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AR光学模组显示杂散光的装置

文档序号:31780451发布日期:2022-10-12 09:5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AR光学模组显示杂散光的装置
一种改善ar光学模组显示杂散光的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ar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ar光学模组显示杂散光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3.ar眼镜即使用到ar技术,ar眼镜是谷歌率先打造的一款带有科幻色彩的产品,也是一项拥有前卫技术的产品,带上它可以体验到在科幻电影里帅气的男、女主角所使用的未来功能,ar眼镜可以实现诸多功能,可以看作是一台微型的手机,通过跟踪眼球视线轨迹判断用户处于的状态,并且可以开启相应功能。
4.视频眼镜显示技术主要是把图像源产生的图像,通过光路系统,在人眼之前一定距离的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并以是否能观察真实世界的显示技术,将视频眼镜分为穿透式和直视式,其中穿透式视频眼镜技术能同时获得图像源和环境的图像信息,但其在光波导镜片上的成像普遍存在位于正常显示区域上下侧的杂散光,从而在视觉上给佩戴者较差的体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有效改善杂散光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ar光学模组显示杂散光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视频眼镜显示技术穿透式视频眼镜技术虽能获得图像源和环境的图像信息,但其在光波导镜片上的成像普遍存在位于正常显示区域上下侧的杂散光,从而在视觉上给佩戴者较差的体验等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改善ar光学模组显示杂散光的装置包括ar光学模组本体,所述ar光学模组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密封遮光机构,所述ar光学模组本体的前后两侧均粘接有防光组件,所述ar光学模组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近视镜片夹持机构,所述ar光学模组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密封遮光机构包括遮光帘,所述遮光帘的顶部为开放状态,所述遮光帘固定于ar光学模组本体的前侧边缘处,所述遮光帘的前侧固定有遮光帘,且遮光帘的前侧设置有粘接层,所述防光组件包括内部遮光板和外部遮光板,所述内部遮光板和外部遮光板分别固定于ar光学模组本体的前后两侧。
8.优选的,所述内部遮光板和外部遮光板均设置于ar光学模组本体的边缘处,且内部遮光板和外部遮光板的表面均涂抹有深色涂料。
9.优选的,每组所述近视镜片夹持机构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固定于ar光学模组本体的顶部,所述支杆内活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前侧连接有连条,所述连条的前侧通过磁性层吸附有翻板。
10.优选的,所述连条和翻板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卡盘,且两个相靠近的卡盘均设置有海绵层,所述连条和翻板均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弧度。
11.优选的,每组所述近视镜片夹持机构中的支杆和插杆相靠近一侧均设置有摩擦橡胶。
12.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弧形导流板,多个所述弧形导流板等距固定于ar光学模组本体的顶部,多个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前端连接有排风通道。
13.优选的,所述排风通道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弧度,所述ar光学模组本体内开设有透槽。
14.优选的,多个所述弧形导流板均采用轻质高强度材质。
15.优选的,所述遮光帘内设置有遮光层,且遮光帘采用微弹性材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方案中,整个装置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使用灵活,可灵活应用于ar光学模组本体上,可有效对光波导镜片上的成像存在位于正常显示区域上下侧的杂散光进行有效遮挡,进而保证了视觉上更好的体验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前景;首先利用ar光学模组本体前侧连接的密封遮光机构来对整个ar光学模组本体下侧的杂散光进行遮挡,通过将遮光帘粘接至使用者脸部,利用遮光帘与ar光学模组本体之间连接的遮光帘将ar光学模组本体与使用者脸部处于封闭的状态,进而达到将ar光学模组本体下侧起到完全遮光的效果,而ar光学模组本体前后两侧的内部遮光板和外部遮光板能将外部的杂散光进行消除,起到有效的屏蔽效果;在连条和翻板的上下两侧均连接带有海绵层的卡盘可提高对近视镜片的夹持面积,从而提高夹持效果也能避免对近视镜片的磨损,而将连条和翻板均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弧度可为ar光学模组本体提高可视化面积,避免形成阻挡;
18.2、本方案中,将内部遮光板和外部遮光板均设置在ar光学模组本体的边缘处可避免对使用者观看造成遮挡,并且配合内部遮光板和外部遮光板表面均涂抹的深色涂料可调遮光效果;近视镜片夹持机构可利用插杆在支杆内进行活动插接,调节前侧夹持近视镜片与使用者眼部的距离,达到最合适的距离,夹持时利用插杆前侧的连条和相互吸附的翻板对近视镜片进行夹持,而两组近视镜片夹持机构可对两个近视镜片进行夹持,从而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观看体验;在每组近视镜片夹持机构中的支杆和插杆相靠近一侧均设置有摩擦橡胶可在完成插杆在支杆内位置的调节后不会轻易滑动;散热组件可在移动时利用多个带有向外扩张弧度的弧形导流板对空气进行集合并通过排风通道向使用者面部吹去,从而起到一个加速的风力,实现散热的效果;将排风通道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弧度配合ar光学模组本体内开设的透槽可形成一个散热循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将多个弧形导流板均采用轻质高强度材质可降低整个装置的整体重量,从而使装置使用更加轻量化,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遮光帘内设置的遮光层可提高遮光帘遮光效果,并且将遮光帘采用微弹性材质可适配不同的使用人群,适配性强。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22.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第二视角图;
23.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24.图5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25.图中:1、ar光学模组本体;2、透槽;3、遮光帘;4、粘接板;5、内部遮光板;6、外部遮光板;7、弧形导流板;8、排风通道;9、支杆;10、插杆;11、连条;12、翻板;13、卡盘。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ar光学模组显示杂散光的装置包括ar光学模组本体1,ar光学模组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密封遮光机构,ar光学模组本体1的前后两侧均粘接有防光组件,ar光学模组本体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近视镜片夹持机构,ar光学模组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组件,密封遮光机构包括遮光帘3,遮光帘3的顶部为开放状态,遮光帘3固定于ar光学模组本体1的前侧边缘处,遮光帘3的前侧固定有遮光帘4,且遮光帘4的前侧设置有粘接层,防光组件包括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分别固定于ar光学模组本体1的前后两侧。
29.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首先利用ar光学模组本体1前侧连接的密封遮光机构来对整个ar光学模组本体1下侧的杂散光进行遮挡,通过将遮光帘4粘接至使用者脸部,利用遮光帘4与ar光学模组本体1之间连接的遮光帘3将ar光学模组本体1与使用者脸部处于封闭的状态,进而达到将ar光学模组本体1下侧起到完全遮光的效果,而ar光学模组本体1前后两侧的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能将外部的杂散光进行消除,起到有效的屏蔽效果。
30.具体的,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均设置于ar光学模组本体1的边缘处,且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的表面均涂抹有深色涂料,将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均设置在ar光学模组本体1的边缘处可避免对使用者观看造成遮挡,并且配合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表面均涂抹的深色涂料可调遮光效果。
31.具体的,每组近视镜片夹持机构包括支杆9,支杆9固定于ar光学模组本体1的顶部,支杆9内活动插接有插杆10,插杆10的前侧连接有连条11,连条11的前侧通过磁性层吸附有翻板12。
32.本实施例中:近视镜片夹持机构可利用插杆10在支杆9内进行活动插接,调节前侧夹持近视镜片与使用者眼部的距离,达到最合适的距离,夹持时利用插杆10前侧的连条11和相互吸附的翻板12对近视镜片进行夹持,而两组近视镜片夹持机构可对两个近视镜片进行夹持,从而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观看体验。
33.具体的,连条11和翻板12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卡盘13,且两个相靠近的卡盘13均设置有海绵层,连条11和翻板12均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弧度。
34.本实施例中:在连条11和翻板12的上下两侧均连接带有海绵层的卡盘13可提高对近视镜片的夹持面积,从而提高夹持效果也能避免对近视镜片的磨损,而将连条11和翻板12均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弧度可为ar光学模组本体1提高可视化面积,避免形成阻挡。
35.具体的,每组近视镜片夹持机构中的支杆9和插杆10相靠近一侧均设置有摩擦橡胶。
36.本实施例中:在每组近视镜片夹持机构中的支杆9和插杆10相靠近一侧均设置有摩擦橡胶可在完成插杆10在支杆9内位置的调节后不会轻易滑动。
37.具体的,散热组件包括多个弧形导流板7,多个弧形导流板7等距固定于ar光学模组本体1的顶部,多个弧形导流板7的前端连接有排风通道8。
38.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可在移动时利用多个带有向外扩张弧度的弧形导流板7对空气进行集合并通过排风通道8向使用者面部吹去,从而起到一个加速的风力,实现散热的效果。
39.具体的,排风通道8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弧度,ar光学模组本体1内开设有透槽2。
40.本实施例中:将排风通道8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弧度配合ar光学模组本体1内开设的透槽2可形成一个散热循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41.具体的,多个弧形导流板7均采用轻质高强度材质。
42.本实施例中:将多个弧形导流板7均采用轻质高强度材质可降低整个装置的整体重量,从而使装置使用更加轻量化,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43.具体的,遮光帘3内设置有遮光层,且遮光帘3采用微弹性材质。
44.本实施例中:遮光帘3内设置的遮光层可提高遮光帘3遮光效果,并且将遮光帘3采用微弹性材质可适配不同的使用人群,适配性强。
4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利用ar光学模组本体1前侧连接的密封遮光机构来对整个ar光学模组本体1下侧的杂散光进行遮挡,通过将遮光帘4粘接至使用者脸部,利用遮光帘4与ar光学模组本体1之间连接的遮光帘3将ar光学模组本体1与使用者脸部处于封闭的状态,进而达到将ar光学模组本体1下侧起到完全遮光的效果,而ar光学模组本体1前后两侧的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能将外部的杂散光进行消除,起到有效的屏蔽效果;将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均设置在ar光学模组本体1的边缘处可避免对使用者观看造成遮挡,并且配合内部遮光板5和外部遮光板6表面均涂抹的深色涂料可调遮光效果;近视镜片夹持机构可利用插杆10在支杆9内进行活动插接,调节前侧夹持近视镜片与使用者眼部的距离,达到最合适的距离,夹持时利用插杆10前侧的连条11和相互吸附的翻板12对近视镜片进行夹持,而两组近视镜片夹持机构可对两个近视镜片进行夹持,从而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观看体验;在连条11和翻板12的上下两侧均连接带有海绵层的卡盘13可提高对近视镜片的夹持面积,从而提高夹持效果也能避免对近视镜片的磨损,而将连条11和翻板12均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弧度可为ar光学模组本体1提高可视化面积,避免形成阻挡;在每组近视镜片夹持机构中的支杆9和插杆10相靠近一侧均设置有摩擦橡胶可在完成插杆10在支杆9内位置的调节后不会轻易滑动;散热组件可在移动时利用多个带有向外扩张弧度的弧形导流板7对空气进行集合并通过排风通道8向使用者面部吹去,从而起到一个加速的风力,实现散热的效果;将排风通道8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弧度配合ar光学模组本体1内开设的透槽2可形成一个散热循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将多个弧形导流板7均采
用轻质高强度材质可降低整个装置的整体重量,从而使装置使用更加轻量化,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遮光帘3内设置的遮光层可提高遮光帘3遮光效果,并且将遮光帘3采用微弹性材质可适配不同的使用人群,适配性强。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