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03377发布日期:2023-10-12 03:0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1、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涉及电子照相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尤其与能够形成双面图像的双面图像形成装置的改良有关的技术。在该现有技术中,具备:空气传送构件,配置在最下游的转印构件与定影构件之间的记录材料传送路径的至少单面侧;记录材料检测构件,检测所传送的记录材料信息;及空气流量控制构件,根据来自记录材料检测构件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空气传送构件的空气流量。并且,在记录材料传送路径的至少单面侧,相对于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旋转自如地设置一列或复数列的星轮。并且,设置能够对记录材料的至少单面侧的未定影像进行临时定影的临时定影构件,通过记录材料引导部件将临时定影的记录材料引导至定影构件。

2、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根据图像信息形成显影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在该现有技术中是一种能够根据图像信息形成显影剂图像的彩色打印机,该彩色打印机具备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多个第1图像形成单元、第1转印带及弹性辊。第1图像形成单元是能够根据图像信息来形成各种颜色的图像的单元。由第1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分别转印到第1转印带。中间转印辊至少表面由弹性部件形成,从第1转印带转印图像,并且将所转印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主体部能够将第1图像形成单元、第1转印带及中间转印辊收纳在内部,并具有配置在中间转印辊的附近且开闭自如的开关(shutter)部。

3、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与从图像形成部件经由至少1个中间转印部件向接受材料转印显影图像的彩色图像复制系统有关的技术。在该现有技术中,具有色调剂及分别具有色调剂的第1色调剂图像收集器件及第2色调剂图像收集器件,第1色调剂图像收集器件将色调剂转印到第2色调剂图像收集器件上,第2色调剂图像收集器件将色调剂转印到接受材料上。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44973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3236号公报

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3388号公报

7、在将色调剂像依次二次转印到从一次转印有色调剂像的多个中间转印体传送的记录媒体上而叠加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二次转印部与二次转印部之间传送的记录媒体有可能与传送路径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完全没有与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二次转印部与二次转印部之间传送的记录媒体的转印有色调剂像的面接触的部件的情况相比,抑制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二次转印部与二次转印部之间传送的记录媒体与传送路径分离。

2、第一方式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传送构件,沿着传送路径与所述记录媒体的一个面接触地传送记录媒体;多个中间转印体,在所述传送路径的所述记录媒体的另一个面侧沿传送方向排列设置,一次转印由多个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调剂像;沿传送方向排列的多个二次转印部,将多个所述中间转印体的所述色调剂像二次转印到由所述传送构件传送的所述记录媒体的所述另一个面上;及一个或多个旋转体,所述一个或多个旋转体的周面与由所述传送构件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一个所述二次转印部与另一个所述二次转印部之间传送的所述记录媒体的所述另一个面接触。

3、第二方式为第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周面具有绝缘性,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充电部件,使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周面充电为与所述色调剂像相同极性。

4、第三方式为第二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周面为绝缘性的传送辊,所述传送构件是沿所述传送方向张紧的传送带,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对置辊,隔着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传送辊对置地配置,所述传送辊的所述周面被调整为由所述充电部件设定的表面电位,所述对置辊相对于所述传送辊的表面电位被设定为作用于所述色调剂像的静电力形成朝向所述记录媒体侧的电场的电位。

5、第四方式为第三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对置辊接地。

6、第五方式为第一方式~第四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周面是树脂。

7、第六方式为第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周面为导电性的传送辊,所述传送构件是沿所述传送方向张紧的传送带,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对置辊,隔着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传送辊对置地配置,所述传送辊的所述周面及所述对置辊被设定为作用于所述色调剂像的静电力形成朝向所述记录媒体侧的电场的电位。

8、第七方式为第六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传送辊的所述周面或所述对置辊接地。

9、第八方式为第六方式或第七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导电性的所述传送辊的周面形成有绝缘层。

10、第九方式为第一方式、第六方式及第七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周面是金属。

11、第十方式为第一方式~第九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清洁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周面的清洁部件。

12、第十一方式为第十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清洁部件是与所述旋转体的所述周面接触的刮板。

13、第十二方式为第十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在设定的定时将色调剂附着在所述旋转体上的模式。

14、第十三方式为第一方式~第十二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二次转印部与所述旋转体的距离被设定为能够形成图像的最小的所述记录媒体在传送方向上的宽度以下。

15、第十四方式为第十三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旋转体设置有多个,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一个所述旋转体与另一个所述旋转体的距离被设定为能够形成图像的最小的所述记录媒体在传送方向上的宽度以下。

16、第十五方式为第一方式~第十四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个以上的所述图像形成部配置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所述中间转印体与所述中间转印体之间。

17、发明效果

18、根据第一方式,与完全没有与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二次转印部与二次转印部之间传送的记录媒体的另一个面接触的部件的情况相比,抑制了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二次转印部与二次转印部之间传送的记录媒体与传送路径分离。

19、根据第二方式,与将旋转体的周面充电为与色调剂像的色调剂相反极性的情况相比,抑制了色调剂向传送辊的附着。

20、根据第三方式,与设定为作用于色调剂像的静电力形成朝向传送辊侧的电场的电位的情况相比,抑制了色调剂向传送辊的附着。

21、根据第四方式,与对对置辊施加电压的情况相比,成本低。

22、根据第五方式,与旋转体的周面是橡胶的情况相比,抑制了色调剂向旋转体的附着。

23、根据第六方式,与设定为作用于色调剂像的静电力成为朝向传送辊侧的电场的电位的情况相比,抑制了色调剂向传送辊的附着。

24、根据第七方式,与对传送辊和对置辊这两者施加电压的情况相比,成本低。

25、根据第八方式,与在导电性的传送辊的周面未形成绝缘层的情况相比,传送辊的耐漏电性能提高。

26、根据第九方式,与旋转体的周面是橡胶的情况相比,抑制了色调剂向旋转体的附着。

27、根据第十方式,与不清洁旋转体的周面的情况相比,抑制了附着在旋转体上的色调剂向记录媒体的附着。

28、根据第十一方式,与用刷子电清洁旋转体的周面的情况相比,成本低。

29、根据第十二方式,与完全不将色调剂附着在旋转体上的情况相比,抑制了刮板的卷曲。

30、根据第十三方式,与二次转印部与传送辊的距离比能够形成图像的最小的记录媒体在传送方向上的宽度大的情况相比,抑制了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二次转印部与二次转印部之间传送的能够形成图像的最小的记录媒体与传送路径分离。

31、根据第十四方式,与旋转体与旋转体的距离比能够形成图像的最小的记录媒体在传送方向上的宽度大的情况相比,抑制了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二次转印部与二次转印部之间传送的能够形成图像的最小的记录媒体与传送路径分离。

32、根据第十五方式,通过在中间转印体与中间转印体之间配置一个以上的图像形成部,即使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二次转印部与二次转印部之间变宽,也能够通过旋转体抑制在沿传送方向排列的二次转印部与二次转印部之间传送的记录媒体与传送路径分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