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01413发布日期:2024-02-09 12:4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手术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手术显微镜。


背景技术:

1、对于大物镜型手术显微镜,其双目观察光路系统共用一个大物镜,理想情况下,通常会希望照明光路系统也能够共用此大物镜,因为此时照明光路的照明角度较小,并且当更换大物镜或改变工作距离时,不需要额外的调节,照明光斑可始终保持在工作面上与观察视场重合,如图1-1、1-2所示。

2、然而双目观察光路、照明光路系统共用大物镜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尽管通过减反射镀膜可以减弱反射光的能量,但是大物镜组中透镜的各个光学面依旧会不可避免的反射小部分照明光线,由于无法彻底隔离,部分反射光有可能进入观察光路系统,而且照明光强度高,即使低于0.5%的反射光束进入观察光路,也会形成杂散光,降低观察对比度,低倍率时甚至会在视场边缘形成亮斑,影响观察效果。

3、随着全科手术显微镜的需求增加,变工作距大物镜日趋普及,其由正、负两个透镜组构成,并且可相对移动,通过调节透镜组的间距可以改变大物镜的系统焦距,实现手术显微镜工作距离的大范围调节。由于其特殊的光学结构,配置有变焦距大物镜的手术显微镜杂的散光问题会更加严重,如图2-1、2-2、2-3所示。

4、参见公开号为cn10336493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变焦距光学仪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在限定大物镜系统各透镜光学参数的前提下,还在照明光路设置了特殊形状的反光板,然而在此方案中,反光板不仅遮挡了部分照明光束,降低了照明强度,更重要的是其仅适用于规定结构,即透镜材料和表面曲率等参数均在限制值内的变焦距大物镜,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显微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手术显微镜,包括显微镜镜身、大物镜以及照明系统,所述的大物镜连接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上,所述的显微镜还包括移轴镜组,所述的移轴镜组设置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内,所述的移轴镜组将经过所述的大物镜的双路观察光路从所述的大物镜的中心向远离照明光路的一侧平移。

4、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经过所述的大物镜的照明光路、双路观察光路分别位于大物镜中心的相对两侧。

5、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移轴镜组包括斜方棱镜,所述的斜方棱镜具有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双路观察光路依次经过所述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反射后进入所述的大物镜,采用所述的斜方棱镜光程短渐晕小,高加工精度的情形下无需光学校正。

6、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移轴镜组包括第一直角棱镜、第二直角棱镜,所述的第一直角棱镜的斜面形成第一反射面,第二直角棱镜的斜面形成第二反射面,双路观察光路依次经过所述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反射后进入所述的大物镜,采用所述的直角棱镜光程短渐晕小,一般加工精度的情形下方便光学校正;可通过平移使得移轴距离可调。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直角棱镜上的一个平面与第二直角棱镜上的一个平面平行。

8、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移轴镜组包括第一平面镜、第二平面镜,所述的第一平面镜形成第一反射面、第二平面镜形成第二反射面,双路观察光路依次经过所述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反射后进入所述的大物镜,采用所述的平面镜方便装调,重量轻,可通过平移使得移轴距离可调。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平行。

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反射面朝向所述的照明光路的一侧具有遮挡层,从而避免所述的大物镜反射杂散光进入双路观察光路。

11、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遮挡层为内反射膜层、或者涂漆层、或者结构件。

12、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移轴镜组的有效通光口径不小于φ14mm。

13、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移轴镜组可通过平移切入或者切出双路观察光路,或者通过旋转切入或者切出双路观察光路。

14、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移轴镜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上,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上,如通过螺纹、卡口、燕尾槽等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15、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移轴镜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大物镜上,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大物镜上。

16、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显微镜还包括变倍镜组,所述的变倍镜组设置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内,所述的移轴镜组位于所述的变倍镜组与所述的大物镜之间。

17、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照明系统设置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内,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反射镜组,照明光路经过所述的反射镜组反射后进入所述的大物镜。

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反射镜组可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大物镜中心的方向平移,移动所述的反射镜组可以进一步减小照明角度,而不会遮挡双路观察光路。

19、更进一步优选地,经过所述的反射镜组反射进入所述的大物镜的照明光路与所述的大物镜的中心轴同轴。

20、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的大物镜为变焦距大物镜,或者为固定焦距大物镜。

2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眼科手术显微镜。

2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3、一种眼科手术显微镜,包括显微镜镜身、固定焦距大物镜以及照明系统,所述的大物镜连接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上,所述的显微镜还包括移轴镜组,所述的移轴镜组设置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内,所述的移轴镜组将经过所述的大物镜的双路观察光路从所述的大物镜的中心向远离照明光路的一侧平移;经过所述的大物镜的照明光路与所述的大物镜的中心轴同轴。

2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5、本发明通过对双路观察光路的平移解决了杂散光的问题,同时不会降低照明强度;仅需对现有显微镜镜身或大物镜进行小幅改造,充分利用原结构的空气间隔,改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改造后的结构不影响观察系统的像质,不改变图像旋转、镜像等光学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术显微镜,包括显微镜镜身、大物镜以及照明系统,所述的大物镜连接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镜还包括移轴镜组,所述的移轴镜组设置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内,所述的移轴镜组将经过所述的大物镜的双路观察光路从所述的大物镜的中心向远离照明光路的一侧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的大物镜的照明光路、双路观察光路分别位于大物镜中心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轴镜组包括斜方棱镜,所述的斜方棱镜具有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双路观察光路依次经过所述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反射后进入所述的大物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轴镜组包括第一直角棱镜、第二直角棱镜,所述的第一直角棱镜的斜面形成第一反射面,第二直角棱镜的斜面形成第二反射面,双路观察光路依次经过所述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反射后进入所述的大物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角棱镜上的一个平面与第二直角棱镜上的一个平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轴镜组包括第一平面镜、第二平面镜,所述的第一平面镜形成第一反射面、第二平面镜形成第二反射面,双路观察光路依次经过所述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反射后进入所述的大物镜。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6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6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反射面朝向所述的照明光路的一侧具有遮挡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挡层为内反射膜层、或者涂漆层、或者结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轴镜组的有效通光口径不小于φ14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轴镜组可通过平移切入或者切出双路观察光路,或者通过旋转切入或者切出双路观察光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轴镜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上,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轴镜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大物镜上,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大物镜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镜还包括变倍镜组,所述的变倍镜组设置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内,所述的移轴镜组位于所述的变倍镜组与所述的大物镜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系统设置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内,所述的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反射镜组,照明光路经过所述的反射镜组反射后进入所述的大物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镜组可在靠近或远离所述的大物镜中心的方向平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的反射镜组反射进入所述的大物镜的照明光路与所述的大物镜的中心轴同轴。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物镜为变焦距大物镜,或者为固定焦距大物镜。

19.一种眼科手术显微镜,包括显微镜镜身、固定焦距大物镜以及照明系统,所述的大物镜连接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镜还包括移轴镜组,所述的移轴镜组设置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内,所述的移轴镜组将经过所述的大物镜的双路观察光路从所述的大物镜的中心向远离照明光路的一侧平移;经过所述的大物镜的照明光路与所述的大物镜的中心轴同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显微镜,包括显微镜镜身、大物镜以及照明系统,所述的大物镜连接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上,所述的显微镜还包括移轴镜组,所述的移轴镜组设置在所述的显微镜镜身内,所述的移轴镜组将经过所述的大物镜的双路观察光路从所述的大物镜的中心向远离照明光路的一侧平移。本发明通过对双路观察光路的平移解决了杂散光的问题,同时不会降低照明强度;仅需对现有显微镜镜身或大物镜进行小幅改造,充分利用原结构的空气间隔,改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改造后的结构不影响观察系统的像质,不改变图像旋转、镜像等光学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月,邱涛,王吉龙,何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速迈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