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包含此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7661发布日期:2023-03-22 12:4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包含此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复印机、复合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机等办公机器所包含的一种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包含此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


背景技术:

2.复印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机等办公机器的装置本体中,覆盖原稿载置面的原稿压合板通过开合装置安装在该装置本体的上面而得以开合。该开合装置称为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其构造可将原稿压合于原稿载置面,同时防止外光进入装置本体内而妨碍正常影印。
3.上述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中,以记载于日本国特开平11-95339号公开专利公报的技术为人所周知,其设有防止延烧用盖,使放置在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端部不会因为安装构件侧所设的受压构件上所涂抹的滑脂等润滑油而弄脏。但是,因为该防止延烧用盖无法完全覆盖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内部机构(滑动件或弹性构件,甚至是连接滑动件的受压构件或动作构件等组件),举例来说,若该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周围的电子机器起火,其内部机构将暴露在火焰中,导致延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包含此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通过设置可几乎完全覆盖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内部机构的防止延烧用盖,以防止内部机构在周围的电子机器起火时暴露在火焰中。并且,涂有润滑油或防锈油的零件通常外露于内部机构的前侧,可通过本发明的防止延烧用盖加以几乎完全覆盖,有效防止放置在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端部被润滑油及防锈油弄脏。
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包含:安装构件,其安装在具有原稿压合板的办公机器的装置本体侧;支持构件,其通过第一铰链轴轴支在该安装构件而得以转动;升降构件,其与该支持构件重叠,同时经由第二铰链轴枢轴支撑在该支持构件的自由端侧,而得以往与该支持构件相反的方向转动,且安装在该原稿压合板;其中该支持构件内部具有动作滑动件以及弹性构件,该动作滑动件连接凸轮滑动件及动作构件,该凸轮滑动件连接该安装构件上所安装的受压构件,该动作构件设于该升降构件上;该弹性构件弹性设置在该凸轮滑动件及该动作滑动件之间。该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设有第一防止延烧用盖以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该第一防止延烧用盖覆盖该第二铰链轴、该动作构件及该支持构件的前侧,其一端部侧安装在该支持构件上,另一端部侧安装在该支持构件的另一端部侧;该第二防止延烧用盖安装在该凸轮滑动件上围绕覆盖该受压构件。
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第一防止延烧用盖将其一端部侧所设的固定片插入固定在该支持构件的背板上所设的固定孔内,同时使另一端部侧固定在该支持构件的两侧板上。
7.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第二防止延烧用盖将其一端部侧固定在该凸轮滑动件,同时其另一端部侧呈弯曲,其长度即使在该升降构件上所安装的该原稿压合板开启时也足以覆盖该受压构件。
8.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该凸轮滑动件设有安装该第二防止延烧用盖的凹部。
9.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该第一防止延烧用盖设有避开第二防止延烧用盖的凹部。
10.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办公机器使用如上所记载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
11.本发明因具有如上构造,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外露的内部机构前侧可通过第一防止延烧用盖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加以几乎完全覆盖,即使周围的电子机器起火也不会波及内部机构,可尽可能防止延烧。此外,第一防止延烧用盖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可几乎完全覆盖涂有润滑油或防锈油的原稿压合板闭阖装置前侧部分,有效防止原稿端部在放置或离开原稿载置台时被润滑油或防锈油弄脏。再者,更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等其他飘浮物附着在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内。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安装在代表办公机器的复印机上并从斜前方观看的立体图。
13.图2是从斜前方观看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立体图。
14.图3是从斜下方观看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立体图。
15.图4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16.图5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第一防止延烧用盖的示意图,(a)为其正面图;(b)为其底面图。
17.图6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第一防止延烧用盖及支持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18.图7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第二防止延烧用盖的示意图,(a)为其底面图;(b)为其正面图。
19.图8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凸轮滑动件的立体图。
20.图9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手指防夹盖的示意图,(a)为从后方观看的立体图;(b)为其相反侧的立体图。
21.图10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安装构件的示意图,(a)为其立体图;(b)为其侧面图。
22.图11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升降构件的立体图。
23.图12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在闭合状态时用于说明其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
24.图13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开启至90度状态时用于说明其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
25.图14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开启至中间开启角度状态时用于说明其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
26.图15是开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且抬起升降构件状态时用于说明其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将根据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包含此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的实施例。
28.图1~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及包含此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其中一例。根据附图,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1b虽然大小不同,仍是将原稿压合板3安装在复印机、复合机、印刷机、传真机、扫描机等办公机器的装置本体2b上而得以开合的铰链装置。
29.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如图1所示,由面向附图时左侧的大型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及右侧的小型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b所构成,左侧的大型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使用了双螺旋弹簧及油压阻尼器,右侧的小型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b则只使用了单螺旋弹簧或未使用螺旋弹簧。或者也可在该单螺旋弹簧上使用油压阻尼器。如此配置的原因在于,原稿压合板3上的一侧部侧设有自动送稿装置,故其施加的重量偏倚在图中左侧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上。如图所示,左右两侧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均安装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虽然尺寸大小不同,其构造相同。以下将针对符号1a的大型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做说明。虽然左右两侧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1b在本实施例中的大小不同,但也可为相同大小、相同构造。
30.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包含安装构件4、支持构件5、升降构件6,并具有凸轮滑动件32、动作滑动件31及弹性构件21。安装构件4安装在复印机2a的装置本体2b的上部后端;支持构件5通过第一铰链轴11连结在该安装构件4的两侧板42、42而得以自由转动;升降构件6通过第二铰链轴12连结在该支持构件5的自由端部的两侧板52、52而得以往与支持构件5不同的方向自由转动,并以此状态安装原稿压合板3;凸轮滑动件32在支持构件5的内部连接安装构件4上所设的受压构件13;动作滑动件31连接升降构件6上所设的动作构件14;弹性构件21由压缩螺旋弹簧所构成,弹性设置在该动作滑动件31及该凸轮滑动件32之间。特别如图2、图12至图15所示,在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的前面部侧设置有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此外,在升降构件6及支持构件5的后部侧安装有手指防夹盖7a。另外,第一铰链轴11及第二铰链轴12虽在图上只有一条,但也可将其一分为二,分别轴支在安装构件4的两侧板42、42与支持构件5的两侧板52、52,以及支持构件5的两侧板52、52与升降构件6的两侧板62、62之间。在本发明中提及第一铰链轴11及第二铰链轴12时,也包含上述情况。并且,特别在图4中,符号11a、11a是指轴承构件,符号11b、11b是指垫圈。
31.安装构件4如图4及图10所示,由以下构件所构成:底板41,其安装在装置本体2b的后部上端侧;两侧板42、42,其从底板41的两侧端部分别往垂直于底板41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及略呈矩形状的后板43,其从底板41的端部(后端部)往垂直于底板41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
32.底板41略呈矩形状,设有大小安装孔41a、41b以便于通过安装螺栓t等组件安装在装置本体2b上。两侧板42、42的剖面略呈l字型,其垂直于底板41向上延伸的位置设有第一铰链轴孔46、46。受压构件孔47、47设在比两侧板42、42的第一铰链轴孔46、46更往底板41侧
(下方)且偏内侧(前方)的位置。受压构件13插入贯通在两侧板42、42上所设的受压构件孔47、47中。另外,该受压构件13可不为销状,可将弯曲的构件或树脂制品安装在两侧板42、42之间。
33.此外,安装构件4的两侧板42、42沿着该后板43的两侧向后方延伸设置,并将其各自的前端部与后板43之间隔开且平行弯折,以形成轨道部48、48供后述的手指防夹盖7a使用。
34.支持构件5由以下构件所构成:上板51;两侧板52、52,其从上板51的端部中往垂直于上板51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使后述的一对动作滑动件31及凸轮滑动件32的沿着滑动方向的两侧端部分别覆盖安装构件4的两侧板42、42;及抱持片54、54,其将两侧板52、52的前端部往彼此相对侧弯折90
°
而成;此外,从两侧板52、52往上设有止挡片55、55。
35.两侧板52、52的一个端部(前端部)设有供第二铰链轴12插入贯通的第二铰链轴孔53、53(图仅绘示其中之一),同时设有让后述的动作构件14进入的切角部56、56(图仅绘示其中之一)。两侧板52、52的另一端部(后端部)设有第一铰链轴孔58、58。两侧板52、52的第一铰链轴孔58、58与安装构件4的第一铰链轴孔46、46进行轴校准,且第一铰链轴11插入贯通在这些孔中,由此,支持构件5得以以第一铰链轴11为轴心连结在安装构件4上而转动自如。
36.支持构件5内收装了动作滑动件31及凸轮滑动件32,该两者由支持构件5的两侧板52、52向内侧弯折而成的抱持片54、54所抱持。动作滑动件31及凸轮滑动件32具有作为底面的闭塞面31a、32a,且形成为剖面呈矩形的有底立体筒状。动作滑动件31及凸轮滑动件32彼此的开口部相对,分别收装在支持构件5内,且由压缩螺旋弹簧21a、21a所构成的弹性构件21弹性设置在该动作滑动件31及凸轮滑动件32内。也就是说,动作滑动件31及凸轮滑动件32的凹状内部形成为弹簧收纳部31b、32b以收纳压缩螺旋弹簧21a、21a。压缩螺旋弹簧21a、21a可为一个或两个以上,例如两个并列或重叠而设,将该对动作滑动件31及凸轮滑动件32分别往远离彼此的方向推动。此外,压缩螺旋弹簧21a、21a的其中之一当中收装有油压阻尼器9,该油压阻尼器9设置在动作滑动件31及滑动件32之间,具有缓冲作用,如图12至图15所示,当原稿压合板3从开启状态闭合至特定的闭合角度时,可通过活塞9a的前端抵接凸轮滑动件32的内底部,而防止原稿压合板3突然关闭。
37.该对动作滑动件31及凸轮滑动件32形成为如下的长度:当安装构件4的底板41和支持构件5的上板51呈略为平行时(例如将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安装在复印机2a等办公机器,使原稿压合板3紧密接触在装置本体2b上面的曝光玻璃2c的表面上时(即原稿压合板紧密接触时)),可收装在支持构件5内的长度。
38.前端部侧的滑动件31的底面,即闭塞面31a的外表面形成为平坦面。该闭塞面31a通过弹性构件21的推动力按压动作构件14,而使支持构件5及升降构件6重叠。在此情况下,升降构件6通过第二铰链轴12连结至支持构件5的地方会移动到比公知技术更上方,且升降构件6的上板61的下面侧会抵靠在从支持构件5的两侧板52、52往上方突出设置的止挡片55、55,使支持构件5的上板51及升降构件6的上板61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升降构件6相对于支持构件5不至于倾斜。
39.特别如图8所示,凸轮滑动件32的下面侧设有凹部32c以安装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凹部32c上设有安装孔32d、32d。在此构造中,因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不会突出于凸轮滑
动件32的下面侧,因此不用担心滑动时会抵接到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
40.升降构件6由以下构件所构成:上板61,其具有安装孔61a、61a、61a得以通过螺钉等零件安装在原稿压合板3的后端侧;及两侧板62、62,其从上板61的两端部分别往垂直于上板61的方向(也包含略垂直方向)延伸。升降构件6的两侧板62、62的前端部侧设有第二铰链轴孔63、63(图仅绘示其中之一),同时较第二铰链轴孔63、63更下侧的位置设有供动作构件14插入贯通的动作构件孔64、64。动作构件14插入贯通且固定在两侧板62、62的动作构件孔64、64上。升降构件6的两侧板62、62的第二铰链轴孔63、63及支持构件5的第二铰链轴孔53、53(图仅绘示其中之一)进行轴校准,通过第二铰链轴12插入贯通在第二铰链轴孔63、63及第二铰链轴孔53、53上,得以连结升降构件6及支持构件5使其以第二铰链轴12为轴互相自由转动。另外,动作构件14虽图示为一条销或轴状物,但也可用其他形态的构件,或从升降构件6的前端侧突出设置一体成型的构件或另外地设置突出构件。动作构件14包含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
41.并且,在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的前侧上设有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以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覆盖第二铰链轴12、动作构件14及支持构件5的前侧,其一端部侧安装在升降构件6上,另一端部侧安装在支持构件5的后端部侧;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安装在该凸轮滑动件32上,覆盖该受压构件13。
42.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的一端部侧具有一对固定片c1a、c1a,该对固定片c1a、c1a接合在一对固定孔51a、51a上,该固定孔51a、51a设于支持构件5的上板51的前端部侧并以特定间隔隔开,如图12至图15所示,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以弯曲部c1b环绕包覆第二铰链轴12及动作构件14的外侧,并覆盖支持构件5的前侧之后向支持构件5的后部侧延伸;而将另一端部侧往其本身内折而设的安装片c1c、c1c上设有安装孔c1d、c1d,以安装螺丝52b、52b通过该安装孔c1d、c1d以及支持构件5的两侧板52、52上所设的安装孔52a、52a,并且加以锁紧之后,即可固定至支持构件5。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还具有凹部c1e,凹部c1e设在弯曲部c1b与凸轮滑动件32接触的部分,而弯曲部c1b覆盖第二铰链轴12及动作构件14。
43.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包含平板状的安装部c2a,及从安装部c2a弯曲而成的覆盖部c2b,设在安装部c2a的安装孔c2c、c2c以安装螺钉c2e、c2e锁固在凸轮滑动件32的下面侧所设的安装孔32d、32d,如图12至图15所示,覆盖部c2b环绕受压构件13的下面并覆盖至其后部侧。另外,安装部c2a的两侧设有突起片c2d、c2d。
44.如此一来,即使安装在办公机器上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周围起火,这时产生的火焰可通过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加以阻隔,而防止内部机构着火。另外,放置在原稿载置台2c的原稿端部即使接触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的前侧,其接触部分因有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加以隔开,故不会被涂抹在该处的润滑油弄脏。此外,通过第一防止延烧用盖c1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c2的保护,空气中的灰尘或漂浮物不会侵入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的内部,故无需担心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的功能受到漂浮物影响而折损。
45.此外,支持构件5的后端部侧及升降构件6的后端部侧之间设有手指防夹盖7a。该手指防夹盖7a特别如图9(a)及(b)所示,具有与升降构件6的横幅几乎相同的宽度,并且当升降构件6相对于支持构件5进行反转时,可填满两者间的间隙的纵宽。该手指防夹盖7a由基板部8、两侧板8a、8a及接合突起8c、8c所构成,两侧板8a、8a设在该基板部8的两侧,接合
突起8c、8c突出设置在接合板部8b的下端部侧的两侧端部上;接合板部8b的宽度较为狭窄,是将基板部8稍微向内侧弯折而成。并且,如图11所示,升降构件6的两侧板62、62的右侧端部设有组装孔62a、62a(图仅绘示其中之一),轴支销8e、8e贯穿手指防夹盖7a的两侧板8a、8a上端部所设的安装孔8d、8d后连结至该组装孔62a、62a上,使手指防夹盖7a得以转动。此外,设在该手指防夹盖7a下端部侧的接合突起8c、8c接合于安装构件4侧所设的轨道部48、48而得以上下方向滑移。
46.本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通过手指防夹盖7a,可在原稿压合板升降起动时防止人的手指不慎放入升降构件6及支持构件5各自后部之间形成的空间部r(如图15所示)而被夹到。
47.另外,本实施例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通过弹性构件21的推动力使升降构件6的上板61的下面抵接支持构件5的止挡片55、55,由于支持构件5的上板51及升降构件6的上板61略呈平行且彼此接近,升降构件6的后端部不会向下方转动。因此,抬起原稿压合板3且将原稿放置在装置本体2b上面的曝光玻璃2c的表面时,通常只要握住原稿压合板3安装有升降构件6处相反侧的端部或其附近等位置所设的握持部将原稿压合板3向上抬起,原稿压合板3就会以第一铰链轴11为轴而转动,使曝光玻璃2c的表面露出在外。此时即可将原稿放置在露出的曝光玻璃2c的表面上。
48.放置原稿后,将抬起的原稿压合板3放下,原稿压合板3就会在与曝光玻璃2c的表面接触的方向上以第一铰链轴11为轴转动(往下方移动),此时,升降构件6的上板61会通过弹性构件21的推动力维持在抵接于支持构件5的止挡片55、55的状态,换言之,原稿压合板3会转动,但原稿压合板3(升降构件6)不会以第二铰链轴12为轴转动。
49.此时,若原稿载置台的曝光玻璃2c表面上所放置的原稿(于附图中省略绘制)如纸张一样薄,原稿压合板3接触纸张时是面对面接触。以结果来说,整个原稿会接触原稿压合板3且原稿会被压住在曝光玻璃2c的表面上,使原稿稳定地与曝光玻璃2c的表面密合。
50.另一方面,若放置在曝光玻璃2c上的原稿90如图14及图15所示,其厚度厚如书本,则一旦闭合原稿压合板3,原稿压合板3在支持构件5附近的一部分会接触原稿90在支持构件5那一侧的端部90a或其附近处,并通过升降构件6的反转,使支持构件5侧的后端部与升降构件6的后端部之间形成间隙r。换言之,若将原稿压合板3的例如握持部侧的端部附近向曝光玻璃2c侧推压,动作构件14会将动作滑动件31向凸轮滑动件32侧推压且抵抗弹性构件21的推动力使动作滑动件31向凸轮滑动件32侧移动,同时使原稿压合板3(升降构件6)以第二铰链轴12为轴转动。也就是说,原稿压合板3会反转以覆盖原稿90的上部。举例来说,若该原稿90的上部为平坦面,该上部会与原稿压合板3面对面接触。因此,像书一样厚的原稿90可稳定地密合在原稿载置台2c上的曝光玻璃表面上。并且,当升降构件6以第二铰链轴12为轴反转,升降构件6的后端部及支持构件5的后端部之间会形成间隙r。此时若没有手指防夹盖7a,人的手指等部位可能会不慎进入该间隙r,但本发明通过该手指防夹盖7a遮蔽该间隙r,则可防止人的手指等部位进入该间隙r。
51.另外,本发明的手指防夹盖7a的上端部侧通过轴支销8e、8e连结在升降构件6上,而下端部侧通过接合突起8c、8c接合安装构件4上所设的轨道部48、48,因此将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安装在复印机2a后,即构成无法以人为操作方式任意取下的构造,更加提高安全性。
52.如以上详述,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1a通过第一防止延烧用盖及第二防止延烧用盖可防止其受到周围电子机器起火所带来的影响,同时,比公知技术更能进一步防止原稿被润滑油弄脏。并且,因设置有手指防夹盖,使用者可以安心使用,无需担心夹到手指,特别适用于如复印机等办公机器的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及包含此原稿压合板开合装置的办公机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