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0788发布日期:2022-06-29 03:4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件,液晶显示面板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液晶显示器整体性能的高低,而液晶显示面板内液晶形貌是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两个对向设置的玻璃基板以及位于两个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在两个玻璃基板制备完成后,通过液晶滴下装置将液晶一滴一滴地滴在其中一个玻璃基板上,然后再将其与另一玻璃基板加压贴合,从而形成液晶显示面板。
3.随着时代的进步,用户对显示面板的画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市场上的lcd显示器大部分采用的是单cell显示器,其画面的对比度较差,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提高了对比度。
5.一种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设置在背光源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胆甾相液晶薄膜,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由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交叉限定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胆甾相液晶薄膜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和位于第一透明基板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胆甾相液晶,第一透明基板设有第一电极,第二透明基板设有多个第二电极,各第二电极相互间隔设置,每一第二电极与每一像素区域一一对应,在第一电极与各第二电极之间分别施加不同电场时可使胆甾相液晶同时呈现平面态织构和焦锥态织构。
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未施加电场时,所述胆甾相液晶呈现平面态织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场时,所述胆甾相液晶呈现焦锥态织构。
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胆甾相液晶薄膜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胆甾相液晶进行配向的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并靠近所述胆甾相液晶;所述第二配向层覆盖所述第二电极并靠近所述胆甾相液晶。
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胆甾相液晶的螺距与所述背光源发射出的光的波长为非整数倍关系。
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均为透明柔性基板。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胆甾相液晶为胆固醇液晶。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胆甾相液晶薄膜还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各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分别与各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置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底以及设置在基底上的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像素区域内,所述扫描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像素电极均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性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对置基板包括衬底和滤色层,所述滤色层设于所述衬底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胆甾相液晶薄膜包括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且各第二电极分别与各像素区域一一对应。因此,当显示面板呈现一个画面时,通过对需要显示亮度的像素区域所对应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对应的电场,能够使得此部分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胆甾相液晶呈现平面态织构,让背光源发出的入射光能够保持原入射角度通过胆甾相液晶薄膜;再通过对不需要显示亮度的像素区域所对应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另一对应的电场,能够使得此部分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胆甾相液晶呈现焦锥态织构,此时入射光被散射,背光源的光大部分不能通过,变成雾态。进而使得暗的区域更暗,最终实现对比度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胆甾相液晶薄膜呈现平面态织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胆甾相液晶薄膜呈现焦锥态织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区域对应的胆甾相液晶薄膜呈现平面态织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区域对应的胆甾相液晶薄膜呈现焦锥态织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区域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胆甾相液晶薄膜呈现平面态织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胆甾相液晶薄膜呈现焦锥态织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区域对应的胆甾相液晶薄膜呈现平面态织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区域对应的胆甾相液晶薄膜呈现焦锥态织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区域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10、液晶显示面板20以及设置在背光源10与液晶显示面板20之间的胆甾相液晶薄膜30,液晶显示面板20包括
由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交叉限定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212,胆甾相液晶薄膜30包括第一透明基板31、第二透明基板32和位于第一透明基板31与第二透明基板32之间的胆甾相液晶33,第一透明基板31设有第一电极34,第二透明基板32设有多个第二电极35,各第二电极35相互间隔设置,每一第二电极35与每一像素区域212一一对应,在第一电极34与各第二电极35之间分别施加不同电场时可使胆甾相液晶33同时呈现平面态织构和焦锥态织构。在本实施例中,胆甾相液晶33例如为胆固醇液晶(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第一电极34与第二电极35且为透明材质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0)或氧化铝锌等,且第一电极34为整面状。其中,第一透明基板31与第二透明基板32在四周边缘通过框胶封装为一体,并将胆甾相液晶33被框胶密封在第一透明基板31与第二透明基板32之间的盒体内。
24.其中,胆甾相液晶33分为四种组织结构,第一种是平面织构态(planar texture),称为p态;第二种是焦锥织构态(focal conic texture),称为fc态;第三种是垂直织构(homeotropic texture)或称为场致向列相,称为h态;第四种是短暂的平面态(transient planar texture),称为p*态。
25.对p态胆甾相液晶33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场,则胆甾相液晶33可以从p态转换为fc态,其螺旋轴分布杂乱无章,但基本取向与基板平行。当此电场变为零时,fc态在一定条件下构成了另一个零场稳定态。处于fc态的胆甾相液晶33螺旋结构的周期性不复存在,呈现多畴状态,但每个畴内的螺旋结构仍存在,因此它对入射光产生散射。如果对胆甾相液晶33施加足够高的电场,胆甾相液晶33将变化到h态,此状态胆甾相液晶33分子都沿电场方向排列并且是透明的。对处于h态的胆甾相液晶33,当电压迅速降到零时,胆甾相液晶33分子回到p态;当电压缓慢降低时,胆甾相液晶33分子则转变为fc态。而胆甾相液晶33的这些状态中,只有p态和fc态在无外在电场时是稳定的。垂直排列态(h态)仅当有外在电场时才存在,p*态主要出现于液晶分子从垂直排列态向平面态过渡的过程中。
26.本实用新型的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的胆甾相液晶薄膜30包括第一电极34和多个第二电极35,且各第二电极35分别与各像素区域212一一对应。因此,当显示面板呈现一个画面时,通过对需要显示亮度的像素区域212所对应的第一电极34与第二电极35之间施加对应的电场,能够使得此部分的第一电极34与第二电极35之间的胆甾相液晶33呈现平面态织构,让背光源10发出的入射光能够保持原入射角度通过胆甾相液晶薄膜30;再通过对不需要显示亮度的像素区域212所对应的第一电极34与第二电极35之间施加另一对应的电场,能够使得此部分的第一电极34与第二电极35之间的胆甾相液晶33呈现焦锥态织构,此时入射光被散射,背光源10的光大部分不能通过,变成雾态。进而使得暗的区域更暗,最终实现对比度得到提升。
27.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胆甾相液晶薄膜30还包括第一配向层36和第二配向层37,第一配向层36覆盖第一电极34和第一透明基板31;第二配向层37覆盖第二电极35和第二透明基板32;胆甾相液晶33位于第一配向层36与第二配向层37之间。第一配向层36与第二配向层37用于对胆甾相液晶33进行配向。在本实施例中,胆甾相液晶33包括多层液晶分子,每层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相同,但相邻两层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稍有旋转,层层叠成螺旋结构,当胆甾相液晶33经第一配向层36与第二配向层37配向后,胆甾相液晶33的螺旋轴(如图3中箭头方向所示)垂直于第一透明基板31。
2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未施加电压时,此时,胆甾相液晶33的螺旋轴(如图3中箭头
方向所示)垂直于第一透明基板31,胆甾相液晶33呈平面态织构,背光源10发出的入射光基本上不受影响地保持原入射角度通过,此时呈透亮态。如图4所示,施加一定电压时,此时,胆甾相液晶33的螺旋轴(如图4中箭头方向所示)平行于第一透明基板31,液晶偏转呈焦锥态织构,背光源10发出的入射光被散射,变成雾态。
29.进一步地,第一透明基板31和第二透明基板32可以为玻璃基板或透明柔性基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板31和第二透明基板32为透明柔性基板时,胆甾相液晶显示装置便可以弯曲、卷曲,甚至折叠,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能够使得胆甾相液晶薄膜30在设置于背光源10和液晶显示面板20之间时,贴附更方便且贴合更紧密。
30.进一步地,胆甾相液晶33的螺距与光的波长不成整数倍关系,以实现胆甾相液晶33的螺距不在可见光的反射范围内,避免发生光的干涉现象。在本实施例中,胆甾相液晶33包括多层液晶分子,每层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相同,但相邻两层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稍有旋转,夹角约15分,层层叠成螺旋结构,当液晶分子的排列旋转了360
°
而又回到原来方向时,在这种液晶分子排列完全相同的两层间的距离称为胆甾相液晶33的螺距。而由于胆甾相液晶33的螺距对温度非常敏感,当螺距与光的波长一致或者成整数倍关系时,就会发生光的干涉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光照、施加一定属性的电压或者调节温度来改变胆甾相液晶33的螺距使得胆甾相液晶33的螺距与光的波长不一致以及为非整数倍关系,以实现胆甾相液晶33的螺距不在可见光的反射范围内,避免发生光的干涉现象。
31.进一步地,胆甾相液晶薄膜30还包括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38,各第一薄膜晶体管38分别与各第二电极35电性连接,能够实现每个第二电极35通过第一薄膜晶体管38单独控制,最终满足各第二电极35均能够施加不同的电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薄膜晶体管38包括栅极、有源层、源极及漏极,第二电极35与漏极电性连接。
32.进一步地,液晶显示面板20包括阵列基板21、对置基板22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21与对置基板22之间的液晶层23。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21包括基底211以及设置在基底211上的公共电极213、像素电极214和第二薄膜晶体管215,公共电极213与像素电极214通过绝缘层上下间隔设置,像素电极214位于像素区域212内,扫描线、数据线和像素电极214均与第二薄膜晶体管215电性连接。对置基板22包括滤色层222和衬底221,滤色层222设于衬底221朝向液晶层23的一侧。
33.进一步地,第二薄膜晶体管215同样包括栅极、有源层、源极及漏极。每个像素电极214由第二薄膜晶体管215控制,当第二薄膜晶体管215通过扫描线打开时,像素电极214在第二薄膜晶体管215打开时间内通过数据线充电,充电结束后,像素电极214的电压由存储电容(cs)保持直至下一次充电,像素电极214与公共电极213之间的电压产生驱动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以驱动液晶显示面板20进行显示。
34.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名称上的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数量和顺序。
35.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
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