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载显示器的收视角高光通量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1747发布日期:2022-07-16 00:3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载显示器的收视角高光通量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载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载显示器的收视角高光通量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机载显示器为了追求更好的视野,都是宽视角显示器,显示可见水平和垂直视角一般大于
±
70
°
,显示器宽视角发出光通过座舱玻璃盖反射对舱内环境产生光眩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机载显示器的收视角高光通量显示模组,以减少显示器对座舱环境造成的眩光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机载显示器的收视角高光通量显示模组,包括:
6.pet基材11、
7.设置在pet基材11上的丙烯酸水平棱镜10;设置在丙烯酸水平棱镜10上的丙烯酸垂直棱镜9;
8.设置在丙烯酸垂直棱镜9上的第二聚碳酸脂薄膜8;
9.设置在第二聚碳酸脂薄膜8上的第二光学胶层7;
10.设置在第二光学胶层7上的反射式偏振片6;
11.设置在反射式偏振片6上的第一光学胶层5;
12.设置在第一光学胶层5上的百叶窗结构层4;
13.设置在百叶窗结构层4上的第一聚碳酸脂薄膜3;
14.设置在第一聚碳酸脂薄膜3上的液晶面板2;
15.设置在液晶面板2上的三合一玻璃1;
16.其中,三合一玻璃1包括ito屏蔽膜,设置在ito屏蔽膜上的加热玻璃,以及镀在加热玻璃顶面的减反涂层。
17.进一步地,丙烯酸垂直棱镜9与丙烯酸水平棱镜10材料相同,厚度均为0.39mm,透光率均为88%。
18.进一步地,第二聚碳酸脂薄膜8和第一聚碳酸脂薄膜3的厚度为0.1~0.3mm,透光率为90%。
19.进一步地,反射式偏振片6和第二聚碳酸脂薄膜8通过第二光学胶层7粘合,并且反射式偏振片6和百叶窗结构层4通过第一光学胶层5粘合,第一光学胶层5和第二光学胶层7材料为丙烯酸光学胶,厚度为0.02~0.06mm。
20.进一步地,反射式偏振片6厚度为0.05mm。
21.进一步地,百叶窗结构层4厚度为0.37mm,百叶窗间距为0.043mm,水平视角包线
±
45
°

22.进一步地,液晶面板2,显示介质为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有效显示面积223.5mm
×
125.7mm,水平视角包线
±
70
°

23.进一步地,三合一玻璃1的减反涂层反射率小于1.3%,三合一玻璃1的ito膜面电阻为14ω。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机载的收视角高光通量显示模组用于机载座舱多功能显示器,该显示器用于显示飞行姿态和战场态势信息。可以将显示器液晶屏的显示视角收缩,同时不影响显示的最大亮度,保障良好的显示效果,减少由于显示屏发光导致座舱内部的眩光影响。
附图说明
26.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机载显示器的收视角高光通量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丙烯酸垂直棱镜和丙烯酸水平棱镜的示意图;
28.其中,三合一玻璃1、液晶面板2、第一聚碳酸脂薄膜3、百叶窗结构层4、第一光学胶层5、反射式偏振片6、第二光学胶层7、第二聚碳酸脂薄膜8、丙烯酸垂直棱镜9、丙烯酸水平棱镜10、pet基材11。
具体实施方式
29.目前的多功能显示器都是宽视角显示,对于显示器发出的偏振光不进行约束,导致显示器发出的光在座舱内经过反射产生眩光效果,影响飞行员目视窗外情况的效果,如果只对显示器背光光源的出光角度进行约束,会减弱光的透过率,从而降低显示器的背光亮度,影响显示效果。我们采用复合型光学膜材(增强棱镜和超微百叶窗技术的组合)的复合光学模组既可以保证出光的角度可控,也可以保证背光亮度,减少显示器对座舱环境造成的眩光影响,试验验证显示效果良好。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一种用于机载显示器的收视角高光通量显示模组,包括:pet基材11;设置在pet基材11上的丙烯酸水平棱镜10;设置在丙烯酸水平棱镜10上的丙烯酸垂直棱镜9;设置在丙烯酸垂直棱镜9上的第二聚碳酸脂薄膜8;设置在第二聚碳酸脂薄膜8上的第二光学胶层7;设置在第二光学胶层7上的反射式偏振片6;设置在反射式偏振片6上的第一光学胶层5;设置在第一光学胶层5上的百叶窗结构层4;设置在百叶窗结构层4上的第一聚碳酸脂薄膜3;设置在第一聚碳酸脂薄膜3上的液晶面板2;设置在液晶面板2上的三合一玻璃1;其中,三合一玻璃1包括ito屏蔽膜,设置在ito屏蔽膜上的加热玻璃,以及镀在加热玻璃顶面的减反涂层。
32.如图2,丙烯酸垂直棱镜9与丙烯酸水平棱镜10材料相同,厚度均为0.39mm,透光率均为88%。第二聚碳酸脂薄膜8和第一聚碳酸脂薄膜3的厚度为0.1~0.3mm,透光率为90%。
33.反射式偏振片6和第二聚碳酸脂薄膜8通过第二光学胶层7粘合,并且反射式偏振片6和百叶窗结构层4通过第一光学胶层5粘合,第一光学胶层5和第二光学胶层7材料为丙烯酸光学胶,厚度为0.02~0.06mm。反射式偏振片6厚度为0.05mm。
34.百叶窗结构层4厚度为0.37mm,百叶窗间距为0.043mm,水平视角包线
±
45
°

35.液晶面板2,显示介质为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有效显示面积223.5mm
×
125.7mm,水平视角包线
±
70
°

36.三合一玻璃1的减反涂层反射率小于1.3%,三合一玻璃1的ito膜面电阻为14ω。
37.工作原理:
38.一种用于机载显示器的收视角高光通量显示模组主要采用棱镜增强膜+高透光收视角膜+复合光学玻璃的方案。
39.采用丙烯酸棱镜增强膜,利用折射和全反射原理,可以使分散的光线集中于一定的角度从背光源中发出,丙烯酸棱镜增强膜的使用使得光膜光线会聚,增强的光的利用率。在产品水平方向上,
±
45
°
下亮度相对于中心法线亮度衰减了90%。
40.进一步利用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超微细百叶窗结构,结构设置在全开(边缘)位置。由并列的光栅结构组成。当光线照射在此结构时,大部分的光线被光栅阻拦,只有少部分垂直照射在膜上的光线才可以从间隔中反射出去,起到缩小屏幕可视范围的效果。通过调整光栅的结构尺寸可以实现对光线的控制,从而改变可视角度,同时通过折射率控制较好的反射式偏振片提高背光进入超微细百叶窗结构前的利用效率,同时采用耐高低温的丙烯酸光学胶将百叶窗结构层和反射式偏振片胶合在一起,防止高低温环境下膜材因为过度的热胀冷缩导致百叶窗结构层膜材脱落。
41.为了更好地适应严酷机载环境,保证显示器具有较低的反射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抗冲击振动的能力,并具备低温加热功能,实现液晶屏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正常显示,在液晶面板上贴合三合一玻璃,在加热玻璃顶面镀有减反涂层用于吸收光线减小反射,加热玻璃底面镀有ito膜用于屏蔽电磁干扰,保证显示器的电磁兼容性。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未详尽部分为常规技术。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