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1644发布日期:2022-05-26 13:4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低成本,高解析度、高对比度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是目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显示面板之一。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缺陷,从而影响了液晶显示面板的良率。
3.其中,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黑阶色斑是最常见的一种缺陷,对液晶显示面板良率的影响也较大。黑阶色斑的形成是因为外力作用于液晶显示面板时,设置在彩膜基板一侧的间隔物会划伤设置在阵列基板一侧位于像素开口边缘的配向膜,从而影响对应位置的液晶旋转,从而导致像素边缘出现漏光的现象。在现有显示面板设计中,通常采用增加间隔物与黑色矩阵开口区的距离来避免像素出现边缘漏光的现象。此设计不仅对液晶显示屏的开口率影响大,导致透光率降低,而且当液晶显示屏在打薄抛光或者强外力作用时依然会产生漏光不良的现象。
4.因此,如何解决间隔物易划伤配向膜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出现漏光不良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面板厂家需要努力攻克的难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可以解决间隔物易划伤配向膜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出现漏光不良现象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7.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一间隔物;
8.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间隔物,所述第二间隔物和所述第一间隔物一一对应设置;其中,
9.所述第一间隔物和所述第二间隔物均包括第一子间隔物,所述第一间隔物还包括第二子间隔物,或所述第二间隔物还包括所述第二子间隔物;部分所述第一子间隔物与所述第二子间隔物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子间隔物靠近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子间隔物的一面上设有凹槽。
1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间隔物伸入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子间隔物的凹槽内。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间隔物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间隔物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互垂直,且呈十字交叉状。
1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间隔物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子间隔物的长度,所述第一子间隔物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二子间隔物的高度,所述第一子间隔物
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子间隔物的宽度。
1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间隔物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长度。
1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间隔物和所述第二子间隔物的形状均为长条形。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物包括第一子间隔物和第二子间隔物,且所述第二间隔物包括第一子间隔物和第二子间隔物。
16.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物包括第一子间隔物,且所述第二间隔物包括第一子间隔物和第二子间隔物。
1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物包括第一子间隔物和第二子间隔物,且所述第二间隔物包括第一子间隔物。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上述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用于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
19.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中,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以及第二子间隔物,且第二子间隔物靠近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的一面上设有凹槽。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以及第二子间隔物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主间隔物,可以有效避免阵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相对滑动,从而避免间隔物划伤配向膜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出现漏光不良的现象,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对位偏差导致的串色不良,进而能够提升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间隔物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间隔物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间隔物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间隔物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3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36.具体的,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和设置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液晶层103。第一基板101包括第一衬底1011和设置在第一衬底1011靠近液晶层103一侧的第一间隔物1012。第二基板102包括第二衬底1013和设置在第二衬底1013靠近液晶层103一侧的第二间隔物1014。
37.其中,第一间隔物1012包括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第二间隔物1014只包括第一子间隔物1015。第一子间隔物1015靠近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一面上设有凹槽1015a。
38.需要说明的是,其一,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1015以及第二子间隔物1016作为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主间隔物,采用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1015以及第一子间隔物1015作为液晶显示面板10的副间隔物,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基板101以及第二基板102相对滑动,从而避免间隔物划伤配向膜导致液晶显示面板10出现漏光不良的现象,进而能够提升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其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间隔物1014只包括第一子间隔物1015,从而可以降低制备工艺的难度,有助于提高液晶显示面板10的量产性。
39.其中,第二子间隔物1016伸入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凹槽1015a内。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将第二子间隔物1016伸入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凹槽1015a内,可以防止第一子间隔物1015与第二子间隔物1016相互滑动,从而避免在第一基板101以及第二基板102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内部的应力存在倾向性,进而可以避免碎屑材料的产生,提高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40.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间隔物1015在第一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间隔物1016在第一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相互垂直,且呈十字交叉状。
4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高度h1等于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高度
h2。
42.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高度h1为2.0微米至2.5微米。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高度h1为2.0微米、2.1微米、2.2微米、2.3微米、2.4微米或2.5微米。其中,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具体高度h1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43.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高度h2为2.0微米至2.5微米。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高度h2为2.0微米、2.1微米、2.2微米、2.3微米、2.4微米或2.5微米。其中,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具体高度h2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44.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长度l1等于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长度l2。
45.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长度l1为30微米至50微米。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长度l1为30微米、34微米、38微米、42微米、46微米或50微米。其中,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具体长度l1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46.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长度l2为30微米至50微米。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长度l2为30微米、34微米、38微米、42微米、46微米或50微米。其中,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具体长度l2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47.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宽度d1等于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
48.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宽度d1为10微米至20微米。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宽度d1为10微米、12微米、14微米、16微米、18微米或20微米。其中,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具体宽度d1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49.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为10微米至20微米。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为10微米、12微米、14微米、16微米、18微米或20微米。其中,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具体宽度d2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50.其中,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小于凹槽1015a的长度l3。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与凹槽1015a的长度l3的差距在4微米至6微米之间。凹槽1015a的长度l3为14微米至26微米。具体地,凹槽1015a的长度l3为14微米、16微米、18微米、20微米、22微米、24微米或26微米。其中,凹槽1015a的具体长度l3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5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限定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使之小于凹槽1015a的长度l3,便于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卡合。其一,上述设计可以防止间隔物划伤配向膜,避免液晶显示面板10出现漏光不良的现象;其二,上述设计可以提高液晶显示面板10内部的可变空间,使第一基板101与第二基板102的对位精度保持在4微米以内,从而降低第一基板101以及第二基板102对合偏差风险,有利于第一基板101以及第二基板102对合,避免因第一基板101以及第二基板102对合偏差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10出现串色不良的现象。
5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形状均为长条形。
53.其一,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形状均为长条形,形状差异不大,因此在第一基板101以及第二基板102发生形变时,内部的应力不存在倾向性,从而不会产生新的碎屑材料,进而提高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54.其二,在现有技术中,间隔物一般采用圆柱形,因此在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受到
大应力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间隔物依旧会划伤配向膜,从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出现漏光不良的现象;而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形状均为长条形,因此在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受到大应力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依旧不会划伤配向膜,从而避免液晶显示面板10出现漏光不良的现象,进而提高液晶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55.其三,当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形状均为长条形时,可以降低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工艺难度,且无需降低涂覆速度和涂覆间隔,从而能够有助于提高液晶显示面板10的量产性。
56.在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以及第二子间隔物,且第二子间隔物靠近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的一面上设有凹槽。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以及第二子间隔物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主间隔物,可以有效避免阵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相对滑动,从而避免间隔物划伤配向膜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出现漏光不良的现象,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对位偏差导致的串色不良,进而能够提升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57.具体的,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第一间隔物1012包括第一子间隔物1015,且第二间隔物1014包括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
58.其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间隔物1012只包括第一子间隔物1015,从而可以降低制备工艺的难度,有助于提高液晶显示面板10的量产性。
59.具体的,请参阅图5以及图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第一间隔物1012包括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且第二间隔物1014包括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
60.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间隔物1012以及第二间隔物1014均包括第一子间隔物1015和第二子间隔物1016时,主间隔物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配合方案。具体地,位于第一基板101的第一子间隔物1015以及位于第二基板102的第二子间隔物1016构成的主间隔物,位于第一基板101的第二子间隔物1016以及位于第二基板102的第一子间隔物1015构成的主间隔物。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10在受外力形变时,第一基板101以及第二基板102受力环境相同,内部应力集中无明显倾向性,可使第一基板101以及第二基板102较其他方案有更好的抗形变能力。可有效提升液晶显示面板10的抗压能力,提供液晶显示面板10静压测试的通过率。
61.具体的,请参阅图7以及图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间隔物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间隔物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7以及图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子间隔物1015中的凹槽1015a位于第一子间隔物1015中部。
62.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高度h1为2.0微米至2.5微米。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高度h1为2.0微米、2.1微米、2.2微米、2.3微米、2.4微米或2.5微米。其中,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具体高度h1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63.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长度l1为30微米至50微米。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
1015的长度l1为30微米、34微米、38微米、42微米、46微米或50微米。其中,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具体长度l1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64.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宽度d1为10微米至20微米。具体地,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宽度d1为10微米、12微米、14微米、16微米、18微米或20微米。其中,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具体宽度d1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65.具体地,凹槽1015a的长度l3为14微米至26微米。具体地,凹槽1015a的长度l3为14微米、16微米、18微米、20微米、22微米、24微米或26微米。其中,凹槽1015a的具体长度l3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66.具体地,凹槽1015a的深度h3为0.3微米至0.6微米。具体地,凹槽1015a的深度h3为0.3微米、0.35微米、0.4微米、0.45微米、0.5微米、0.55微米或0.6微米。其中,凹槽1015a的具体深度h3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67.具体的,请参阅图9以及图1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间隔物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子间隔物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高度h2等于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高度h1。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长度l2等于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长度l1。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等于第一子间隔物1015的宽度d1。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小于凹槽1015a的长度l3,且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与凹槽1015a的长度l3的差距在4微米至6微米之间。
68.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高度h2为2.0微米至2.5微米。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高度h2为2.0微米、2.1微米、2.2微米、2.3微米、2.4微米或2.5微米。其中,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具体高度h2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69.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长度l2为30微米至50微米。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长度l2为30微米、34微米、38微米、42微米、46微米或50微米。其中,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具体长度l2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70.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为10微米至20微米。具体地,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宽度d2为10微米、12微米、14微米、16微米、18微米或20微米。其中,第二子间隔物1016的具体宽度d2由液晶显示面板10的具体要求所确定。
71.具体的,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1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20,背光模组2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一侧,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10提供背光源。
72.其中,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话、视频电话机、电子书阅读器、手提电脑、上网本、工作站、服务器、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媒体播放器、mp3播放器、移动医疗机器、照相机、游戏机、数码相机、车载导航仪、电子广告牌、自动取款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虚拟现实设备或可穿戴设备中的至少一个。上述实施例已经对液晶显示面板10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液晶显示面板10不做过多赘述。
73.在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以及第二子间隔物,且第二子间隔物靠近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的一面上设有凹槽。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对应设置的第一子间隔物以及第二子间隔物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主间隔物,可以有效避免阵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相对滑动,从而避免间隔物划伤配向膜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出现
漏光不良的现象,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对位偏差导致的串色不良,进而能够提升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74.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75.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