159.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可设置有至少一光阑,其可位于第一透镜之前、各透镜之间或最后一透镜之后,该光阑的种类如耀光光阑(glare stop)或视场光阑(field stop)等,可用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品质。
160.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光圈的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出射瞳(exit pupil)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电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 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是有助于扩大影像撷取镜头的视场角。
161.本发明可适当设置一可变孔径元件,该可变孔径元件可为机械构件或光线调控元件,其可以电或电讯号控制孔径的尺寸与形状。该机械构件可包含叶片组、屏蔽板等可动件;该光线调控元件可包含滤光元件、电致变色材料、液晶层等遮蔽材料。该可变孔径元件可通过控制影像的进光量或曝光时间,强化影像调节的能力。此外,该可变孔径元件也可为本发明的光圈,可通过改变光圈值以调节影像品质,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162.本发明所揭露的影像撷取镜头中,所述物侧和像侧是依照光轴方向而定,并且,所述于光轴上的数据是沿光轴计算,且若光轴通过光路转折元件转折时,所述于光轴上的数据也沿光轴计算。
163.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164.《第一实施例》
165.请参照图1至图4,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3 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且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及图2 可知,取像装置包含影像撷取镜头(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180。影像撷取镜头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阑101、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光圈100、第三透镜130、第四透镜140、第五透镜150、滤光元件(filter)160与成像面170。影像撷取镜头具有第一透镜群g1(第一透镜110和第二透镜120)、第二透镜群 g2(光圈100和第三透镜130)与第三透镜群g3(第四透镜140和第五透镜150)的配置,其中第一透镜群g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群g2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三透镜群g3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电子感光元件180设置于成像面170上。影像撷取镜头包含五片透镜(110、120、130、140、15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166.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通过三组透镜群(g1、g2、g3)之间的间距变化以调整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如图1及图2可知,第二透镜群g2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移动,且第三透镜群g3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且,影像撷取镜头通过变焦而可具有如图1所示的短焦端以及如图2所示的长焦端。其中,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由短焦端转换至长焦端时,第二透镜群g2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朝物侧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三组透镜群中任一透镜群的透镜在变焦过程中彼此无相对移动。
167.第一透镜1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1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一透镜11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68.第二透镜1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169.第三透镜1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三透镜13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70.第四透镜1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4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1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四透镜14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71.第五透镜1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1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15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五透镜15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以及至少一临界点。
172.滤光元件16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五透镜150及成像面1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
173.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174.175.x:非球面与光轴的交点至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平行于光轴的位移;
176.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177.r:曲率半径;
178.k:锥面系数;以及
179.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180.第一实施例的影像撷取镜头中,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为f,影像撷取镜头的光圈值为fno,影像撷取镜头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被摄物至光阑101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0,第二透镜120至光圈10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5,第三透镜130 至第四透镜14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8,且滤光元件160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4。根据对焦条件的不同,上述部份光学参数的数值也有所不同,其中,本实施例的影像撷取镜头依对焦条件的不同(物距的不同)揭露其中两种态样。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一态样为被摄物位于无穷远的对焦条件的态样,且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二态样为被摄物位于有限距离的对焦条件的态样。
181.此外,在各对焦条件的态样中,影像撷取镜头通过变焦过程而在短焦端和长焦端时,上述部份光学参数的数值也有所不同。其中,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焦距为fs,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焦距为f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光圈值为fnos,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光圈值为fnol,影像撷取镜头中于短焦端时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s,影像撷取镜头中于长焦端时最大视角的一半为 hfovl。
182.需要说明的是,图1为绘示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一态样且于短焦端时的示意图,且图2为绘示影像撷取镜头的第一态样且于长焦端时的示意图。
183.在第一态样且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fs=7.50毫米(mm),fnos=2.92, hfovs=13.1度(deg.),d0=∞(无限大),d5=5.787毫米,d8=0.400毫米,d14 =4.786毫米。
184.在第一态样且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fl=18.75毫米,fnol=4.45,hfovl =5.3度,d0=∞,d5=0.594毫米,d8=0.886毫米,d14=9.500毫米。
185.第一透镜群g1的焦距为fg1,第二透镜群g2的焦距为fg2,第三透镜群g3 的焦距为fg3,其满足下列条件:fg1=-10.69毫米;fg2=3.94毫米;以及fg3=
ꢀ-
17.03毫米。
186.第一透镜110的阿贝数为v1,第二透镜120的阿贝数为v2,第三透镜130 的阿贝数为v3,第四透镜140的阿贝数为v4,第五透镜150的阿贝数为v5,第 i透镜的阿贝数为vi,第一透镜110的折射率为n1,第二透镜120的折射率为n2,第三透镜130的折射率为n3,第四透镜140的折射率为n4,第五透镜150的折射率为n5,第i透镜的折射率为ni,vi/ni的最小值为(vi/ni)min,其满足下列条件:(vi/ni)min=10.90,其中i=1、2、3、4或5。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透镜110 至第五透镜150当中,第四透镜140的阿贝数与折射率的比值和第五透镜150的阿贝数与折射率的比值相同且皆小于其余透镜的阿贝数与折射率的比值,因此 (vi/ni)min等于第四透镜140的阿贝数与折射率的比值且等于第五透镜150的阿贝数与折射率的比值。
187.第三透镜130的阿贝数为v3,第四透镜140的阿贝数为v4,其满足下列条件:v3/v4=3.05。
188.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群g1及第二透镜群g2于光轴上的距离为 tg12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群g1及第二透镜群g2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12s,第二透镜群g2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2,其满
足下列条件:(tg12l-tg12s)/tg2=-2.08。
189.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s,其满足下列条件:|tll/tls-1|=3.54e-04。
190.第一透镜群g1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1,第三透镜群g3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3,其满足下列条件:tg1/tg3=1.39。
191.第二透镜群g2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2,第三透镜群g3中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至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3,其满足下列条件:tg2/tg3=0.90。
192.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焦距为fl,其满足下列条件:tll/fl=1.12。
193.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l,其满足下列条件: tll/imghl=11.99。
194.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s,其满足下列条件: tls/imghs=11.99。
195.第三透镜物侧表面131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像侧表面132的曲率半径为r6,其满足下列条件:(r5+r6)/(r5-r6)=-0.16。
196.第五透镜物侧表面151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像侧表面152的曲率半径为r10,其满足下列条件:(r9+r10)/(r9-r10)=0.23。
197.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其满足下列条件:|f2/f1| =0.37。
198.第二透镜群g2的焦距为fg2,第三透镜群g3的焦距为fg3,其满足下列条件:|fg2/fg3|=0.23。
199.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其满足下列条件:f2/f3 =-0.89。
200.第一透镜群g1的焦距为fg1,第二透镜群g2的焦距为fg2,其满足下列条件:fg1/fg2=-2.71。
201.第三透镜群g3的焦距为fg3,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152 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152至成像面1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s,其满足下列条件:fg3/(bll-bls)=
ꢀ-
3.61。
202.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焦距为fl,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焦距为fs,其满足下列条件:fl/fs=2.50。
203.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焦距为fs,第一透镜群g1的焦距为fg1,第二透镜群g2的焦距为fg2,第三透镜群g3的焦距为fg3,其满足下列条件:fs/fg1=
ꢀ-
0.70;fs/fg2=1.90;以及fs/fg3=-0.44。
204.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
离为y11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l,其满足下列条件:y11l/imghl=1.50。
205.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l,影像撷取镜头于长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152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l,其满足下列条件:y11l/y52l=1.46。
206.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s,其满足下列条件:y11s/imghs=1.71。
207.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一透镜物侧表面111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11s,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时第五透镜像侧表面152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52s,其满足下列条件:y11s/y52s=1.64。
208.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一至表三。
[0209][0210]
表一为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毫米(mm),且表面0到15依序表示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
[0211]
下表二包含影像撷取镜头依不同对焦条件的两种态样的数据,其中第二态样中数据的定义与第一态样相同。此外,本实施例在各对焦条件的态样中更揭露了影像撷取镜头于短焦端和长焦端之间的一种不同变焦状态及对应的部分光学参数的数值。从表二可知,在对焦过程中当物距渐短时(例如对焦条件从第一态样变为第二态样时),第一透镜群g1和第三透镜群g3于光轴上的距离从第一态样的8.295 毫米(短焦端)和3.588毫米(长焦端)增加为第二态样的8.322毫米(短焦端)和3.704 毫米(长焦端),即第三透镜群g3在对焦过程
中可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向像侧移动。
[0212][0213]
[0214][0215][0216]
表三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到a16则表示各表面第4到16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至表三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0217]
《第二实施例》
[0218]
请参照图5至图8,其中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7 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且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5及图6 可知,取像装置包含影像撷取镜头(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280。影像撷取镜头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阑201、第一透镜210、第二透镜220、光圈200、第三透镜230、第四透镜240、第五透镜250、滤光元件260与成像面270。影像撷取镜头具有第一透镜群g1(第一透镜210和第二透镜220)、第二透镜群g2(光圈 200和第三透镜230)与第三透镜群g3(第四透镜240和第五透镜250)的配置,其中第一透镜群g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群g2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三透镜群g3 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电子感光元件280设置于成像面270上。影像撷取镜头包含五片透镜(210、220、230、240、25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0219]
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通过三组透镜群(g1、g2、g3)之间的间距变化以调整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如图5及图6可知,第二透镜群g2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移动,且第三透镜群g3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且,影像撷取镜头通过变焦而可具有如图5所示的短焦端以及如图6所示的长焦端。其中,影
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由短焦端转换至长焦端时,第二透镜群g2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朝物侧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三组透镜群中任一透镜群的透镜在变焦过程中彼此无相对移动。
[0220]
第一透镜2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1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一透镜21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21]
第二透镜2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2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2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0222]
第三透镜2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2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三透镜23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以及至少一临界点。
[0223]
第四透镜24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4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24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四透镜24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24]
第五透镜25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25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25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五透镜25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以及至少一临界点。
[0225]
滤光元件26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五透镜250及成像面2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
[0226]
本实施例揭露被摄物位于无穷远的对焦条件的态样,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四至表六。
[0227]
[0228][0229][0230]
表五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外,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在此不加以赘述。
[0231]
[0232][0233]
《第三实施例》
[0234]
请参照图9至图12,其中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0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 11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且图12 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9及图10可知,取像装置包含影像撷取镜头(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380。影像撷取镜头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310、第二透镜320、第三透镜330、光圈300、第四透镜340、第五透镜350、滤光元件360与成像面370。影像撷取镜头具有第一透镜群g1(第一透镜310和第二透镜320)、第二透镜群g2(第三透镜 330和光圈300)与第三透镜群g3(第四透镜340和第五透镜350)的配置,其中第一透镜群g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群g2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三透镜群g3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电子感光元件380设置于成像面370上。影像撷取镜头包含五片透镜(310、320、330、340、35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0235]
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通过三组透镜群(g1、g2、g3)之间的间距变化以调整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如图9及图10可知,第二透镜群g2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移动,且第三透镜群g3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且,影像撷取镜头通过变焦而可具有如图9所示的短焦端以及如图10所示的长焦端。其中,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由短焦端转换至长焦端时,第二透镜群g2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朝物侧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三组透镜群中任一透镜群的透镜在变焦过程中彼此无相对移动。
[0236]
第一透镜31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一透镜31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37]
第二透镜3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二透镜32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38]
第三透镜3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3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三透镜33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39]
第四透镜3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4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四透镜34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
一反曲点以及至少一临界点。
[0240]
第五透镜3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3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35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五透镜35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41]
滤光元件36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五透镜350及成像面3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
[0242]
本实施例揭露被摄物位于无穷远的对焦条件的态样,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七至表九。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320至第三透镜33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4,光圈 300至第四透镜34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7,且滤光元件360至成像面3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3。
[0243][0244]
[0245][0246]
表八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外,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在此不加以赘述。
[0247][0248][0249]
《第四实施例》
[0250]
请参照图13至图16,其中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4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5由左至右依
序为第四实施例于短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且图 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于长焦端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3 及图14可知,取像装置包含影像撷取镜头(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480。影像撷取镜头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阑401、反射棱镜490、第一透镜410、第二透镜420、第三透镜430、光圈400、第四透镜440、第五透镜450、滤光元件 460与成像面470。影像撷取镜头具有第一透镜群g1(第一透镜410和第二透镜 420)、第二透镜群g2(第三透镜430和光圈400)与第三透镜群g3(第四透镜440和第五透镜450)的配置,其中第一透镜群g1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群g2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三透镜群g3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电子感光元件480设置于成像面 470上。影像撷取镜头包含五片透镜(410、420、430、440、450),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0251]
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通过三组透镜群(g1、g2、g3)之间的间距变化以调整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如图13及图14可知,第二透镜群g2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移动,且第三透镜群g3在变焦过程中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移动。并且,影像撷取镜头通过变焦而可具有如图13所示的短焦端以及如图14所示的长焦端。其中,影像撷取镜头在变焦过程中由短焦端转换至长焦端时,第二透镜群g2相对于第一透镜群g1沿光轴方向朝物侧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三组透镜群中任一透镜群的透镜在变焦过程中彼此无相对移动。
[0252]
反射棱镜49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9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49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反射棱镜490 为光路转折元件,用以反射入射光线,使光路在反射棱镜490位置处产生转折。
[0253]
第一透镜41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1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1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一透镜41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54]
第二透镜42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2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2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二透镜42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55]
第三透镜43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3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3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0256]
第四透镜440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41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442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四透镜44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以及至少一临界点。
[0257]
第五透镜450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451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452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第五透镜450 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以及至少一临界点。
[0258]
滤光元件460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五透镜450及成像面470之间,并不影响影像撷取镜头的焦距。
[0259]
本实施例揭露被摄物位于无穷远的对焦条件的态样,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至表十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420至第三透镜43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7’,光圈400至第四透镜44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0,且滤光元件460至成像面470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6。
[0260][0261][0262]
(piezoelectric)、以及记忆金属(shape memory alloy)等驱动系统。驱动装置可让成像镜头取得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摄物于不同物距的状态下,皆能拍摄清晰影像。此外,取像装置10搭载一感光度佳及低杂讯的电子感光元件(如cmos、 ccd)设置于影像撷取镜头的成像面,可真实呈现影像撷取镜头的良好成像品质。
[0271]
影像稳定模组例如为加速计、陀螺仪或霍尔元件(hall effect sensor)。驱动装置可搭配影像稳定模组而共同作为一光学防手震装置(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通过调整成像镜头不同轴向的变化以补偿拍摄瞬间因晃动而产生的模糊影像,或利用影像软件中的影像补偿技术,来提供电子防手震功能(electronic imagestabilization,eis),进一步提升动态以及低照度场景拍摄的成像品质。
[0272]
取像装置10、取像装置10a、取像装置10b是皆配置于电子装置20的同一侧,而取像装置10c、取像装置10d、取像装置10e、显示装置22则配置于电子装置20 的另一侧。取像装置10a、10b、10c、10d、10e皆可具有与取像装置10类似的结构配置,在此不再逐一加以赘述。其中,取像装置10a包含光学镜组(未另标号) 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未另标号)。如图19所示,取像装置10a的光学镜组具有一光轴oa6,且取像装置10中透镜群的移动方向dlg与取像装置10a的光轴oa6垂直,另外,取像装置10中透镜群的移动方向dlg也与取像装置10b的光轴垂直。借此,可调整空间配置以压缩电子装置厚度。
[0273]
取像装置10为具有光路转折元件配置的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a为一望远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10b为一广角取像装置。其中,取像装置10a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介于15度至30度,且取像装置10b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介于30度至60 度。在其他实施态样中,取像装置10b中最大视角的一半可介于35度至50度。本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取像装置10a与取像装置10b具有相异的视角,可使电子装置具有更大的变焦倍率以扩增应用范围。上述电子装置20以包含三个取像装置10、10a、10b位于同侧为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态样中,电子装置可包含至少二个取像装置位于同侧,或者电子装置可包含至少三个取像装置位于同侧。
[0274]
取像装置10c为一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d为一超广角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10e为一飞时测距(time of flight,tof)取像装置,其中取像装置10e可取得影像的深度信息。取像装置10c、取像装置10d、取像装置10e和显示装置22 皆配置于电子装置20的同侧,以使取像装置10c、取像装置10d及取像装置10e 可作为前置镜头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275]
上述电子装置20以包含多个取像装置10、10a、10b、10c、10d、10e为例,但取像装置的数量与配置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276]
当使用者拍摄被摄物时,电子装置20利用取像装置10、取像装置10a或取像装置10b聚光取像,启动闪光灯模组21进行补光,并使用对焦辅助模组提供的被摄物的物距信息进行快速对焦,再加上影像讯号处理器进行影像最佳化处理,来进一步提升影像撷取镜头所产生的影像品质。对焦辅助模组可采用红外线或雷射对焦辅助系统来达到快速对焦。此外,电子装置20也可利用取像装置10c、取像装置10d或取像装置10e进行拍摄。显示装置22可采用触控荧幕,配合影像软件处理器的多样化功能进行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处理(或可利用实体拍摄按钮进行拍摄)。通过影像软件处理器处理后的影像可显示于显示装置22。
[0277]
《第六实施例》
[0278]
请参照图20,是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0279]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为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30包含取像装置10f、取像装置10g、取像装置10h、取像装置10i、取像装置10j、取像装置10k、取像装置10m、取像装置10n、取像装置10p、闪光灯模组31、对焦辅助模组、影像讯号处理器、显示装置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未另绘示)。取像装置10f、10g、10h、 10i、10j、10k、10m、10n、10p皆配置于电子装置30的同一侧,而显示装置则配置于电子装置30的另一侧。并且,取像装置10f、10g、10h、10i、10j、10k、10m、 10n、10p皆可包含本发明的影像撷取镜头且皆可具有与取像装置10类似的结构配置,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0280]
取像装置10f、10g为具有光路转折元件配置的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h、 10i为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j、10k为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m、10n为超广角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10p为飞时测距取像装置。其中,取像装置10f、10g 的光路转折元件配置可例如分别具有类似图23至图25的结构,可参阅前述对应图23至图25的说明,于此不加以赘述。本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f、10g、10h、10i、 10j、10k、10m、10n、10p具有相异的视角,使电子装置3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达到光学变焦的拍摄效果。上述电子装置30以包含多个取像装置10f、10g、 10h、10i、10j、10k、10m、10n、10p为例,但取像装置的数量与配置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281]
本发明的取像装置并不以应用于智能手机为限。取像装置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系统,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品质的特色。举例来说,取像装置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字相机、移动装置、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视、网路监控设备、行车记录器、倒车显影装置、多镜头装置、辨识系统、体感游戏机与穿戴式装置等电子装置中。前揭电子装置仅是示范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际运用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的取像装置的运用范围。
[0282]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