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粉补充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2835发布日期:2022-07-06 02:0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粉补充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粉补充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2.打印机比如激光打印机,是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打印输出设备,处理盒是激光打印机中必不可少的结构。
3.打印机在打印时,会产生废粉,产生出来的废粉需要一个容器比如废粉收集容器独立存储与清理。打印机内废粉收集容器将会随着打印直至装满,最后需要进行更换。现有的一些激光打印机还会额外配制有粉筒,对处理盒进行供粉。在激光打印机中需要同时存在废粉收集容器和粉筒,使得废粉收集容器和粉筒在激光打印机中不仅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增加了激光打印机的生产成本。目前,为了缩小上述两个容器在激光打印机中所占用的装配空间,目前,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921451980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新的处理盒,该处理盒的主要作用是把收集回来的废粉与新的碳粉,存到同一个处理盒中,且该方案中,废粉会和新的碳粉混合循环利用,混入废粉的新的碳粉会影响激光打印机的成像质量。
4.处理盒内混入废粉的新粉会影响成像质量,从而影响打印机的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粉补充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在确保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效果的同时,还能够缩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降低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成本。
6.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碳粉补充装置,用于储存碳粉并将其供应至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盒中的粉仓,所述处理盒还包括废粉仓,所述碳粉补充装置包括粉筒和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穿设于所述粉筒的腔体内,并将所述腔体分隔成与所述粉仓相连通的供粉腔,和与所述废粉仓相对设置的废粉存储腔;
7.所述废粉存储腔被配置为在进行废粉收集时与所述废粉仓相连通;所述供粉腔和所述废粉存储腔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所述分隔组件在所述腔体内相对所述粉筒移动设置处理盒本体处理盒本体处理盒本体。
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组件具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在所述腔体内沿着所述粉筒的轴向朝向所述粉仓移动设置。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件与所述腔体的结构相适配,所述分隔件在初始位置时在所述腔体内靠近所述废粉仓设置。
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组件包括至少一端穿设在所述腔体内的驱动件,所述分隔组件中的所述分隔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朝向所述供粉腔移动。
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绕着所述驱动件的轴线相对于所述粉筒转
动设置,所述分隔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着所述驱动件的轴线朝向所述粉仓移动。
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盒的粉仓内设有供粉件,所述处理盒的废粉仓内设有废粉传送件,所述驱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粉件和所述废粉传送件连接。
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碳粉补充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粉筒的端部连接的第一开关组件,所述第一开关组件相对所述粉筒转动设置,以打开或者封堵所述粉筒端部的粉口。
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盒上设有第二开关组件,所述第二开关组件相对所述第一开关组件转动设置,以连通或者分隔所述供粉腔和所述粉仓,以及连通或者分隔所述废粉存储腔和所述废粉仓。
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沿着所述粉筒的轴线相对于所述粉筒移动设置,所述分隔件位于所述驱动件的端部,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粉筒的轴线朝向所述粉仓移动。
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分隔件移动至所述供粉腔朝向所述粉仓的端部时,所述废粉存储腔与所述废粉仓相连通。
1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盒具有隔离所述废粉仓与所述废粉存储腔的活动挡板,所述废粉仓内具有与所述活动挡板相对设置的废粉传送件,所述废粉传送件相对所述废粉仓移动设置,在所述分隔件移动至朝向所述粉仓的端部时,所述废粉传送件伸出所述废粉仓并顶开所述活动挡板,以连通所述废粉存储腔与所述废粉仓。
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粉筒上具有排气口。
19.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一种处理盒,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碳粉补充装置。
20.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粉补充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碳粉补充装置用于储存碳粉并将其供应至图像形成装置的处理盒的粉仓,其中,处理盒还包括废粉仓;本实用新型碳粉补充装置包括粉筒和分隔组件,通过分隔组件可以将粉筒内的腔体分隔成与粉仓相连通的供粉腔、以及与废粉仓相对设置的废粉存储腔,废粉存储腔被配置为在进行废粉收集时与废粉仓相连通。由于供粉腔和废粉存储腔为粉筒内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这样碳粉补充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废粉的收集,而且不会与供粉腔内的碳粉混合,在确保影响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效果的同时,还能够缩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能够降低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成本。
2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粉补充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透视图;
26.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端部示意图;
27.图3b是图3a中处理盒在a-a方向的剖视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碳粉补充装置的轴侧视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第一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处理盒本体的轴侧视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第二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碳粉补充装置的粉口完全处于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b是图8a中的碳粉补充装置与第二开关组件装配的端部示意图;
34.图9是图8b中的碳粉补充装置与第二开关组件在b-b方向的剖视图;
35.图10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开关组件位于关闭位置、第一开关组件位于粉口打开位置的状态图;
36.图10b是图10a中处理盒的端部示意图;
37.图1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开关组件位于打开位置、第一开关组件位于粉口封堵位置的状态图;
38.图11b是图11a中处理盒的端部示意图;
39.图1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开关组件位于关闭位置、第一开关组件位于粉口封堵位置的状态图;
40.图12b是图12a中处理盒的端部示意图;
41.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碳粉补充装置的拆装示意图;
42.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碳粉补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5b是图15a中碳粉补充装置在c-c方向的剖视图;
45.图16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6b是图16a中处理盒在d-d方向的剖视图;
47.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粉口打开的示意图;
48.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原理结构图;
49.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图。
50.附图标记说明:
51.100-处理盒;10-处理盒本体;11-粉仓;111-供粉件;1111-第二连接头;12-检测器;13-废粉仓;131-废粉传送件;14-后端;15-感光鼓;16-第二开关组件;161-第二手柄;162-第二装配部;1621-第二通孔;1622-第二装配口;
52.20-碳粉补充装置;21-粉筒;211-供粉腔;212-废粉存储腔;213-进粉口;214-出粉口;215-排气口;22-分隔组件;221-分隔件;222-驱动件;2212-第一连接头;2213-凹陷部;223-触发件;
53.23-第一开关组件;231-第一手柄;232-第一装配部;2321-第一通孔;2322-第一装配口;30-活动挡板;
54.200-成像单元;210-充电辊;220-显影辊;230
‑‑
清洁机构;300-光学扫描单元;400-给纸机构;410-纸盒;411-进入纸盒;412-手动送纸盘;420-给纸单元;421-进纸辊;422-搬送辊;420-排出纸盒;500-搬送单元;600-转印单元;700-定影单元;710-热辊;720-压辊;730-排出辊;800-转印带;900-二次转印辊。
具体实施方式
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从粉筒与废粉收集容器中进行优化,提供了一种碳粉补充装置、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设备,在确保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效果的同时,不仅能够节省处理盒在图像形成设备内所占用的装配空间,以缩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而且还能够降低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成本。
56.其中,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打印机比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以及将打印、复印、传真、扫描等功能集成于一体的多功能一体机等,其功能是在打印介质上印制图像或文字。图像形成设备比如打印机可以包含有处理盒。处理盒可以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比如打印机内。
57.本实施例中,处理盒可以包括处理盒本体和碳粉补充装置。
5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处理盒作进一步阐述。
59.实施例一
6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透视图。
61.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盒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处理盒100可以包括碳粉补充装置20,处理盒100还可以包括处理盒本体10,碳粉补充装置20与处理盒100中的处理盒本体10可拆卸连接,以便碳粉补充装置20从处理盒本体10内拆卸。处理盒本体10可以理解为处理盒100中除了碳粉补充装置20的结构。处理盒100可以包括粉仓11和废粉仓13,其中,粉仓11和废粉仓13位于处理盒本体10内。也就是说,处理盒本体10可以包括粉仓11和废粉仓13,以便通过粉仓11为图像形成设备进行供粉,以便图像形成设备在打印介质比如纸张上进行图像的打印的同时,通过废粉仓13能够对图像形成设备比如激光打印机在打印成中产生的废粉进行集中收集,以便废粉的回收再利用。
62.参考图2所示,碳粉补充装置20可以设在处理盒本体10后端14中间,即碳粉补充装置20可以设在粉仓11和废粉仓13之间,以便通过碳粉补充装置20实现对粉仓11的供粉以及收集废粉仓13内存储的废粉。
63.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中仅示意出了处理盒100中碳粉补充装置20与处理盒本体10之间的外形结构以及之间的装配位置。
64.为了便于对处理盒100的结构进一步了解,图3a示意出了一种处理盒的端部示意图,图3b示意出了图3a中处理盒在a-a方向的剖视图,以便了解碳粉补充装置20与处理盒本体10之间的连接。
65.参考图3b并结合图3a和图2所示,碳粉补充装置20用于储存碳粉并将其供应至图像形成设备的处理盒100中的粉仓。碳粉补充装置20可以包括粉筒21和分隔组件22,分隔组件22可以穿设在粉筒21的腔体内,并将腔体分隔成与粉仓11相连通的供粉腔211和与废粉仓13相对设置的废粉存储腔212。其中,废粉存储腔212被配置为在进行废粉收集时与废粉
仓13相连通,以便通过废粉存储腔212对废粉仓13内的废粉进行收集和清理。
66.其中,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本实施例中,将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集成在一个粉筒21内,这样通过一个处理盒100不仅能够实现对废粉的收集,而且由于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为粉筒21内两个相互独立的腔室,因此,废粉存储腔212内存储的废粉不会与供粉腔211内的碳粉(即新的碳粉)混合,这样在确保影响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效果的同时,不仅能够缩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而且能够降低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成本。
67.参考图3b所示,分隔组件22具有分隔件221,分隔件221可以在腔体内沿着粉筒21的轴向朝向粉仓11移动设置。这样使得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在粉筒21内所占的腔体空间是相对变化的,以便在图像形成设备比如激光打印机在执行打印工作时,能够更好、更合理的利用粉筒21内的腔体空间,在确保图像形成设备打印量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处理盒100在图像形成设备内所占用的装配空间。
68.参考图3b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沿着粉筒21的轴线上依次排列,其中,供粉腔211位于粉筒21靠近粉仓11的一端。或者,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还可以在粉筒21内沿着其他非轴向的方向设置。这样能够便于供粉腔211与粉仓11相连通,以便为粉仓11供给新的碳粉,用于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的同时,能够使得粉筒21以及处理盒100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69.下面以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沿着粉筒21的轴线上依次排列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碳粉补充装置20的结构作进一步阐述。
70.为了便于粉筒21与粉仓11和废粉仓13相连通,粉筒21的端部还设有粉口,其中粉口可以包括进粉口213(即废粉接收口)和出粉口214,进粉口213可以设在废粉存储腔212在粉筒21上所在的一端并与废粉存储腔212相连通,以便连通废粉存储腔212与废粉仓13,进而实现废粉存储腔212对废粉仓13内废粉的存储。出粉口214可以设在供粉腔211在粉筒21上所在的一端并与供粉腔211相连通,以便供粉腔211内新的碳粉可以通过出粉口214进入粉腔内。
71.如图3b所示,分隔件221与腔体的结构相适配,以便通过分隔件221将粉筒21的腔体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分隔件221在初始位置(即分隔件221未相对粉筒21移动前)时,分隔件221在腔体内靠近废粉仓13设置。也就是说,在初始位置时,分隔件221可以在粉筒21内靠近粉筒21的进粉口213,以便分隔件221将粉筒21的腔体分为空间很大的用于存储新的碳粉的供粉腔211,以及空间狭小的废粉存储腔212。在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过程中,分隔件221可在腔体内沿着如图3b中的m方向单向移动。这样随着分隔件221在粉筒21内朝向粉仓11移动的过程中,被分隔件221隔开的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的空间大小会随之变化。供粉腔211的空间缩小,同时分隔件221把供粉腔211内新的碳粉往粉筒21出粉口214方向挤压,加快送粉;废粉存储腔212的空间变大,以便容纳废粉仓13内清出的更多的废粉。
72.参考图3b所示,粉仓11内具有供粉件111,示例性的,供粉件11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送粉螺杆,以便通过送粉螺杆在粉仓11内的旋转,把由粉筒21的出粉口214进入的新碳粉送到粉仓11。
73.参考图3b所示,废粉仓13内具有废粉传送件131,示例性的,废粉传送件131可以包
括但不限于废粉传送螺杆。废粉传送螺杆也可以称为清粉螺杆或者废粉传送螺杆。在废粉仓13内可以通过废粉传送螺杆在废粉仓13内的旋转,把图像形成设备打印后残留的废粉,通过粉筒21的进粉口213,送入粉筒21的废粉存储腔212内,以便对废粉进行回收和清理。
74.参考图3b所示,分隔组件22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端穿设在腔体内的驱动件222,分隔组件22中的分隔件221与驱动件222连接,并在驱动件222的驱动下朝向供粉腔211移动。这样在驱动件222的驱动下,分隔件221可以在粉筒21内朝向供粉腔211移动,从而加快送粉的同时,以便通过废粉存储腔212容纳更多的废粉。
75.其中,驱动件222的至少一端可以穿设在腔体内,也就是说,驱动件222可以通过一端或者两端(比如图3b所示)穿设在粉筒21的腔体内。这样在实现分隔件221在粉筒21内的装配,并相对粉筒21移动的同时,能够使得分隔组件22以及碳粉补充装置20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b所示,驱动件222绕着驱动件222的轴线相对于粉筒21转动设置,分隔件221在驱动件222的驱动下可以沿着驱动件222的轴线朝向粉仓11移动,从而实现加快送粉且容纳更多的废粉的目的。
77.为了实现分隔件221在驱动件222的转动下沿着驱动件222的轴线朝向粉仓11移动,参考图3b所示,分隔件221可以套设在驱动件222上并与驱动件222螺纹连接,以便驱动件222可以通过与分隔件221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分隔件221在粉筒21内沿m方向单向移动。
78.如图3b所示,驱动件222的两端分别与供粉件111和废粉传送件131连接。其中,驱动件222的一端可以与供粉件111可拆卸连接,驱动件222的另一端可以与废粉传送件131可拆卸连接,供粉件111和废粉传送件131与驱动件222同步转动。这样在实现碳粉补充装置20与处理盒本体10可拆卸连接的同时,能够使得驱动件222与供粉件111和废粉传送件131连成一体,以便在驱动件222旋转时,供粉件111和废粉传送件131可以与驱动件222进行同步旋转。
79.示例性的,驱动件22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分隔件221移动螺杆。驱动件222的两端均具有第一连接头2212,供粉件111的端部具有第二连接头1111。第一连接头2212可以伸出碳粉补充装置20并与第二连接头1111通过键连接,以实现驱动件222与供粉件111的连接,以便供粉件111与驱动件222同步转动的同时,能够便于碳粉补充装置20从处理盒100内快速拆除。
80.需要说明的是,废粉传送件131与驱动件222之间的连接可以参考上述对于驱动件222与供粉件111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废粉传送件131与驱动件222之间的连接作进一步阐述。
81.驱动件222分别与供粉件111和废粉传送件131的连接,可以通过共用一个驱动力,即可同时实现本装置的供粉以及废粉收集,结构简单且节省成本。
82.为了便于驱动件222与供粉件111和废粉传送件131的连接,供粉件111和废粉传送件131均可以位于驱动件222的轴线的延伸线上。
8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碳粉补充装置的轴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第一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84.参考图4和图5所示,碳粉补充装置20还可以包括与粉筒21的端部连接的第一开关组件23,第一开关组件23相对粉筒21转动设置,以打开或者封堵粉筒21端部的粉口。这样可
以通过第一开关组件23控制粉筒21两端粉口比如进粉口213和出粉口214的开闭。
85.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开关组件23可以包括第一手柄231和两个封堵粉口的第一装配部232,第一手柄231相对粉筒21转动设置。其中,第一手柄231可以在外力的驱动下相对粉筒21转动。两个第一装配部232连接在第一手柄231的两端并与粉筒21的端部连接。其中,参考图4所示,第一装配部232上具有供驱动件222的第一连接头2212穿过的第一装配口2322,第一装配口2322与第一连接头2212相对设置,以便第一连接头2212可以穿设在第一装配口2322内,从而将第一装配部232装配在粉筒21的端部,以便实现第一开关组件23与粉筒21端部的连接。
86.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第一开关组件23比如第一手柄231相对粉筒21转动,第一装配口2322可以与第一连接头2212通过间隙配合连接。
87.第一装配部232在第一手柄231的驱动下相对粉筒21转动,以使第一装配部232由粉口打开位置转动至粉口封堵位置,从而通过第一装配部232和第一开关组件23实现对粉口的开闭。
88.其中,第一装配部232具有与粉口比如进粉口213和出粉口214结构相适配的第一通孔2321。示例性的,第一通孔2321可以为长方形通孔、圆形孔、椭圆形孔、如图5中所示的弧形通孔或者其他可供粉体进出的通孔结构。第一装配部232位于粉口打开位置时,第一通孔2321可以与粉口相连通,以便实现粉筒21上粉口的打开,用于粉筒21内粉体的进出。
8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处理盒本体的轴侧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第二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90.参考图6和图7所示,处理盒100上设有第二开关组件16,其中,第二开关组件16可以处理盒本体10上。第二开关组件16相对第一开关组件23转动设置,以连通或者分隔供粉腔211与粉仓11,以及连通或者分隔废粉存储腔212与废粉仓13。其中,第二开关组件16可以与处理盒本体10的端部连接。这样可以通过第二开关组件16控制处理盒本体10朝向内的两端开口的开闭,以便通过第一开关组件23和第二开关组件16的相互配合,实现供粉腔211与粉仓11、以及废粉存储腔212与废粉仓13的连通或者分隔。
91.需要说明的是,粉筒21与处理盒本体10的碳粉交互,主要由两个可绕粉筒21轴向旋转的第一开关组件23和第二开关组件16进行控制,第一开关组件23也可以称为粉筒端开关,第二开关组件16也可以称为处理盒端开关。
92.具体的,参考图6和图7所示,第二开关组件16可以包括第二手柄161和两个封堵第一通孔2321的第二装配部162,第二手柄161相对第一开关组件23转动设置,其中,第二手柄161可以在外力的驱动下相对第一开关组件23转动。第二装配部162在第二手柄161的驱动下相对第一装配部232转动,以使第二装配部162由打开位置转动至封堵位置,以便实现供粉腔211与粉仓11、以及废粉存储腔212与废粉仓13的连通或者分隔。
93.其中,参考图7所示,第二装配部162上具有供驱动件222的第一连接头2212穿过的第二装配口1622。示例性的,第二装配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图7中所示的“u”形的条形口。第二装配口1622与第一连接头2212相对设置,以便第一连接头2212可以穿设在第二装配口1622内,并分别与第二装配口1622内的供粉件111和废粉传送件131键连接,实现碳粉补充装置20与处理盒本体10可拆卸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供供粉件111和废粉传送件131穿过第二装配口1622,将第二开关组件16与朝向内的两端开口处连接。
94.参考图7所示,第二装配部162具有与粉口结构相适配的第二通孔1621。第二通孔1621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对于第一通孔2321的相关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第二通孔1621的结构作进一步阐述。
95.图8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碳粉补充装置的粉口完全处于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b是图8a中的碳粉补充装置与第二开关组件装配的端部示意图,图9是图8b中的碳粉补充装置与第二开关组件在b-b方向的剖视图。
96.参考图8a至图9所示,第二装配部162位于打开位置(如图8a和图8b中第二装配部162所在的位置)时,第二通孔1621与粉口(比如进粉口213和出粉口214)相对设置。如图8a至图9中所示,在第二装配部162位于打开位置且第一装配部232位于粉口打开位置时,第二通孔1621与第一通孔2321和粉口相连通,此时,第一开关组件23和第二开关组件16均处于打开状态,且粉口与第一通孔2321和第二通孔1621均重叠,粉筒21出粉口214与粉筒21进粉口213处于打开状态,如图9所示,供粉腔211内新的碳粉可从粉筒21进入粉仓11,废粉仓13内的废粉可进入粉筒21的废粉存储腔212。
97.图10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开关组件位于关闭位置、第一开关组件位于粉口打开位置的状态图,图10b是图10a中处理盒的端部示意图。图1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开关组件位于打开位置、第一开关组件位于粉口封堵位置的状态图,图11b是图11a中处理盒的端部示意图。
98.如图10a和图10b中所示意的是,第二开关组件16位于关闭位置、第一开关组件23位于粉口打开位置时,处理盒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a和图11b中所示意的是,第二开关组件16打开,第一开关组件23位于粉口封堵位置时,处理盒100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0a至图11b所示的这两种状态下,由于第一通孔2321或者第二通孔1621中的一者与粉筒21的粉口呈错位设置状态,此时,粉筒21的粉口比如进粉口213和出粉口214均处于关闭状态,粉筒21都无法出粉。
99.图1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开关组件位于关闭位置、第一开关组件位于粉口封堵位置的状态图,图12b是图12a中处理盒的端部示意图。
100.如图12a和图12b中所示意的是,第二开关组件16位于关闭位置、第一开关组件23位于粉口封堵位置时,处理盒100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该状态下,虽然第一通孔2321和第二通孔1621重叠,但是第一通孔2321和第二通孔1621均与粉筒21的粉口呈错位设置状态,此时,粉筒21的粉口比如进粉口213和出粉口214仍均处于关闭状态,粉筒21仍都无法出粉。
10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盒100,只有在处理盒100呈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的状态时,由于第一通孔2321与第二通孔1621均与粉筒21的粉口呈错位设置状态,碳粉补充装置20从处理盒100中拆除时,才能够起到防止粉筒21与处理盒本体10漏粉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为防止粉筒21与处理盒本体10漏粉,只有在处理盒100呈如图12a和图12b所示的状态时,才对碳粉补充装置20进行拆装作业。
102.下面对碳粉补充装置20在处理盒100(比如处理盒本体10)上的拆卸进行说明。
103.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碳粉补充装置的拆装示意图。
104.如图13,第一开关组件23和第二开关组件16处于图12状态,粉筒21的两端粉口都处于关闭状态,碳粉无法进出粉筒21、无法进出处理盒本体10,能够有效的防止粉筒21与处
理盒本体10漏粉。与此同时,第二开关组件16的第二装配口1622与驱动件222的第一连接头2212上的凹陷部2213均处于同一竖向。此时,用户可以握住第一开关组件23的第一手柄231,从上方沿图13中所示的n方向把碳粉补充装置20从处理盒100中抽离,实现碳粉补充装置20从处理盒100中的拆卸。同理,用户安装碳粉补充装置20时,可以从上方沿图13中所示的p方向将装碳粉补充装置20装入处理盒100中即可。
1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碳粉补充装置20内设置相互独立的供粉腔211和废粉存储腔212,这样处理盒100不仅能够实现对废粉的收集,在确保影响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效果的同时,还能够缩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能够降低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成本。
106.实施例二
107.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结构的碳粉补充装置20以及处理盒。
108.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碳粉补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9.参考图14和图15a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22可以沿着粉筒21的轴线相对于粉筒21移动设置,分隔件221位于驱动件222的端部,并在驱动件222的驱动下沿着粉筒21的轴线朝向粉仓11移动,以便加快出粉,容纳更多的废粉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碳粉补充装置20以及处理盒100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110.图14示意出了一种处理盒100中的碳粉补充装置20在图像形成设备上的装配示意图。
111.从图14中可以看出,图像形成设备比如激光打印机上具有安装处理盒100比如碳粉补充装置20的安装区域,碳粉通过粉筒21外部植入激光打印机,给激光打印机补充新的碳粉的同时,清理激光打印机产生的废粉。在碳粉补充装置20按照图14中所示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安装区域内并与处理盒100的处理盒本体1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位后,可以推动驱动件222,实现给处理盒本体10的粉仓11供应新的碳粉,存储并清理图像形成设备产生的废粉。
112.参考图14和图15a所示,驱动件222和分隔件221组成的分隔组件22可以理解为活塞组件。其中,驱动件222可以理解为活塞组件的活塞杆,分隔件221可以理解为与粉筒21的腔体结构相适配的活塞头。这样可以通过驱动件222驱动分隔件221在粉筒21内沿着粉筒21的轴线朝向粉仓11做活塞运动。
113.图15b是图15a中碳粉补充装置在c-c方向的剖视图。
114.参考图15b并结合图15a所示,驱动件222设有分隔件221的一端可以穿设在粉筒21的腔体内,通过分隔件221将粉筒21的腔体空间进行分隔,如图15b中所示的粉筒21内在分隔件221的左侧区域可以构成供粉腔211,供粉腔211的最左侧的开口可以构成粉筒21的出粉口214,以便供粉腔211通过出粉口214与粉仓11相连通,使得供粉腔211内的新的碳粉可以进入粉仓11。相应的,如图15b中所示的粉筒21内在分隔件221的右侧区域可以构成废粉存储腔212,废粉存储腔212朝向废粉仓13的一端具有进粉口213,以便废粉存储腔212与废粉仓13相连通,使得废粉从进粉口213进入粉筒21的废粉腔。
11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分隔组件22中的驱动件222的端部朝废粉存储腔212的方向延伸至粉筒21的外部,以便用户手动推动驱动杆,从而带动分隔件221沿着如图15a
中所示的m方向朝向粉仓11移动。分隔件221往m方向移动时,与实施例一相同,供粉腔211在粉筒21内所占的空间变小,供粉腔211内新的碳粉被挤压往m方向移动,最终从出粉口214进入粉仓11;相应的,废粉存储腔212在粉筒21内所占的空间变大,以便容纳废粉仓13内更多的废粉。
116.图16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图16b是图16a中处理盒在d-d方向的剖视图。
117.参考图16a和16b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分隔件221沿着如图15a中所示的m方向朝向粉仓11移动的过程中,粉筒21上的进粉口213处于封闭状态。
118.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处理盒的粉口打开的示意图。
119.如图17所示,处理盒100具有隔离废粉仓13与废粉存储腔212的活动挡板30,在分隔件221沿着如图15a中所示的m方向朝向粉仓11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活动挡板30将粉筒21上的进粉口213封闭。其中,活动挡板30与进粉口213的结构相适配,以便通过活动挡板30将进粉口213进行封闭。活动挡板30可以通过转动的方式活动连接在粉筒21的进粉口213处,或者,活动挡板30还可以通过转动的方式活动连接在废粉仓13的废粉出口处,以便在废粉仓13内废粉传送件131的作用下,将废粉存储腔212与废粉仓13相连通。
120.在分隔件221移动至供粉腔211朝向粉仓11的端部时,废粉存储腔212与废粉仓13相连通(如图17中所示),以便通过废粉存储腔212实现对废粉仓13内废粉的存储以及清理。
121.参考图17所示,废粉仓13内具有与活动挡板30相对设置的废粉传送件131,废粉传送件131相对废粉仓13移动设置。示例性的,废粉传动件可以在图像形成设备比如打印机200的控制沿着图17中所示的q方向朝向活动挡板30移动。在分隔件221移动至朝向粉仓11的端部时,废粉传送件131可以沿着q方向朝向活动挡板30移动,伸出废粉仓13并顶开活动挡板30,以连通废粉存储腔212与废粉仓13。也就是说,在分隔件221移动至朝向粉仓11的端部时,粉筒21的进粉口213才处于打开状态,图像形成设备才开始控制废粉仓13进行废粉导出,把废粉从进粉口213送入废粉存储腔212内。
122.其中,粉仓11内具有检测器12(如图16b中所示),在本实施中,分隔组件22还可以包括触发件223,触发件223位于分隔件221朝向粉仓11的一端。示例性的,触发件223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分隔件221上朝向出粉口214凸起的凸出部。触发件223在驱动件222的带动下相对粉筒21移动设置,伸出粉筒21以触发检测器12,并驱动废粉传送件131相对废粉仓13移动。这样在分隔件221在驱动件222的驱动下朝向粉仓11移动的过程中,触发件223也随着分隔件221与分隔件221朝向粉仓11同步移动,当分隔件221移动至朝向粉仓11的端部时,触发件223可以通过出粉口214伸出粉筒21,通过触碰或压迫检测器12,以触发检测器12,图像形成设备接收到检测器12的信号后,可以控制废粉传送件131沿着q方向朝向活动挡板30移动,伸出废粉仓13并顶开活动挡板30,以连通废粉存储腔212与废粉仓13,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或时长将废粉仓13废粉传送入粉筒21供粉完成后的空腔(即废粉存储腔212)中,从而触发废粉传送动作,通过一个处理盒100同时实现了粉筒21补粉和废粉回收的目的。
123.其中,粉筒21上具有排气口215(如图16a中所示)。排气口215也可以称为排气窗。这样通过排气口215可以避免通过碳粉补充装置20进行新的碳粉补充时,粉筒21的腔体密闭形成负压,对驱动件222的推动形成阻力,使驱动件222推动分隔件221的推动动作更顺畅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外部空气对型腔容积的影响。
1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盒100在同时实现了粉筒21补粉和废粉回收的目的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件222和分隔组件22,因此,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并不构成对处理盒100结构的限定。本实施例中处理盒100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相关描述,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处理盒100的其他结构作进一步阐述。
125.下面以打印机为例,对图像形成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简要描述。
126.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127.参考图18所示,图像形成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为:打印机的控制系统控制光学扫描单元300发出光束k并扫描到成像单元200内的感光鼓15表面上。其中,处理盒100可以理解为成像单元的部分结构,感光鼓15可以理解为处理盒本体10的部分结构。感光鼓15的表面为成像面,感光鼓15是光感受器,其包括具有外圆周的圆柱形金属管且有预定厚度的光敏层形成在外圆周上。成像单元200内的充电辊210旋转并与感光鼓15接触,并且使感光鼓15表面充电。光学扫描单元300扫描根据图像信息调节的光束k,从而在经过充电辊210充电后的感光鼓15表面的成像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128.在此情况下,随着感光鼓15的旋转,成像面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光学扫描单元300与水平同步信号同步以在主扫描方向上将光束扫描到成像面上。因此,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5表面的成像面上。显影辊220与感光鼓15接触并将调色剂转移至感光鼓15的表面,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此过程称为显影。
129.另一方面,打印介质p(也叫记录介质)叠放在给纸机构400的纸盒410中,给纸单元420根据打印机的指令转动将打印介质p依次送至搬送单元500,搬送单元再将打印介质p送至成像单元200与转印单元600之间并与感光鼓15表面接触。随着感光鼓15的旋转,感光鼓15表面的调色剂图像在转印单元600的作用下被转印至打印介质p上,此过程称为转印。转印单元600具有一定的电压,能使感光鼓15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更容易地被吸附到打印介质p上。另外,在转印之后感光鼓15表面上的残留的调色剂会被清洁机构清洁去除。
130.转移至打印介质p上的调色剂图像经过定影单元700的热辊610加热而熔化并在压辊620的压力作用下被固定至打印介质p上,此过程称为定影。
131.经过定影后的打印介质p,在排出辊630搬运下排出至打印机外部的排纸托盘上,由此完成整个打印过程。
132.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图。参见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包括4个处理盒100、转印带800、二次转印辊900、进入纸盒411、手动送纸盘412、进纸辊421、搬送辊422、光学扫描单元300比如激光扫描单元(laser scanning unit,简称:lsu)、热辊710、压辊720、排出辊630和排出纸盒420等。其中,4个处理盒分别对应4种打印颜色,具体结构分别包括感光鼓15、充电辊210、显影辊220以及用于盛放各自颜色碳粉的粉仓11,可以构成上述成像单元200。
133.如图19中所示的lsu为单个lsu的形式,包括四束光路。四个充电辊210用于分别给四个感光鼓15表面充电,lsu的四束光路分别发出激光束在感光鼓15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四个显影辊220用于分别在感光鼓15表面上显影形成各自颜色的碳粉图像。图像形成设备采用二次转印的方式,即四个感光鼓15依次将碳粉图像转印到转印带800上,然后转印带800上形成的彩色碳粉图像经二次转印辊900二次转印到纸张上。进入纸盒411存放纸张,进纸辊421将存放的纸张搬送至搬送路径。搬送辊422将搬送路径上的纸张搬送到二次转印辊
900处进行转印成像。二次转印辊900把成像后的纸张搬送到热辊710和压辊720的夹持区,热辊710和压辊720用于对打印介质比如纸张上的碳粉图像进行定影,热辊710可以采用陶瓷加热方式,热辊710和压辊720将定影后的纸张搬送到排出辊630,排出辊630将纸张排出到排出纸盒420并堆叠起来,由此完成图像打印。
1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碳粉补充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废粉的收集以及新的碳粉的补充,确保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效果,而且在缩小图像形成设备的尺寸,能够降低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处理盒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1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显示结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37.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1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